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830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片式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组导电端子及第二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基部设有向后延伸且垂直于基部的平板部,第一组导电端子包括位于舌板表面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脚,第二组导电端子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部前方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脚,所述平板部设有挖空部以形成位于后端的横梁,第二焊接脚位于挖空部的正下方,第一焊接脚插入且固持于横梁,第一焊接脚位于第二焊接脚的外侧。此电连接器的挖空部可使得内外两排端子的距离较大,防止信号干扰,可加速信号传递,且能够节省成本。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0003]【【背景技术】】
[0004]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56270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为一片式结构,其设有若干容置槽并具有前端部及由该前端部向后延伸的后端部,第一端子固设于前端部及后端部,第二端子对应放置于容置槽内,第二端子由绝缘本体上方压入相对应的容置槽,第二端子分别包含有倒刺部,倒刺部具有定位刺,定位刺与后端部的前端面连接处发生干涉。但是,所述电连接器之绝缘本体的后端部为实心体,不利于信号的传递,质量较重且不利于节省材料。
[0005]所以,希望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即有利于信号传递,又能够节省成本。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片式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组导电端子及第二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基部设有向后延伸且垂直于基部的平板部,第一组导电端子包括位于舌板表面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脚,第二组导电端子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部前方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脚,所述平板部设有挖空部以形成位于后端的横梁,第二焊接脚位于挖空部的正下方,第一焊接脚插入且固持于横梁,第一焊接脚位于第二焊接脚的外侧。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此电连接器之绝缘本体的平板部设有挖空部以形成位于后端的横梁,所述挖空部有利于信号的传递,能够节省成本,横梁可用于固定导电端子。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组导电端子未安装在绝缘本体时的立体图。
[0014]图4是图3的第一组导电端子安装在绝缘本体时的立体图。
[0015]图5是沿图2虚线A-A的剖视图。
[0016]图6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后端截去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可用于传输2.0信号及3.0信号,其包括一片式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组导电端子21及第二组导电端子22、遮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3及遮盖于绝缘本体的金属盖体4。所述第一组导电端子用于传输
2.0信号,第一组导电端子及第二组导电端子共同传输3.0信号,所述绝缘本体I设有基部11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12,所述基部11设有向后延伸且垂直于基部的平板部13,金属壳体3包覆于舌板形成对接腔5,金属盖体4遮覆于平板部13。所述平板部13设有挖空部132以形成位于后端的横梁131。
[0019]参图3及图5,第二组导电端子22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I。所述绝缘本体I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收容槽14,第一端子收容槽14贯穿上述舌板12表面及与基部11及平板部13对应的表面。第一组导电端子21由上往下安装至第一端子收容槽14,第一组导电端子21包括位于舌板表面的第一接触部212及第一焊接脚213,第二组导电端子22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部212前方的第二接触部221及第二焊接脚222,第一焊接脚213位于第二焊接脚222的外侧,第二焊接脚222位于挖空部132的正下方且位于第一焊接脚213的内侧,第一焊接脚213插入且固持于横梁131。
[0020]所述第一组导电端子21还包括固持部211,第一接触部212自固持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一焊接脚213自固持部另一端向下延伸,固持部211依次包括位于基部11前端面的第一竖直部2112、水平部2111及位于横梁内的第二竖直部2113,固持部211在对应的基部及平板部处设有倒刺2114。结合图5及图6,水平部2111横跨上述挖空部132,第一接触部212位于舌板12的表面。结合图3,第一组导电端子21之间连接有连接部214,沿第一组导电端子排布方向上,所述连接部214——对齐,且连接部214位于挖空部132的正上方并抵持于横梁131的内侧壁,该连接部有利于第一组导电端子的安装,在第一组导电端子安装在绝缘本体后即刻切除。第一焊接脚213与第二焊接脚222在排列方向上呈错开排布。
[0021]请参阅图2及图4,基部11前端面设有位于第一端子收容槽内的固持肋111,固持肋111的上表面低于基部11的上表面,所述横梁131下表面凹设有与第一端子收容槽14相通的卡扣槽1311,上述固持部211的倒刺2114干涉固持于固持肋111及卡扣槽1311。
[0022]请参阅图2,所述金属壳体3设有扣持孔31,金属盖体4设有与扣持孔31相卡持的凸出部41,金属壳体3及金属盖体4卡持于一起共同遮覆于绝缘本体I。
[0023]此电连接器100之挖空部132有利于2.0信号及3.0信号的传输,且能够节省成本,横梁131用于固定端子。
[0024]本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他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片式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组导电端子及第二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基部设有向后延伸且垂直于基部的平板部,第一组导电端子包括位于舌板表面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脚,第二组导电端子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部前方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设有挖空部以形成位于后端的横梁,第二焊接脚位于挖空部的正下方,第一焊接脚插入且固持于横梁,第一焊接脚位于第二焊接脚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脚与第二焊接脚在排列方向上呈错开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组导电端子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绝缘本体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收容槽,第一端子收容槽贯穿上述舌板表面及与基部及平板部对应的表面,第一组导电端子安装至第一端子收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固持部在对应的基部及平板部处设有倒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部前端面设有位于第一端子收容槽内的固持肋,固持肋的上表面低于基部的上表面,所述横梁下表面凹设有与第一端子收容槽相通的卡扣槽,上述固持部的倒刺干涉固持于固持肋及卡扣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固持部依次包括位于基部前端面的第一竖直部、水平部及位于横梁内的第二竖直部,水平部横跨上述挖空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及金属盖体,金属壳体包覆于舌板形成对接腔,金属盖体遮覆于平板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设有扣持孔,金属盖体设有与扣持孔相卡持的凸出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导电端子之间连接有连接部,沿第一组导电端子排布方向上,所述连接部一一对齐,且连接部位于挖空部的正上方并抵持于横梁的内侧壁。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3445295SQ201320393458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郭庭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