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C连接器的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1504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QMC连接器的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装在数字配线架上的QMC连接器,尤其是QMC连接器的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通信的发展对器件的小型化、快捷安装的要求日益提高,现在客户使用小型连接器有BNC型、1.0/2.3型等系列连接器,但以上连接器中存在以下一些缺陷。BNC型连接器体积较大,不适用于数字配线架的小型化要求;1.0/2.3型连接器有三种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不方便选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QMC连接器的快速安装结构,实现统一快速安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QMC连接器的快速安装结构,连接器包括前外壳、外壳、中外壳和后外壳,所述前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中外壳设置在前外壳内,后外壳与外壳对插配合,在后外壳与中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子,前外壳铣成均匀6瓣,其中3瓣做斜凸起部分,外壳的前端头部A处设置三个长方槽,三个长方槽与前外壳斜凸起部分相配合,在中外壳上设置有中凸起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外壳由铍铜等弹性材料制成,铣成均匀6瓣,其中3瓣做斜凸起部分;外壳前端头部A有三个长方槽,需与前外壳A显示的凸起相配合,外壳是不固定的,可以在轴向有一定移动距离;中外壳中部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是为了顶住前外壳中间部分,使前外壳斜凸起部分在外壳A部分内始终处于凸起的弹性状态;母头部分需有一个槽,使之与公头安装结构相配合,当公头插入母头的时候,前外壳受力往下移动,当达到母头的槽内时,由于中外壳的凸起使前外壳斜凸起部分回弹,卡住母头内的槽不松脱,当公头和母头分离时,往后移动外壳,压迫前外壳向下移动,使之脱离母头的槽。

本实用新型实现快速安装,结构脱离便捷;结构安全可靠;体积较小,满足小型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公头母头对插配合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前外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前外壳的侧视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侧视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QMC连接器的快速安装结构,连接器包括前外壳6、外壳5、中外壳4和后外壳1,所述前外壳6设置在所述外壳5内,所述中外壳4设置在所述前外壳6内,所述后外壳1与所述外壳5对插配合,在所述后外壳1与所述中外壳4之间设置有绝缘子2,插针2装在绝缘子2内,所述前外壳6铣成均匀6瓣,其中3瓣做斜凸起部分7,所述外壳5的前端头部A出设置三个长方槽,所述三个长方槽与所述前外壳6斜凸起部分7相配合,在所述中外壳4上设置有中凸起部分8,本实用新型前外壳由铍铜等弹性材料制成,铣成均匀6瓣,其中3瓣做斜凸起部分7;外壳(前端头部A有三个长方槽,需与前外壳斜凸起部分7相配合,外壳是不固定的,可以在轴向有一定移动距离;中外壳中部有标识的凸起部分,凸起部分是为了顶住前外壳中间部分,使前外壳斜凸起部分7在外壳涂漆部分8内始终处于凸起的弹性状态,公头母头对插配合示意图如图2,母头部分需有一个槽,使之与公头安装结构相配合,当公头插入母头的时候,前外壳受力往下移动,当达到母头的槽内时,由于中外壳的凸起使前外壳凸起部分回弹,卡住母头内的槽不松脱,当公头和母头分离时,往后移动外壳,压迫前外壳向下移动,使之脱离母头的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