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851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利于焊接且成本较低且适合高密度发展的电连 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专利TW96213854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中使用的导电 端子a包含一基部al、自该基部al—端旁侧连接的一弹性臂a2、自该弹性臂a2延伸的一接 触部a3、自该基部al另一端连接的一焊接部a4、连接该基部al与该弹性臂a2的一第一连 接部a5、以及连接该基部al与该焊接部a4的一第二连接部a6。
该基部al呈一不规则的板状,其自由端的一侧向下并倾斜向第一侧300方向延伸一第一 卡持部a7,而相对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向上并倾斜向第一侧300延伸两第二卡持部a8。
该电连接器中使用的本体b的收容槽bl分别于其槽壁设有至少一第一限位部(未图示) 与一第二限位部(未图示),在图1中,所示的第一卡持部a7和第二卡持部a8折弯扭曲,该 第一卡持部a7是位于该第一限位部(未图示)上方而被限制下移,该第二卡持部a8是位于 第二限位部(未图示)下方而被限制上移。
这种电连接器设计缺陷在于所述导电端子a被所述第一卡持部a7和所述第二卡持部 a8固持于所述收容槽bl内,当所述导电端子a的所述焊接部a4焊接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 上时,由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上涂敷的锡膏(未图示)高低不一致,且所述导电端子a 不可动,则不能保证所述导电端子a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上锡膏(未图示)的均一接触, 从而达不到最佳的焊接效果;另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a结构过于复杂,故开发成本极高, 从而不利于长远发展;且所述导电端子a所占用的体积较大,从而不利于该电连接器的高密 度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焊接且导电端子结构简单从而成本较低且适合高密 度发展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 一本体,其开设有至少一端子收容槽; 至少一导电端子限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片状传导部设于所述端子收容 槽中,另具有一焊接部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一侧开口端,并延伸至邻近的所述本体表面,且 所述片状传导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片状传导部垂向投影恰与所述焊接 部形成-夹角,以及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焊接部一端 以及所述片状传导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所述导电端子可于所述收容槽内上下浮动,从而 有利于焊接;且所述导电端子结构简单,故制造容易,使得所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较低; 而且所述导电端子占据空间较小,从而更加适合所述电连接器的高密度化发展。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而分解示意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B方向的正视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C方向的正视图5为图4所示电连接器与电路板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未图示)至一电路板2 上,其包括一本体12,以及收容于所述本体12中的至少一导电端子13。
所述本体12上设有多数端子收容槽121,每一所述导电端子13可自由滑动:t也容设于每 一所述端子收容槽121中,所述本体12具有相对设置的一顶面122和一底面123,所述端子 收容槽121贯穿所述顶面122和底面123,所述本体12在所述端子收容槽121 —侧凸设有一 对卡部124,所述对卡部124具有一承接面1241,所述承接面1241相对所述端子收容槽121 为凸设的斜面,所述本体12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靠近所述底面123位置凸设有一抵靠段 125。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导电端子13限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 13呈片状结构,这种片状结构便于所述导电端子13的制造,同时占用的空间也较小。每一 所述导电端子13包含一片状传导部131,从所述片状传导部131 —端设有一连接部132对应 抵靠所述抵靠段125以及具有弹性的一焊接部133焊接于所述电路板2上,所述连接部132 一端连接所述片状传导部131,所述连接部132另一端连接所述焊接部133,所述连接部132 与所述焊接部133 —体成型。从所述片状传导部131另一端两侧分别延伸出一弹性臂134, 所述弹性臂134设有连接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的一接触部135。
所述焊接部133与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也不在同一平面,且所述片状传导部131垂向投 影恰与所述焊接部133形成一夹角a ,所述夹角a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由于所述焊 接部133是具有弹性的,不具体限定所述夹角a的大小,且只需要满足所述导电端子13在组 装时,所述焊接部133都能平贴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壁变形而顺利到达所述端子收容槽121 一侧的开口端。
在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与所述焊接部133之间形成一空间14,所述空间14为防虹吸空 间,所述连接部132正好穿过所述空间14连接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与所述焊接部133,在本 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32位于所述空间14的边缘(如图4),但是所述连接部132位于所 述空间14的任一位置都能达到所述连接部132的功效,即连接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与所述焊 接部133。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两相对侧分别凸设有一卡部1311,对应抵靠上述对卡部124,所述 卡部1311具有一抵靠面1312,所述抵靠面1312相对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为凸设的斜面,对 应配合上述承接面1241,以定位所述导电端子13于所述所述端子收容槽121,防止所述导电 端子13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中脱出。
所述焊接部133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 —侧的开口端,且延伸至其邻近的所述本体12
的表面即所述底面123,其表面镀有一层薄的易焊金属,所述易焊金属为AU (也可镀其它贵
金属材料)。所述焊接部133具有一第一部分1331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 —侧的所述开口
端,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1331水平转折延伸出一第二部分1332延伸至所述邻近的所述底面
123。在所述第二部分1332上形成一钩持端1333,所述导电端子13未焊接至所述电路板2
上时,所述钩持端1333与所述底面123具有一间隙15,所述导电端子13焊接至所述电路板
2上时,所述钩持端1333对应钩持所述底面123。
所述导电端子13 —侧开设有一凹槽1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36并不限定其具体
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13 —侧的某个地方,其可选择性地开设于所述片状传导部131 —侧或所
述连接部132的一侧。所述凹槽136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 —侧壁对应,并形成一收容区域,
所述抵靠段125于所述收容区域与所述焊接部133之间对应靠近所述导电端子13,且所述抵
靠段125与所述导电端子13的空隙宽幅小于所述收容区域的宽幅。
请参阅图2至图5,组装时,首先,将所述导电端子13装设固定于所述本体12的所述 端子收容槽121内。
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焊接部133是具有弹性的,且与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也不在 同一平面,故当将所述导电端子13从上而下组装进所述端子收容槽121时,所述焊接部133 需平贴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壁而缓慢向下推进,所述焊接部133在向下推进的过程中,具 有弹性的所述焊接部133受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壁作用力而变形使得所述焊接部133与所 述片状传导部131的垂向投影不呈夹角a状态,当所述焊接部133通过整个所述端子收容槽 121凸出于所述本体12的底面123后,所述焊接部133才不受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壁作用 力而弹性恢复至与所述片状传导部131的垂向投影呈夹角a的状态,继续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片状传导部131的所述卡部1311对应抵靠所述本体12的所述对卡部124上,且所述卡部1311 的所述抵靠面1312对应配合接触所述对卡部124的所述承接面1241为止,这时,所述导电 端子13在所述卡部1311和所述对卡部124的作用下定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而不会从 所述端子收容槽121中向所述底面123方向脱出所述端子收容槽121。且这时,所述导电端 子13的所述迮接部132抵靠于所述本体12上设置的所述抵靠段125上,且所述导电端子13 上设置的所述凹槽136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的侧壁形成空隙宽幅大于所述抵靠段125与所 述导电端子13的空隙宽幅。且所述钩持端1333与所述底面123具有所述间隙15,所述间隙 15即为所述导电端子13沿所述端子收容槽121滑动的滑动行程。以此完成组装所述电连接 器l。
然后,将所述电连接器1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上进行焊接。
在安装过程中,所述导电端子13的所述焊接部133受所述电路板2向上的抵持力作用,
所述导电端子13沿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向上滑动,所述导电端子13沿所述滑动行程移动至
一第二端,即所述钩持端1333钩持在所述底面123,此时,所述焊接部133因被所述底面123
挡止而无法继续上移,即所述导电端子13的整个滑动行程到达终点。
将所述导电端子13的所述焊接部133焊接于所述电路板2卜J寸,焊料(未图示)熔化后,
必然产生虹吸现象。虹吸现象压力差与半径的大小成正比,并会向较小缝隙内流动,故当熔
化后的所述焊料(未图示)向所述连接部132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壁的贴合缝隙内流动
时,所述凹槽136可以供所述焊料(未图示)渗入,使得往所述焊接部133以上方向爬的焊
料(未图示)减少,起到防虹吸的作用,同时留在所述焊接部133上的所述焊料(未图示)
比较多,防止了虚焊现象。而当熔化后的少量的所述焊料(未图示)在所述连接部132与所
述端子收容槽121内壁的贴合缝隙内继续往上爬的时候,遇到所述凹槽136时,因为所述凹
槽136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侧壁对应所形成的所述收容区域的宽辐比所述抵靠段125与所
述导电端子13的空隙宽幅大,所以所述焊料(未图示)不再往上爬,便不会跑到所述弹性臂
134上,从而很好地起到了防虹吸作用。
而当所述电连接器l拿开后,即不组装于电路板2上时,所述导电端子13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滑动行程向下滑动至一第一端,即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上设置的所述卡部1311对应抵
靠所述本体12的所述对卡部124上,限制了所述导电端子13向下滑出。
由所述导电端子13的所述片状传导部131上设置的所述卡部1311对应抵靠所述本体12
的所述对卡部124上,被限制下移,而所述导电端子13沿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向上滑动,完
成所述间隙15高度的滑动行程时,所述焊接部133上的所述钩持端1333钩持在所述底面123,
被限制上移,因此所述对卡部124以及所述底面123可分别防止所述导电端子13自所述端子
收容槽121下方以及上方脱出,相比习知技术中将所述导电端子13完全被固持在所述端子收
容槽121中而不能自由浮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1无疑优于习知技术,所述电连接器
1中的所述导电端子13可在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上下浮动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电
路板2间的焊接质量, 一方面增强了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电路板2间电连接的稳定性,保
证了产品性能,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如下功效
当将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焊接部悍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时,焊料熔化后,必然产生虹吸现 象。虹吸现象压力差与半径的大小成正比,并会向较小缝隙内流动,故当熔化后的所述焊料 向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壁的贴合缝隙内流动时,所述凹槽可以供所述焊料渗入, 使得往所述焊接部以上方向爬的所述焊料减少,起到防虹吸的作用,同时留在焊接部上的所 述焊料比较多,防止了虚焊现象。而当熔化后的少量的所述焊料在所述贴合缝隙内继续往上 爬的时候,遇到所述凹槽时,因为所述凹槽比所述贴合缝隙的半径大,所以所述焊料不再往 上爬,便不会跑到弹性臂上,从而很好地起到了防虹吸作用。
另所述导电端子可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上下浮动,故有利于焊接,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 与所述电路板间的焊接质量。
且由于所述导电端子呈片状结构,故所述导电端子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得所述电连 接器的成本较低,同时所述导电端子占用的空间也较小,从而更加适合所述电连接器的高密 度化发展。
本创作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创作的教示及揭示作种种不背离本创作精神的替换与修饰,因此,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实
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创作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独立项所覆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开设有至少一端子收容槽;至少一导电端子限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片状传导部设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另具有一焊接部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一侧开口端,并延伸至邻近的所述本体表面,且所述片状传导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一空间,所述片状传导部垂向投影恰与所述焊接部形成一夹角,以及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焊接部一端以及所述片状传导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具有一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 分位于所述开口端,并连接所述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转折延伸有一第二部分延 伸至邻近的所述本体表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水平转折延伸所述第二部分。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上形成有一钩持端对应钩持 所述本体表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具有一 滑动行程,使所述导电端子滑动地限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具有至少一对卡部以及所 述片状传导部具有至少一卡部,当所述导电端子沿所述滑动行程移动至一第一端,所述 卡部恰对应抵靠所述对卡部,且所述焊接部恰与所述本体表面形成一间隙。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卡部具有一承接面,以及所述卡部 具有一抵靠面相互配合定位。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相对所述端子收容槽为凸设的 斜面,以及所述抵靠面相对所述片状传导部为凸设的斜面。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端子沿所述滑动行程移动至一 第二端,所述焊接部对应钩持邻近的所述本体表面。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自所述片状传导部延伸出, 且穿过所述空间与所述焊接部连接。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空间边缘。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焊接部为一体成型。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表面镀设有一易焊金属层。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焊金属层为AU。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具有弹性。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于一侧开设有一凹槽,所 述凹槽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与所述端子收容槽一侧壁对应形成一收容区域,所述端 子收容槽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收容区域与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抵靠段对 应靠近所述导电端子,且所述抵靠段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空隙宽幅小于所述收容区域的 宽幅。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选择地开设于所述片状传导部一侧和所述连接部一侧。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段自所述端子收容槽凸设成。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段对应抵靠所述连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其开设有至少一端子收容槽;至少一导电端子限位于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具有一片状传导部设于端子收容槽中,另具有一焊接部位于端子收容槽一侧开口端,并延伸至邻近的该本体表面,且该片状传导部与该焊接部之间形成一空间,片状传导部垂向投影恰与焊接部形成一夹角,以及导电端子具有一连接部,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焊接部一端以及片状传导部。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可于收容槽内上下浮动,从而有利于焊接;且所述导电端子结构简单,故制造容易,使得电连接器的成本较低;而且端子占据空间较小,从而更加适合电连接器的高密度化发展。
文档编号H01R12/57GK201352624SQ20082020304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朱德祥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