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自动化组装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07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便于自动化组装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自动化组装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传统继电器中,继电器中弹片下端的弹片端子是穿过线轮座,因此,在线轮座上形成的是一个开孔,此种结构适合手动安装,人工安装的时候中弹片从上往下运动,从而使弹片端子从开孔中穿过,但是现在的继电器已经开始走向自动化组装,在自动化组装的过程中如果还是按照手工组装流程来进行组装的话,组装机需要控制弹片端子下行穿过开孔,由于机器存在震动和误差,弹片端子在穿孔的时候经常不能对准开孔,出现弹片端子撞弯的现象,次品率非常高,基于以上问题,需要改变现有继电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自动化组装的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自动化组装的继电器,包括L形支架,所述支架横边上设置有线轮座,所述线轮座内设置有铁芯,所述支架竖边上端设置有可做上下弹性运动的磁极,所述磁极与支架竖边之间经设置的L形中弹片连接,所述中弹片的下端设置有弹片端子,所述线轮座的下端边上开设有槽口,所述弹片端子从槽口中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中弹片与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所述支架竖边外侧上形成两个定位销,所述中弹片竖边上形成两个定位孔,所述中弹片竖边的两侧分别形成中空的连接边,所述连接件空腔的远端内侧设置有挡片,该挡片与中弹片竖边之间形成支架竖边的夹持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中弹片与磁极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磁极上端形成两个铆钉,两个铆钉穿过中弹片横边后形成铆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为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继电器合适自动化组装,并且在组装的过程可以大大提升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2是中弹片的示意图;

其中,1、线轮座,2、支架,3、磁极,4、中弹片,41、弹片端子,42、连接边,43、挡片,44、定位孔,1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自动化组装的继电器,包括L形支架2,支架2横边上设置有线轮座1,线轮座1内设置有铁芯,支架2竖边上端设置有可做上下弹性运动的磁极3,磁极3与支架2竖边之间经设置的L形中弹片4连接,中弹片4的下端设置有弹片端子41,线轮座1的下端边上开设有槽口11,弹片端子41从槽口11中穿过。本实施例中,槽口11为矩形槽。

中弹片4与支架2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支架2竖边外侧上形成两个定位销,中弹片4竖边上形成两个定位孔44,中弹片4竖边的两侧分别形成中空的连接边42,连接件空腔的远端内侧设置有挡片43,该挡片43与中弹片4竖边之间形成支架2竖边的夹持区域。

中弹片4与磁极3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磁极3上端形成两个铆钉,两个铆钉穿过中弹片4横边后形成铆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适合自动化组装机进行组装,在安装中弹片4的时候,改变以往中弹片4由上至下的安装方式,改为现在的水平移动安装的方式,安装时,中弹片4水平移动,弹片端子41从外移至槽口11中,中弹片4上的定位孔44与支架2上的定位销配合实现初步固定,然后推动两个连接边42和挡片43,从而使中弹片4与支架2固定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