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08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套设有金属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将电器元件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美 国专利公告第US7270559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组装 于该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枢接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是由底壁和 侧墙共同围成,其中侧墙上设有枢接槽;盖体包括顶壁和由顶壁向绝缘本体延伸的侧壁,在 侧壁的一端延伸有枢接部组装在绝缘本体的枢接槽内,该枢接部向枢接槽内凸伸有凸包限 定盖体的滑动轨迹,该枢接部其中的一的侧缘上还设有限位片,限定盖体在打开后的旋转 角度。在应用中,开启扣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时,首先推动盖体,使盖体的扣持部完全落 入绝缘本体侧墙的镂空部内,然后旋转盖体。此类电连接器,在组装电器元件至电连接器中 时,操作步骤多,生产效率低,其制造成本高;又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5803761号公开了一 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由基部和由基部两端延伸的侧臂组成,基部上设有 收容槽,侧臂上分别组装有设有扣持片的金属件,此类电连接器的金属件要分别组装在侧 臂上,由于金属件是镜相设置,在组装时还需识别金属件的方向,由此可见,在组装该电连 接器的过程复杂,不利操作员高效率组装。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来解决组装电器元件至电连接器中时,操作步 骤多,生产效率低;组装电连接器的零部件多,影响装配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组装电器元件至电连接器中时,操作步骤 多,生产效率低;组装电连接器的零部件多,影响装配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种电连接器可将电器元件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包 括绝缘本体,其包括基部、自基部三侧边凸伸两相对的第一挡缘和第二挡缘、邻接两相对 挡缘的第三挡缘,及由基部和第一、第二、第三挡缘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若干个导电端子, 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基部内;金属架,包括套设于第一、第二档缘上的第一、第二臂,覆盖于第 三挡缘上邻接第一、第二臂的第三臂,其中,第一、第二臂远离第三臂的一端向收容空间内 延伸设有扣持片,扣持片可偏移至扣持片脱离开电器元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一金属架套设于绝缘本体的上,金属架 由一金属片压制折弯而成,由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挡缘一次推入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有效 解决了组装电连接器的零部件过多,影响装配效率的问题;组装电器元件时,首先将电器 元件的一侧斜插入收容空间的一侧,然后旋转下压相对的一侧至电器元件完全装入电连接 器,至扣持片扣持于电器元件上,有效解决了组装电器元件至电连接器中时,操作步骤多, 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金属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电器元件装入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可将电器元件90连接至印刷电 路板(未图式)上,其包括绝缘本体2、若干个导电端子3组装于绝缘本体2的基部20上及 套设于绝缘本体2上的金属架1。 其中,绝缘本体2,包括基部20、自基部20三侧边凸伸两相对的第一挡缘21和第 二挡缘22、邻接两相对挡缘的第三挡缘23,及由基部20和第一、第二、第三挡缘21、22、23 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26,电器元件90组装于收容空间26内与基部20上导电端子3电性 连接。第一、第二挡缘21、22的外侧设有扣持槽211,此扣持槽211由第一、第二挡缘21、22 的末端向第三挡缘23开设,挂钩134扣持于该扣持槽211上。第一、第二挡缘21、22远离 第三挡缘23的一端相向凸伸有限位块24,电器元件90组装至电连接器100后,抵接在此限 位块24上,防止电器元件90在收容空间26内水平滑动;限位块24分别与第一、第二挡缘 21、22组成卡槽25,第三面由此卡槽25滑至第一、第二挡缘21、22组装其上。限位块24由 收容空间26向外于卡槽25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40,限位部17收容在限位槽240内抵接 在限位槽240的末端与第一面131 —起定位金属架1,防止金属架1在绝缘本体2上横向 移动。第三挡缘23上设有凸块230抵接于第三臂12远离第一、第二臂10、11的一侧,与限 位部17 —起定位所述金属架1,防止金属架1在绝缘本体2上纵向移动而引起电器元件90 与导电端子3接触不良的问题。第一、第二挡缘21、22上还设有缓冲空间210,按压操作部 15时,第三面133在该缓冲空间210内弹性位移至扣持片16脱离电器元件90。 金属架1,包括套设于第一、第二挡缘21、22上的第一、第二臂10、11,覆盖于第三 挡缘23上邻接第一、第二臂10、11的第三臂12 ;第一、第二臂10、11远离第三臂12的一端 竖直向上延伸设有操作部15,由该操作部15向下向收容空间26内延伸设有扣持片16,第 三臂12向收容空间26内延伸设有抵压部120。第一、第二臂10、11均包括第一面131,由 第一面131向下弯折包覆再第一、第二挡缘21、22外侧的第二面130和包覆第一、第二挡缘 21、22内侧的第三面133。第二面130向内延伸设有挂钩134扣持在绝缘本体2上和向外 延伸设有焊接部135。操作部15由第三面133竖直向上再向外延伸而成,扣持片16设置 于第三面133所在平面上,当电器元件90装入电连接器100后,扣持片16抵接在电器元件 90上定位电器元件90。第三面133向远离操作部15延伸有限位部17抵接于绝缘本体2 上防止金属架1滑落绝缘本体2。 若干个导电端子3,组装于绝缘本体2的基部20内,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触部30、 固定部31、焊脚32,此导电端子3在基部20上呈相对两排设置。 组装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时,首先将导电端子3组装在绝缘本体2的基部20 上,再将一体压制而成的金属架1套设于绝缘本体2的第一、第二、第三挡缘21、22、23上,绝缘本体2第一、第二臂10、11上的扣持部、第一、第二、第三面133共同围成一个抽屉槽, 由绝缘本体2的第一、第二挡缘21、22推入组装于绝缘本体2上,此时,限位部17收容再限 位槽240内,第三臂12抵接于凸块230上;组装电器元件90时,首先将电器元件90的一侧 斜插入收容空间26位于抵压部120的一侧,然后旋转下压相对的一侧至电器元件90完全 装入电连接器100,此时,金属架1上的扣持片16抵压在电器元件90上的一端,低压部抵压 在电器元件90的另一端;取出电器元件90时,按压绝缘本体2上设置的操作部15,因扣持 片16设置其上,按压操作部15带动扣持片16脱离电器元件90,即可取出电器元件90。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其他改进也应当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可将电器元件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三侧边凸伸两相对的第一挡缘和第二挡缘、邻接两相对挡缘的第三挡缘,及由基部和第一、第二、第三挡缘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收容所述电器元件;若干个导电端子,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内;金属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档缘上的第一、第二臂,覆盖于第三挡缘上邻接第一、第二臂的第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臂远离第三臂的一端向收容空间内延伸设有扣持片,该扣持片可偏移至扣持片脱离开所述电器元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挡缘上还设有缓冲空 间,所述扣持片在该缓冲空间内弹性偏移。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臂均包括第一面,由该 第一面向下弯折包覆再所述第一、第二挡缘外侧的第二面和包覆该第一、第二挡缘内侧的 第三面;所述第三臂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设有抵压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向内延伸设有挂钩扣持在 绝缘本体上和向外延伸设有焊接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竖直向上再向外延伸设有 操作部,所述扣持片由该操作部向下向收容空间内延伸而成,所述扣持片设置于第三面所 在平面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向远离操作部方向延伸有 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上防止所述金属架滑落该绝缘本体。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挡缘的外侧设有扣持 槽,所述挂钩扣持于该扣持槽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挡缘远离第三挡缘的一 端相向凸伸有限位块,该限位块分别与第一、第二挡缘组成卡槽,所述第三面由该卡槽组装 于第一、第二挡缘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由收容空间向外于卡槽的 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收容在限位槽内抵接于限位槽的末端与第一面一起定位所 述金属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缘上设有凸块抵接于第三 臂远离第一、第二臂的一侧,与所述限位部一起定位所述金属架。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包括基部、自基部三侧边凸伸两相对的第一挡缘和第二挡缘、邻接两相对挡缘的第三挡缘,及由基部和第一、第二、第三挡缘共同围成一收容电器元件的收容空间;若干个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基部内;金属架,包括套设于第一、第二档缘上的第一、第二臂,覆盖于第三挡缘上邻接第一、第二臂的第三臂;其中,第一、第二臂远离第三臂的一端向收容空间内延伸设有抵压电器元件的侧边的扣持片,扣持片可偏移至扣持片脱离开电器元件。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438528SQ20092030397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
发明者马浩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