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465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尤指借由插入式被覆成型(InsertMolding)技术而在高密度排配的端子外成型绝缘本体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结构可在成型时提供高密度端子准确定位的依靠。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及便携式电脑的不断发展,不同电子设备间的电讯传输愈来愈频繁,其单位时间的电讯传输量也愈来愈大。于此同时,电子装置小型化的趋势使得电子设备本身仅能具备有限的内部空间,相对使得其内部组件体积及各组件的间的间隔愈来愈小。因此,各种电子装备上广泛用于传输电讯的电连接器也须朝体积小、端子数多的方向设计,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高密度端子的电连接器设计。在现有高密度电连接器的制造中,通常借助治工具将成排设置的端子对准在已预先射出成型好的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适当定位上,再对端子施加压力而使这些端子组入并固定于绝缘本体上,最后将端子尾端上的料带去除。然而这种压入组接方式对电连接器成品的机械及电性能有极大不良的影响,其一因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愈来愈多,且排列愈来愈密,故制造时不易保证各收容槽槽壁射出成型均匀,如此在收容端子的槽壁厚薄不均的情形下将容易造成端子组入力不均匀,使端子组接不易或有部分端子会无法承受过大的组接阻力而有弯折、翘曲等现象。再者,高密度的端子排配将使得收容端子的槽壁面愈来愈薄,而容易导致其不易稳定固持端子或固持力不足使端子易于脱出的现象。而且,由于须以治工具将端子以压入方式组接于绝缘本体内,因而将使端子与绝缘本体间产生相互挤压作用,造成端子无法准确定位,或者在邻接相当紧密的端子收容槽壁面上造成明显的机械损伤使绝缘本体容易出现龟裂等严重现象,进而影响电连接器的电性接合性能。另外,因表面粘接技术在端子与电路板接合中应用很广,这种表面粘接技术应用在具数量多且密度高的端子的电连接器上时,需要这些端子具有较高的共平面度方可达成良好的接合性能。然而,由于压入端子的施力部位恰好在各端子的焊接尾部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使端子的焊接尾部受力而发生过度弯曲并导致其共平面度降低,进而影响整体的电性接合性能。
为克服前述插入组接端子方式的缺点,目前已有利用插入式被覆成型(Insert Molding)技术制成的高密度电连接器问世,相关的电连接器构造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176,541、5,639,248、5,641,290、5,772,474、5,779,505及5,842,875号等案所揭示。然而,依插入式被覆成型技术制造电连接器,插入式成型模具内的端子仅能依靠连接在端子焊接尾端上的料带对端子提供局部的固持定位功能,如此不但夹持定位的位置少而不够全面,而且相对于焊接尾部的另一端还形成自由端状,因此在射出成型时射料强大的射出压力下,端子将无法承受此压力而极易有偏离原位置的现象,如此将在成型后造成许多端子相互抵触短路的不良品,而且,对表面接合型端子而言,其尾端部经弯折垂直于其它部分,若无法对该弯折部分提供良好的定位,如此在成型时同样无法达成使端子处于正确的射出成型后的孔位上以供对接之用,并且会影响其弯折度使尾端部的共平面性不佳。因此,各制造厂家在更广泛运用插入式被覆成型方法制造高密度电连接器的同时,无不同时寻求射出成型时定位端子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其是在高密度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置许多定位机构,以在其端子借由插入式被覆成型技术置入模具成型绝缘本体时,能实现对高密度端子的准确定位,进而有助于提高电连接器成型绝缘本体时的合格率,并提高其可靠性及电性传输的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特征来达到上述目的,该电连接器结构具有沿纵长向延伸的绝缘本体,于绝缘本体上开设有中央开槽,该开槽的两内侧壁借插入式被覆成型直接成型在若干个导电端子外,各端子于绝缘本体射出成型前经直角弯折并于弯折处形成弧形弯折面,射出成型后该端子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端部可表面接合于电路板上,而端子垂直于该尾端部的部分设有端部、接触部及固持部等构造。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接合面对应端子延伸出的尾端部位置设有与端子同数目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且端子的弯折面收容于该第一定位孔内,而端子固持部的下侧面与该第二定位孔相贯通,借该两定位孔的设置将使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定位效果更佳。
依据上述特征,该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对接面较端子远离于电连接器纵长向中心线且对应每一端子的位置均开设有与端子同数目的开孔,于绝缘本体两外侧壁上也开设有纵长向的凹槽,且这些凹槽内对应端子的位置设置有凸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绝缘本体在射出成型时可使各端子尾端部附近的弯折部分正确定位,且不致有影响对接效果的倾倒或歪斜及影响结合效果的共平面度不佳等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沿A-A线方向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在绝缘本体射出成型前其一端连接于料带上的端子适当排配于定位上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在绝缘本体射出成型前其端子置于模腔内借模块夹持定位局部构造的立体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在绝缘本体射出成型前其端子置于下模座上示意的局部构造侧剖视图。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包括导电端子10、绝缘本体31及焊接垫4等组件。其中,绝缘本体31呈纵长方向延伸,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一端为对接面301,而绝缘本体31与电路板(未图示)相焊接的一端则为接合面302。在绝缘本体31对接面301的中央成型有一中央开槽32。若干个导电端子10设置于该开槽32的两内侧壁上,各导电端子10的一端为端子的端部12,其尖端经冲裁后形成有倾斜设置的导引部121,这些导引部121可当绝缘本体与端子10成型后嵌入绝缘本体31内强化端子10与绝缘本体31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绝缘本体31对端子10的间隔功能。端部12向下延伸有呈长形的接触部13以供对接时导抵之用,且该接触部13又向下延伸有固持部14。这些固持部14两侧凸伸有两对凸刺141,以在射出成型后固持于绝缘本体31内。固持部14相对远离接触部13的另一端经直角弯折后垂直固持部14延伸有焊接用的尾端部15,借这些尾端部15表面粘接于电路板上而可使电连接器3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外,绝缘本体31两纵长端设置有凸块36,其在与对接电连接器(图未示)对接时可导正二者的对接而具有防呆作用,以实现对接准确的目的。而且,凸块36旁侧的绝缘本体31进一步一体凸伸有凸台37,该凸台上开有通孔38,以供组装呈直角弯折的焊接垫4,该焊接垫4可于端子10焊固的同时将电连接器3焊固于电路板上,以提供加强固持或接地的多种功效。
再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绝缘本体31的对接面301较端子10端部12远离于电连接器纵长向中心线且对应每一端子10的位置上均开设有与端子10同数目的开孔33,这些开孔33靠向绝缘本体31两外壁的一侧均设置有弧面331,且于开孔33尖端处设置有斜面332。另外,绝缘本体31两外侧壁上开设有纵长向延伸的凹槽34,这些凹槽34内对应端子10的位置设置有凸肋341,且这些凸肋341于上下两端与绝缘本体31相连接处也设置有斜面342。在绝缘本体31接合面302对应于端子10延伸出其尾端部15的位置处开设有与端子10同数目的第一定位孔35,该第一定位孔35将端子10的弯折面151(参照图5)收容于其中。另外,如图4所示,在两端子10尾端部15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孔39,且该第二定位孔39与端子10固持部14的下侧面142是彼此通连且相互平齐。
再请一并参阅图5、图6及图7,本发明电连接器结构3绝缘本体31与端子10是借由以下过程制造而成。
请先参阅图5,首先将用于制造端子的原料板材(未图示),经冲模冲裁后成型出若干个呈直角弯折的端子10,且这些端子10尾端部15的一端均连接有料带11。
再请配合参阅图6及图7,射出成型前将两排端子10夹持固定于模具2内,利用插入式被覆成型技术于端子10射出与之固定的绝缘本体31而得电连接器3。其中模具2分为上模座20、下模座21、第一模块26及与第一模块26相对称设置的第二模块27。其中,上模座20的底面垂直延伸有块状模仁201。由上模座20底面且于模仁201两侧也垂直延伸出与端子10的形状相对应的两排柱状平行夹持模块23,其在射出成型时端子10的端部12将夹持于这些平行夹持模块23与模仁201之间,进而确保端子10的端部12于射出成型时不会发生沿垂直于电连接器3延伸方向的错位而导致端子10端部12的不正确定位。再者这些平行夹持模块23的延伸末端设置有导角231,以便于平行夹持模块23及模仁迅速准确地将端子10的端部12夹持。于绝缘本体31对接面301上的开孔33是由该平行夹持模块23射出成型后脱模而形成,且由于导角231设计将使开孔33底部也形成有斜面332。另外,该平行夹持模块23与上模座20的相交处靠向远离模仁201的一侧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加强肋202,其可强化模块的夹持强度,以避免平行夹持模块被高压射料冲歪而无法继续抵持端子并造成外观上的不良,而射出成型后绝缘本体31开孔33侧壁的斜面331即由这些加强肋202成型脱模后而得。另外,模具2的第一模块26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梳齿状的间隔夹持模块24,电连接器3绝缘本体31两侧壁所形成的凹槽34由这些间隔夹持模块24成型而得,这些间隔夹持模块24靠近端子10的接触部13处设置有呈间隔排布的夹持齿241,两相邻的夹持齿241间设置有凹口242,借这些相邻的夹持齿241可夹持定位端子10的接触部13,可在射出成型时确保端子10在沿电连接器延伸的方向上不会发生偏移错位,且电连接器3绝缘本体31凹槽34内设置的凸肋341由所述间隔夹持模块24的相邻的两夹持齿241间的凹口242射出成型而得。该凹口242的底部也设置有斜面243,图3所示凹槽34凸肋341上下两端与绝缘本体31相连接处设置的斜面342即由这些凹口242底部的斜面243成型而得到,借这些斜面342的成型将有助于凸肋的成型强度,使其能有效抵住端子。第一模块26的底部设置有指状夹持模块25,这些指状夹持模块25压止于端子10尾端部15的上方,且其前端对应端子10弯折面151而设置为圆弧面251,在射出成型时能较稳固地压持端子10,以使其尾端部15不会发生沿端子10接触部13延伸的平行方向上的偏移错位,从而确保端子10焊接时的较佳平面度,同时,由于指状夹持模块25的圆弧面251与端子10弯折面151能够更好的贴靠接触,使端子10不至遭到模具按压时所产生的强大压力而变形损坏。由于第一模块26与第二模块27为对称的结构,所以,其上也设置有间隔夹持模块24及指状夹持模块25用以夹持定位电连接器3的导电端子10。再请配合参阅图4及图6所示,该下模座21对应于每两个端子10的尾端部15之间设有凸条210,且该凸条210的高度相等于自端子10焊接表面到固持部14的凸刺141的下侧面142的距离,也就是说,该凸条210与端子10的凸刺141相接触以对该凸刺141形成支撑,从而更好地限制端子10于垂直方向上的定位。而前述的绝缘本体31第二定位孔39即由该凸条210在成型后所获得,因此,第二定位孔39会与端子10的凸刺141下侧面142相互接通。另外,下模座21的每两个凸条210将可与第一、第二模块26、27上的任一指状夹持模块25相对接配合,如此不仅可对端子10的尾端部15提供较佳的夹持定位,同时也可提供第一、第二模块26、27于纵长向的定位。
当端子10与绝缘本体31一体射出成型后,去除连接于端子尾端部15上的料带11,再将焊接垫4由电连接器3两端部组装入通孔38即可得到电连接器3。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沿纵长方向延伸,设有对接面及接合面,其于对接面上设有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用的开槽,而导电端子经弯折后借射出成型而与绝缘本体结合为一体,并具有固持部以与绝缘本体产生干涉固持及延伸出绝缘本体接合面而可接合至电路板上的尾端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对接面对应端子弯折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其中第一定位孔设于端子尾端部上侧且将端子的弯折部位完全收容其中,而第二定位孔与端子固持部的下侧面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该端子尾端部及固持部之间设有弧形弯折面,且该弧形弯折面即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定位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绝缘本体对接面较端子远离于电连接器纵长向中心线且对应每一端子的位置开设有与端子同数量的开孔,这些开孔尖端设置有斜面,且开孔靠向绝缘本体两外壁的一侧均设置有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绝缘本体两外侧壁上开设有纵长向的凹槽,凹槽内对应端子的位置设置有凸肋,凸肋与上下绝缘本体相连接处设置有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端子相邻固持部且远离尾端部的一端进一步设有接触部,而绝缘本体端子接触部的侧壁位置一体设置有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绝缘本体两纵长端适当位置处各形成有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凸块下方由绝缘本体一体凸伸有凸台,其上开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该电连接器结构进一步设置有呈直角弯折状而可组于绝缘本体通孔内的焊接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其纵长向延伸的绝缘本体开设有一中央开槽,该开槽的两内侧壁是直接成型在若干导电端子外,各端子具有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端部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部、接触部及固持部等构造。在绝缘本体接合面对应端子延伸出的尾端部及其附近位置设有可收容端子尾端部的第一定位孔及与端子固持部的下侧面相接通的第二定位孔,借该两定位孔的设置将使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定位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H01R12/32GK1281273SQ9911389
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0日
发明者小关美嗣, 佐藤隆, 黄冠富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