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3707发布日期:2020-11-25 14:5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板,也称柔性线路板或fpc,基于其良好的可挠折性、高可靠性、良好的介电性能,被广泛用于与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

目前,针对尺寸较大尺寸的柔性板一般采用直接冲缝的方式制作外形,并在预留柔性板与柔性板辅助区域的一些连接位,在焊接元器件时,辅助区域能够进一步充当柔性板的支撑结构,确保产品焊接的支撑性;后续焊接完成元器件之后,再将连接位撕掉,将柔性板从柔性板辅助区域上取下。

但冲缝的成型结构在冲切过程中,冲刀较薄容易崩坏,冲刀与柔性板挤压,容易影响柔性板涨缩,或使柔性板产生拉扯、撕裂等问题;并且在焊接完成元器件后撕掉连接位时,柔性板连接位容易被牵连而撕裂,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板成型方法,可减少柔性板冲切过程产生的段差或毛刺,提高柔性板的成型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板成型方法,包括:

所述柔性板由第一外层覆盖膜、柔性板芯板、第二外层覆盖膜自上而下构成叠层结构;所述柔性板成型结构包括冲切位和非冲切位,所述冲切位为贯通槽体,贯穿所述柔性板的叠层结构,所述非冲切位为分布在冲切位之间的由柔性板芯板形成的隔断,所述非冲切位呈连接桥体,所述冲切位和非冲切位呈交错分布,构成所述柔性板成型结构;所述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内轮廓为柔性板的成型轮廓;所述第一外层覆盖膜与第二外层覆盖膜均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非冲切位的位置相对应重叠,所述通孔的圆心与所述非冲切位中心位置重叠;所述非冲切位形成的所述连接桥体的宽度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的冲槽结构,替换原有的冲缝方式,实现使用双人冲刀冲切,有效避免了冲刀崩坏,同时避免了柔性板冲切时拉扯问题,且冲槽给予柔性板更大释放内应力的预留空间,避免柔性板涨缩变形,且在柔性板覆盖膜上制作通孔,使柔性板连接桥体位置处仅存在柔性板芯板层而无覆盖膜层,便于后续焊接完元器件后的连接位撕掉,无覆盖膜的设计避免了撕掉时由于覆盖膜韧性大而牵连柔性板被撕裂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冲切位的数量≥1个,所述非冲切位的数量≥1个。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贯通槽体的宽度0.5mm~0.8mm。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非冲切位呈长方形连接桥体,所述长方形连接桥体的宽度尺寸为0.3mm~0.6mm。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非冲切位呈梯形连接桥体,所述梯形的上底宽度尺寸为0.2mm~0.4mm,所述梯形的下底宽度尺寸为0.5mm~0.8mm。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一外层覆盖膜和第二外层覆盖膜的通孔直径为0.6mm~0.8mm。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结构的制作方式为制作第一、第二外层覆盖膜通孔,贴合第一、第二外层覆盖膜,冲切成型槽体;根据柔性板外形冲切外层的总体流程,设计和制作连接位数量和形状,确保柔性板与辅助区域的有效连接的可靠性,设计和制作贯通槽体宽度、非冲切位宽度、通孔直径,保证非冲切位的连接位的可扯断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设计和制作外层覆盖膜的贴合精度与冲切方式,能够确保外层覆盖膜与柔性板本体的精度范围,从而保证焊接完元器件后柔性板能够从辅助区域有效取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图1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非冲切位与外层覆盖膜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非冲切位与外层覆盖膜制作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另一种非冲切位与外层覆盖膜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的另一种非冲切位与外层覆盖膜制作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柔性板,101、第一外层覆盖膜,102、柔性板芯板,103、第二外层覆盖膜,11、柔性板外形轮廓,20、柔性板成型结构,201、冲切位,202、非冲切位,3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板成型方法,包括:

所述柔性板10由第一外层覆盖膜101、柔性板芯板102、第二外层覆盖膜103自上而下构成叠层结构;

所述柔性板成型结构20包括冲切位201和非冲切位202,所述冲切位201为贯通槽体,贯穿所述柔性板10的叠层结构,所述非冲切位202为分布在冲切位201之间的由柔性板芯板102形成的隔断,所述非冲切位202呈连接桥体,所述冲切位201和非冲切位202呈交错分布,构成所述柔性板成型结构20;

所述柔性板成型结构20的内轮廓为柔性板外形轮廓11;

所述第一外层覆盖膜101与第二外层覆盖膜103均包括通孔30,所述通孔30的位置与所述非冲切位202的位置相对应重叠,所述通孔30的圆心与所述非冲切位202中心位置重叠;

所述非冲切位202形成的所述连接桥体的宽度小于所述通孔30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冲切位201的数量≥1个,所述非冲切位202的数量≥1个。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槽体的宽度0.5mm~0.8mm。

进一步地,所述非冲切位202呈长方形连接桥体,所述长方形连接桥体的宽度尺寸为0.3mm~0.6mm。

进一步地,所述非冲切位202呈梯形连接桥体,所述梯形的上底宽度尺寸为0.2mm~0.4mm,所述梯形的下底宽度尺寸为0.5mm~0.8mm。

在制作过程中,所述非冲切位202的中间线宽度一般是所述通孔30的孔径的2/5~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覆盖膜101和第二外层覆盖膜103的通孔直径为0.6mm~0.8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板成型结构,通过冲切位201和非冲切位202的设计与制作,替代原有的冲缝方式,避免冲缝造成柔性板的涨缩过度、撕裂等问题;采用第一外层覆盖膜101与第二外层覆盖膜103设置通孔30的结构,通孔30的位置与非冲切位202的位置相对应重叠,通孔30的圆心与非冲切位202中心位置重叠的结构设计与制作,从而使非冲切位202只存在柔性板芯板102,在撕掉柔性板时,不会存在第一外层覆盖膜101与第二外层覆盖膜103由于韧性连接使柔性板撕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