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688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电路板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业界的线缆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一电连接器、一内置电路板及一线缆,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末端焊接于内置电路板上,线缆前端也焊接于内置电路板,使得导电端子与线缆电性连接,在线缆焊接之前,由于各导线处于杂乱无序的分散状态,需要人工对进行各导线依据内置电路板各焊盘的排列顺序、位置,进行排序、整理,便于各导线能够准确焊接于内置电路板的对应焊盘上,提供焊接效率与品质。有的厂商还会增加一个绝缘理线块,理线块设有左右间隔开的若干定位槽,对各导线的位置进行定位,理线块的增加难免会导致产品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线缆焊接效率与品质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电连接器、一内置电路板、一线缆及一理线块,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及焊接脚,所述内置电路板具有相对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有与焊接脚焊接的前焊盘,所述后端部设有与线缆导体焊接的后焊盘,所述线缆向后延伸出理线块,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导线,每一导线包括导体及包裹导体的绝缘体,所述理线块在导线焊接之前低压注塑成型于导线上,对各导线排列后的顺序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理线块采用PA热熔树脂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插接孔,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延伸入插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Type-C插头连接器,还包括包裹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缠绕在线缆上的导电铜箔,所述导电铜箔埋设于理线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绝缘外模,所述绝缘外模注塑成型内置电连接器、内置电路板、线缆及理线块外侧,所述电连接器向前凸出于绝缘外模。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理线块在导线焊接之前低压注塑成型于导线上,对各导线排列后的顺序进行固定,使各导体依据后焊盘的排列顺序、位置,有序排列整齐,最终实现一次性多点准确焊接,极大的提高焊接效率及品质,产品在进行机械摇摆和弯曲测试时,理线块可以对导线形成整体保护,避免单根导线受力断裂,提高整体抗机械破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未显示绝缘外模。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电连接器10、一内置电路板20、一线缆30、一理线块40、导电铜箔50及绝缘外模(未图示)。

电连接器10为USB Type-C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1、导电端子12及金属外壳13,绝缘本体11设有一对接孔111,导电端子12具有位于前端的接触部121及位于后端的焊接脚122,接触部21伸入对接孔111内,焊接脚122沿左右方向排列成上下两排。金属外壳30包裹在绝缘本体1上。

内置电路板20具有前后相对的前端部21和后端部22,前端部21上下表面分别排布有一排前焊盘211,后端部22的上表面排布有一排后焊盘221,与前焊盘211电性连接。导电端子12的焊接脚122焊接于前焊盘211上。

线缆30为圆形,包含若干导线31,导线31包含导体311及包裹导线311的绝缘体312,导体311前端焊接于内置电路板20后焊盘221上。

理线块40采用PA热熔树脂材料(PA为Polyamide简称,中文名为聚酰胺)低压注塑成型于导线31上,介电常数与绝缘体32完全匹配,将导线31进行固定,使各导体311依据后焊盘221的排列顺序、位置,有序排列整齐,最终实现一次性多点准确焊接,极大的提高焊接效率及品质,产品在进行机械摇摆和弯曲测试时,理线块40可以对导线31形成整体保护,避免单根导线31受力断裂,提高整体抗机械破坏性能。

导电铜箔50缠绕在线缆30上,并埋设于理线块40内,绝缘外模注塑成型内置电连接器10、内置电路板20、线缆30、理线块40及导电铜箔50外侧,电连接器10向前凸出于绝缘外模,用以插接于插座连接器(未图示)内。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