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318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可以提高多个插接端子的位置精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例如汽车接插件,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的一端插接到电连接器的绝缘主体上,之后,弯折各个导电端子的另一端,然后,将该另一端穿过端子固定板上的多个固定孔。在上述电连接器中,对于导电端子在PCB侧的端部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在现有产品中,主要靠折弯エ艺,即调整导电端子的折弯点和折弯角度,来保证导电端子的位置精度。但是,由于导电端子本身具有回弹作用,利用折弯エ艺来调整或保证导电端子在PCB侧的端部的位置存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电连接器,利用其可以比较容易地保证导电端子在PCB侧的端部的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绝缘主体,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插入固定在所述绝缘主体内;以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可沿第二方向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固定孔,其中,所述绝缘主体包括自所述绝缘主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ー个固定部,且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有ー个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固定部设置有ー个第二定位结构,当所述固定板安装至所述绝缘主体后,所述绝缘主体上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可限制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绝缘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从固定板的端部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的定位面上、且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适于形状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的宽度大体上等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为自所述固定部的定位面下凹的配合凹槽。或者,所述固定部的定位面形成有两个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两个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定位槽。有利地,所述绝缘主体的两侧分别包括ー个固定部,所述固定板配合在所述的两个固定部之间。[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自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在末端形成一个卡钩,所述卡钩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上,以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共同限制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的面对对应的固定部的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面对所述对应的固定部的端面齐平。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 构包括从固定板的端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面对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适于形状配合在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的宽度大体上等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有利地,所述第二定位槽为自所述固定部的所述侧面下凹的配合凹槽。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所述侧面形成有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两个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有利地,所述绝缘主体的两侧分别包括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板配合在所述的两个固定部之间。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与对应的固定部的定位面接合;所述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的末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钩,所述卡钩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上以与所述限位件共同防止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的端部上的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的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适于形状配合在对应的至少一个导向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导轨的宽度大体上等于与之配合的导向槽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与对应的固定部的定位面接合;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自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在末端形成一个卡钩,所述卡钩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上,以与所述限位件共同防止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槽,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而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槽。可选地,所述卡钩可以接合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定位面相对的表面。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卡钩适于与对应的凹槽配合。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卡钩适于与对应的凸起配合。所述凸起可以具有凸起底面,所述凸起底面与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定位面相对的表面平行或处于同一面上;同时,所述卡钩可以具有一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与所述凸起底面接合。有利地,所述凸起具有引导卡钩的凸起斜面,所述卡钩经所述凸起斜面引导而滑过凸起。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以及时发现和校正导电端子的折弯工艺中存在的不稳定或偏差,从而提高导电端子的位置精度、简化组装工艺以及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图I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I中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I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绝缘主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I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固定板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I中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固定板还没有被安装在绝缘主体上;图6为图I中的Q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实施例的固定部和和绝缘主体的固定板之间的定位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7a示出了固定部上的定位槽,图7b示出了绝缘主体上的定位片或定位卡钩,图7c示出了定位片或定位卡钩配合在定位槽中;图8为图I中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參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1-6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ー个方面的电连接器100,包括多个导电端子1,导电端子可以包括信号端子11以及电源端子12 ;绝缘主体2,所述多个导电端子I的一端(在图2中为靠近绝缘主体2的一端)在第一方向A上插入固定在所述绝缘主体2内;以及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1,多个导电端子I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B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固定孔31,所述第一方向A可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B,其中所述绝缘主体2的两侧分别包括自所述绝缘主体2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两个固定部2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A以及第二方向B的第三方向C(在图I中,可以理解为固定板3的纵向方向)上,所述固定板3配合在所述固定部21之间;所述固定板3两端均设置有ー个第一定位结构32,所述固定部21均设置有ー个第ニ定位结构22,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2限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2相对于所述绝缘主体2沿所述第一方向A移动。这里的绝缘主体2可以由塑胶构成。如图4中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2包括从固定板3的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C上延伸的第一固定片(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固定条,下文中仅使用第一固定片)。如图5中所示,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2为设置在固定部21的定位面(附图1、3、5中为固定部21的上表面)上、且沿所述第三方向C延伸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片适于形状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宽度大体上等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这样,第一固定片可以卡在第一定位槽内,从而起到防止固定板3在第一方向A上相对于绝缘主体2移动的作用。如图4中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2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的连接部33,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片。如此,可以有助于固定板3的主体夹置于固定部21之间。[0040]参见图5,每一个第一定位槽为自所述固定部21的定位面25下凹的配合凹槽。可选地,每一个固定部的定位面25形成有两个沿所述第三方向C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两个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间形成配合面39、29,以限制所述第一固定片相对于所述绝缘主体2沿所述第一方向A移动。有利地,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间的配合面垂直于所述定位面25。如图4、5中所示,第一固定片适于形状配合在第一定位槽内。第一固定片上的平行于第三方向C的两侧面可与第一定位槽中的平行于第三方向C的两侧壁分别接合。有利地,这里的两侧壁和两侧面均垂直于该定位面25或固定部21的上表面。更进一步地,配合面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A。在图中,第一固定片为矩形,而第一定位槽也为矩形。当然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如图4、6中所示,所述固定板3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锁紧结构34,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自所述固定板3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并在末端形成一个卡钩35。所述卡钩35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21上,以与所述第一固定片共同防止所述固定板3相对于所述固定部21沿所述第二方向B移动。进一步的,如图2和4中所示,所述锁紧结构34主体上的面对对应固定部21的表面341与所述固定板3上的、面对所述对应的固定部21的端面301齐平。这有利地使得固定板3的端部或端面紧靠固定部21的相对表面,即侧面23,从而有助于固定板3沿第三方向C的定位。以上描述的是在固定部21的定位面25 (上表面)上设置定位槽以防止固定部与固定板沿第一方向A相对运动的实施例。下面描述起到该功能的定位槽设置在固定部21的面对固定板3的端部的侧面上的实施例。下面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部和和绝缘主体的固定板之间的定位结构,其中,图7a示出了固定部上的作为定位结构的定位槽,图7b示出了绝缘主体上的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的定位片或定位卡钩,图7c示出了定位片或定位卡钩配合在定位槽中。如图7b中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从固定板3的端部沿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固定片71 (当然也可以是第二固定条)。这里的第一定位结构类似于图4中的上述的锁紧结构34的主体。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21面对所述固定板3的侧面23上、沿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定位槽81。所述第二固定片71适于形状配合在对应的第二定位槽81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所述第二固定片71的宽度大体上等于所述第二定位槽81的宽度。这样,第二固定片71可以卡在第二定位槽81内,从而起到防止固定板3在第一方向A上相对于绝缘主体2移动的作用。如图7a中所示,第二定位槽81为自所述固定部21的所述侧面23下凹的配合凹槽。不过,可选地,每一个固定部21的所述侧面23形成有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的条形凸起(未示出),所述两个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形成配合面(即第二固定片71的侧面73和第二定位槽81的侧壁82),以限制所述第二固定片71相对于所述绝缘主体2沿所述第一方向A移动。所述第二固定片71与所述第二定位槽81之间的配合面可设置成垂直于所述固定部21的所述侧面23。第二固定片71适于形状配合在第二定位槽内。在配合时,第ニ固定片71上的平行于第二方向B的两侧面73可与第二定位槽81中的平行于第二方向B的两侧壁82分别接合。有利地,这里的两侧壁和两侧面均垂直于该固定部21的侧面23。更进一歩地,配合面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A。有利地,第二固定片为矩形,且第二定位槽为矩形。当然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所述固定板3的端部还可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C延伸的限位件(对应于附图4中的第一固定片,当然可以尺寸更小些),该限位件与对应的固定部21的定位面25接合如图7b中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片71的末端设置有一个卡钩72 (对应于图4中的卡钩35),所述卡钩72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21上,即配合在图7a中第二定位槽81下方的锁紧槽83中,以与所述限位件共同防止所述固定板3相对于所述固定部21沿所述第二方向B移动。不过,在卡钩72本身与锁紧槽83尺寸密切配合的情况下,可以省却沿所述第三方向C延伸的限位件。在图4-5中,固定板3是在第二方向B上从上往下置于固定部21之间,所以,可以采用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导轨以及导槽的配合以限制固定板3相对于固定部21或绝缘壳体2在第一方向A上移动。下面对此进行具体说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面对所述固定部21的端部上的至少ー个导向槽(未示出)。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21面对所述固定板3的侧面23上,沿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的至少ー个导轨(未示出)。所述至少ー个导轨适于形状配合在对应的至少ー个导向槽内。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所述导轨的宽度大体上等干与之配合的导向槽的宽度。以上结构类似于图7中的第二定位片71与第二定位槽81彼此配合的结构,只是,起导轨作用的图7中的第二定位片的位置与起导槽作用的图7中的第二定位槽的位置在以上结构中彼此互換。有利地,所述固定板3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C延伸的限位件(对应于附图4中的第一固定片,尺寸可以不同)。该限位件与对应的固定部21上的定位面25接合,所述定位面25沿所述第二方向B靠近所述多个导电端子I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板3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ー个锁紧结构(类似于图4中的锁紧结构34和图7中的第二固定片71)。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自所述固定板3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并在末端形成ー个卡钩(类似于图4中的卡钩35以及图7中的卡钩72)。所述卡钩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21上,以与所述限位件共同防止所述固定板3相对于所述固定部21沿所述第二方向B移动。可选地,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同样设置有至少ー个另外的导向槽,所述至少ー个另外的导向槽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延伸穿过所述固定板3的端部而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槽。例如,在锁紧结构仅设置ー个另外的导向槽的情况下,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的锁紧结构(类似于图4中的锁紧结构34)被该另外的导向槽分为两部分。卡钩也可被分为两个部分。如图6中所示,上述的卡钩适于接合固定部21上的与所述定位面25相対的表面,即固定部21的下表面211。[0058]或者,每一个固定部21与所述固定板3相对的侧面23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卡钩适于与对应的凹槽配合。或者,每一个固定部21与所述固定板3相对的侧面23设置有凸起24,所述卡钩适于与对应的凸起24配合。下面参照附图6对凸起24作进一步描述。图6为图I中的Q部 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凸起24具有凸起底面242。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装完成后,所述凸起底面242与所述固定部上与所述定位面25相对的表面(即固定部21的下表面211)平行或处于同一面上。所述卡钩35具有一接合面(对应于图6中卡钩35的上表面351)。所述接合面351与所述凸起底面242接合。为便于卡钩35滑过凸起24而接合凸起24的接合面,所述凸起24具有引导卡钩35的凸起斜面241。所述卡钩35经所述凸起斜面241引导而滑过凸起24。有利地,卡钩35也具有与该凸起斜面241配合的引导斜面,以减少卡钩35滑过凸起24的阻力。这里的锁紧结构34具有弹性。这样,在卡钩35在凸起24上滑动时,卡钩35可沿第三方向C朝向固定板3偏移。当卡钩35滑过了凸起24时,卡钩35又返回到其原来的没有弹性变形的位置,且卡钩35的接合面351与凸起24上的凸起底面接合。有利地,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固定板3抵靠在所述绝缘主体2两侧的固定部21之间,这有助于防止固定板3相对于固定部21在第三方向C上移动。另外,在如图I中所示固定板3已经配合在固定部21上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所述卡钩35的上表面351和所述固定部21的下表面211接合;所述第一固定片32的下表面321和第一定位槽的底面接合。所述卡钩35的接合面351与所述第一固定片32的下表面321之间的距离大体上等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面与所述固定部21下表面211之间的距离。下面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组装。首先,提供信号端子11和电源端子12,以及绝缘主体2 ;然后,将信号端子11和电源端子12的一端利用插针工艺固定在绝缘壳体2中;之后,利用弯折工艺对插接好的信号端子11和电源端子12的另一端进行弯折;此后,提供固定板3,将信号端子11和电源端子12的另一端均插入固定板3的多个固定孔31中,以及最终将固定板3的第一固定片置入绝缘壳体2的固定部21的第一定位槽内以实现固定板3相对于固定部21在第一方向A,即图I中的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另夕卜,利用卡钩35实现固定板3相对于固定部21在第二方向B,即图I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定位。又,由于固定板3抵靠在固定部21之间,也实现了固定板3相对于固定部21在第三方向C,即图I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定位。即使导电端子I的弯曲位置或弯曲角度不精确,也可以通过固定板3的定位而实现导电端子I的另一端的精确定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及时发现和校正导电端子在折弯工艺中存在的不稳定或偏差,从而提高导电端子的位置精度、简化组装工艺以及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多个导电端子⑴; 绝缘主体(2),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一端在第一方向(A)上插入固定在所述绝缘主体内;以及 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1),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可沿第二方向(B)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固定孔, 其中,所述绝缘主体包括至少ー个固定部(2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设置有ー个第一定位结构(32),所述固定部设置有ー个第二定位结构(22), 当所述固定板安装至所述绝缘主体后,所述绝缘主体上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能够限制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绝缘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2)包括从固定板(3)的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C)上延伸的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2)为设置在固定部(21)的定位面(25)上、且沿所述第三方向(C)延伸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适于形状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的宽度大体上等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2)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部(33),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槽为自所述固定部的定位面(25)下凹的配合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的定位面(25)形成有两个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两个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主体的两侧分别包括ー个固定部,所述固定板配合在所述的两个固定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板(3)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ー个锁紧结构(34),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自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在末端形成一个卡钩(35),所述卡钩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21)上,以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或固定条共同限制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B)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的面对对应的固定部的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面对所述对应的固定部的端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从固定板(3)的端部沿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21)面对所述固定板的侧面(23)上、沿所述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适于形状配合在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所述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的宽度大体上等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二定位槽为自所述固定部的所述侧面下凹的配合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部的所述侧面形成有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两个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主体的两侧分别包括ー个固定部,所述固定板配合在所述的两个固定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与对应的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B)靠近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端的定位面(25)接合; 所述第二固定片或固定条的末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钩,所述卡钩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上以与所述限位件共同防止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端部上的至少ー个导向槽;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ー个导轨,所述至少ー个导轨适于形状配合在对应的至少ー个导向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导轨的宽度大体上等于与之配合的导向槽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与对应的固定部的定位面(25)接合; 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ー个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自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在末端形成一个卡钩,所述卡钩适于卡扣配合在对应的固定部上,以与所述限位件共同防止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锁紧结构的主体设置有至少ー个另外的导向槽,所述至少ー个另外的导向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而形成所述至少ー个另外的导向槽。
17.根据权利要求7、13或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钩(35)适于接合所述固定部(21)的与所述定位面(25)相対的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7、13或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固定板(3)相对的侧面(23)设置有凹槽,所述卡钩(35)适于与对应的凹槽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7、13或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板相対的侧面设置有凸起(24),所述卡钩适于与对应的凸起配ムロ o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凸起(24)具有凸起底面,所述凸起底面与所述固定部(21)的与所述定位面(25)相対的表面平行或处于同一面上; 所述卡钩具有一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与所述凸起底面接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24)具有引导卡钩的凸起斜面(241),所述卡钩经所述凸起斜面引导而滑过凸起。
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绝缘主体,多个导电端子的一端沿第一方向插入固定在绝缘主体内;以及固定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别穿过多个固定孔,其中绝缘主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固定部;固定板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固定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且第二定位结构限制第一定位结构相对于绝缘主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及时发现和校正导电端子在折弯工艺中存在的不稳定或偏差,从而提高导电端子的位置精度、简化组装工艺以及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2373746SQ201120576848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姜开轩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