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酸锂粉尘再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033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锰酸锂粉尘再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锰酸锂粉尘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锰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烧成反应后需要对材料颗粒进行加工,方可达到使用需求,因此普遍采用气流粉碎或机械式粉碎,这一过程中均产生较多的锰酸锂粉尘,由于颗粒较小,且多数为表面或结构受损的颗粒,故在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和电解液反应,对电池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多被舍弃不用。即使放低性能要求,利用在要求较低的领域,由于这些产品的粒径较小,使得调浆涂布的工艺较难进行,故而没有实际的市场。此类问题存在,不仅使材料综合利用率下降,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库存和处理成本。

为提高锰酸锂粉尘的利用率,通常会对这些粉尘颗粒进行再次烧结,通过添加烧结助剂,使之成长为晶团,以达到颗粒长大,满足颗粒度的指标。但处理时,仍存在诸多问题:(1)成长粒度不易控制,且振实密度过低,加工性能较差;(2)高温反应使材料分子结构产生“氧缺位”,使电化学性能恶化;(3)通过处理的材料,只能做为低端数码类产品使用,附加价值较低。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锰酸锂粉尘再利用的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锰酸锂粉尘再利用的方法,能够使得高温反应时锰酸锂材料的氧缺位产生得到有效抑制,提高电化学性能;并且能控制晶粒长大的程度,提高处理后产品的振实密度,改善其加工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锰酸锂粉尘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比为250:1:25的锰酸锂粉尘、助烧剂、氧气气氛改善剂,充分分散均匀,去离子水与锰酸锂粉尘的质量比为1:2,助烧剂为硼酸,氧气气氛改善剂由碳酸锂与电解二氧化锰混合得到;

S2.在步骤S1中得到的分散液中,加入固含量为10%的聚乙烯醇溶液,搅拌均匀,聚乙烯醇溶液与锰酸锂粉尘的质量比为1:10。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液体在喷雾干燥装置中进行喷雾干燥,造成平均颗粒在100~200μm的颗粒;

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颗粒加入煅烧设备,煅烧温度为750℃~850℃,煅烧时间为6h,得到产品。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碳酸锂和电解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1.1:4,其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Li2CO3+4MnO2---2LiMn2O4+CO2↑+0.5O2↑。

进一步的,锰酸锂粉尘的粒径为0.1~10μm。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在锰酸锂粉尘中添加氧气气氛改善剂,使得高温反应时锰酸锂材料的氧缺位产生得到有效抑制,并修复部分结构缺陷,使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通过造粒工艺,使得晶粒长大的程度可控,晶团或二次晶粒形貌趋向球形,大幅提高处理后产品的振实密度,改善其加工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锰酸锂粉尘和处理后的产品、实施例2中处理后的产品的粒度分布对比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锰酸锂粉尘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产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产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锰酸锂粉尘和处理后的产品、实施例2中处理后的产品的循环寿命测试数据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取锰酸锂粉尘100g加入0.4g硼酸,并加入质量比为1.1:4的碳酸锂与电解二氧化锰混合制得的氧气气氛改善剂10g,在有去离子水50g的条件下,充分分散均匀,加入固含量为10%的PVA(聚乙烯醇)溶液10g,搅拌均匀。

将上述混合溶液在喷雾干燥装置中进行喷雾干燥,造成平均颗粒在100~200μm的颗粒。将上述颗粒加入煅烧设备,煅烧温度750℃,煅烧时间为6小时,得到产品。

碳酸锂与电解二氧化锰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Li2CO3+4MnO2---2LiMn2O4+CO2↑+0.5O2↑。其中CO2在高温过程前段放出,O2在高温过程后段放出,可改善烧结过程氧气氛,避免产生氧缺位。

本实施例中的锰酸锂粉尘、处理后产品的相关表征数据图见图1、2、3、5。

实施例2

在不加入氧气气氛改善剂的情况下,其余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得到的产品的相关表征数据图见图1、4、5。

综上所述,从图5的循环寿命测试数据对比图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在锰酸锂粉尘中添加氧气气氛改善剂,使得高温反应时锰酸锂材料的氧缺位产生得到有效抑制,并修复部分结构缺陷,使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通过造粒工艺,使得晶粒长大的程度可控,晶团或二次晶粒形貌趋向球形,大幅提高处理后产品的振实密度,改善其加工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