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及锂离子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58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利用HK法对进行了下述测定前处理的正极电极层(A)算出的1.0nm以上且小于1.4nm的细孔径的细孔容积为0.11cc/g以上,利用BET法算出的总细孔容积为1.1cc/g以下,

测定前处理:

对在电池电压3V的状态下从电池中取出、切下的正极电极重复进行3次在正极电极每1cm3为10cc(mL)的脱水丙腈中、在25℃下搅拌下浸渍10分钟的操作,然后在60℃下进行1小时的预干燥处理,从所得的预干燥处理正极电极中削取正极电极层(A),在200℃下减压至5.5Pa的条件下进行2小时的干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利用BET法对所述正极电极层(A)算出的BET比表面积为1500m2/g以上且2000m2/g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利用HK法对所述正极电极层(A)算出的0.6nm以上且小于1.0nm的细孔容积为0.23cc/g以下。

4.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环状碳酸酯及链状碳酸酯的电解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按体积比含有20-70体积%的所述链状碳酸酯,30-80体积%的所述链状碳酸酯作为溶剂。

7.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在组装到电池前的正极电极中,利用HK法对进行了下述测定前处理的正极电极层(B)算出的1.0nm以上且小于1.4nm的细孔径的细孔容积为0.13cc/g以上,利用BET法算出的总细孔容积为1.2cc/g以下,

测定前处理:

削取正极电极层(B),在200℃下减压至5.5Pa的条件下进行2小时的干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利用BET法对所述正极电极层(B)算出的BET比表面积为1900-2300m2/g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利用HK法对所述正极电极层(B)算出的0.6nm以上且小于1.0nm的细孔容积为0.27cc/g以下。

10.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环状碳酸酯及链状碳酸酯的电解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按体积比含有20-70体积%的所述链状碳酸酯,30-80体积%的所述链状碳酸酯作为溶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