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05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尤指一种主要用于Express Card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
背景技术
Express Card技术标准是PCMCIA(个人电脑记忆卡国际协会)已于2003年春季发布的面向下一代消费性电子市场的新标准,该技术标准除具备现有PC Card技术的许多优点外,更加兼顾了尺寸与功能、可靠性与耐用性及热拔插与自动配置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台式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用户提供更薄、更轻、更快的硬件系统扩展模块,在应用上,用户仅需将符合该标准的Express Card插入其电脑系统内就可实现诸如扩展系统内存、为硬件设备添加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或为其系统加密的目的。
Express Card采用了与现有PC Card不同的连续数据传输界面,可提供更为快速的数据传输率,在尺寸上目前Express Card依宽度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34mm宽(Express Card/34),另一类是54mm宽(ExpressCard/54),而其长度及厚度则均分别为75mm及5mm,而现有PC Card的长度范围为界于36.0mm至85.6mm之间,宽度范围为界于43.0mm至54.0mm之间,厚度范围为界于10.5mm至0.76mm之间。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由于数据传输界面的不同,两类卡所采用的连接器是不同的,其次,PC Card本身尺寸存在多样性,因此将连接器与卡相连接的结构就不是唯一的,技术人员一般是根据所采用的PC Card的实际尺寸大小来设计PC Card连接器与卡相固持的结构,这种差异性使目前PC Card所采用的连接器固持结构均不太适合用于Express Card。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需要为现有Express Card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固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电连接器可靠固持于电子卡绝缘框体一端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该结构可将电连接器组装至电子卡的一端,该固持结构包括一电连接器、绝缘框体及两遮蔽壳体,绝缘框体包括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框架及连接于第一、二框架前端的横杆,两遮蔽壳体均大致为平板状,且上下设置于绝缘框体的两侧,电连接器纵长两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一对平行夹臂,夹臂内侧面为相对设置并间隔一容置空间,由两夹臂的后端向该容置空间内凸设有至少一对定位块,绝缘框体横杆上设置有至少一对装接臂,且与装接臂相邻设置有固持缺口,组装时装接臂和横杆的一部分可收容于电连接器的容置空间内,定位块可插入固持缺口内而将电连接器固持于绝缘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结构简单,在符合电子卡尺寸要求的同时更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电连接器固持结构,使其与电子卡绝缘框体能够实现紧密结合,连接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的绝缘框体及盖板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的部分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100包括电连接器2、绝缘框体3、上遮蔽壳体4及下遮蔽壳体5。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电路板1大致呈长方形,其前端设有若干电路接脚10。电连接器2具有一纵长本体20,其长度与绝缘框体3的宽度相等,高度与绝缘框体3的高度相等,于本体20纵长两端向后延设有一对平行夹臂21,夹臂21与本体20侧壁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定位槽22,该对平行夹臂21内侧面23为相对平行设置并间隔一容置空间24,由该两夹臂21的后端向该容置空间24内凸设有一对定位块25。
请参阅图3所示,绝缘框体3大致呈“口”字形框体,其包括一第一框架30、一第二框架31及连接在两框架30、31前端的横杆32,在两框架30,31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六个组接槽33,该组接槽33是用来为下遮蔽壳体5提供一装接部位,绝缘框体3后端与其一体相连形成有一个可收容与电路板1相连接的电子设备(未图示)的长方形收容壳体34,其具有一可分离的盖板340,盖板340与收容壳体34之间可构成一腔体,于横杆32两短边前部凸设有一对装接臂35,装接臂35与第一、二框架30、31之间形成一固持缺口36。
请参阅图1所示,遮蔽壳体4、5是由金属板材加工而成,其大致呈矩形平板构型,为使其便于容纳电路板1,板的中部位置处均冲制成略微凸起的矩形板面40、50,上遮蔽壳体4的纵长两侧分别延伸并弯折有倒“L”形的侧壁41,该侧壁41可包覆于第一、二框架30、31的外侧,于上遮蔽壳体4纵长两侧前端向下弯折有第一折片42,其上凸设有干涉凸起43。下遮蔽壳体5的纵长两侧分别向上弯折有台阶状侧缘51,该侧缘51可搭接在第一、二框架30、31的底面,每一侧缘51上间隔设有可与第一、二框架30、31上所开设的组接槽33对应嵌卡的卡合壁52,该卡合壁52是由下遮蔽壳体5的纵长两侧水平延伸再经九十度弯折制成,并且在每一卡合壁52的两侧设有凸刺53,所设卡合壁52与组接槽33为一一对应设置,下遮蔽壳体5纵长两侧前端向上弯折有第二折片54,其上开有结合孔55。
请参阅图4、图5所示,组装时,电路板1是组装在绝缘框体3内的,其前端可夹持在两装接臂35之间,电连接器2为连接至绝缘框体3的前端,横杆32的一部分及装接臂35为收容于电连接器2的容置空间24内,其中电连接器2的定位块25可插入固持缺口36内并紧密勾扣于装接臂35,且装接臂35的外表面也为紧密夹置在内侧面23之间,借该结构而将电连接器2紧密固持在绝缘框体3上,电连接器2的端子可与电路板1前端的电路接脚10电性连接,然后组装下遮蔽壳体5,第二折片54为穿过定位槽22,再将卡合壁52卡持在组接槽33内而将下遮蔽壳体5的台阶状侧缘51搭接在第一、二框架30、31底面,之后组装上遮蔽壳体4,将第一折片42也穿过定位槽22,干涉凸起43与结合孔55可在定位槽22内相卡扣,进一步固持电连接器2,并使遮蔽壳体4、5后端包覆并遮蔽电连接器2,倒“L”形侧壁41可包覆于第一、二框架30、31的外侧,并与侧缘51相卡扣,最后再将收容腔盖板340组装到绝缘框体3的收容壳体34上,整个组装完成,由于电连接器2本体20的长度与绝缘框体3的宽度相等,高度与绝缘框体3的高度相等,因此整个组合体大致呈一大致平滑的长方体构型电子卡。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折片42也可为设置于下遮蔽壳体5,第二折片54也可为设置于上遮蔽壳体4,电连接器2夹臂21的后端向容置空间24内可凸设若干对定位块25,且对应的在绝缘框体3横杆32两短边前部也可凸设若干对装接臂35,且位于同侧短边的装接臂35之间间隔有固持缺口36。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该结构可将电连接器组装至电子卡的一端,该固持结构包括一电连接器、一绝缘框体及两遮蔽壳体,绝缘框体包括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框架及连接于第一、二框架前端的横杆,两遮蔽壳体均大致为平板状,且上下设置于绝缘框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纵长两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一对平行夹臂,夹臂内侧面为相对设置并间隔一容置空间,由两夹臂的后端向该容置空间内凸设有至少一对定位块,绝缘框体横杆上设置有至少一对装接臂,且与装接臂相邻设置有固持缺口,组装时装接臂和横杆的一部分可收容于电连接器的容置空间内,定位块可插入固持缺口内而将电连接器固持于绝缘框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绝缘框体的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之间还设有一电路板,电路板前端设置有若干个电路接脚,电连接器可与电路接脚电性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蔽壳体纵长两侧前端设有第一折片,其上形成有一干涉凸起,下遮蔽壳体纵长两侧前端设有第二折片,其上开有结合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蔽壳体纵长两侧前端设有第二折片,其上开有结合孔,下遮蔽壳体纵长两侧前端设有第一折片,其上形成有一干涉凸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夹臂与本体侧壁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折片及第二折片可分别穿设于定位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干涉凸起与结合孔可相互扣合而使两遮蔽壳体的前端固持并遮蔽所述电连接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绝缘框体后端延设有一收容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壳体具有一盖板,可扣合于收容壳体上而形成一收容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长度与绝缘框体的宽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与绝缘框体相同的高度。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包括一电连接器、绝缘框体及两遮蔽壳体,绝缘框体包括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框架及连接于第一、二框架前端的横杆,两遮蔽壳体均大致为平板状,且上下设置于绝缘框体的两侧,电连接器纵长两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一对平行夹臂,夹臂内侧面为相对设置并间隔一容置空间,由两夹臂的后端向该容置空间内凸设有至少一对定位块,绝缘框体横杆上设置有至少一对装接臂,且与装接臂相邻设置有固持缺口,组装时装接臂和横杆的一部分可收容于电连接器的容置空间内,定位块可插入固持缺口内而将电连接器固持于绝缘框体。
文档编号H01R13/73GK2760820SQ200420109410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戈明, 张国华, 朱自强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