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翻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521发布日期:2019-09-06 20:2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自动翻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翻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PVD(英文全称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释义为物理气相沉积)镀膜设备只能实现硅片的单面镀膜,如果要满足工艺需求实现硅片的双面镀膜,需要硅片在PVD镀膜设备中完成单面镀膜后,进行一次硅片翻转,然后再次进入PVD镀膜设备进行背面镀膜。

但是,一般在进行翻片时大多为人工翻片,或者采用龙门架或多关节机械手将硅片先进行卸载,整体翻片后,在进行装载的方案。在上述方案操作中进行硅片翻片时,如果使用人工翻片,则会导致工作效率低,误操作率高,同时伴随着拖慢整个生产流程节拍,以及硅片破损率高等问题;如果采用龙门架或多关节机械手将硅片先进行卸载,整体翻片后,在进行装载的方案,会导致操作流程复杂,整个工艺流程需要进行两次硅片装卸载,降低工作效率,延迟生产流程节拍,同时也存在硅片破损率变高的问题。以上的硅片翻片方案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工作效率低、操作流程繁琐、无法满足生产流程节拍和硅片破损率变高等问题。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自动翻片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翻片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进行电池片翻片时存在工作效率低、操作流程繁琐、无法满足生产流程节拍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翻片装置,包括翻片机构;

所述翻片机构包括翻转架、固设在所述翻转架上的第一抓取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转动的驱动件;

所述第一抓取件抓取物料并随着所述翻转架的转动转向载片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翻片机构还包括第一可伸缩件;

所述第一可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架固接,所述第一可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抓取件固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可伸缩件设置在翻转架与第一抓取件之间,第一可伸缩件通过自身的伸缩以调整第一抓取件与翻转架之间的距离长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翻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翻转架铰接的第一支架;

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翻转架绕与所述第一支架的铰接点转动。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翻转架与第一支架铰接,便于驱动件驱动翻转架沿与第一支架的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抓取件转动,实现电池片的翻片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翻片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支架能够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便于拿取载板上的电池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翻片装置还包括载片机构;

所述载片机构包括载片架和设置在所述载片架的第二抓取件,所述翻转架将物料转向所述第二抓取件。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抓取件能够吸附通过第一抓取件传输的电池片,进而将接收到的电池片放置在载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载片机构还包括第二可伸缩件;

所述第二可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载片架固接,所述第二可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抓取件固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可伸缩件设置在载片架与第二抓取件之间,能够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长度,便于接收以及放置电池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载片机构包括第二支架;

所述载片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接,或所述载片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载片架与第二支架固接时,第二抓取件的位置不发生改变,仅有第一抓取件的转动传递电池片;载片架与第二支架铰接时,载片架也能够转动以便于接收电池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载片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

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支架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便于载片机架移动拿取和放置电池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抓取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抓取件沿所述翻转架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多个第一抓取件能够实现多个电池片的同时吸附,增加翻片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抓取件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抓取件沿所述载片架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抓取件与所述第一抓取件对应接取物料。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多个第二抓取件实现多个电池片的同时拿取和放置,增加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翻片装置,包括翻片机构;翻片机构包括翻转架、第一抓取件和驱动件,第一抓取件固设在翻转架上,第一抓取件用于抓取电池片;驱动件用于驱动翻转架转动,翻转架带动第一抓取件同步转动,进而实现被第一抓取件抓取的电池片的自动翻片,便于进行下一道工序,无需经过多次下料和上料的工序,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通过驱动件的驱动增加进行电池片翻片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了生产流程所需的节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翻片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翻片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载片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翻片装置的俯视图。

图标:10-翻转架;20-第一抓取件;30-驱动件;40-载片架;50-第二抓取件;60-第一可伸缩件;70-第二可伸缩件;80-第一支架;90-第二支架;100-第一导轨;110-第二导轨;120-驱动电机;130-电池片;140-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翻片装置包括翻片机构;翻片机构包括翻转架10、固设在翻转架10上的第一抓取件20和用于驱动翻转架10转动的驱动件30;第一抓取件20抓取物料并随着翻转架10的转动转向载片装置。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进行硅片双面镀膜工艺流程如下:

1、硅片通过人工或自动装载的方式将其敷设在载板上。其中自动装载硅片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包括龙门架自动装载机构和多关节机械臂自动装载机构是主要的两种实现方案;

2、载板通过自动传输机构通过上料台传入工艺腔室;

3、硅片由载板送入PVD镀膜设备中,进行正面PVD镀膜工艺;

4、完成硅片的正面镀膜工艺的载板,传出工艺腔室至下料台;

5、在下料台进行人工手动翻片,或者将硅片经过自动下料台收集至硅片料盒,然后整体翻转以使通过人工或自动机构将硅片敷设到载板上时,硅片未镀膜的背面可作为待镀膜面。

6、经自动传输设备将载板再次传输至上料台;

7、再次经过上料台进行PVD镀膜设备,进行硅片的背面镀膜;

8、硅片完成双面镀膜后,传出工艺腔室至下料台,经人工或自动卸载机构台完成硅片卸载,完成硅片的双面镀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自动翻片机构主要应用在电池片130的制造工艺中需要镀膜翻片的情景,例如将电池片130的一侧进行镀膜后,通过自动翻片机构将一侧镀膜后的电池片130翻转,使得电池片130进入镀膜设备内后其未镀膜的另一侧能够转向镀膜用的设备,作为镀膜工艺的操作面,从而实现双面镀膜的操作。

其中,自动翻片机构包括翻片机构,翻片机构包括翻转架10、第一抓取件20和驱动件30,第一抓取件20固设在翻转架10上,第一抓取件20用于抓取电池片130,驱动件30能够提供动力驱动翻转架10转动,进而通过翻转架10带动第一抓取件20转动,实现电池片130的翻片操作,便于进行下一道工序,无需经过多次下料和上料的工序,简化了操流程,同时通过驱动件30的驱动增加进行电池片130翻片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了生产流程所需的节拍。

进一步的,自动翻片装置还包括载片机构;载片机构包括载片架40和固设在载片架40的第二抓取件50翻转架10将物料转向第二抓取件50。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抓取件20从电池片130的第一侧抓取,使得第二侧能够朝向镀膜设备,进行电池片130的第二侧镀膜操作;当完成第二侧镀膜后,通过驱动件30驱动翻转架10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抓取件20带着电池片130同步转动,并将电池片130的第二侧能够转向安装在载片架40上的第二抓取件50,进而便于第二抓取件50能够抓取电池片130,则第一抓取件20对电池片130第一侧的固定作用会消除,仅留第二抓取件50对电池片130第二侧的固定作用,进而使得第二抓取件50能够带着电池片130移动至镀膜设备,对电池片130的第一侧进行镀膜,从而实现双面镀膜,并且在整个双面镀膜的工序中无需经过多个下料和上料的工序,从而也提高了电池片130翻片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了生产流程所需的节拍。

其中,在整个进行翻片的机构上还具有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驱动件30、人机交互界面分别电连接,进而当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发出操作指示,该操作指示传递至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分析处理后控制驱动件启动,使得驱动件30驱动翻转架10翻转一定角度;例如,翻转180度,使得翻转架10上的第一抓取件20携带电池片130同步翻转180度,转向载片架40上的第二抓取件50。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翻片机构还包括第一可伸缩件60;第一可伸缩件60的一端与翻转架10固接,第一可伸缩件60的另一端与第一抓取件20固接。

其中,第一抓取件20和第二抓取件50可以采用吸附型的抓取方式,即吸附装置;通过吸附装置产生的吸附力固定电池片130,例如吸附装置选择真空吸盘。

其中,第一抓取件20和第二抓取件50只要能够实现对电池片130的抓取功能即可,存在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通过夹持型的抓取方式,或者托持型的抓取方式。

具体的,翻片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翻转架10和第一抓取件20之间的第一可伸缩件60,第一可伸缩件60能够调节第一抓取件20距离翻转架10之间的长度。

在实际使用时,翻转架10设置在某一确定高度,当需要通过第一抓取件20吸附放置在载板140上的电池片130时,能够通过第一可伸缩件60伸长增加第一抓取件20距离翻转架10的之间的长度,使得第一抓取件20抵达电池片130所在的高度;在通过第一抓取件20运输的过程中,以确保电池片130不会轻易受到损坏,第一可伸缩件60可以收缩缩短第一抓取件20距离翻转架10的之间的长度,便于运输至第二抓取件50。

其中,第一可伸缩件60能够采用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接,活塞设置在缸体内,且能够沿缸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在实际使用时,缸体的底部与翻转架10固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抓取件20固接,进而通过活塞相对缸体的运动以调整第一抓取件20距离翻转架10之间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翻片机构还包括与翻转架10铰接的第一支架80;驱动件30驱动翻转架10绕与第一支架80的铰接点转动。

具体的,翻片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翻转架10的第一支架80,以确保翻转架10的稳定性良好;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架10与第一支架80铰接,便于驱动件30驱动翻转架10能够绕与第一支架80的铰接点转动;驱动件30固设在第一支架80上。

其中,驱动件30采用电机驱动,可控性以及适用灵敏度高。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翻片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100;第一支架80与第一导轨100滑动连接。

具体的,翻片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100,第一支架80与第一导轨100滑动连接,即能够沿第一导轨100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进而带动翻转架10移动。

在实际使用时,翻转架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80,且一个第一支架80对应设置一个第一导轨100,进而确保翻转架10两端平稳。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载片机构还包括第二可伸缩件70;第二可伸缩件70的一端与载片架40固接,第二可伸缩件70的另一端与第二抓取件50固接。

具体的,在第二抓取件50和载片架4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可伸缩件70,第二可伸缩件70能够调整第二抓取件50与载片架40之间的距离长度;在使用时,当第二抓取件50吸附到电池片130,需要通过第二抓取件50将镀完膜的电池片130再次放在载板140上,则可以通过第二可伸缩件70调节第二抓取件50的高度。

其中,第二可伸缩件70也可以采用伸缩气缸,缸体与载片架40固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抓取件50固件。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载片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90;载片架40与第二支架90固接,或载片架40与第二支架90铰接。

具体的,载片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90,载片架40安装在第二支架90上,通过第二支架90以确保载片架40的稳定性,使得第二抓取件50在吸附电池片130时,且带动电池片130运动的第二抓取件50不会出现晃动。

其中,载片架40能够和第二支架90固接;此时,翻转架10需要翻转180度使得第一抓取件20和第二抓取件50分别位于电池片130的相对侧。

类似的,载片架40能够和第二支架90铰接;此时,翻转架10在驱动件30的驱动力下能够进行翻转,同时,在第二支架90上也是设置有驱动件30,通过驱动件30驱动载片架4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抓取件50也能够同步转动;在此种情况下,翻转架10带动第一抓取件20转动90度,载片架40带动第二抓取件50转动90度,进而使得第一抓取件20和第二抓取件50能够分别位于电池片130的相对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片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110;第二支架90与第二导轨110滑动连接。

具体的,在第二支架90的底部也可以设置第二导轨110,且第二支架90和第二导轨110滑动连接,即第二支架90能够沿第二导轨110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带动载片架40以及第二抓取件50移动。

其中,在第二导轨11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支架90滑动的驱动电机120。

其中,在第一导轨100上也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支架80滑动的驱动电机120。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抓取件20为多个,多个第一抓取件20沿翻转架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抓取件50为多个,多个第二抓取件50沿载片架4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具体的,第一抓取件20和第二抓取件50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抓取件20沿翻转架10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设置,第二抓取件50沿载片架40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设置,且第一抓取件20的数量能够与第二抓取件50的数量一一对应,进而能够在依次动作对多个电池片130进行翻片操作,进而实现多个电池片130的双面镀膜操作,增加了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