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407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与一对接孔式电连接器结合 的插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提高与网络设备(交换机、电缆插线面板、配线盒、电脑输出/输入端 口等)互连时的端口密度,通常会希望收发模块小型化。小型可插拔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收发模块连接器的发展正符合此需要, 其主要优势在于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连接器的尺寸非常小,因而可使通讯系 统有更高的密度,但是,许多这种连接器的问题是它们会与所连接的组件分
离或分开。
电连接器,特别是插式-孔式电连接器,可以利用将它们锁扣在一起而变 得更可靠且较不会分离。如美国专利第5915987号(公告日公元1999年7 月19日)公开的一种插式-孔式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一结合于该插式 电连接器壳体的锁扣件。但该锁扣件及致动件尺寸会增加该插式电连接器的 侧方位置在系统中所需的尺寸,使得其无法与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孔式连接 器一起使用,并且该插式电连接器需要一具有特别结构的壳体来收纳,相当 不方便。由于电连接器不断变小且电子装置中的孔式电连接器中端子密度不 断增加,使该插式电连接器锁扣件与致动件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困难,且操作 不易。
另外,如美国专利第6648665号(公告日公元2003年11月18日)
公开的一种插式电连接器,其中一锁扣件与该插式电连接器壳体结合在一 起,该锁扣件沿着该壳体内壁纵向地偏斜延伸。由于该电连接器具有多个零 件,结构较为复杂,使得制造与组装成本增加,且该锁扣件是由许多分开的 构件组成,生产制造的难度更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一锁扣 件,该锁扣件能使该电连接器与一对接的孔式电连接器更轻易地分开或固定 连接,且结构设计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方便制造及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一本体, 其具有一前部及一后部,该前部具有一第一表面,该后部具有一第二表面, 该第二表面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该第一 凹槽,该第二表面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方的高度; 一压制件,其设置于该后 部的第一凹槽内; 一锁扣件,其具有一第一端、 一第二端及一弹片,该第一 端弯折成一斜面,该第二端具有至少一个钩部,该第二端延伸至该第一表面 上,该弹片自靠近第一端处朝远离该第一端的方向翘曲,该弹片抵触该压制 件的底面,该锁扣件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以及一致动件,其具有一突出该 后部的第一部及一延伸于该第一凹槽内的第二部,该第二部具有一斜面结 构,该斜面结构对应于该斜面且位于该斜面上,该致动件的一部分设置于该 压制件与该第一凹槽底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放该环状结构使该 致动件远离或朝向该前部移动,而以该斜面结构推动或脱离该斜面,利用杠 杆原理使该锁扣件的第二端相对该前部的第一表面上升或下降。如此,可使 该电连接器与该对接孔式电连接器更轻易地分开或固定连接。且该电连接器 的结构设计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方便制造及组装。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于本 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该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 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更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锁扣件与导引框架分离l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锁扣件与导引框架结合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电路板与缆线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连接器
111前部
1122第一凹槽 12压制件
131第一端 132第二端 1322导圆角 134支点 141第一部 142第二部 2导引框架
511第一信号部
52第二信号组
522第二接地部
54第二电路
6缆线
611信号源
7固定件
11本体 1111第一表面 1121第二表面 1123第二凹槽 13锁扣件 1311斜面 1321钩部 133弹片 14致动件 1411环状结构 1421斜面结构 21开孔 4螺丝
51第一信号组 512第一接地部 521第二信号部 53第一电路 55贯通孔 61线束 612接地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该电连接 器1为可与一对接的孔式电连接器(图未示)结合的插式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1包括有一本体11、 一压制件12、 一锁扣件13以及一致动件14。 该本体11具有一前部111及一后部112,该前部111呈长方体且其 横截面呈矩形,该前部1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11,该第一表面llll为该 前部111的顶面,该前部111可嵌合于该导引框架2内。该前部111 连接该后部112,且在该前部111与该后部112的连接处套设有一可防止电 磁波的垫圈3。
该后部112亦呈长方体且其横截面呈矩形,该后部112的横截面及尺 寸皆大于该前部lll,可防止该电连接器1与该孔式电连接器对接时,该后 部112插入于该导引框架2内。该后部112具有一第二表面1121,该第二表 面1121为该后部112的顶面,该第二表面1121形成有一第一凹槽1122及 一第二凹槽1123,该第一凹槽1122由该后部112的后端延伸至该后部112 的前端。该第二凹槽1123由该后部112中央处延伸至该后部112的前端, 该第二凹槽1123深度大于该第一凹槽1122。该第二表面1121设置于该第一 表面1111上方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制件12呈长方板体,该压制件12对应于该第一凹 槽1122且以两个螺丝4固设于该后部112的第一凹槽1122内,该压制件12 亦可以其它方式固设于该第一凹槽1122内。
该锁扣件13由弹性较佳的片状金属或塑料制成,该锁扣件13具有一第 一端131、 一第二端132、 一弹片133及一支点134,该第一端131弯折成一 斜面1311,该斜面1311与该第二凹槽1123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在本实施 例中,该第二端132具有两个相对的钩部1321,但所述的两个钩部1321亦 可为其它数目,所述的两个钩部1321各具有一导圆角1322。该第二端132 延伸至该前部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该弹片133自靠近第一端131处朝 远离该第一端131的方向翘曲,该弹片133抵触该压制件12的底面,该支 点134位于该第一端131与该第二端132之间,且该支点134设置于该第二 凹槽1123内,该支点134使该第一端131可通过杠杆原理相对于该第二端 132上升或下降。
该致动件14外观呈薄长形,其具有一突出该后部112的第一部141及 一延伸于该第一凹槽1122内的第二部142,该第一部141形成有一环状结构 1411,该环状结构1411可轻易地被抓握。该第二部142具有一斜面结构1421,该斜面结构1421对应于该斜面1311且位于该斜面1311上。该致动件14的 一部分设置于该压制件12与该第一凹槽1122的底部之间。
该本体11内设置有一电路板5,该电路板5的前端具有多个第一信号组 51,该电路板5的后端具有多个第二信号组52,该第一信号组51具有两个 第一信号部511及一第一接地部512,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组51可与一被包 围保护在一导引框架2内的对接孔式电连接器中的对接端子电性连 接(图未示)。
该第二信号组52具有两个第二信号部521及一第二接地部522,所述的 两个第一信号部511于该电路板5内分别以一第一电路53电性连接所述的 两个第二信号部521。该第一接地部512于该电路板5内以一第二电路54电 性连接该第二接地部522,该第二电路54以贯通孔55方式避开与该第一电 路53的交接,防止短路。
该电路板5的后端焊接有一缆线6,该缆线6内具有多个线束61,该线 束61具有两个信号源611与一接地源612,所述的两个信号源611焊接于所 述的两个第二信号部521且对应于所述的两个第二信号部521 ,该接地源612 焊接于该第二接地部522且对应于该第二接地部522,使该缆线6电性连接 于该电连接器1。
请参阅图5,当该电连接器l的前部lll嵌合于该导引框架2内时, 所述的两个钩部1321可结合于该导引框架2的开孔21内,所述的 两个导圆角1322可使所述的两个钩部1321更牢固地锁扣该电连接 器1。利用拉动该环状结构1411使该致动件14远离该前部111移动,而以 该斜面结构1421推动该斜面1311时,该锁扣件13会因为杠杆原理使该第 二端132相对该前部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升并偏压该弹片133,进而使所 述的两个钩部1321与该导引框架2的开孔21分开。
请参阅图6,当放掉该环状结构1411时,该弹片133的弹性恢复力会使 该斜面1311推动该致动件14朝向该前部111移动,使该斜面结构1421脱 离该斜面1311,该锁扣件13因杠杆原理使该第二端132相对该前部111的 第一表面1111下降,进而使所述的两个钩部1321与该导引框架2的开孔21
々士A ^口 口 o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放该环状结构1411使该致动件14远离或朝向该前部111移动,而以该斜面结构1421推动或脱离该斜面1311,利用杠杆原理使
该锁扣件13的第二端132相对该前部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升或下降。如 此,可使该电连接器1与位于该导引框架2内的对接孔式电连接器更轻易地 分开或固定连接,且该电连接器1的结构设计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方便制造及组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该电路板5后端相对于该缆线6设置有第二信 号组52,可使该缆线6保持线材原本的排列结构,该线束61内的接地源612 不需绕线再焊接于该第二接地部522,可减少受到电磁干扰,使该电连接器 1与该缆线6的信号传输更稳定。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但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 化,均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前部及一后部,该前部具有一第一表面,该后部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该第一凹槽,该第二表面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方的高度;一压制件,其设置于该后部的第一凹槽内;一锁扣件,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弹片,该第一端弯折成一斜面,该第二端具有至少一个钩部,该第二端延伸至该第一表面上,该弹片自靠近第一端处朝远离该第一端的方向翘曲,该弹片抵触该压制件的底面,该锁扣件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以及一致动件,其具有一突出该后部的第一部及一延伸于该第一凹槽内的第二部,该第二部具有一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对应于该斜面且位于该斜面上,该致动件的一部分设置于该压制件与该第一凹槽底部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为该前部 的顶面,该第二表面为该后部的顶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件通过两个螺 丝固设于该后部的第一凹槽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锁扣件的第一端与 第二端之间形成有一支点,该支点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的第一部突 出于该本体的后部且形成有一环状结构。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前部连接于该后部, 且其连接处套设有一可防电磁波的垫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内设置有一电 路板,该电路板的前端具有多个第一信号组,该电路板的后端具有多个第二 信号组,该第一信号组具有两个第一信号部及一第一接地部,该第二信号组 具有两个第二信号部及一第二接地部,所述的两个第一信号部于该电路板内 分别以一第一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两个第二信号部,该第一接地部于该电路 板内以一第二电路电性连接该第二接地部,该第二电路以贯通孔方式避开与该第一电路的交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的后端焊接 有一缆线,该缆线内具有多个线束,该线束具有两个信号源与一接地源,所 述的两个信号源焊接于所述的两个第二信号部,该接地源焊接于该第二接地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锁扣件的第二端的钩部具有一导圆角。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含有一锁扣件及一致动件,该锁扣件具有至少一个钩部及一斜面,该钩部与该斜面之间形成有一支点,该钩部可与一导引框架上的开孔结合;该致动件具有一环状结构及一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斜面上,利用拉放该环状结构使该斜面结构推动或脱离该斜面,该锁扣件因杠杆原理使该钩部上升或下降;以此,该电连接器可与一位于该导引框架内的对接孔式电连接器更轻易地分开或固定连接,且结构设计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方便制造及组装。
文档编号H01R13/627GK201130763SQ20072017749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陈俊华, 陈俊旭 申请人: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