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73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引线形状的改进。
图4示出了与本发明背景技术有关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1。电子部件1具有主体2,它的形状呈例如盘形,而电极3和4(电极4图示在图5中)分别形成在主体2两相对的主表面上。
电极3和4用焊料7分别与引线5和6电连接,在图4中焊料7用虚线示出。在该焊接时应用例如浸焊的方法。注意,也可以在熔化焊料以进行焊接之前把焊料引到引线5和6上来代替浸焊。两引线5和6分别沿相同的方向引出。而且,引线5和6具有横跨部分8和9,以适当的方向延伸,使彼此在电极3和4相连接的部分上横跨。
再有,图4中用虚线示出的树脂外层10涂覆以覆盖主体2。
这样供给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1,即由长长的夹持器11夹持住多个这样的部件,以沿纵向分布。夹持器11具有传送带12以及与其粘合的粘合带13。夹持器11通过夹紧传送带12与粘合带13之间的引线5和6的边缘部分来夹持电子部件1。
这些例如对引线5和6加工、把主体2插在引线5和6之间、把引线5和6与电极3和4焊接在一起以及涂覆树脂外层10等过程一般是在保持器11夹持住引线5和6时进行的。然后,在把电子部件安装到电路板上时,沿着例如切割线14切割引线5和6,把附有引线5和6的电子部件1与夹持器11分开。
电子部件的这种结构应用于例如附有引线的电容器上。在这种情况下,主体2是由介电陶瓷制成的。在相对的电极3和4之间产生静电电容,并由两引线5和6引出。
图5是图4所示的电子部件1的右视图。下面将参照该图解释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引线5和6在其分别与电极3和4连接的部分上形成横跨部分8和9,有可能使把每个横跨部分8和9的端部分别与电极3和4脱离,如图5所示,在横跨部分8和9的每个端部与电极3和4之间产生了间隙15和16。
在主部件2的厚度较大时,容易产生间隙15和16。
为了把横跨部分8和9与电极3和4相焊接,如图5所示常常在引线5和6上产生弯曲部分17和18,以在引线5和6与主体2的外缘部分之间产生例如约0.5毫米至1.0毫米的距离19和20,以防止在焊料7(见图4)进入到主体2的外缘表面周围时发生的电子部件1耐压的劣化。然而,如上所述,在引线5和6上产生弯曲部分17和18易于造成在横跨部分8和9的各端部与各电极3和4之间产生间隙15和16。
而且,当主体2由陶瓷制成时,当烧结以进行制造时陶瓷常常翘曲,并且主体2的两侧常常弯曲,变得不规则。使用这种弯曲的主体2,也产生间隙。
如果间隙15和16是这样产生的,则横跨部分8和9几乎仅在其支点21和22上以点接触的方式与电极3和4接触。因此,主体2往往将中心点转到与支点21或22的接触点上,使引线5和6与主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得不稳定。因此,可能把主体和引线焊接成甚至处于不适当的位置关系。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它可以防止如上所述的这种电子部件的引线与主体之间不希望有的错位。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它包含电子部件的主体,在主体的两相对的主表面上形成电极,两根引线电连接到各电极上,并分别沿相同的方向引出;每个引线形成一横跨部分,在连接到电极的部分上沿彼此横跨的方向延伸。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每根引线的横跨部分弯曲成在两点上与相应电极接触,两接触点之间相距预定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因为每根引线的横跨部分在两点上与相应电极接触,所以在把横跨部分与电极连接之前,要使电子部件的主体保持稳定。因此,难以发生主体相对于引线的错位,可以减少主体与引线以不适当的位置关系固定的故障。
而且,因为横跨部分在两个点上与相应电极接触,所以,焊料至少能可靠地焊到这两接触点上。因而,本发明还提高了横跨部分与电极焊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上述和其它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中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主体插到引线之间之前的引线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的侧视图4是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的正视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用于解释现有技术的电子部件问题。
图1是对应于图5的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1a,图2是示出了在电子部件内,把电子部件的主体2插到引线5a和6a之间之前引线5a的侧视图。
如把图1和2与图4和5比较所显见的那样,图1所示的电子部件1a具有数个零件,它们与图5所示的电子部件1内的零件相同。因此,图1和2所示的零件对应于图4和5所示的零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在此省略了对它们重复的解释。
引线5a和6a以及横跨部分8a和9a具有有利的形状。具体地说,横跨部分8a和9a弯曲成它们在分别在两点上与电极3和4接触,该两点之间相距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横跨部分8a和9a弯曲成圆弧状,它们在支点21和22上以及其端部23和24上与电极3和4接触。
根据本实施例,因为横跨部分8a和9a分别在两点上接触,所以可以稳定地夹持夹在引线5a和6a之间的主体2。因此,本实施例抑制了在用焊料7(参见图4)分别把横跨部分8a和9a与电极3和4焊接时发生主体2与引线5a和6a之间的错位引起的故障。它还可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虽然在图1中没有示出,但图4所示的树脂外层10也必须涂到电子部件1a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部件1b。它示出了横跨部分8a和9a可以在两点上分别与电极接触,即使由引线5a和6a所夹持的主体2a是诸如陶瓷等烧结体,也可以稳定地加以接触与夹持。
注意,横跨部分8a和9a的曲线形可以改成不规则的弯曲形,而不是该实施例所示的圆弧形。而且,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横跨部分8a和9a在支点21和22以及其端部23和24上分别与电极3和4接触,但横跨部分8a和9a的形状也可以改变,使它们在与端部23和24隔开一预定的距离的部分上与电极3和4接触,而不与端部23和24接触。
再者,虽然引线5a和6a的横跨部分8a和9a具有弯曲部分17和18以在图1所示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1a上产生间隙19和20,但本发明也可使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的横跨部分没有这种弯曲部分。
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通过其它焊接方法在引线和电极之间进行电连接的电子部件中。
而且,虽然图1所示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1a构成产生附有引线的电容器,但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的具有相似机械构造的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
虽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来说,许多其它的变化和改动以及其它用法是明显的。因此,本发明并不受此处具体的揭示所限。
权利要求
1.一种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包含主体,在其两相对的主表面上具有电极;和两根引线,分别电连接到各所述电极上,从所述主体以相同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引线各自具有一横跨部分,当引线分别沿连接到所述电极的分别所述相对的主表面延伸时,横跨部分沿彼此横跨的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引线的所述横跨部分弯曲成在第一和第二点上与相应的所述电极接触,所述两接触点之间相隔预定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点是所述横跨部分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引线还具有限定所述第一触点的弯曲部分。
4.一种附有引线的电子部件,包含主体,在其两相对的主表面上具有电极,和两根引线,分别电连接到各所述电极上,从所述主体以相同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引线各自具有触点,触点沿它们连接到所述电极的所述相同的主表面延伸;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引线的所述触点弯曲成在第一和第二触点上与相应的所述电极接触,所述两触点之间相隔预定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点是所述横跨部分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引线还具有限定所述第一触点的弯曲部分。
全文摘要
如果电子部件引线的横跨部分不能稳定地与电子部件主体的电极接触,则在把横跨部分与电极焊接时往往发生引线与主体之间的错位。为了在横跨部分与电极之间提供稳定的接触,把横跨部分弯曲成例如圆弧形,使它们在两点上分别与电极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02GK1164109SQ9710233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5日
发明者喜田耕作, 新宫浩二, 大菅信义, 生马保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