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搬运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983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部件搬运载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置并搬运电子部件等部件的部件搬运载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压电振子等电子部件逐步小型化,能够进行表面安装的芯片状的电子部件逐渐增多。由于这种电子部件非常小,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将电子部件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上,通过搬运该部件搬运载体,在各制造工序之间集中搬运多个电子部件。另外,在将电子部件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上的状态下,通过制造工序进行各种加工和检查。但是,现有的部件搬运载体设置多个使板凹陷而形成的容置部,仅将电子部件载置并容置在该容置部内,因此存在例如在搬运过程中施加振动等情况下电子部件会从容置部脱落的问题。尤其,当在将电子部件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中的状态下进行各种加工及检查时,需要使电子部件的局部从容置部突出,从而不能通过加深容置部来防止脱落,因此该问题变得显著。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对容置在容置部内的电子部件进行按压并夹持的部件搬运载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96523号公报。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部件搬运载体(搬运架)为在基座层材料和定位层材料料之间具有能够滑动移动的弹性层材料的复杂的结构,因此存在制造成本上升并且有时不能确保动作的可靠性的问题。具体而言,在构成能够容置多个逐渐小型化的电子部件的部件搬运载体时,需要使定位层材料和弹性层材料形成得薄且宽度宽,但在这种情况下,以维持定位层材料和弹性层材料的平坦性并且使它们不弯曲或不卡住等的方式使弹性层材料滑动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因为夹持电子部件的弹性层材料的第一弹性体与定位层材料的开口端的高度不同,所以力矩作用在电子部件上,因此存在无法稳定地夹持电子部件的问题。尤其,在例如在部件搬运载体上焊接并封固电子部件封装时那样对部件搬运载体加热的工序中,存在因为有可能出现定位层材料因热而形变,与第一弹性体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不能夹持电子部件的情况,所以不能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在任何工序中都能够稳定保持电子部件等多个部件的部件搬运载体。(1)本发明的部件搬运载体的特征在于,包括平板状的下部板,平板状的中间板,其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孔部,并重叠接合在所述下部板上,平板状的上部板,其在与所述第一孔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孔部,并重叠接合在所述中间板上;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构成多个用于容置部件的容置部;所述中间板具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对所述容置部内的所述部件施力,而夹持所述容置部内的所述部件。(2)本发明在上述(1)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包括臂部和抵接部,其中,该臂部与所述中间板形成为一体,向所述第二孔部的内侧突出,该抵接部设置在所述臂部的前端,与所述部件抵接。(3)本发明在上述( 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臂部具有第一 U字状部,该第一 U字状部弯折成U字状,并且该第一 U字状部的一端与所述抵接部连接。(4)本发明在上述C3)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 U字状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 U字状部的内侧方向弯折,然后与所述中间板连接。(5)本发明在上述(3)或⑷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臂部具有第二 U字状部,该第二 U字状部从所述第一 U字状部的另一端弯折成U字状,然后与所述中间板连接。(6)本发明在上述( 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二U字状部的所述第一 U字状部一侧的部分具有弯曲区域,该弯曲区域形成为以S字状进行弯曲。(7)本发明在上述(6)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弯曲区域形成为多个S字形连续而成的形状。(8)本发明在上述( 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下部板和所述上部板中的至少一块板上,在与所述臂部相向的面上形成有凹部。(9)本发明在上述(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具有操作面,该操作面从外部的操作构件承受操作力,以使所述弹性构件成为能够将所述部件容置在所述容置部内的退避状态。(10)本发明在上述(9)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操作孔,所述操作面为所述操作孔的内周面。(11)本发明在上述(9)或(10)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下部板和所述上部板中的至少一块板上,在与所述操作面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插通孔, 该插通孔用于使所述操作构件插通而对所述弹性构件进行操作。(12)本发明在上述⑴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下部板上,在与所述容置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下部插通孔。本发明在上述(1)至(1 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下部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上部板通过多处的点焊而相互接合。(14)本发明在上述(1 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多个容置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容置部的附近设定焊接点。(15)本发明在上述(14)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多个容置部排列成矩阵状,并且在纵向和横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在所述容置部的附近设定焊接
点ο(16)本发明在上述(1)至(1 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容置部的周围的上表面形成有槽部。(17)本发明在上述(16)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的基础上的特征还在于,前官已槽部,所述槽部是横跨所述多个容置部而连续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部件搬运载体,能够发挥以下优良效果在任何工序中都能够稳定保持电子部件等多个部件。


图I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部件搬运载体的俯视图。图IB是部件搬运载体的主视图。图IC是部件搬运载体的仰视图。图2A是将图I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图2B是将图IC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仰视放大图。图2C是示出了将部件容置在容置部中的状态的俯视放大图。图3A是下部板的俯视图。图:3B是将图3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图4是局部示出了下部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A是中间板的俯视图。图5B是将图5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图6A是上部板的俯视图。图6B是将图6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图7A是示出了下部板的孔部和凹部、中间板的弹性构件和孔部、上部板的孔部重叠在一起的俯视放大图。图7B是图7A的A-A线剖视图。图7C是图7A的B-B线剖视图。图8A是示出了使抵接部退避的状态的俯视放大图。图8B是图8A的C-C线剖视图。图9A是示出了将部件容置在容置部内的状态的俯视放大图。图9B是图9A的D-D 线剖视图。图IOA至图IOE是示出了将部件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上的方法的示意图。图IlA至图IlC是示出了弹性构件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俯视放大图。图12A是示出了在部件搬运载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槽部的例子的俯视图。图12B是将图12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图12C是图12B的E-E线剖视图,是示出了对部件进行滚焊时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图I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部件搬运载体1的俯视图,图IB是部件搬运载体1 的主视图,图IC是部件搬运载体1的仰视图。部件搬运载体1是大致长方形形状的平板,在图IA所示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多个凹部即容置部10,将电子部件等各种部件容置到该容置部10内后进行搬运。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搬运长方形形状的部件,并使容置部10为长方形形状。另外,容置部10配置成 8 X 16的矩阵状,部件搬运载体1 一次能够最多搬运1 个部件。在容置部10内突出有弹性构件31的一部分,该弹性部件31用于对所容置的部件施力,而夹持所容置的部件。并且,在容置部10附近设置有用于对该弹性构件31进行操作的插通孔11。如图IA和图IC所示,该插通孔11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如图IC所示,在部件搬运载体1的底面侧,在与各容置部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下部插通孔12。在进行部件的检查时,该下部插通孔12用于使探头从下方与容置在容置部10内的部件的电极相接触。
6
另外,在部件搬运载体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定位孔13,该定位孔13 在要将部件容置在容置部10内时或对容置部10内的部件实施加工等处理时等,决定部件搬运载体1的位置。另外,在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矩形的切口 14。如图I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部件搬运载体1由下部板20、重叠接合在下部板20上的中间板30、重叠接合在中间板30上的上部板40这三张平板构成。另外,设置在部件搬运载体1的对角部的两个孔是在使下部板20、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接合时用于定位的组装用孔1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点焊使下部板20、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IA和图IC所示,在多个容置部10外侧的外周部分,将用于进行点焊的焊接点16配置成大致交错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容置部10附近设置焊接点16。具体而言,在配置成矩阵状的容置部10的纵向和横向,分别每隔两个容置部10,在容置部10 的角部附近配置焊接点16。这样,通过在容置部10附近设置焊接点16,防止出现下部板20、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的弯曲引起浮起的现象,而使三张平板可靠地紧贴,从而能够将容置部10的深度设定为规定的尺寸。另外,在如对部件搬运载体1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下部板20、中间板 30和上部板40因个别地形变而浮起的现象。图2A是将图I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图2B是将图IC的一部分放大后仰视放大图,图2C是示出了将部件100容置在容置部10中的状态的俯视放大图。如这些图所示,容置部10与要容置的部件100的形状一致,俯视形成为长方形形状,在四个角部部分别形成有用于避免部件100的角部接触的退槽10a。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容置部10为外周部分由形成在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上的孔部构成且底部是由下部板 20构成的凹部。插通孔11是由形成在下部板20和上部板40上的截面为椭圆形的孔部构成的贯通孔,插通孔11设置在容置部1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附近。下部插通孔12由形成在下部板20上的截面为大致正方形的四个孔部构成。下部插通孔12设置在与容置部10内的部件100的电极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插通孔12配置在与容置部10的四个角部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上。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弹性构件31与中间板30形成为一体,而且构成为能够在下部板20与上部板30之间弹性变形的形状。弹性构件31形成为使与部件100抵接的抵接部 31a的一部分突出到容置部10内的状态,利用弹性变形的恢复力对容置部10内的部件100 向容置部的相向的端面即抵接面IOb方向施力。由此,容置部10内的部件100夹持在弹性构件31的抵接部31a与容置部10的抵接面IOb之间,从而稳定地保持在容置部10内。在弹性构件31的抵接部31a上,在与插通孔11重叠的位置,设置有与插通孔11 相同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操作孔31b。在将部件100容置在容置部10内时,从外部经由插通孔11将该棒状的操作构件插入到操作孔31b内,从而使抵接部31a从容置部10退避。接下来,说明构成部件搬运载体1的下部板20、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图3A是下部板20的俯视图,图:3B是将图3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如这些图所示,在下部板20上,构成插通孔11的孔部21和构成下部插通孔12的孔部22在与插通孔11和容置部1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矩阵状。另外,在下部板20的外周部分,构成定位孔13的孔部23、构成组装用孔15的孔部25和构成切口 14的切口 M分别形成在各自的位置上。另外,孔部21、22、23和25全都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部板20的上表面即与中间板30相向的面上,在孔部 2U22的附近设置有凹部26。该凹部沈是使与中间板30具有的弹性构件31相向的面部分地凹陷而成的,俯视呈与弹性构件31的形状一致的大致L字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板20由不锈钢构成,孔部21、22、23、25和凹部沈是通过蚀刻而形成。另外,因为使下部板20具有作为部件搬运载体1的强度构件的作用,所以使下部板20的厚度为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的约4倍,即为0. 6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两张板重叠接合而构成下部板20。图4是局部示出了下部板20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下部板20是使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部21a、2h的第一板20a和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部21b、22b、2m3的第二板20b,在使孔部21a和孔部21b的位置一致并使孔部2 和孔部22b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重叠且通过点焊来接合而形成的。板20a的孔部21a和板20b的孔部21b构成插通孔11,板20a的孔部2 和板20b 的孔部22b构成下部插通孔12。另外,板20b的孔部26b与板20a的上表面20al —起构成凹部2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板20a和板20b的厚度分别为0. 3mm,各孔部是通过蚀刻而形成的。图5A是中间板30的俯视图,图5B是将图5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如这些图所示,在中间板30上,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即孔部32在与容置部1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矩阵状。并且,根据该孔部32的形状,构成与中间板30 —体形成的弹性构件31。另外,在中间板30的外周部分,构成定位孔13的孔部33、构成组装用孔15的孔部35和构成切口 14的切口 34分别形成在各自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根据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部32的轮廓形状来形成弹性构件31。即,弹性构件31以向孔部32的内侧突出的状态与中间板30形成为一体且形成在同一面内。通过这样形成弹性构件31,能够廉价地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附加用于夹持部件的弹性构件31。另外,能够使弹性部件31与中间板30都形成得薄,因此也能够适当地夹持非常小且薄的部件100。如上所述,弹性构件31具有抵接部31a,其与部件100抵接;操作孔31b,其在使抵接部31a退避时(使之向图的右方向移动)用于插入棒状的操作构件。而且,弹性构件 31具有在抵接部31a和中间板30之间连接两者的臂部31c。该臂部31c是对抵接部31a 进行支撑并且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作用力的部分。因此,臂部31c是易于发生弹性变形的形状,并且构成为降低在弹性变形时产生的最大应力而难以发生疲劳损坏的形状。具体而言,臂部31c具有第一 U字状部31cl,其弯折成大致U字状,一端与抵接部31a连接;第二 U字状部31c2,其从第一 U字状部31cl的另一端弯折成大致U字状,与中间板30连接。上述第一 U字状部31cl和第二 U字状部31c2构成为在彼此垂直的方向相交并且第二 U字状部31c2位于第一 U字状部31cl的内侧。S卩,臂部31c构成为从第一 U字状部31cl向第一 U字状部31cl的内侧方向曲折,与第二 U字状部31c2连接,之后,第二 U字状部31c2与中间板30连接。这样,通过设置与抵接部连接的第一 U字状部31cl,在使抵接部31a退避时,能够使第一 U字状部31cl以打开U字形的方式进行变形,因此,能够适当地使变形分散从而降低产生的最大应力。并且,通过设置对中间板30和第一 U字状部31cl进行连接的第二 U 字状部31c2,在使抵接部退避时,能够使第二 U字状部31c2以关闭U字形的方式进行变形。 由此,能够进一步分散形变,而进一步减小最大应力。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对臂部31c产生的应力,在第二 U字状部 31c2上设置有弯曲成大致S字状的弯曲区域31c2a。具体而言,在第二 U字状部31c2的第一 U字状部31cl侧的部分设置有弯曲区域31c2a,并且在中间板30侧的部分设置有L字状区域31c2b,其中,该弯曲区域31c2a以两个大致S字形连续而成的形状与第一 U字状部 31cl连接,该L字状区域31c2b弯折为大致L字状而与中间板30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弯曲区域31c2a,在使抵接部31a退避时,能够使弯曲区域大致如波纹那样变形。由此,能进一步使形变分散,进一步使最大应力减小。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弹性构件31与中间板30形成为一体时,使板状的弹性构件31在本来难以变形的方向上即在与中间板30相同的面内发生变形,因此将出现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以下问题,即,在弹性构件31上容易产生过大的应力,由于弹性构件31的断裂, 在部件100的制造过程中产生不良情况,或不能使用部件搬运载体1等。针对这种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构件31的臂部31c上设置第一 U字状部 31cl和第二 U字状部31c2,并且还在第二 U字状部31c2上设置弯曲区域31c2a,由此容易使弹性构件31在与中间板30相同的面内变形,并且在变形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这样,能够提高弹性构件31的强度,并能够提高对重复使用或对热的耐久性。另外,由于能够使中间板30与弹性构件31薄,因此能够形成即使对于非常小且薄的部件100 也能够以确保需要的突出量的状态保持该部件的部件搬运载体1。形成在中间板30上的孔部32形成为如上所述那样形成弹性构件31,并且抵接部 31a侧的部分(图的下侧部分)构成容置部10的一部分。因此,孔部32的抵接部31a侧的部分形成为俯视与容置部10的形状一致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在角部部分形成有槽32a,该槽3 构成退槽IOa的一部分,并且与抵接部31a相向的端面32b构成抵接面IOb的一部分。另外,在孔部32的抵接部31a侧的端面上形成有退避部32c,该退避部32c是用于避免与弹性构件31的接触并确保弹性构件31的变形量的凹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板30与下部板20同样由不锈钢构成,孔部31、32、33、 35通过蚀刻而形成。另外,中间板30的厚度为0. 15mm。图6A是上部板40的俯视图,图6B是将图6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如这些图所示,在上部板40上,构成插通孔11的孔部41和构成容置部10的一部分的孔部42 在与插通孔11和容置部1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矩阵状。另外,在上部板40的外周部分, 构成定位孔13的孔部43、构成组装用孔15的孔部45和构成切口 14的切口 44分别形成在各自的位置上。另外,孔部41、42、43、45都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孔部42是与中间板30的孔部32 —起构成容置部10的部分,形成为俯视大致长方形形状,并且在四个角部部分形成有构成退槽IOa的槽42a。另外,与孔部42的相反一侧的端面42b与中间板30的孔部32的端面32b —起构成抵接面10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板40与下部板20和中间板30同样,由不锈钢构成, 孔部41、42、43、45通过蚀刻而形成。另外,上部板40的厚度比中间板30薄,为0. 12mm。
图7A是示出了下部板20的孔部21、22和凹部26,中间板30的弹性构件31和孔部32,上部板40的孔部41、42重叠在一起的俯视放大图,图7B是图7A的A-A线剖视图,图 7C是图7A的B-B线剖视图。如图7A和图7B所示,容置部10的外周部分由中间板30的孔部32的一部分和上部板40的孔部42构成,容置部10的底部部分由下部板20构成。并且,下部插通孔12配置在与容置部10的底部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上。另外,插通孔11由下部板20的孔部21 (21a、 21b)和上部板40的孔部41构成,而且该插通孔11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如图7A和图7C所示,弹性构件31的臂部31c配置在与下部板20的凹部沈相对应的位置上,抵接部31a随着臂部31c的弹性变形在下部板20与上部板40之间滑动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凹部26,使臂部31c在凹部沈内的空间发生三维弹性变形。艮口, 不仅在与中间板30相同的面内变形,而且以某种程度容许臂部31c扭曲及在厚度方向上弯曲等,由此弹性构件31顺利地发生弹性变形,并且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这样,能够使弹性构件31可靠地动作,并且提高耐久性。图8A是示出了使抵接部31a退避后的状态的俯视放大图,图8B是图8A的C-C线剖视图。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弹性构件31的臂部31c顺利地发生弹性变形, 因此能够充分确保抵接部31a的滑动移动量。因此,如这些图所示,能够使抵接部31a从容置部10内完全退避。因此,在要将部件100容置在容置部10内时,能够不受抵接部31a的影响而将部件100可靠地容置在容置部10内。图9A是示出了将部件100容置在容置部10内的状态的俯视放大图,图9B是图9A 的D-D线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容置在容置部10内的部件100处于在中间板30的孔部 32和上部板40的孔部42中载置在下部板20上的状态。并且,部件100被夹持在抵接部 31a和抵接面IOb这两者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中间板30的孔部32的端面32b和上部板40的孔部42的端面42b构成抵接面10b,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夹持部件100。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构件31,能够使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非常薄。因此,如图9B所示,能够一边可靠地保持部件100,一边充分确保从容置部10向上方的突出力,由此,即使在部件100保持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不变状态下,也易于对部件100进行各种加工及检查等。另外,请注意图8和图9不一定精确地图示了弹性构件31的弹性变形的状态。接下来,说明将部件I00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的方法。图IOA至图IOE是示出了将部件100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的方法的示意图。 在要将部件100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时,首先,如图IOA所示,将部件搬运载体1载置在基座50上。该基座50由固定基座51和能够在水平方向滑动移动的移动基座52构成,在固定基座51上突出设置有两个棒状的定位构件53,在移动基座52上,在与部件搬运载体1的插通孔11相对应的位置上突出设置有多个棒状的操作构件M。另外,在移动基座52内, 形成有通气孔55,该通气孔55连接在与部件搬运载体1的容置部10相对应的位置。该通气孔阳与省略图示的吸引泵连接,而且该通气孔阳经由下部插通孔12吸引并保持容置部 10内的部件100。在将定位构件53插通到定位孔13内的状态下将部件搬运载体1载置在基座50上,由此图IOB所示,多个操作构件M插通插通孔11和弹性构件31的操作孔31b。因此, 通过在此状态下使移动基座52滑动移动,能够使弹性构件31的抵接部31a退避到图8所示的状态。接下来,如图IOC所示,在使抵接部31a退避的状态下将部件100放入到容置部10 内。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通气孔55对容置部10内进行吸引。这样,通过对容置部 10内进行吸引,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胡乱放入部件100,也不会使部件100从容置部10弹回并跳出。即,能够高速地将部件100放入到容置部10内。若将全部部件100放入到容置部10内的操作结束,接下来如图IOD所示,使移动基座52向与最初相反的方向滑动移动。由此,弹性构件31的抵接部31a达到图9所示的状态,部件100在容置部10内被抵接部31a和抵接面IOb所夹持,从而处于被稳定保持的状态。最后,如图IOE所示,在解除经由通气孔55和下部插通孔12的吸引后,从基座50 上卸下部件搬运载体1,由此将部件100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的操作结束。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部件搬运载体1中,借助弹性构件31能够一边可靠地夹持所容置的部件100,一边高速地容置部件100。尤其,通过经由插通孔11将操作构件M插通到操作孔31b中,能够一次性使全部弹性构件31的抵接部31a退避,因此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部件100的容置。接下来,说明弹性构件31的形状的变形例。图IlA至图IlC是示出了弹性构件31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俯视放大图。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构件31的发生弹性变形的臂部31c由第一 U字状部31cl和第二 U字状部31c2 构成,并且第二 U字状部31c2由两个大致S字形连续而成的弯曲区域和L字状区域 31c2b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可以根据中间板30和弹性构件31的尺寸及材质、部件搬运载体1的用途等而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如图IlA所示那样,弹性构件31的臂部31c可以仅由第一 U字状部31cl构成。另外,如图IlB所示那样,弹性构件31的臂部31c也可以由第一 U字状部31cl和第二 U字状部构成,并且第二 U字状部31c2不具有弯曲区域31c2b。另外,在使弹性构件31的臂部31c由第一 U字状部31cl和第二 U字状部31c2构成,并且第二 U字状部31c2由弯曲区域和L字状区域31c2b构成时,可以由两个以外的大致S字形来构成弯曲区域31c2a。例如,如图IlC所示那样,可以由一个大致S字形来构成弯曲区域31c2a,并且虽省略图示,但也可以使弯曲区域构成为三个以上的大致S字形连续而成的形状。另外,虽省略图示,但弹性构件31的抵接部31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抵接部31a上形成有操作孔 31b,但也可以在例如臂部31c等其他的部分上形成操作孔31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操作孔31b的内周面作为承受来自操作构件M的操作力的操作面,但也可以将例如抵接部31a或臂部31c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等其他的面作为操作面。接下来,说明在部件搬运载体1的上表面设置槽部17的例子。图12A是示出了在部件搬运载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槽部17的例子的俯视图,图 12B是将图12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放大图。在该例子中,在部件搬运载体1的上表面即上部板40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槽部17,该槽部17在容置部10的周围沿着长度方向上的列连续。详细地说,容置部10以在外周部分形成有非凹陷的突出部IOc的状态配置在槽部 17内。另外,该槽部17能够通过蚀刻而形成。这样,通过形成槽部17而使容置部10的周围凹陷,能够在保持将部件100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的状态而进行各种加工等时,一边可靠地保持部件100,一边防止各种加工装置与部件搬运载体1之间的干涉。图12C是图12B的E-E线剖视图,示出了对部件100进行滚焊时的例子。在该例子中,部件100由封装IOOa和盖IOOb构成。并且,通过使滚盘式电极200在容置于部件搬运载体1的部件100上转动,来进行将盖IOOb焊接在封装IOOa上的滚焊。在进行这种滚焊时,由于在容置部10的周围形成槽部17,能够可靠地避免滚盘式电极200与部件搬运载体1接触。即,例如如滚盘式电极200已磨损时也能够避免滚盘式电极200与部件搬运载体1的接触而导致的短路。另外,即使部件100非常薄时,不使用焊接专用的载体也能够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进行滚焊。另外,槽部17也可以形成为在图的纵向连续。另外,也可以是容置部10并不位于槽部17内,在容置部10的两侧分别形成直线状的槽部17。另外,也可以不跨越多个容置部10周围连续地构成槽部17,而单独形成包围容置部10的周围的槽部17。另外,也可以不形成槽部17,而使容置部10的外周部分从上表面突出。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部件搬运载体1由平板状的下部板20、平板状的中间板30和平板状的上部板40构成,其中,该平板状的中间板30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多个第一孔部(孔部3 ,并重叠接合在下部板20上,该平板状的上部板40在与第一孔部 32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孔部(孔部4 ,并重叠接合在中间板30上。第一孔部32和第二孔部42构成用于容置部件100的多个容置部10,中间板30 具有弹性部件31,该弹性部件30用于对容置部10内的部件100施力,并夹持该部件100。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任何工序中稳定地保持电子部件等多个部件100。由此,能够防止脱落等事故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部件100,并能够使搬运及各工序高速化。另外,容置部1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能够适当地采用与要容置的部件10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另外,弹性构件3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能够根据要容置的部件100的形状及尺寸、材质等而采用适当的形状。另外,容置部10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矩阵状,也可以是直线状、环状、曲折状等其他的排列。另外,弹性构件31由臂部3lc和抵接部31a构成,其中,该臂部31c与中间板30 形成为一体,并向第二孔部32的内侧突出,该抵接部31a设置在臂部31c的前端并与部件 100相抵接。这样,通过使弹性构件31与中间板30形成为一体,无论弹性构件31的尺寸如何都能够容易地形成弹性构件31。另外,由臂部31c和抵接部31a来构成弹性构件31,由此利用臂部31c的弹性变形的恢复力能够强化对部件100的作用力,并且能够可靠地夹持部件100。另外,臂部31c具有第一 U字状部31cl,该第一 U字状部31cl弯折成U字状,而且其一端与抵接部31a连接。这样,通过设置第一 U字状部31cl,在使弹性构件31弹性变形时,能够以打开U字形(或闭合的方式)的方式使第一 U字状部31cl变形,使形变适当地
12分散从而能够降低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另外,臂部31c形成为从第一 U字状部31cl的另一端向第一 U字状部31c的内侧方向弯折,然后与中间板30连接。这样,使弹性变形时的形变进一步分散,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另外,臂部31c具有第二 U字状部31c2,该第二 U字状部31c2从第一 U字状部 31cl的另一端弯折成U字状,然后与中间板30连接。这样,通过设置第二 U字状部31c2, 在使弹性构件31弹性变形时,能够以关闭U字形(或打开)的方式使第二 U字状部31c2 变形,能够使形变进一步分散,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另外,第二 U字状部31c2在第一 U字状部31cl —侧的部分具有形成为S字状弯曲的弯曲区域31c2a。这样,通过设置弯曲区域31c2a,在使弹性构件31弹性变形时,能够使弯曲区域大致如波纹那样变形,能够使形变进一步分散,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另外,弯曲区域形成为多个S字形连续而成的形状。这样,易于使弯曲区域 31c2a变形,能够进一步减小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另外,在下部板20和上部板40的至少一块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下部板20 上),在与臂部31c相向的面上形成有凹部26。这样,通过设置凹部沈,在使臂部31c弹性变形时,不仅能够在与中间板30相同的面内变形,而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容许臂部31c的扭曲和在厚度方向上的弯曲等。由此,能够使弹性构件31顺利地弹性变形,并且在弹性构件31上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下部板20设置凹部沈,但也可以在下部板20和上部板40这两者上都设置凹部沈,也可以仅在上部板40上设置凹部26。另外,凹部沈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在遍布臂部31c的大致整个区域,也可以设置在局部。另外,弹性构件31具有操作面(操作孔31b的内周面),该操作面从外部的操作构件M承受操作力,以使所述弹性构件31成为能够将部件100容置在容置部10内的退避状态。这样能够从外部容易地进行用于使弹性构件31达到退避状态的操作。由此,能够使将部件100容置在容置部10内的工序高速化。另外,在弹性构件31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操作孔31b,操作面作为操作孔31b的内周面。这样,在从外部对弹性构件31进行操作时,能够防止操作失误从而使弹性构件31可靠地达到退避状态。另外,在下部板20和上部板40中的至少一块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块板)上, 在与操作面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插通孔11,该插通孔11用于使操作构件M插通而对弹性构件31进行操作。这样,通过设置插通孔11,能够更加容易且可靠地从外部操作弹性构件3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连通下部板20和上部板40这两者的插通孔 11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在下部板20或上部板40中的一块板上设置插通孔 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插通孔11形成为与构成下部插通孔12的下部板20 的孔部22和构成容置部10的一部分的上部板40的孔部42不同的孔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下部板20的孔部22或上部板40的孔部42的一部分形成插通孔11。另外,在下部板20上,在与容置部1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下部插通孔12。这样,通过设置下部插通孔12,能够从下方对容置在容置部10内的部件100进行访问。由此,例如,能够在容置部10内使部件100的电极通过插通孔12与探头接触, 从而进行各种检查等。另外,通过经由下部插通孔12对容置部10内进行吸引,能够从利用弹性构件31施力之前的阶段就使部件100固定在容置部10内。另外,下部插通孔21的形状、配置和个数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能够根据部件100而适当设定。另外,下部板20、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通过多处点焊而彼此接合。这样,通过点焊而接合,能够使下部板20、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可靠地一体化,并且能够提高强度和刚性。另外,能够使加热时的变形达到最小限。由此,即使在部件搬运载体1薄并且容置部10 浅时,也能够适当地保持部件100,即使非常小且薄的部件100也能够可靠地被搬运,并且能够在保持将部件100容置在部件搬运载体1上的状态下,对部件100实施焊接等各种加工。另外,部件搬运载体1在多个容置部10中的至少一部分容置部10的附近设定有焊接点16。这样,即使在容置部10附近,也能够可靠地使下部板20、中间板30和上部板40 一体化,能够以理想的状态保持部件100。另外,即使在加热时,也能够防止因上部板40、中间板30的变形所引起的浮起等而不能适当地保持部件100的情况。另外,多个容置部10排列成矩阵状,并在纵向和横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在容置部10 附近设定有焊接点16。这样,能够使进行点焊的位置达到需要的最小限度,能够削减部件搬运载体1的制造成本。另外,部件搬运载体1在容置部10的周围的上表面形成有槽部17。这样,在对容置在容置部10内的部件100实施各种加工时,即使是非常小且薄的部件100,也能够可靠地保持在容置部10内,并且能够防止各种加工装置与部件搬运载体1干涉。另外,槽部17是横跨多个容置部10而连续形成的。这样,即使在如通过滚盘式电极200进行滚焊那样对多个部件100进行连续处理的工序中,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与部件搬运载体1接触。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部件搬运载体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部件搬运载体能够利用于电子设备、电子部件或其他各种物品的制造或物流领域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状的下部板,平板状的中间板,其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孔部,并重叠接合在所述下部板上,平板状的上部板,其在与所述第一孔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孔部,并重叠接合在所述中间板上;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构成多个用于容置部件的容置部;所述中间板具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对所述容置部内的所述部件施力,而夹持所述容置部内的所述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包括臂部和抵接部,其中,该臂部与所述中间板形成为一体,向所述第二孔部的内侧突出,该抵接部设置在所述臂部的前端,与所述部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具有第一U字状部,该第一 U字状部弯折成U字状,并且该第一 U字状部的一端与所述抵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U字状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 U字状部的内侧方向弯折,然后与所述中间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具有第二U字状部,该第二 U字状部从所述第一 U字状部的另一端弯折成U字状,然后与所述中间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字状部的所述第一 U 字状部一侧的部分具有弯曲区域,该弯曲区域形成为以S字状进行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区域形成为多个S字形连续而成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板和所述上部板中的至少一块板上,在与所述臂部相向的面上形成有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具有操作面,该操作面从外部的操作构件承受操作力,以使所述弹性构件成为能够将所述部件容置在所述容置部内的退避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操作孔,所述操作面为所述操作孔的内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板和所述上部板中的至少一块板上,在与所述操作面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插通孔,该插通孔用于使所述操作构件插通而对所述弹性构件进行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板上,在与所述容置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下部插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上部板通过多处的点焊而相互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容置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容置部的附近设定焊接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容置部排列成矩阵状,并且在纵向和横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在所述容置部的附近设定焊接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部的周围的上表面形成有槽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部件搬运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是横跨所述多个容置部而连续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任何工序中都能够稳定地保持电子部件等多个部件的部件搬运载体。本发明的部件搬运载体(1)包括平板状的下部板(20),平板状的中间板30,其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孔部,并重叠接合在下部板(20)上,平板状的上部板(40),其在与第一孔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孔部,并重叠接合在中间板(30)上;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构成多个用于容置部件的容置部(10);中间板(30)具有弹性部件(31),该弹性部件(31)对容置部(10)内的部件施力,而夹持所述容置部(10)内的所述部件。
文档编号H01L21/673GK102237291SQ20111010830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百濑一久 申请人:亚企睦自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