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852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尤指一种用于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的电连接 器与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普遍使用的电连接器是泛指所有用在电讯号与电源上的连接元件及附属配件, 广义的电连接器还包含插座、插头及Cable组立等。电连接器是互相连接部分可离合或是可 替换的元件,换言之是所有信号间的桥梁,因此电连接器的性质将会牵动整个电子系统的运 作质量。
然而大部分电连接器需焊接于电路板上形成一电连接装置,然后通过布设于电路板上的 连接线得以连接到其它电子元件上, 一般电连接器至少包括一绝缘本体和收容于所述绝缘本 体中的多数端子,每一所述端子设有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一接脚部,由于所述电连接器制造 得越来越精密,如何布局所述电连接器内的端子的接脚部,为更加方便在所述电路板有限的 空间内布设所述连接线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行的一种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电连接器中使用的端子具有连接至电路板的接脚部,所述 接脚部呈前后两排布局,且所述端子包括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与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 对搭配的多个接地端子。
如图1所示,电路板7上设有连接线71、 72、 73、 74以及多个导接部75,所述多数端 子的接脚部对应设于所述导接部75内,所述连接线71、 72、 73、 74分别电性连接设于所述 导接部75内的信号端子(S3、 S4、 S 、 Ss)的接脚部。所述多数端子中,每一差分信号端子对 的接脚部搭配一接地端子的接脚部,具体来说,即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対(Sk S2)的接脚部与
第一接地端子Gi的接脚部搭配,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对(S3、 S4)的接脚部与第二接地端子G2的接脚部搭配,第三差分信号端子对(Ss、 S6)的接脚部与第三接地端子G3的接脚部搭配,第四 差分信号端子对(S7、 S8)的接脚部与第四接地端子G4的接脚部搭配,且每一差分信号端子对 中的两个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脚部位于同一排,以及与其相应的接地端子的接脚部位于另一排, 且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対(Sk S2)的接脚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接脚部、所述第三差
分信号端子对(S5、 S6)的接脚部、以及所述第四接地端子G4的接脚部位于后排,而所述第一 接地端子d的接脚部、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对(S3、 S4)的接脚部、所述第三接地端子G3 的接脚部、以及所述第四差分信号端子对(S7、 S8)的接脚部位于前排,使每一所述差分信号
端子对的接脚部及与其搭配的接地端子的接脚部呈前后两排交错排列。
在所述电路板7上布线时,由于所述多数端子的接脚部排布得比较紧密,所以所述信号
端子S3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1只能在所述信号端子S2和所述接地端子G2的接脚部所
对应的所述导接部75之间通过,所述信号端子S4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2只能在所述 信号端子S,5和所述接地端7 G2的接脚部所对应的所述导接部75之间通过,所述信号端子S 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3只能在所述信号端子S6和所述接地端子G4的接脚部所对应的 所述导接部75之间通过,所述信号端子Ss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4也只能在所述接地 端子G4和其它用途端子Di的接脚部所对应的所述导接部75之间通过,而不能实现前排的所 述差分信号端子对(S3、 S4)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1、 72同时在后排任两所述导接部 75之间通过,且前排的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S7、 S8)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3、 74同 样不能同时在后排任两所述导接部75之间通过。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熟知,在所述电路板7上布线时,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S3、 S4) 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1、72被所述接地端子G2的接脚部所对应的所述导接部75隔开, 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S7、 Ss)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连接线73、 74被所述接地端子G4的接脚部 所对应的所述导接部75隔开,这样容易引起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S3、 S4)的接脚部对应的所 述连接线71、 72之间的阻抗不匹配,以及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S 、 Ss)的接脚部对应的所述 连接线73、 74之间的阻抗不匹配,从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特别具有多排接脚部的电连接器, 如果端子的接脚部布局不当,就会对相应的电路板布线造成困难以及耗费施工成本。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在电路板上布线且利于匹配电路板上的连接线之 间的阻抗的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包括 一绝缘本体;多数 端子,对应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所述多数端子设有相邻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与一第二端 子组,每一所述端子组至少包括一成对的信号端子,以及与所述信号端子相应的一接地端子; 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端一端弯折延伸的一第二连接端对应导 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多数端子的第一连接端呈两排设置及第二连接端呈三排设置;所述第一 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设于一排,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 一连接端设于另一排,且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 述第二连接端布局一致;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 述第一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不同排,所述第二端子组中 至少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间隔一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 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和与其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为两排,而将所述第二 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 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不同排,使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 第二连接端位于不同排或位于同一排,且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至少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 连接端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间隔一排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 二端子组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从而使得在电路板上布设连接线时更加方便,且有利于匹配所 述连接线的阻抗。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包括 一绝缘本体;多数端子,对应收容于 所述绝缘本体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以及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对应导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多数端子的第一连接端呈两排设置,所述两排设置的多数端子设有相 邻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与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于其中一排所述多数端子设有至少 一成对的信号端子,以及于相应的另一排所述端子设有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成 对的信号端子与一接地端子恰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 为相反排置;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二所述第一 连接端为两排设置,以及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 第二连接端呈三排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至少一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与同排一所 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接地端子第二连接端相邻,且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不同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 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和与其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为两排,而将所述第二 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 为三排,且至少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 第二连接端相邻,且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不同排,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 子组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从而使得在电路板上布设连接线时更加方便,且有利于匹配所述连 接线的阻抗。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装置,包括 一基板,于所述基板上设有一对接区域,以及所述基板 自所述对接区域一侧定义有一进入方向,所述基板延伸有多数连接线沿所述进入方向设入所 述对接区域,于所述对接区域内,所述多数连接线末端分别形成一端子导接部,依据所述进 入方向的远近呈三排排列;所述多数端子导接部定义有至少一第一导接组以及与之相邻的一 第二导接组,所述第一导接组具有三所述端子导接部相互围成一三角形,且其中二所述端子 导接部位于所述三排中距所述进入方向最远的一排;所述第二导接组具有三所述端子导接部 相互围成一三角形,且三所述端子导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三排中的一排;所述对接区域的所述 第一导接组与所述第二导接组之间,至少于所述三排的中间排形成一让位空间,供自所述进 入方向延伸至最远排的所述连接线通过; 一电连接器,延伸有由多数端子组成的至少一第一 端子组以及相邻的一第二端子组,分别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接组与所述第二导接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装置通过将所述连接线的端子导接部依据基板对接 区域的进入方向排列成三排,且所述对接区域的所述第一导接组与所述第二导接组之间,至 少于所述三排的中间排形成一让位空间,供自所述进入方向延伸至最远排的所述连接线通过, 从而使得在电路板上布设连接线时更加方便,且有利于匹配所述连接线的阻抗。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延伸有由多数端子组成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以及相邻的一 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成对的二信号端子以及一接地端子,且二所述信号端子以 及所述接地端子各自所延伸的一接脚部相互围成一第一三角形,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成 对的二信号端子以及一接地端子,且二所述信号端子以及所述接地端子各自所延伸的一接脚 部相互围成一第二三角形;所述一第一三角形与所述第二二角形之间,至少形成一让位空间, 所述让位空间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接脚部之间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成对的信号端子及接 地端子的三接脚部相互围成一第一三角形,及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成对的信号端子及接地端 子的三接脚部相互围成一第二三角形,且所述第一二角形与所述第二三角形之间,至少形成 一让位空间,且所述让位空间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接脚部之 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在电路板上布设连接线时更加方便,且有利于匹配所述连接线的阻抗。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端子的接脚部在电路板的导接部上排列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装置去除固定板后的立体组合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装置的后视图5为图2所示端子与电路板的局部分解图6为图2所示端子插设于电路板上时的俯视图7为图2所示端r插设于电路板上的左视图8为图5所示电路板与端子导接部的排列局部示意图;200820203043.X
说明书第6/14页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与电路板的局部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插设于电路板上时的俯
视图11为图IO所示电路板与端子导接部的排列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连接装 置包括一电连接器1以及一基板2,所述基板2为一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1可以传输高速 的差分信号,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电子元件(未图示)至所述基板2上,其包括用以防电磁干 扰的一遮蔽壳体11、包覆于所述遮蔽壳体11内的一绝缘本体12,多数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12中的端子13,以及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2上的一定位板14。
所述遮蔽壳体11具有一顶壁111、 一底壁112及两第一侧壁113,所述顶壁111、底壁 112及两第一侧壁113共同围成收容所述绝缘本体12的一收容部114,另,所述遮蔽壳体ll 自所述两第一侧壁113后端分别开设二卡合槽1131,且所述遮蔽壳体11自所述两第一侧壁 113底部分别向下延伸设有四定位脚1132,所述四定位脚1132分别插入所述基板2中以固定 所述电连接器l。
所述绝缘本体12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11的所述收容部114内,其包括一个面向所述对 接电子元件(未图示)的前端121、与所述前端121相对的一后端122、邻近所述基板2的一底 部123,与所述底部123相对的一顶部124,以及两第二侧壁125。自所述绝缘本体12的前 端121向前凸伸一接合部1211,所述接合部1211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排收容槽1212贯穿所 述前端121和所述后端122。自所述绝缘本体12的后端122的所述两第二侧壁125内表面分 别设有一卡勾部1221,自所述绝缘本体12的后端122的所述两第二侧壁125外表面各设有 至少一卡合部1222,所述卡合部1222与所述遮蔽壳体11的所述卡合槽1131对应卡合,以 将所述绝缘本体12固定于所述遮蔽壳体11内。请参考图2至图4,所述多数端子13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收容槽1212中,所 述多数端子13包括多个信号端子13、多个接地端子13、以及多个其它用途端子13。在本实 施例中,所述多数端子13共20个,包括5对所述信号端子13(为便描述,依次编号S广SuO, 7个所述接地端子13(依次编号为G广G7),及3个所述其它用途端子13(依次编号为(h-03), 所述5对信号端子13(S广Su))均为差分信号端子对,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13对含有一正极 信号端子13和一负极信号端子13,每一所述端子13具有一用于对接其它电子元件(未图示) 的一第一连接端131,以及由所述第一连接端131 —端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连接端对应导 接所述基板2。所述第二连接端也即为连接至所述基板2的接脚部132,以下皆称为接脚部 1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数端子13组成二所述第一端子组A及三所述第二端子组B,每 一所述第一端子组A与每-所述第二端了组B相邻,每一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A、 B均包括 一成对的信号端子13及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相应的一接地端子13。其中,成对的信号 端子13(S3、 S4)与接地端子13(G2)搭配成一组,成对的信号端子13(S7、 S8)与接地端子13(G4) 搭配成一组,所述二端子组皆为所述第一端子组A;成对的信号端子13(S!、 S2)与接地端子 13(d)搭配成一组,成对的信号端子13(S5、 Se)与接地端子13(G3)搭配成一组,成对的信号 端子13(S3、 Su))与接地端子13(G7)搭配成一组,所述三端子组皆为所述第二端子组B。
所述多数端子13分两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接合部1211的上下表面,且所述 多数端子13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呈两排设置于所述接合部1211上下表面设置的所述收容 槽1212内,其中一排所述多数端子13的所述接脚部132分为两排,使呈两排设置的所述多 数端子13的所述接脚部132呈三排设置,且呈三排设置的所述接脚部132分别对应装设固定 于所述定位板14上并对应导接所述基板2。
具体来说,所述多数端子13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沿a方向呈上下两排设置(如图4所 示),其中,所述多数端子13中位于下排的信号端子13和接地端子13包括(Gk S3、 S4、 fo、 S 、 Ss、 Gs、 G7、 02、 03),位于上排的信号端子13和接地端子13包括(Si、 S2、 G2、 Ss、 Se、 G4、 Gs、 Sg、 Su)、 Ch);而所述多数端子13的所述接脚部132沿e方向呈三排设置(如图3所 示),其中,位于第一排的所述多数端子13为(G" S3、 S4、 G3、 S 、 Ss、 Ge、 G7、 02、 0s),位于中间排的所述多数端子13为(Si、 G2、 Ss、 G4、 Gs、 S9、 Oi),位于第三排的所述多数端子13 为(S2、 Se、 Su)),所述所述多数端子13(S2、 S6、 Su))皆为正极信号端子13。 下面以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组A与第二端子组B做具体说明。
请参考图4、图7,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的二所述第一 连接端131以及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呈两排设置,且所述成对的信号 端子13(S3、 S4)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131设于其中一排,以及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第 一连接端131设于相应的另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 S2)的 二所述第一连接端131以及所述接地端子13(Gi)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呈两排设置,且所述 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S2)的二所述第一連接端131设于其中一排,以及所述接地端子13(GG 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设于相应的另一排,且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 13(S3、S4)与所述接地端子13(G2)恰分别与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 S2)与所述接地端子13(G0为相反排置;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131与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 (Gz)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构成一锐角 三角形Ti,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i、 S2)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131 与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d)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构成一锐角三角形T2。同样另一所述第 一端于组A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 (S7、 S8)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131与相应的所述接地 端子13(G4)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和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 13(Ss、 Se)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131与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G3)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具 有同样的布局规律。
请参考图3、图5、图6、图7,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 的—所述接脚部132以及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接脚部132呈两排设置,且所述 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的二所述接脚部132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 接脚部132设于中间排,且相互围成一第一三角形T3,所述第一三角形T3为锐角三角形,即 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以及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接脚部 132布局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131及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1的布局一致。同样另一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 13(S 、 Ss)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与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G4)的所述接脚部132具有同样的 布局规律。
所述第二端子组B屮,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 S2)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与所述接地 端子13(Gu的所述接脚部132位于不同排且呈三排设置,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 S2)的 二所述接脚部132与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的二所述接脚部 132位于不同排,且所述信号端子13(S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32相对所述接地端子13(d)的 所述接脚部132间隔一排设置,即在沿所述e方向,所述信号端子13(S2)的所述接脚部132 与所述接地端子13(Gi)的所述接脚部132被中间排隔开,所述信号端子13(S2)的所述接脚部 132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的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接脚部132位于不同排,如 此可在中间排位置上让出一定的空间。故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 S2)的二所述接脚部132分别位于中间排和第三排,这时,位于第二排的所述信号端子13(S2) 的所述接脚部132为"+ "信号端子13的接脚部132,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 S2)的 二所述接脚部132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 (G!)的所述接脚部132位十第一排,如此有利于拉 开所述信号端子13(S2)的所述接脚部132与所述接地端子13(d)的所述接脚部132的间距, 且所述接地端子13(d)的所述接脚部132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S2)的所述接脚部132 相i围成一第二三角形T4,所述第二三角形T4为钝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端子组A屮设于中 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接脚部132位于第—端子组B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信号端 子13(S2)的所述接脚部132与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接地端子13(Gi)的所述接脚部132之间,及 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设于屮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接脚部132与第二端子组B中 设于第三排的所述信号端子13(S2)的所述接脚部132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所 述成对的二信号端子13(S3、 SO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之间的间隙,从而方便在所述基板2上 布线。同样另一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s、 Se)的二所接脚部132与 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 (G3)的所述接脚部132具有同样的布局规律。
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组A和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及接地端子13(G2)的三所述接脚部132所围成的所述第一三角形T3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 13(Sk S2)及接地端子13(GD的三所述接脚部132所围成的所述第二三角形T4相邻,且相邻 的所述第一三角形T3与所述第二三角形T4之间形成一让位空间25,所述让位空间25由所述 第一端子组A中的位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所述接脚部13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B 屮的位于中间排的所述信号端子13(S!)的所述接脚部132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让位空间25 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所述成对的二信号端子13(S3、 S4)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之间的间隙, 从而方便在所述基板2上布线。同样另一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7、 Ss)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与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3 (G4)的所述接脚部132和相邻的另一所述第 二端子组B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s、 Se)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与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 13(G3)的所述接脚部132具有同样的布局规律。
请参考图2,所述固定板14装设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2后端122,其设有多个贯穿其上 下表面的限位孔141,所述限位孔141呈三排设置,供所述多数端子13中呈三排设置的接脚 部132穿设,以定位所述多数端子13,所述固定板14于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持肋 142,所述卡持肋142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卡勾部1221相配合,以将所述固定板14卡 扣配合于所述绝缘本体12上。
请参考图5、图6、图8,所述基板2对应装设所述电连接器1,其设有一对接区域21, 以及所述基板2自所述对接区域21 —侧定义有一进入方向Y ,所述基板2延伸有多数连接线 22沿所述进入Y方向设入所述对接区域21 。
于所述对接区域21内,所述多数连接线22中的每一连接线22末端形成一端子导接部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导接部23为贯穿所述基板2上下表面的端子导接孔,供所述端 子13的接脚部132穿设,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导接部23也可为端子导接焊垫, 所述端子导接部23电性连接所述端子13的接脚部132,所述多数端子13导接部依据所述进 入方向Y的远近呈三排排列,所述端子导接部23与所述端子13的接脚部132—一对应,所 述多数端子导接部23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导接部23、多个接地端子导接部23、多个其它用途 端子导接部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数端子导接部23共20个,包括5对所述信号端子导接部23(为便描述,依次编号为Hsi-Hsio) 、 7个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依次编号为Hgi-Hg7)、 及3个所述其它用途端子导接部23(依次编号为Hoi-Ho3)。
于所述对接区域21外,所述基板2设有四个定位部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4 为贯穿所述基板2的上下表面的定位孔,所述遮蔽壳体11上的所述四定位脚1132分别插入 所述定位部24中以固定所述电连接器1。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4也可为定 位焊垫,所述遮蔽壳体11的四定位脚1132焊接至所述定位部24。
所述多数端子导接部23定义有二第一导接组C以及与三第二导接组D,每一所述第一导 接组C与每一第二导接组D相邻,每一所述导接组C、 D均包括一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 及一接地端子导接部23。其中,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3、HS4)与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2) 搭配成一组,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7、 HS8)与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4)搭配成一组,所 述二端子组皆为所述第一导接组C;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i、 Hs2)与接地端子导接部 23(HGi)搭配成一组,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23(HS5、 HS6)与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3)搭配成一 组,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9、 Hsio)与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7)搭配成一组,所述三端子 组皆为所述第二导接组D。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A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接组C,每一所述 第二端子组B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接组D。
下面以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导接组C与第二导接组D作具体说明。
所述第一导接组C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3、 HS4)位于所述三排中距所述进 入方向Y最远的一排即第一排,及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2)位于中间排,并相互围 成一锐角三角形Ts,所述锐角三角形T5与所述第一三角形T3相对应,即所述第一端子组A 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及所述接地端子13(G2)的三所述接脚部132电性连接到 所述第一导接组C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3、HS4)与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2) 中。同样,另一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7、 HS8)及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4)具有 相同的布局规律。
所述第二导接组D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i、 Hs2)位于所述三排中的第二 排、第三排,及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i)位于第一排,并相互围成一钝角三角形T6,所述钝角三角形T6与所述第二三角形T4相对应,如此有利于拉开所述第二导接组D的所 述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2)与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i)的间距;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的所 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k S2)及所述接地端子13(Gi)的三所述接脚部132电性连接到所述第 一导接组C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i、 HS2)与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i)中。 同样,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5、 HS6)及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3)具有同样的布 局规律。
所述第一导接组C与所述第二导接组D之间,于所述中间排形成所述让位空间25,所述 让位空间25由所述第一导接组C中位于所述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HG2)与所述第 二导接组D中位于所述中间排的所述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i)之间形成,且大于所述第一导接 组C中位于所述第一排的二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他3、 HS4)之间的间隙,以供距所 述进入Y方向最远的所述第一排的成对的信端子导接部23 (HS3、 HS4)对应的连接线22通过, 即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电性连接的二所述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3、 HS4)所对应的 所述连接线22能够同时并排通过所述让位空间25,如此不仅方便在所述基板2上布线,从 而降低施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匹配每一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S3、 S4)所电性连接的二所述 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3、 HS4)所对应的所述连接线22的阻抗,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同样 另一所述第一导接组组C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7、 HS8)及相应的所述接地端 子导接部23(他4)和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二导接组D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5、HS6) 及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他3)具有同样的布局规律。
请参考图9至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与上述第一
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每一第二端子组B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Si、 S2)的二所述接
脚部132以及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Sk S2)的二所述接脚部132相应的所述接地端 子13如(Gi)的所述接脚部132位于不同排且呈两排设置,其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 (Sk S2)的二所述接脚部132同时位于第三排,所述接地端子13如(GD的所述接脚部132位 于第一排,如此有利于拉开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组B的所述信号端子13如(S2)的所述接脚部132 与所述接地端子13如(GD的所述接脚部132的间距,且所述接地端子13如(G0的所述接脚部132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Sk S2)的所述接脚部132相互围成为一锐角三角形T7。 相应的,所述基板2上的每一所述第二导接组D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如(Hsi、 Hs2)及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如0fci)也呈两排设置,且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如 (Hsi、 Hs2)位于第三排,及接地端子导接部23如(HGi)位于第一排,且二所述信号端子导接部 23如(Hsi、 Hs2)及接地端子导接部23如(HGi)相互围成一锐角三角形Ts对应上述接地端子13 如(Gd的所述接脚部132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Sk S2)的所述接脚部132所围成的锐
角三角形T7。
同样,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s3、 S4)的二所述接脚部132 及所述接地端子13如(G2)的所述接脚部132围成的所述锐角三角形T3,所述锐角三角形T3 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子组B中的所述锐角三角形T7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一所述让位空间25, 相应的,所述基板2上的每一所述第一导接组C中的所述成对信号端子导接部23如(Hs3、Hs4) 及所述接地端子导接部23如(HG2)围成的所述锐角三角形Ts,所述锐角三角形Ts与相邻的所 述第二导接组D中的所述锐角三角形T8之间也形成一所述让位空间25,所述让位空间25大 于每一所述第一导接组C中位于所述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端子导接部23如(Hs3、 Hs4)之间的 间隙,相应的也均大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A中位于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S3、 SO的二所述接脚部132之间的间隙,以供距所述进入方向Y最远的所述第一排的二成对的信 号端子导接部23如(Hs3、 Hs4)对应的连接线22通过,也即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2如(S" S4) 电性连接的二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23(Hs3、 Hs4)所对应的所述连接线22能够同时并排 通过所述让位空间25,如此同样方便在所述基板2上布线,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而且有利于 匹配每一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13如(S3、 S4)所电性连接的二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 23(Hs3、 Hs4)所对应的所述连接线22的阻抗,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连接装置,通过将所述电连接器中的所述多数端子 的所述接脚部形成的相邻的两个三角形之间形成所述让位空间,相应的将所述基板上的所述 多数导接部形成的相邻的两个三角形之间也形成所述让位空间,且使所述让位空间大于每一 所述第一导接组中位于所述第一排的二所述端子导接部之间的间隙,相应的也均大于每一所200820203043.X
说明书第14/14页
述第一端子组中位于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接脚部之间的间隙,以供距所述 进入方向最远的所述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对应的连接线通过,也即所述成对 的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所对应的所述连接线能够同时并排通过所 述让位空间,如此不仅方便在所述基板上布线,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匹配每一所 述成对的信号端子所电性连接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导接部所对应的所述连接线的阻抗,从 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数端子,对应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所述多数端子设有相邻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与一第二端子组,每一所述端子组至少包括一成对的信号端子,以及与所述信号端子相应的一接地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端一端弯折延伸的一第二连接端对应导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多数端子的第一连接端呈两排设置及第二连接端呈三排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一连接端设于一排,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端设于另一排,且与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布局一致;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不同排,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至少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间隔一排设置。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 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呈三排设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设于中间 排和第三排。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为一正极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中间排。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 连接端与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 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 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信 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 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端子组中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 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 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呈二排设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接地端子的所 述第二连接端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第三排。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 成对的信号端子为一对差分信号端子。
12.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 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中间排。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f,,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 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 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端子组中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 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 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围成一锐角三角形。
15. —种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数端子,对应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以及 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对应导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多数端子的第一连接端 呈两排设置,所述两排设置的多数端子设有相邻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与一第二端子 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于其中一排所述多数端子设有至少一成对的信号端子,以及于相应的另一排所述端子设有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成对的信号端子与一 接地端子恰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为相反排 置;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二所述第一 连接端为两排设置,以及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接地端 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呈三排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至少一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 连接端与同排一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接地端子第二连接端相邻,且二所述第二连 接端位于不同排。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接地端子的 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设于中 间排和第三排。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 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为一正极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 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中间 排。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 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 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之 间。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 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 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 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 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 第二连接端相邻且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第一排的所述成对的信号 端子的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隙。
22. —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于所述基板上设有一对接区域,以及所述基板自所述对接区域一侧定 义有一进入方向,所述基板延伸有多数连接线沿所述进入方向设入所述对接区域, 于所述对接区域内,所述多数连接线末端分别形成一端子导接部,依据所述进入方 向的远近呈三排排列;所述多数端子导接部定义有至少一第一导接组以及与之相邻 的一第二导接组,所述第一导接组具有三所述端子导接部相互围成一三角形,且其 中二所述端子导接部位于所述三排中距所述进入方向最远的一排;所述第二导接组 具有三所述端子导接部相互围成一三角形,且三所述端子导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三排 中的一排;所述对接区域的所述第一导接组与所述第二导接组之间,至少于所述三 排的中间排形成一让位空间,供自所述进入方向延伸至最远排的所述连接线通过;一电连接器,延伸有由多数端子组成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以及相邻的一第二端 子组,分别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接组与所述第二导接组。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接组中,距所述进入方 向最远的二所述端子导接部位于第一排,及另一所述端子导接部位于中间排。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大于所述第一导接组 中位于第一排的二所述端子导接部之间形成的间隙。
25.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接组中,三所述端子导 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三排中的第一排、中间排和第三排。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于所述第一导接组中 位于中间排的所述端子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组中位于中间排的所述端子导接部之 间形成。
27.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接组中,三所述端子导 接部围成的三角形为一钝角三角形。
28. —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延伸有由多数端子组成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以及 相邻的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成对的二信号端子以及一接地端子,且二 所述信号端子以及所述接地端子各自所延伸的一接脚部相互围成一第一三角形,以及 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成对的二信号端子以及一接地端子,且二所述信号端子以及所述接地端子各自所延伸的一接脚部相互围成一第二三角形;所述一第一三角形与所述第 二三角形之间,至少形成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 的二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接脚部之间的间隙。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二所述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接脚部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脚部呈两排设置。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接脚部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脚部设于中间排。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二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接脚部以及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脚部呈三排设置。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述接tfl端子的所述接脚部设于第一排,及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接脚部分别设于中间排和第三排。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设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脚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设于第三排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接脚 部相邻。
34.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由所述第一端子组中位于中间排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脚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位于中间排的所述信号 端子的所述接脚部之间形成。
35.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形为一锐角三角形。
36.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角形为一钝角三角形。
37.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形与所述第二三角形相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延伸有由多数端子组成的至少一第一端子组以及相邻的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成对的二信号端子以及一接地端子,且二所述信号端子以及所述接地端子各自所延伸的一接脚部相互围成一第一三角形,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成对的二信号端子以及一接地端子,且二所述信号端子以及所述接地端子各自所延伸的一接脚部相互围成一第二三角形;所述一第一三角形与所述第二三角形之间,至少形成一让位空间,且所述让位空间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述成对的信号端子的二所述所述接脚部之间的间隙,从而在电路板上布设连接线时更加方便,且有利于匹配所述连接线的阻抗。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311992SQ20082020304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李秀东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