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7596发布日期:2019-10-29 20:2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大面积的鱼塘养鱼过程中,大多是采用投料机向池塘、水库等的水体进行投料,现有技术的投料机存在如下缺陷:(1)投料范围小,需要将投料机装船后,但这种饲料抛洒方式占用人力、设备投资高、效率低;(2)市场上的投料机不能拌料,特别投喂发酵饲料时,会因发酵饲料干湿不均匀而影响饲养效果,发酵饲料干湿不均匀还容易结块和起拱,导致投料机经常堵塞,需人工疏通,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包括底座、鼓风机、进料管、拌料罐、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出料管,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轮子,所述鼓风机及拌料罐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鼓风机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拌料罐包括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管的中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的进料口与所述拌料罐的出料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拌料罐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拌料罐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拌料罐内且连接有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缠绕连接有螺旋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为波纹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管为波纹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设有底座,底座的下方设有轮子,方便移动该装置的位置,省时省力;该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还设有拌料罐,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搅拌杆转动将罐体内的饲料混合均匀,避免因饲料干湿不均匀而结块,避免堵塞;该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还设有鼓风机、进料管、第二连接管及出料管,利用鼓风机产生的风压将混匀后的发酵饲料料经进料管、第二连接管及出料管抛送至养殖水体,操作方便,投料范围大,无需装船操作,成本低,投料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拌料罐的纵剖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鼓风机,3-进料管,31-进料口,4-拌料罐,41-罐体,42-出料口,43-驱动电机,44-出料阀,45-搅拌杆,46-螺旋片,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出料管,8-轮子,9-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包括底座1、鼓风机2、进料管3、拌料罐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出料管7,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轮子8,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推板9,鼓风机2及拌料罐4均安装在底座1上,鼓风机2的出口端与进料管3的一端连接,拌料罐4包括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罐体41,罐体4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42,进料管3的中部设有进料口31,进料管3的进料口31与拌料罐4的出料口42通过第一连接管5连接,进料管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管6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出料管7连接。

拌料罐4的出料口42处设有出料阀44;拌料罐4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43,驱动电机43的输出端伸入拌料罐4内且连接有搅拌杆45;搅拌杆45的外表面固定缠绕连接有螺旋片46。

第一连接管5为波纹软管。第二连接管6为波纹软管,采用波纹软管连接进料管3和出料管7,使得出料管7与进料管3之间的角度可调,从而方便调整出料管7的出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时,利用底座1上的推板9及底座1将移动式拌料投料装置移动至池塘边,用支架将出料管7固定在塘边,出料管7的出料处伸向养殖水体的上方,将发酵饲料倒入拌料罐4中,启动驱动电机43,驱动电机43通过搅拌杆45及螺旋片46对罐体41内的发酵饲料进行搅拌,混匀后,打开出料阀44,同时启动鼓风机2,利用鼓风机2产生的风压将混匀后的发酵饲料料经进料管3、第二连接管6及出料管7抛送到鱼塘内,操作方便,投料范围大,无需装船操作,成本低,投料效率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