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985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卡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
技术背景
随着数码产品的发展和普及,各种电子产品所使用的电子卡规格及种类 并未统一,也因此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电子卡种类繁多,当使用者欲读取上 述不同种类的电子卡时,需通过相对应的读取装置逐一读取,造成读取装置 需设置成能够读取相应种类的卡连接器,然而,电子卡种类众多,若读取装 置需逐一设置不同的卡连接器,则势必造成读取装置体积过大,读取装置成 本高。
有鉴于此,目前市面上所制造的卡连接器己经设计为多卡合一的结构,通 过单一卡连接器的本体的设置,并于连接器的本体内设置多组对应电子卡的 金属端子,使其通过不同的金属端子读取不同种类、型式的记忆卡。
上述卡连接器的结构虽能达到读取不同种类的电子卡,然而电子卡的体积 大小、长短不同,因此位于卡连接器内部的端子需分别依据电子卡而有不同 位的设置位置;当使用者将电子卡插设或拔出于连接器的本体时,若电子卡 角度歪斜、偏移,则会直接对其他端子产生不当的接触,甚至造成端子的损 坏、变形,进而产生后续维修上的困难以及成本的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02794号、专利名称为"具有 端子保护功能之卡片连接器"即提出了一种保护卡片连接器内部端子的技术, 该案是在连接器的本体的底端设置一容置部,容置部的底面挖设有挡止面,并于容置部上设置一压板,该压板则自底面向外延伸环设有一顶抵面,起到 定位的作用。
当不同的电子卡插入时能将压板压下,该压板则可将压板上的端子向下 移动,而不会撞击电子卡而造成损坏,从而达到保护端子的效果。 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保护端子的问题,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1、 由于压板体积小,若仍在压板外底缘环设顶抵面,顶抵面生产困难,难以 加工出顶抵面,造成制造成本增加;除此之外,由于顶抵面是环设于压板外 缘,亦造成制造材料成本的增加。
2、 容置部底缘挖设挡止面,仍与压板有相同的问题,其挖设后的挡止面塑料 厚度不足,亦有制造成本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 器,它通过容置口定位部及活动板定位槽的对应设置,使活动板能够上下动 作且活动板的活动行程受到限制,活动板具有良好的定位,卡连接器结构简 单,生产容易,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容置口导柱及活动板导孔的对应设置,使 其得以稳定上下作动,并能避免活动板受外力影响而翻转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它包括本体,本体前端设有一插设口,本体 内设有至少两组端子,其中,第一组端子固定于插设口的后端,第二组端子 由本体底部伸入本体内,第二组端子的主体向上弹性翘起,第二组端子的主
体末端形成一接触部,本体对应于第二组端子接触部的下方设有一容置口 ,
容置口的周缘朝容置口方向延伸突出有一个定位部及一个导柱; 一活动板设置于容置口上,活动板上挖设有一个与容置口的定位部及导柱相对应的定位 槽和一个导孔,活动板上设有多个与第二组端子相对应的能够使第二组端子 的接触部由下而上穿透过去并伸出到活动板上方的穿孔,第二组端子的主体 向上顶抵于活动板底面。
所述本体是由相互扣接的一个基座和一个盖板组成。
所述第二组端子设置于第一组端子的更前方的位置。
所述定位部为圆柱体。
当然,所述定位部亦可以为椭圆体。
当然,所述定位部亦可以为立方体。
所述导柱为立方体。
当然,所述导柱亦可以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果连接器的本体对应于第二组端子接触部的下方设 有一容置口,容置口的周缘朝容置口方向延伸突出有一个定位部及一个导柱; 一活动板设置于容置口上,活动板上挖设有一个与容置口的定位部及导柱相 对应的定位槽和一个导孔,活动板上设有多个穿孔,第二组端子的主体向上 顶抵于活动板底面;当电子卡尚未插入本体时,第二组端子将活动板朝上顶 起,使定位部及定位槽得以相互顶持限位;当第一组端子的电子卡插入时, 通过电子卡前端将活动板压下,活动板将第二组端子下压,大幅降低第二组 端子外露于活动板的面积,进而降低电子卡损坏第二组端子的机率;除此之 外,通过导柱及导孔的相互引导设置,使其得以稳定上下动作,并能有效避 免活动板受外力影响而翻转脱落,能大幅提高活动板的稳定性。

: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插入电子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入电子卡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说明
1本体
11基座
12盖板
13插设口
14容置口
15定位部
16导柱
21第一组端子
22第二组端子
221主体
222接触部
3活动板
31定位槽
32穿孔
33导孔
4电子卡
具体实施方式
卡连接器见附图1至5,它包括一本体1,本体1是由相互扣接的一个基座11及一个盖板12所组成,本体1的前端设有一插设口 13,使得电子卡4 能够通过插设口 13插设于本体1内,本体1内设有第一组端子21及第二组 端子22,第一组端子21及第二组端子22分^由多个端子组成,且端子设置 于盖板12与基座11之间,其中,第一组端子21设置固定于插设口 13的后 端,并朝插设口 13方向设置;第二组端子22则由本体1底部伸入到本体1 内,第二组端子22的主体221向上弹性翘起,—并于主体221末端形成一接触 部222,透过接触部222的设置,使第二组端子22得以与电子卡4相互导通 连接,该第二组端子22设置于第一组端子21的更前方的位置。
本体1对应于第二组端子22的接触部222下方设有一容置口 14,并于容 置口 14的前缘朝容置口 14方向延伸突出有至少一个定位部15,定位部15可 以为圆柱体、椭圆体或立方体,容置口 14侧缘则设有至少一个导柱16,该导 柱16亦可以为圆柱体或立方体。
一活动板3,该活动板3的外形与容置口 14相互对应,且活动板3是从 本体1的底端朝上组装,并于对应于容置口 14的定位部15的位置上挖设有 定位槽31,使得定位部15与定位槽31相互卡合定位,该定位槽31的外形与 定位部15相互对应,活动板3的侧缘则设有至少一个导孔33,使得导柱16 与导孔33相互引导;活动板3上则设有多个与第二组端子22相对应的穿孔 32,使得第二组端子22的主体221能够向上顶抵于活动板3'的底面,同时第 二组端子22的接触部222则能够由下而上通过穿孔32露出到活动板3的上 方。 , 、
当电子卡4尚未插入本体1时,第二组端子22将活动板3朝上顶起,使 得定位部15及定位槽31得以相互顶持限位,同时第二组端子22的接触部222 外露于活动板3外;当第一组端子21的电子卡4插入时,通过电子卡4前端将活动板3压下,活动板3带动第二组端子22将并其下压,大幅降低第二组 端子22外露于活动板3的面积,进而降低电子卡4损坏第二组端子22的机 率。
当拔出电子卡4时,则通过第二组端子22主体221的弹性将活动板3向 上顶起,同时透过定位部15及定位槽31的限位固定,达到定位的作用;另 外,透过导柱16及导孔33的相对引导设置,使得卡连接器在插入电子卡4 时,活动板3能够稳定上下滑移,特别是通过导柱16及导孔33的引导设置, 能够避免活动板3翻转脱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 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它包括本体,本体前端设有一插设口,本体内设有至少两组端子,其中,第一组端子固定于插设口的后端,第二组端子由本体底部伸入本体内,第二组端子的主体向上弹性翘起,第二组端子的主体末端形成一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本体对应于第二组端子接触部的下方设有一容置口,容置口的周缘朝容置口方向延伸突出有一个定位部及一个导柱;一活动板设置于容置口上,活动板上挖设有一个与容置口的定位部及导柱相对应的定位槽和一个导孔,活动板上设有多个与第二组端子相对应的能够使第二组端子的接触部由下而上穿透过去并伸出到活动板上方的穿孔,第二组端子的主体向上顶抵于活动板底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本体是由相互扣接的一个基座和一个盖板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组端子设置于第一组端子的更前方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位部为圆柱体。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位部为椭圆体。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位部为立方体。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柱为立方体。
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柱为圆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卡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连接器的本体对应于第二组端子接触部的下方设有一容置口,容置口的周缘朝容置口方向延伸突出有一个定位部及一个导柱;一活动板设置于容置口上,活动板上挖设有一个与容置口的定位部及导柱相对应的定位槽和一个导孔,活动板上设有多个穿孔,第二组端子的主体向上顶抵于活动板底面;当第一组端子的电子卡插入时,通过电子卡前端将活动板压下,活动板将第二组端子下压,降低第二组端子外露于活动板的面积,进而降低电子卡损坏第二组端子的机率;通过导柱及导孔的相互引导设置,能有效避免活动板受外力影响而翻转脱落,能大幅提高活动板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R12/16GK201243103SQ20082004820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
发明者林乐贤 申请人:林乐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