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65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的外壳,特别是指一种组合后具有较佳的定位 干涉功能,并能对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提供稳定夹固作用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内用以讯号导接传输的复数端子,而为排 除噪声干扰,在该绝缘本体的外侧通常包覆有遮蔽用的金属外壳,藉该外壳将噪声接地而排 出消除,以确保讯号传输的质量。例如一种显示屏接端(Display Port)电连接器(未图示), 该电连接器的外壳除了前端所设的对接开口外,其余周面皆需包覆绝缘本体,而为便利组装, 该外壳的顶壁后端连接一片体,待该绝缘本体组入外壳后,再将该片体向下弯折成形,以作 为该外壳的后壁使用;由于该片体长度较短,其下折操作较为不易,且该单独片体与外壳本 身的卡制连结力较差,易于连接器多次施力插拔后产生松动脱离,无法有效定位其内的绝缘 本体,诚有---并改善的必要。因此,如何改善此类外壳遮蔽的结构设计,以强化其结构力及 定位效果,进而稳定其信号传输质量,应为业界的努力方向。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使外壳 后壁弯折组装容易,且具有较佳的干涉连结力,进而具有较佳的遮蔽效果,以确保整体信号传 输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 良,使外壳后壁成形后能进一步对绝缘本体加以定位,以确保使用操作上的稳定效果。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种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包括一金属制外壳,具有顶 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该外壳前端具有一对接开口,后端具有一组装开口,且该顶壁上设有至少一开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邻接于该组装开口的一侧延伸设有一后壁片,该后壁片延伸设有一抵接片;该第二侧壁邻接于该组装开口的一侧延伸设有另一后壁片,该后壁片亦 延伸设有一抵接片;该后壁片是共同挡止于该组装开口,且该抵接片与该开槽形成相互卡合固 定,以避免该后壁片发生移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可使外壳后壁弯折 组装较为容易,且使组装后后壁具有较佳的干涉连结力,并提供绝缘本体更稳固的定位组装, 进而提升整体讯号传输的遮蔽效果及确保外壳使用操作上的稳定效果。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的使用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的使用实施例的组合图。图号说明外壳1 顶壁10底壁20 第一侧壁30第二侧壁40 对接开口 50 组装幵口 60 弹性夹片11 开槽12 压抵片121 接地插脚31、 41 后壁片32、 42 抵接片33、 43 卡抵部331、 431 导斜部332、 432 电路板70 插孔71 绝缘本体80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主要为一金属外壳l, 其为由顶壁IO、底壁20、第一侧壁30及第二侧壁40所包围而构成的中空状金属体,于 外壳1的前端形成有对接开口50,而外壳1的后端是形成有组装开口60。顶壁10及底壁 20上是设有复数相对的弹性夹片11、 21,顶壁10的后方设有穿透的开槽12,于开槽12 的侧缘上设有向该外壳内部弯折的压抵片121;第一侧壁30及第二侧壁40各邻接于该顶 壁10及底壁20的左右两侧,其设有向下突伸的接地插脚31、 41,可用于分别插置于一电路板70的插孔71上(请参阅图5),用以固定电连接器且排除噪声,第一侧壁30及第二 侧壁40的邻接于该组装开口60的一侧上分别延伸设有一后壁片32、 42,以共同构成外 壳1的后壁,于后壁片32、42的上方分别设有向内弯折且略呈水平延伸的抵接片33、43, 于抵接片33、 43上方分别设有向上突起的弯弧状卡抵部331、 431,该卡抵部331、 431 更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一导斜部332、 432。前述后壁片32、 42是位于该外壳1的组装开口60左右两侧,在较佳实施例中,后壁 片32、 42是约呈相等对半的设置,而开槽12则位于顶壁10后方的约中央部位。在其它 实施例中,开槽12及压抵片121的位置亦可置换于底壁20上,而后壁片32、 42上的抵接 片33、 43则可对应设于其相对下方位置,同样可达其相同功效的组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外壳l是用于包覆固定一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可由外壳l 的组装开口60置入并固定于该外壳1内部。如图2所示,于组装前,后壁片32、 42是与 第一侧壁30及第二侧壁40呈直线排列,使组装开口60呈开放状,可供绝缘本体置入。 如图3所示,当绝缘本体置入后,再将后壁片32、 42向内弯折,使后壁片32、 42挡止于 组装开口60处,并藉由导斜部332、 432的导引作用,使抵接片33、 43可从组装开口60 处插入外壳l内,而与开槽12产生定位干涉,此时抵接片33、 43的卡抵部331、 431是突 伸入开槽12内且干涉于开槽12—侧,使后壁片32、 42形成稳固的定位,以避免后壁片32、 42向外移动。请参考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的使用例。于组装 前,绝缘本体80可由外壳1的组装开口60置入,再将后壁片32、 42向内弯折,使抵接片33、 43定位干涉于顶壁10的开槽12内后,后壁片32、 42即共同封闭该组装开口60,以 防止其内的绝缘本体向后退出及形成后端较佳的遮蔽,并可利用外壳1的接地插脚31、 41分别插置于一电路板70的插孔71,使电连接器整体可定位于电路板上。于本实用新 型中不只利用后壁片32、 42对绝缘本体80进行挡止,且可同时利用压抵片121与导斜部 332、 432的前端对其内的绝缘本体80上方或后方形成三点式的定位抵压,以使绝缘本 体80与外壳1之间组合定位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藉由两侧的第一侧壁30及第二侧壁40延伸出后壁片 32、 42,使外壳后壁的弯折组装更为容易,且该等后壁片32、 42更分别与顶壁10之间形成干 涉连结,使组装完成后,后壁片32、 42具有更佳的干涉固定力,以形成对绝缘本体更稳固的 定位组装,进而能提升其整体讯号传输的遮蔽效果及确保外壳使用操作上的稳定效果。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包括一金属制外壳,具有顶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该外壳前端具有一对接开口,后端具有一组装开口,且该顶壁上设有至少一开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邻接于该组装开口的一侧延伸设有一后壁片,该后壁片延伸设有一抵接片;该第二侧壁邻接于该组装开口的一侧延伸设有另一后壁片,该后壁片亦延伸设有一抵接片;该后壁片是共同挡止于该组装开口,且该抵接片与该开槽形成相互卡合固定,以避免该后壁片发生移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抵接片设有一卡抵部, 该卡抵部可干涉于该开槽侧缘。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更包括有一底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顶壁及该底壁冲设有复 数相对的弹性夹片。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开槽更设有一朝向该外 壳内部弯折的压抵片。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设 有向下突伸的接地插脚。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抵接片设于该后壁片的 上方位置。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卡抵部是由该抵接片向 上突起一弯弧状所形成。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卡抵部更向下延伸倾斜 形成一导斜部。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后壁片是呈相等 对半的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外壳结构改良,其包括一外壳,其设有前端的对接开口及后端的组装开口,并于外壳的顶壁上设有穿透的开槽,其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后端分别连接延伸有用以形成外壳后壁的后壁片,该后壁片是向内弯折延伸有抵接片,该抵接片设有卡抵部,藉此,可使外壳后壁的弯折组装较为容易,且使组装后的后壁具有较佳的干涉连结力,并形成对绝缘本体更稳固的定位组装,进而能提升其整体讯号传输的遮蔽效果及确保外壳使用操作上的稳定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112810SQ2007201254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日
发明者林贤昌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