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32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便于组装、且可对端子进行稳固定位的通用汇流排电连接器。
随着直立式电脑的发展,电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配置由单一组件的组装,发展为节约占用电路板面积的模组化设计。特别是目前广被使用的通用汇流排电连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USB)因其速度快,且可整合大部分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用连接器,而成为业界的一种标准。现有此类连接器通常仅由绝缘本体、固接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组成,其中导电端子的接触端固接在绝缘本体上所设的插槽内,以根据需要供不同类型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进而完成特定的功能,而焊接端则自绝缘本体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并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然而,因该类连接器上未设有对导电端子焊接端进行固持定位的构造。因而当这些电连接器在运输给客户的过程中,其上的导电端子焊接端很容易受到碰撞进而产生偏斜,以致无法确保其质量及独立进行销售。
而为了改善前述状况,另一类连接器在其上则设有对导电端子焊接端进行固持定位的构造,其相对于导电端子焊接端位置处通常设有定位孔,以将这些焊接端收容定位在其中。然而,因受这些定位孔尺寸大小的限制,这些焊接端通常无法弯折成半圆弧形,而片状焊接端则易发生变形。因此,同样不能达到确保该电连接器的质量。另外,因这些定位构造通常是借与绝缘本体间过盈配合而达成固接在绝缘本体上,因此,其不仅组装困难,而且在组装完成后也极易发生松动而不利于对导电端子焊接端进行固持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装置的电连接器,借其可对导电端子进行可靠定位,且能使之便捷稳固地组固在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电连接器主要包括有绝缘本体、固接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用以对导电端子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周侧的遮蔽壳体。其中绝缘本体上至少包括有一插接面,自该插接面沿对接方向至少贯穿设有一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则收容固接其中。另外,在该插接面适当位置处至少凹设有一固接孔。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大致呈板块体构形,其包括有组固部及主体部,其中组固部是沿着垂直主体部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通过其与绝缘本体插接面上所设的固接孔相固接,可将定位装置稳固组固在绝缘本体上而不发生松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可对导电端子进行可靠定位,并可防止焊接时锡料落入产品内部造成端子间短路。
2.便于将定位装置组装在绝缘本体上及确保其间的稳固固接。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沿图3上的IV-IV线的剖视图。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绝缘壳体1、导电端子2、定位装置3及遮蔽壳体4(图4示)等,其中绝缘壳体1呈长方形体,其一端面设为对接面10,自该对接面10向内凹设有一定深度的对接槽12(如图4所示),以供对接连接器插接(未图示)。且在该对接槽12内沿对接方向向外凸伸有对接凸板13(如图4所示),以当对接连接器插入该对接槽12内时,增加其间的接触强度。另外,在该对接凸板13的一侧表面沿对接方向并排设有四个端子收容槽14,且这些端子收容槽14进一步垂直贯穿绝缘本体1,以将导电端子2收容固接其中。而与对接面10相对的另一侧端面则设为插接面11,自该插接面11上端向内凹设有一收容部15,并自该收容部15的端子收容槽14上方沿对接方向向内凹设有数个固接孔151,以与定位装置3上的组固部32相固接(容后详述),进而将其收容组固于收容部15内。另外,在该插接面11上的端子收容槽14的下方凹设有定位槽161,以供端子2上的焊接端22收容定位其中。并在该绝缘本体1的横向两相对侧表面的中部及后侧适当位置处各对称设有扣持块17及凹陷部18,以分别与遮蔽壳体4上的对应构造相配接(容后详述)。而在绝缘本体1的底表面19前端及后端沿对接方向分别对称布置有两凸肋191及二凸块192,以当电连接器组装在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时作垫高之用,进而使其与印刷电路板不接触。
导电端子2具有接触端21、焊接端22及配合端23,其中接触端21用来同对接连接器的配合端子相接触,焊接端22用来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相焊接,且其弯折成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的构形,以确保其在组装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弯折变形。而配合端23则用来将导电端子2稳固固接在端子收容槽14内,且其上设有倒刺231,以进一步增加导电端子2与端子收容槽14间的固接强度。
结合参照图2,定位装置3包括有主体部31及组固部32,其中主体部31在相对于绝缘本体1上所设的定位槽161位置处向下垂直延伸有对应数量的定位柱311,其大小恰可与定位槽161相配合,以将导电端子2的焊接端22夹置定位其间,进而确保这些焊接端22始终处于特定位置上。另外,在主体部31与绝缘本体1的插接面11相配合的表面上凸设有数个抵接凸部312,这些抵接凸部312相对于定位柱311交错布置,且其高度恰可与前述定位槽161间所形成的隔块162相配合。而其组固部32,在本实施例中,则为自上述与绝缘本体1的插接面11相配合的表面上端沿垂直该表面的方向向外凸伸的导引固接柱,借其与绝缘本体1上与的对应的固接孔151相组接,可使定位装置3稳固组接在绝缘本体1的收容部15内。
再请参照图1,遮蔽壳体4包括有前遮蔽壳体41及后遮蔽壳体42,其中前遮蔽壳体41是由与绝缘壳体1的对接面10相配合的第一表面410、与绝缘本体1两横向侧面相配合的第二表面411及第三表面412弯折成型而成,其中第一表面410相对于对接槽12处设有一插接口413,该插接口413在其周边上向内弯折设有数个接地弹片414,以当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与本实用新型相对接时,其可与对接连接器上的遮蔽壳体相接触,进而构成接地回路。第二表面411及第三表面412在相对于绝缘本体1横向侧面上所设的扣持块17及凹陷部18处分别对应设有扣持孔415及卡扣片416,其中该扣持孔415与扣持块17相扣接,卡扣片416是自第二表面411或第三表面412上向内冲设而成,且其各相对于第二表面411及第三表面412形成一卡缝417,通过该卡缝417与后遮蔽壳体42上向前凸伸的凸片421卡接,以构成一遮蔽整体,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其所形成的连接器整体如图3所示。
在组装时,先将导电端子2沿对接方向自插接面11插入端子收容槽14内,使其对接端21紧贴在对接凸板13上,并使其焊接端22弯折收容在定位槽161内。接着,将定位装置3同样沿对接方向自插接面11插入收容部15内,此时,该定位装置3上所设的定位柱311与定位槽161相配合,以将导电端子2的焊接端22夹置定位其间,进而使之始终处于特定位置上。另外,其上的导引固接柱32与绝缘本体1上与之对应的固接孔151相固接,进而将该定位装置3稳固组接在该绝缘本体1上。而后,将前遮蔽壳体41由前自后同样沿对接方向套接在绝缘本体1的部分侧面上。最后,将后遮蔽壳体42由后向前包覆在绝缘本体1的剩余部分侧面上,并使其上所设的卡片421与前遮蔽壳体41上所设的卡扣片416相扣接,进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屏蔽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因定位装置3上的定位柱311可与绝缘本体1上的定位槽161相配合,并将导电端子2的焊接端22稳固固置其间,因而其可达成对这些焊接端22可靠定位,并可防止这些焊接端22在焊接时因锡料落入产品内部而造成短路。另外,由于其上所设的导引固接柱32可与绝缘本体1上所设的固接孔151相固接,因而可将该定位装置3稳固组接在绝缘本体1上而不发生松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定位装置及遮蔽壳体等,其中绝缘本体一表面设为插接面,自该插接面沿对接方向贯穿设有至少一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则收容固接其中,另外,在该插接面适当位置处向内至少凹设有一固接孔,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呈板块体构形,包括有主体部及组固部,其中主体部与绝缘本体的插接面相配接,而其组固部是沿着与主体部相垂直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且其与插接面上所设的固接孔相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在其插接面上向内凹设有一凹陷部,端子收容槽则设于其上,在端子收容槽的正下方对应凹设有定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上所设的组固部为沿垂直主体部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导引固接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在其主体部上相对于绝缘本体上所设的定位槽处凸伸有定位柱,该定位柱可与前述定位槽相配合,导电端子焊接端则夹置在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的定位柱间交错布置有抵接凸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上与插接面相对的另一表面设为对接面,且自该对接面的中部向内凹设有一对接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对接槽内沿对接方向向外凸设有一对接凸板,端子收容槽的一部分则延伸至其一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是由前遮蔽壳体及后遮蔽壳体组合而成,其中前遮蔽壳体相对于绝缘本体上所设的对接槽处设有一插接口,在该插接口的周边上向内弯折设有数个接地弹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定位装置及遮蔽壳体。其中绝缘本体至少具有一插接面,自该插接面沿对接方向至少贯穿设有一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则收容固接其中。另外,在该插接面上至少凹设有一固接孔。定位装置包括有组固部及主体部,其中组固部沿着与主体部相垂直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通过其与前述插接面上所设的固接孔相固接,可将定位装置稳固组固在绝缘本体上,进而对导电端子进行可靠定位。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395421SQ9923948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1日
发明者朱自强, 尧中华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