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079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开关端子并用于信号测试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产品设计的变化也越来越难以想象,不过改变总有一个趋势,而在尺寸 上的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重量要更轻、厚度要更薄、长度要更短、尺寸要更小,但上述的 四大重点,却随着功能的多样化,机构的复杂化而更添增难度。在通信产业中,同轴连接器 是行动电话中常被使用的一个连接器,由于新一代的行动电话被要求只有数公分不到的厚度 ,因此其中所使用的各种电连接器亦被迫微小化,因此其设计结构也产生了莫大的变化。
例如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安装在设有接地接点和信号接点的高频电路上,包括绝缘本体 、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可动端子,以及置于绝缘本体上方的盖体。其中可动端子 是与高频电路板上的输入端信号接点电性连接的,而固定端子是与高频电路板上的输出端信 号接点电性连接的,可动端子的自由端与固定端子的一端在垂直于高频电路板的方向弹性接 触,而当测试探头垂直插入时,可动端子的自由端在测试探头的推抵下与固定端子电性断开 ,此时,高频电路板内部的电路信号可由输入信号接点沿测试探头传导至外部电路。此种同 轴连接器在现今的尺寸格式主要是3mmX3mmX 1. 8mm,但这个尺寸格式已经不能符合产品轻 薄短小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更加小型化的产品。但是,在降低同轴连接器尺寸的 同时,需要考虑同轴连接器在小型化后是否具有正常的工作性能,例如在上述同轴连接器的 高度降低时,其绝缘本体内部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来保证可动端子的工作行程,且怎样在比 较小的空间内可以尽可能大的让可动端子有比较大的活动空间,这些都是同轴连接器在小型 化后带来的种种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电连接器在小型化后能够给内部端子带来足够的活动 空间。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和 金属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测试探针的收容孔,导电端子包括有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其中可动端子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结构,弹性部的一个末端弯折 延伸有第一焊接部,另一端延伸设有接触部,接触部与弹性部位于不同的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动端子的弹性部具有更好的弹性抵接性能,而 且节省了动端子的运动空间,有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并且在测试探针的压力过大时,还保 证了可动端子不会因为这种过大的压力而产生永久性形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与固定端子的立体组装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基座与可动端子的立体组装图; 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组合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于与测试用探针(未图示)相配合以 进行信号测试,其包括绝缘基座l、收容于绝缘基座1内的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3以及包覆于 绝缘本体3外围的金属壳体4。其中,导电端子2包括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1。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绝缘基座l大致呈方形,包括一个上表面10和一个下表面11,所 述上表面10的中部向下表面11凹陷一个大致圆形的第一收容空间100,该第一收容空间100用 以收容可动端子20,并且该第一收容空间100与上表面10的交界处部分凸出于上表面10设置 有形状不规则的凸块IOI。方形绝缘基座1设有凸块的端角和第一收容空间100之间的上表面 10,向下表面11凹设并贯通有定位孔洞12,并且该定位孔洞12部分贯通于前述凸块101。绝 缘基座1的一个侧边由上表面10向下表面11凹设一个第一缺口部13,该第一缺口部13与其所 在侧边的侧表面(未标示)相贯通。第一收容空间100与所述第一缺口部13相对的部分,与下 表面11贯通设置有收容凹口14。所述下表面11的四个端角向上表面10的方向凹陷,形成卡持 槽l5,其中该卡持槽l5内与金属壳体4相配合的表面呈楔形。
请参阅图2和图6所示,导电端子2包括有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1。可动端子20为 导电金属材料,包括有弹性部201、由弹性部201的一末端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02以及弹性部 201另一末端延伸成的接触部203,其中弹性部201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状,接触部203与弹性 部201分位于不同水平面上,接触部203的中心,凸出设置有凸点部204用以与测试探针相抵 接。固定端子21包括一个大致呈平板状的卡持板210,卡持板210的中央贯通设置有一个探测孔211,所述探测孔211旁,卡持板210贯通设置有用以定位固定端子21的定位孔212。平板部 210的一个侧边延伸并弯折有一个第二焊接部213 。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绝缘本体3包括一个平板状的基部30,基部30的一个表面凸 出设有一个圆柱状的柱状体31,该柱状体31具有普通的圆柱体所具有的环侧面310和顶面 311。所述顶面311凹陷形成一个漏斗状的锥形空间312,并且该锥形空间312与基部30相贯通 ,形成一个收容孔313。基部30的侧边与柱状体31的凸伸方向反向凸伸有侧墙32,基部30和 侧墙32共同形成了一个第二收容空间300,第二收容空间300用以收容固定端子21。第二收容 空间300内的基部30表面的与定位孔212相对应的部分,与侧墙32的凸伸方向同向凸伸有定位 柱33,该定位柱33用以与绝缘基座1的定位孔212相配合卡持。绝缘本体3的侧墙32与绝缘基 座1的第一缺口部13相配合的部分,凹陷设有第二缺口部320,并且该第二缺口部320部分贯 通于基部30设置。所述第二缺口部320相对的侧墙32开设有第三缺口部321。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金属壳体4包括一个矩形支撑面40,该支撑面40上凸伸有一 个空心圆柱状的容置部41,容置部41内设有容置空间410,所述容置空间410贯通于支撑面 40设置,并且该容置空间410的内径不小于绝缘本体3的环侧面310在水平面上投影之直径。 支撑面40与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相配合的部分延伸并弯折有卡扣片401 。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组装时,先将可动端子20装入绝缘基座1的第一收容空间 IOO内,其中可动端子20的弹性部201环形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00内,所述弹性部201所延伸 形成的第一焊接部202凸伸入绝缘基座1的定位孔洞12中,并利用与定位孔洞12的卡持作用固 定整个可动端子20;将固定端子21组入绝缘本体3的第二收容空间300内,绝缘本体3的定位 柱33穿过并卡持于固定端子21的定位孔212内,并且利用卡持力将固定端子21卡持于第二收 容空间300内。而后将前述经过组装的两个部分通过固定端子21和绝缘基座1的卡持组装在一 起,其中,固定端子21的第二焊接部213部分收容于绝缘基座1的第一缺口部13并与绝缘基座 l相卡扣;这样,绝缘基座l、固定端子21和绝缘本体3通过两两之间相对应的卡扣相互连接 。但此时的连接并不稳定,因为绝缘本体3和固定端子21之间是依靠其定位柱33和定位孔212 之间的干涉卡持所固定,如遇到较大的外力作用,二者很有可能彼此分离并影响到其他部分 之间的固定关系,因此,在前述部件均完成组装之后,将金属壳体4罩覆于前述部件之上, 其中,金属壳体4的卡扣片401卡扣于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内,支撑面40压置于绝缘本体3的 基部30之上,容置部41套置于绝缘本体3的柱状体31外侧;有必要说明的是,金属壳体4的卡 扣片401的末端在未进行组装之前呈一定角度的预弯折,目的是为了更方便的组装,在组装 之后,将预弯折的卡扣片401进行完全弯折,使其能够更完全的卡扣于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内。
工作时,测试探针未插入绝缘本体3的收容孔313时,可动端子20与固定端子21弹性 抵接;开始测试时,测试探针通过绝缘本体3的收容孔313和固定端子21的探测孔211,将与 固定端子21弹性接触的可动端子20下压,可动端子20的接触部203受到外力向下移动,原来 可动端子20与固定端子21之间的弹性连接断开。由此可知,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1之间的 连接与断开形成了一个开关系统,起到了探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和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 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进行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内容,而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和修饰, 均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和金属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测试探针的收容孔,导电端子包括有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可动端子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结构,弹性部的一个末端弯折延伸有第一焊接部,另一端延伸设有接触部,接触部与弹性部位于不同的水平面。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触部上凸出设置有接触点。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基座设有第一收 容空间,可动端子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第二收 容空间,固定端子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
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端子包括一个卡 持板,卡持板对应于绝缘本体的收容孔开设有探测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端子的卡持板一 侧部分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焊接部。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基座设有一个第 一缺口部,前述第二焊接部部分收容于第一缺口部。
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定位柱 ,绝缘基座设有定位孔,定位柱对应卡持于定位孔内。
9.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设有一个卡 扣片,绝缘基座设有一个下表面,下表面设有卡持槽,卡持槽与金属壳体卡扣片相配合的内 表面呈楔形。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和金属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测试探针的收容孔,导电端子包括有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其中可动端子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结构,弹性部的一个末端弯折延伸有第一焊接部,另一端延伸设有接触部,接触部与弹性部位于不同的水平面。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1323353SQ200820302840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9日
发明者廖启男, 陈明庆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