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688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定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常被用于电器产品中,其主要用途在于电源或讯号的传导,因此,电连接 器已广泛地用于电子产品的连接,并为不可或缺的构件。事实上,电连接器的运用不仅仅在于前述的信息产品,其亦广泛用于汽机车的电 路系统,以作为线路的连接。例如车辆用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 ECU),该电子控制单元是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空气流量计及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息 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以便向喷油器提供一等宽度的电脉冲信号,以控制喷 油量。因此,该电子控制单元与被控制系统,例如引擎间亦需要电连接器作为电路的连接。由于车辆在行进时的路面并非全然的平坦,且引擎在作动时亦会产生振动的情 况,因此该用于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连接器必须要能够稳固地与互补电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 与锁定关系,以避免因跳动或振动等外力因素,导致两电连接器接触不良或脱开,使车辆无 法行进而停止。众所周知,电子控制单元中的电连接器是由一本体、一盖体及一旋转件所组成。其 中,该本体纵向开设复数个端子槽,各端子槽内则供接触端子的嵌插定位。而盖体固接于本 体顶部,以便将与各接触端子连接的导线由该盖体的侧向开口导出,使各导线耦接于该电 子控制单元。而旋转件为一倒U形架体,其相对设置的一对翼片枢接于本体,使该旋转件相 对于本体得以旋转,其中该旋转件顶、底部分别横向设有一扣榫及一对弧形锁接槽,而盖体 与固设于引擎的互补电连接器的顶、底部两侧则对应设有一弹性扣钩及一对锁栓。当该本 体下段的接合部插入互补电连接器的顶部开口内,并旋转该旋转件,使其扣榫越过盖体的 弹性扣钩时,该对弧形锁接槽亦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一对锁栓结合,使该电连接器固接于互 补电连接器之上,以形成电性连接与锁定关系。由于该电连接器与互补电连接器是藉由旋转件转动至定位后,即形成两者的电性 连接与锁定关系,因此该电连接器的显著缺失在于(1)该扣榫侧向凸缘与盖体的顶面直立挡壁的间具有间隙的存在,以致在行车时, 该旋转件因间隙的存在而产生惯性摇晃,以致使该凸缘撞击挡壁而发出异音,而有锁定不 确实的感觉,并因摇晃问题极有可能会产生电性不稳的情形进而影响行车安全。(2)如欲拆解该两连接器时,使用者仅须同时以一手按压该弹性扣钩,另一手反转 该旋转件,使其扣榫脱离该弹性扣钩后,即形成解锁,由于此解锁动作过于简易,稍不留意 误压该弹性扣钩,即造成解锁。(3)该弹性扣钩系单一设置,若过度按压而导致断裂,则将使得整组电连接器报 废,而具有改良设计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具有可消除旋转 件与盖体因惯性摇晃所发出的异音,且由于解锁的过程稍具难度,所以不致造成误压解锁 的情况;而当其中一弹性扣钩断裂时,另一弹性抠钩仍具有锁定的功能,使得电连接器与互 补电连接器能快速地形成定位及锁定状态,由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达到完全锁定状态, 故可避免因振动所产生的电性不稳的情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它包括一本体,其下方设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底面至本体顶面纵向开设一个以上的端 子槽,各端子槽内供接触端子容置与定位,该本体左右侧面突伸一对枢轴;一盖体,其固接于该本体顶面,该盖体前方具有一供各接触端子的导线穿出的开 口,该开口顶缘于左右侧的挡壁间设有一扣槽;以及一旋转件,其顶面连接部两端向下垂设一对翼片,该对翼片底部相对设置一对弧 形锁接槽及一对供枢轴枢接的枢接孔,该连接部对应该扣槽两端伸出一对弹性扣钩,且该 对弹性扣钩的左右侧壁缘对应该两挡壁位置设有一对弧形弹片;当旋转件朝向盖体旋转时,使该对弹性扣钩通过并卡扣于扣槽,而该两弧形弹片 则与两挡壁后缘形成弹性接触,以形成锁定。其中,所述弹片是由壁缘外端向内呈弧形设置。其中,所述各枢轴外端径向设有一轴榫,而该枢接孔由外向内是由一凹槽连通一 轴孔所组成,各轴孔径向连通一第一榫槽,该第一榫槽供该轴榫对准后插入并旋转,使该轴 榫移入该轴孔外侧孔径较大的凹槽内。其中,所述各轴孔的第一榫槽垂直向另开设一与轴孔相连通的第二榫槽,而该凹 槽内于呈交叉设置的第一、第二榫槽内侧各自突设一凸点,且相邻两凸点间形成一供该轴 榫容置与定位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各枢轴的轴榫两端各形成一凹部,而各枢接孔的凹槽内相对突设一对 定位榫;该对定位榫卡扣于轴榫两端的凹部,以形成定位关系。其中,所述翼片于枢接孔上方相对设置一对外扣钩,而盖体于左右侧面对应设置 一对内扣钩;该对内、外扣钩于旋转件相对于盖体旋转时,可互为扣接或脱离。本发明的另一种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它包括一本体,其下方设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底面至本体顶面纵向开设一个以上的端 子槽,各端子槽内供接触端子容置与定位,该本体左右侧面突伸一对枢轴;一盖体,其固接于该本体顶面,该盖体前方具有一供各接触端子的导线穿出的开 口,该开口顶缘于左右侧的挡壁间设有一扣槽,且该两挡壁后缘各突设一弧形弹片;以及一旋转件,其顶面连接部两端向下垂设一对翼片,该对翼片底部相对设置一对弧 形锁接槽及一对供枢轴枢接的枢接孔,该连接部对应该扣槽两端伸出一对弹性扣钩,且该 对弹性扣钩的左右侧具有壁缘的设置;当旋转件朝向盖体旋转时,使该对弹性扣钩通过并卡扣于扣槽,而该两挡壁后缘 的弧形弹片则与两壁缘形成弹性接触,以形成锁定。其中,所述弹片是由挡壁后缘顶部向下呈弧形设置。
其中,所述各枢轴外端径向设有一轴榫,而该枢接孔由外向内是由一凹槽连通一 轴孔所组成,各轴孔径向连通一第一榫槽,该第一榫槽供该轴榫对准后插入并旋转,使该轴 榫移入该轴孔外侧孔径较大的凹槽内。其中,所述各轴孔的第一榫槽垂直向另开设一与轴孔相连通的第二榫槽,而该凹 槽内于呈交叉设置的第一、第二榫槽内侧各自突设一凸点,且相邻两凸点间形成一供该轴 榫容置与定位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各枢轴的轴榫两端各形成一凹部,而各枢接孔的凹槽内相对突设一对 定位榫;该对定位榫卡扣于轴榫两端的凹部,以形成定位关系。其中,所述翼片于枢接孔上方相对设置一对外扣钩,而盖体于左右侧面对应设置 一对内扣钩;该对内、外扣钩于旋转件相对于盖体旋转时,可互为扣接或脱离。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藉由旋转件前端两壁缘与盖体顶面突 设的两挡壁预设的弹性构件,例如弧形弹片,使处于锁定状态的该对壁缘与挡壁形成弹性 接触关系,以消除旋转件与盖体因惯性摇晃所发出的异音。再者,本发明电连接器进行解锁 时,必须以拇指及食指同时按压该对弹性扣钩,使得解锁过程需更加谨慎,不致造成误压解 锁的情况。尤有进者,本发明是以双弹性扣钩与扣槽的扣接,而形成锁定,倘若其中的一扣 钩断裂时,另一扣钩仍能间负起锁定的功能,不致让整颗电连接器报废,堪称同类物品的一 大佳构。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加至图2c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转动至锁定位置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图。图如及图4b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进行解锁的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a至图6b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上锁及解锁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a及图9b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定位机构上锁及解锁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体1接合部11端子槽12枢轴13轴榫131凹部132盖体2开口 21挡壁22弹片221扣槽23内扣钩M旋转件3连接部31弹性扣钩311 壁缘312弹片313翼片32锁接槽33枢接孔34
凹槽 341定位槽341b轴孔;342第二榫槽34 箭头4、5
凸点341a 定位榫341c 第一榫槽34 外扣钩3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 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图1为本发明电连 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加至图2c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转动至锁定位 置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图,图如及图4b为本发明电 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进行解锁的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a至图6b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上锁及解锁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 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a及图 9b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定位机构上锁及解锁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b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由一本体1,一盖体2,及一旋转 件3所组成。其中,本体1系由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所制成。该本体1下方突伸一接合部11,该 接合部11用以供一互补电连接器的对接,因此,该接合部11底面至本体1顶面纵向开设一 个以上的端子槽12,各端子槽12内供接触端子(本领域公知,未予以图示)的容置与定位, 且各接触端子的导线由该本体1顶面所穿出。其中,该本体1左右侧面突伸一对枢轴13,且 各枢轴13外端径向设有一轴榫131。盖体2亦由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所制成,其固接于该本体1顶面,该盖体2前方形 成一开口 21,用以供前述多条导线穿出后,以便耦接电子控制单元(ECU)。该盖体2顶面于 开口 21顶缘左右侧各垂设一挡壁22,且在该两挡壁22之间形成一扣槽23。旋转件3为一倒U形架体,其是在顶面横向连接部31两端向下垂设一对翼片32, 该对翼片32底部相对设置一对弧形锁接槽33及一对呈阶级状的枢接孔34,该枢接孔34由 外向内是由一凹槽341连通一轴孔342所组成,各轴孔342径向连通一第一榫槽342a,以便 供该枢轴13的轴榫131对准后插入并略为旋转该旋转件3,使该轴榫131移入该轴孔342 外侧孔径较大的凹槽341内,以便将该对翼片32枢接于本体1,不致造成两者的分离。其中,该枢接孔34包括一定位机构,其是在轴孔342的第一榫槽34 垂直向另 开设一与轴孔34相连通的第二榫槽34 ,而该凹槽341内于呈交叉设置的第一、第二榫槽 34h、342b内侧各自突设一圆弧形凸点341a,且相邻两凸点341a间形成一定位槽341b。当 旋转件3旋转时,各凹槽341内相对设置的一对凸点341a抵住各枢轴13的轴榫131两端, 而朝向第一或第二榫槽34h、342b弹性变形,以利于导入该对凸点341a侧边的定位槽341b 内容置与定位,而具有明显的段落手感。该旋转件3顶部横向连接部31前方对应该扣槽23两端对称地伸出一对钩部朝外 设置的弹性扣钩311,且该对弹性扣钩311的左右侧壁缘312对应前述两挡壁22位置则设
7有一对弧形弹片313。其中,各弹片313是由壁缘312外端向内呈弧形设置。如图加所示,为本体1与旋转件3枢接后的示意图,此时,该本体1 一对枢轴13的 轴榫131是扣接于该旋转件3 —对枢接孔34的定位槽341内,使该连接部31与盖体2顶 部约略保持垂直。如欲将本发明电连接器与固设汽车引擎上的互补电连接器(本领域公知,未予以 图示)形成对接锁定关系,首先,将本体1底部的接合部11插入该互补电连接器顶部开口 内;接着,将该旋转件3以图2b所示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旋转件3底部一对弧形锁接槽33 的开口于旋转过程中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一对锁栓相结合;然后,再继续旋转该旋转件3,直 到其顶部连接部31的一对弹性扣钩311通过并卡扣于扣槽23,而该对枢轴13的轴榫131 则扣接于该对枢接孔34的另一定位槽341内,且该对弧形弹片313则弹性接触于两挡壁22 后缘,并略微挤压变形,从而发挥消除异音的作用,并形成如图2c及图3所示的该电连接器 固接于互补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与锁定关系。请参阅图3及图如,如欲进行解锁,使用者必须同时以一手的拇指及食指以箭头4 所示方向压缩该对弹性扣钩311,使其脱离扣槽23后,再以另一手以箭头5所示方向逆时针 方向转动该旋转件3,直到该对枢轴13的轴榫131扣接于该对枢接孔34的定位槽341内, 使该连接部31与盖体2顶部如图加所示约略保持垂直,此时,该对弧形锁接槽33与互补 电连接器的一对锁栓脱离,使用者即可将电连接器由互补连接器的开口拔出。如图5所示,乃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其大部构件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此不拟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堪称差异之处在于,该本体1与盖体2的弹性接 触机构的设置位置,以及该本体1与旋转件3的定位机构的定位方式。请再参阅图5,该对弹性扣钩311左右侧的壁缘312并无弧形弹片的设置,而是在 该两挡壁22后缘各突设一弧形弹片221,以便与该连接部31的壁缘312形成弹性接触关 系,从而发挥消除异音的作用。其中,各弹片221系由挡壁22后缘顶部向下呈弧形设置。再者,该对枢轴13的轴榫131两端各形成一凹部132。而各枢接孔34的轴孔342 径向连通一第一榫槽342a,并于该凹槽341内相对突设一对定位榫341c。如图6a及图7所示,该旋转件3的一对弹性扣钩311卡扣于该扣槽23两侧,且该 对弹性扣钩311左右侧的壁缘312弹性地抵靠于该对挡壁22的弧形弹片221,使该电连接 器固接于互补电连接器的上,以形成电性连接与锁定关系。如图6b所示,该旋转件3于解锁后,各枢接孔34内的一对定位榫341c系卡扣于 各轴榫131两端的凹部132,以形成定位关系。如图8所示,乃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其大部构件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此不拟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堪称差异之处在于,该盖体2与旋转件3的定位 机构的定位方式。请再参阅图8,该对翼片32的适当位置,例如枢接孔34上方相对设置一对外扣钩 35,而盖体2于左右侧面的锁定位置相对设置一对内扣钩对。如图9a所示,该旋转件3的一对弹性扣钩311卡扣于该扣槽23两侧,而该对弹性 扣钩311左右侧的壁缘312弹性地抵靠于该对挡壁22的弧形弹片221,且该对翼片32的外 扣钩35扣接于盖体2对应设置的内扣钩M,使该电连接器固接于互补电连接器之上,以形 成电性连接与锁定关系。
如图9b所示,该旋转件3于解锁后,并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该内、外扣钩25、35 可互为脱离,以解除定位关系。尤有进者,本发明所揭示的两款弹性接触机构,以及三款定位机构可在前述三种 电连接器交互运用,而呈现出更多款式的电连接器,在此不拟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其下方设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底面至本体顶面纵向开设一个以上的端子槽, 各端子槽内供接触端子容置与定位,该本体左右侧面突伸一对枢轴;一盖体,其固接于该本体顶面,该盖体前方具有一供各接触端子的导线穿出的开口,该 开口顶缘于左右侧的挡壁间设有一扣槽;以及一旋转件,其顶面连接部两端向下垂设一对翼片,该对翼片底部相对设置一对弧形锁 接槽及一对供枢轴枢接的枢接孔,该连接部对应该扣槽两端伸出一对弹性扣钩,且该对弹 性扣钩的左右侧壁缘对应该两挡壁位置设有一对弧形弹片;当旋转件朝向盖体旋转时,使该对弹性扣钩通过并卡扣于扣槽,而该两弧形弹片则与 两挡壁后缘形成弹性接触,以形成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是由壁缘外端 向内呈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枢轴外端径向设 有一轴榫,而该枢接孔由外向内是由一凹槽连通一轴孔所组成,各轴孔径向连通一第一榫 槽,该第一榫槽供该轴榫对准后插入并旋转,使该轴榫移入该轴孔外侧孔径较大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轴孔的第一榫槽 垂直向另开设一与轴孔相连通的第二榫槽,而该凹槽内于呈交叉设置的第一、第二榫槽内 侧各自突设一凸点,且相邻两凸点间形成一供该轴榫容置与定位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枢轴的轴榫两端 各形成一凹部,而各枢接孔的凹槽内相对突设一对定位榫;该对定位榫卡扣于轴榫两端的 凹部,以形成定位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于枢接孔上方 相对设置一对外扣钩,而盖体于左右侧面对应设置一对内扣钩;该对内、外扣钩于旋转件相 对于盖体旋转时,可互为扣接或脱离。
7.—种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其下方设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底面至本体顶面纵向开设一个以上的端子槽, 各端子槽内供接触端子容置与定位,该本体左右侧面突伸一对枢轴;一盖体,其固接于该本体顶面,该盖体前方具有一供各接触端子的导线穿出的开口,该 开口顶缘于左右侧的挡壁间设有一扣槽,且该两挡壁后缘各突设一弧形弹片;以及一旋转件,其顶面连接部两端向下垂设一对翼片,该对翼片底部相对设置一对弧形锁 接槽及一对供枢轴枢接的枢接孔,该连接部对应该扣槽两端伸出一对弹性扣钩,且该对弹 性扣钩的左右侧具有壁缘的设置;当旋转件朝向盖体旋转时,使该对弹性扣钩通过并卡扣于扣槽,而该两挡壁后缘的弧 形弹片则与两壁缘形成弹性接触,以形成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是由挡壁后缘 顶部向下呈弧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枢轴外端径向设 有一轴榫,而该枢接孔由外向内是由一凹槽连通一轴孔所组成,各轴孔径向连通一第一榫 槽,该第一榫槽供该轴榫对准后插入并旋转,使该轴榫移入该轴孔外侧孔径较大的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轴孔的第一榫槽 垂直向另开设一与轴孔相连通的第二榫槽,而该凹槽内于呈交叉设置的第一、第二榫槽内 侧各自突设一凸点,且相邻两凸点间形成一供该轴榫容置与定位的定位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枢轴的轴榫两端 各形成一凹部,而各枢接孔的凹槽内相对突设一对定位榫;该对定位榫卡扣于轴榫两端的 凹部,以形成定位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于枢接孔上方 相对设置一对外扣钩,而盖体于左右侧面对应设置一对内扣钩;该对内、外扣钩于旋转件相 对于盖体旋转时,可互为扣接或脱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其包括一下方设有一接合部的本体,该接合部底面至本体顶面纵向开设一个以上的端子槽,各端子槽内供接触端子容置与定位,该本体左右侧面突伸一对枢轴;一固接于该本体顶面的盖体,其该开口顶缘于左右侧的挡壁间设有一扣槽;以及一旋转件顶面的连接部两端向下垂设一对翼片,该对翼片底部相对设置一对弧形锁接槽及一对供枢轴枢接的枢接孔,该连接部对应该扣槽两端伸出一对弹性扣钩,当旋转件朝向盖体旋转时,使该对弹性扣钩通过并卡扣于扣槽,以形成锁定。其中,且该对弹性扣钩与扣槽左右侧的壁缘与挡壁之间设有弹性构件,使壁缘与挡壁形成弹性接触,以消除旋转件与盖体因惯性摇晃所发出的异音。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2074840SQ20101055571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林明华, 洪川城, 瞿纮浚, 蔡明儒 申请人:胡连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