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卡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481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卡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卡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三种规格的记忆卡插接使用的插卡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记忆卡具有储存资料和携带方便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地运用,记忆卡的种类繁多,如包括有XD(Extreme Digital)卡、MMC(Multi-Media Card)卡、MS(Memory Stick)卡、RS-MMC(ReducedSize Multi-Media Card)卡、SMC(Smart Media Card)卡及TF(TransFlash)卡等多种规格,因此,插卡连接器基于成本及使用方便性,已发展出共享型插卡连接器。
公知的一种插卡连接器,可共享XD卡及SMC卡,但对于此种插卡连接器只能插设二种规格的记忆卡,并无法插设TF(Trans Flash)卡,其使用性不高。
所以,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插卡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于是,本设计人有感于上述缺点可以改善,特地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插卡连接器结构,其进而可以插接使用TF(Trans Flash)卡,使该插卡连接器可供三种规格的记忆卡插接使用,提高该插卡连接器的使用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卡连接器结构,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含一第一插卡空间及一第二插卡空间,该第二插卡空间设置于该第一插卡空间内,在该绝缘本体内的第一插卡空间下方处进一步设置一第三插卡空间,且该第三插卡空间用于插置TF(TransFlash)卡;一第一导电端子组,其设置于该第一插卡空间内;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其设置于该第二插卡空间内;以及一第三导电端子组,其设置于该第三插卡空间内,且该第三导电端子组与TF(Trans Flash)卡相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结构,利用该第三插卡空间及该第三导电端子组,可以插接使用TF卡,使原来的插卡连接器变成可供三种规格的记忆卡插接使用的插卡连接器,增加该插卡连接器的使用性。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结构的平面图。
下面是主要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本体10第一插卡空间11第二插卡空间12第三插卡空间13第一端子容置槽14第二端子容置槽15第三端子容置槽16定位端子槽17固定插槽18固定件181焊接部19定位端子191接脚部192接触部2第一导电端子组20第一导电端子201接脚部
202接触部3第二导电端子组30第二导电端子301接脚部302接触部4第三导电端子组40第三导电端子401接脚部402接触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卡连接器结构,可设置于一电路板(图未示)上,其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一第一导电端子组2、一第二导电端子组3及一第三导电端子组4。该绝缘本体1是一体成型,该绝缘本体1内呈一中空状且其前端呈一开口状,该绝缘本体1包含一第一插卡空间10、一第二插卡空间11及一第三插卡空间12;该第一插卡空间10用于插置SMC(Smart Media Card)卡,该第一插卡空间10的底面设置复数个第一端子容置槽13;该第二插卡空间11设置于该第一插卡空间10的下方前段,且与该第一插卡空间10相连通,该第二插卡空间11用于插置XD(Extreme Digital)卡,该第二插卡空间11的底面设置复数个第二端子容置槽14;该第三插卡空间12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插卡空间10下方处,且与该第一插卡空间10及该第二插卡空间11间隔设置,该第三插卡空间用于插置TF(Trans Flash)卡,该第三插卡空间12的底面设置复数个第三端子容置槽15,该第三插卡空间12旁设置一定位端子槽16。进一步在该绝缘本体1二侧的前端各设置一固定插槽17,该二固定插槽17各卡固一固定件18,该二固定件18底端各延伸出一焊接部181,可用以焊接于该电路板(图未示)上。
该第一导电端子组2包含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20,该等第一导电端子20的一端各弯折形成一接脚部201,该等第一导电端子20的另一端各弯折形成一接触部202,该等第一导电端子20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插卡空间10底面的该等第一端子容置槽13中,该等接触部202弯折呈一拱形且伸入该第一插卡空间10中,该等接脚部201从该绝缘本体1后端伸出,可用以焊接于该电路板(图未示)上,该第一导电端子组2用于与SMC(Smart Media Card)卡电性连接。
该第二导电端子组3包含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30,该等第二导电端子30的一端各弯折形成一接脚部301,该等第二导电端子30的另一端各弯折形成一接触部302,该等第二导电端子30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插卡空间11底面的该等第二端子容置槽14中,该等接触部302弯折呈一拱形且伸入该第二插卡空间11中,该等接脚部301从该绝缘本体1前端伸出,可用以焊接于该电路板(图未示)上,该第二导电端子组3用于与XD(Extreme Digital)卡电性连接。
该第三导电端子组4包含复数个第三导电端子40,该等第三导电端子40的一端各弯折形成一接脚部401,该等第三导电端子40的另一端各弯折形成一接触部402,该等第三导电端子40分别设置于该第三插卡空间12底面的该等第三端子容置槽15中,该等接触部402弯折呈一拱形且伸入该第三插卡空间12中,该等接脚部401从该绝缘本体1前端伸出,可用以焊接于该电路板(图未示)上,该第三导电端子组4用于与TF卡电性连接。
进一步将一定位端子19设置于该第三插卡空间12旁的定位端子槽16中,该定位端子19的一端弯折形成一接脚部191,该定位端子19的另一端弯折形成一接触部192,该接触部192弯折呈一拱形且伸入该第三插卡空间12中,用以将所插入的记忆卡(图未示)予以卡扣定位,该接脚部191伸出该绝缘本体1外,可用以焊接于该电路板(图未示)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设计,利用该第三插卡空间12及该第三导电端子组4,进而可以插接使用TF卡,使原来的插卡连接器变成可供三种规格的记忆卡插接使用的插卡连接器,增加该插卡连接器的使用性。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特此说明。
权利要求1.一种插卡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导电端子组及一第二导电端子组,该绝缘本体包含一第一插卡空间及一第二插卡空间,该第二插卡空间设置于该第一插卡空间内,该第一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第一插卡空间内,该第二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第二插卡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该插卡连接器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第三插卡空间及一第三导电端子组,该第三插卡空间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内的第一插卡空间下方处,且该第三插卡空间用于插置Trans Flash卡,该第三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第三插卡空间内,且该第三导电端子组与Trans Flash卡相配合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卡连接器结构进一步包含一定位端子,且该绝缘本体上该第三插卡空间旁设有一定位端子槽,该定位端子设置于该定位端子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插卡空间与该第一插卡空间及第二插卡空间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卡空间的底面设置复数个第一端子容置槽,该第一导电端子组包含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该等第一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该等第一端子容置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插卡空间的底面设置复数个第二端子容置槽,该第二导电端子组包含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该等第二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该等第二端子容置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插卡空间的底面设置复数个第三端子容置槽,该第三导电端子组包含复数个第三导电端子,该等第三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该等第三端子容置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二侧的前端各设置一固定插槽,该固定插槽各卡固有一固定件,该二固定件底端各延伸出一焊接部。
专利摘要一种插卡连接器结构,其包括有一绝缘本体、一第一导电端子组、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及一第三导电端子组,绝缘本体包含一第一插卡空间及一第二插卡空间,第二插卡空间设置于该第一插卡空间内,该绝缘本体内的第一插卡空间下方处进一步设置一第三插卡空间,且第三插卡空间用于插置TF(Trans Flash)卡,第一导电端子组、第二导电端子组及第三导电端子组分别设置于第一插卡空间内、第二插卡空间内及第三插卡空间内,且第三导电端子组与TF(Trans Flash)卡相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供三种规格的记忆卡插接使用,提高该插卡连接器的使用性。
文档编号H01R27/00GK2865049SQ20052014696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陈国良 申请人:有成益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