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杂环化合物的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方法

文档序号:57122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杂环化合物的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采用具有血细胞扩增作用的低分子化合物为特征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在该化合物的存在下于含有各种细胞 因子和/或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使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扩增的方法、采用该扩增 方法的基因治疗方法以及采用通过该扩增方法得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细 胞治疗用材料。
背景技术
血液中存在作为承担身体机能的血细胞的下述各细胞系列与氧运输相关的红细 胞系,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系,与感染防御相关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或巨噬细胞等骨 髓白细胞系,负责免疫的τ细胞和B细胞等淋巴细胞系。这些血细胞都通过由共同的起源、 即造血干细胞分化并成熟,从而在个体的一生中始终维持、产生。在这里,造血干细胞定义 为兼具可分化为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功能细胞的多能性和在维持这样的多能性的 状态下自我增殖的能力(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根据至今为止的研究,已知造血干细胞首先定向为骨髓白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 这2个系列,分别分化为骨髓系干细胞(混合集落形成细胞,CFU-GEMM)和淋巴细胞系干 细胞,进而,骨髓系干细胞经过成红细胞爆式集落形成细胞(BFU-E)、红细胞集落形成细胞 (CFU-E)而形成红细胞,经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MEG)而形成血小板,经粒细胞-巨 噬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GM)而形成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经嗜酸性 粒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EO)而形成嗜酸性粒细胞;而淋巴细胞系干细胞经前T细胞而形 成T细胞,经前B细胞而形成B细胞。还有,这些细胞中,形成直径Imm以上的高分化能力 集落的细胞被称为HPP-CFU集落形成细胞,已知与混合集落形成细胞(CFU-GEMM)同为分化 程度最低的造血祖细胞。这些骨髓系干细胞及由其衍生的各种造血祖细胞可以根据在各种 细胞因子的存在下于软琼脂或甲基纤维素等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的各种集落的性状来 确定(参照非专利文献1)。近年来,作为源自造血或免疫的功能障碍的各种血液疾病、癌症、免疫缺陷症、自 身免疫疾病、先天性代谢异常症等多种治疗困难的疾病的根治性治疗方法,采用自体或同 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外,最近报道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脑梗塞或心肌梗塞及闭塞性 动脉硬化症等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参照专利文献2、3、4)。其中,骨髓移植的治疗实际案 例多,被最多地确立为标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法。但是,为了骨髓移植,提供骨髓的供 者和接受移植的受者的人白细胞抗原(HLA)的一致率必须高,来自供者的骨髓的供给不足 成为问题。此外,供者必须入院4天左右,还有伴随大量采集骨髓的疼痛、发热和出血,对供 者的负担大。作为替代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源,现在也使用外周血。如果对人给予粒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G-CSF),则造血干细胞被从骨髓动员至外周血,因此将该动员的造血干细胞用血液 成分分离装置浓缩后,用于移植。但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连续4 6天对供者给予G-CSF,还可能会伴随给药而产生的副作用(血液凝固、脾脏肥大),对供者的负担大。另外, 虽然造血干细胞通过给予G-CSF而被从骨髓动员至外周血,但其效率因供者而异,也有时 无法获得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另外,最近明确了脐带血含有与骨髓同等程度的造血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移植 是有效的(参照专利文献5)。脐带血即使HLA型不完全一致也可移植,重度的急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GVHD)的发病率比骨髓和外周血低,其使用价值得到确认,因此使用频率不断增 力口。但是,平均从一名提供者所采集的脐带血的量少,脐带血所 含的造血干细胞数也少,因 此其应用主要局限于儿童。此外,在对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的治疗法的致死性遗传疾病或HIV感染症、慢性肉 芽肿病、生殖细胞肿瘤的基因治疗中,造血干细胞也被认为是有效的细胞。但是,为了使插 入有目标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高效地转染到造血干细胞中,通常要求使处于静止期的造 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人为地促进自我增殖。另外,还存在经转导的造血于细胞为了长期 维持基因的表达而需要在培养体系中维持未分化的状态等课题。因此,期待用于高效地导 入基因的细胞增殖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为了解决以上的使用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和基因治疗的课题,需要在体外(ex Vivo)扩增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技术,至今为止已尝试了各种培养方法。在这里,对培养的造血干细胞以及造血祖细胞进行说明。对于人类,造血干细胞及 由其衍生的各种造血祖细胞已知包含于表达细胞表面抗原CD34分子的CD34阳性细胞群, 因此造血干细胞抗原可作为CD34阳性细胞群浓缩(参照非专利文献7)。作为具体的浓缩 方法,通常采用使以磁珠标记的⑶34抗体与要分离的细胞群混合,再通过磁石回收⑶34阳 性细胞的方法(参照非专利文献8、9)。此外,CD34阳性细胞群中以不到10%的比例存在 未表达细胞表面抗原⑶38分子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群。这些⑶34阳性⑶38阴性 细胞群可认为是与CD34阳性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被进一步浓缩而得的细胞群(例如参照 非专利文献10、11)。此外,为了判断细胞群中的未分化的造血祖细胞的比例,一般采用测定 所述的HPP-CFU集落形成细胞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近年来,作为通过实验 检验人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可以使用使糖尿病小鼠和免疫缺陷小鼠交配而获得的N0D/SCID 小鼠,考察具有骨髓重建能力的人造血干细胞的存在。通过该方法测定的细胞被称为SCID 再植细胞(SCID-r印opulating cells, SRC),被认为是最接近人造血干细胞的细胞(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13)。下面,对造血祖细胞和/或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方法的现有技术进行说明。如上所 述,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大多包含于⑶34阳性细胞,因此扩增时的起始细胞主要采用 ⑶34阳性细胞。作为由⑶34阳性细胞扩增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例子,报道了在干细 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 (IL-3)、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6 (IL-6) /可溶性白细 胞介素6受体(soluble IL-6 receptor)复合物、白细胞介素11 (IL-11)、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flk2/flt3配体(FL)、血小板生 成素(TPO)、Notch配体(Deltal等)等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存在下进行培养的方法(参 照专利文献1、2和非专利文献12、14、15)。其中,TPO的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效果特别好,几 乎所有的扩增例中都采用(参照非专利文献16)。通过与这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一起 培养,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可扩增,但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幅度为数倍左右。另外,这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全都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蛋白质,因此有时扩增时稳定、大量、低价且迅速地获得它们成为课题。此外,作为使造血干细胞在体外扩增的方法,报道了在各种细胞因子的存在下将 其他种类的细胞用作支持细胞的共培养体系的方法。例如,进行了通过与来源于人骨髓的 基质细胞的共培养扩增造血干细胞的尝试(参照非专利文献17)。此外,还有以来源于小鼠 骨髓的HESS-5细胞为支持细胞在TPO、FL、SCF的共存下尝试⑶34阳性细胞的扩增的报道 (参照非专利文献18)。但是,这些方法采用使外来的细胞共存的培养体系,所以存在将感 染了无法确认存在的未知的病原体的细胞移植给患者的危险。此外,基质细胞采用来源于 异种动物的细胞时,存在移植后在受者体内发生免疫反应的危险,因此必须将基质细胞与 ⑶34阳性细胞完全分离。另外,不仅是各种细胞因子,还报道了将低分子化合物与TPO等细胞因子一起添 加于培养体系来使造血干细胞在体外扩增的方法。作为该低分子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例举 铜螯合剂、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与DNA甲基化抑制剂的并用、全反式视黄酸、醛脱氢酶 抑制剂等(参照非专利文献19、20、21和专利文献3)。但是,不论是通过添加哪种化合物, 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幅度都为数倍左右,或者培养时间需要3周左右,不能说十分有效。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1-161350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0-23674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表2002-502617非专利文献1 :Lu, L.等;Exp. Hematol.,11,721-9,1983非专利文献2 :Taguchi,A 等 J Clin Invest. ,114,330-8. 2004非专利文献3 Orlic, D 等;Nature,410,701-5. 2001非专利文献4 =Tateishi-Yuyama, E 等;Lancet、360、427_35. 2002非专利文献5 =Kurtzberg, J.等;New Eng. J. Med.、335、157-66、1996非专利文献6 =Nathwani, AC.等;Br J. Haematol. ,128,3-17,2005非专利文献7 :Ema, H.等;Blood, 75,1941-6,1990非专利文献 8 Jshizawa, L.等;J Hematother.,2,333-8,1993非专利文献9 :Cassel,A.等;Exp. Hematol.,21,585-91,1993非专利文献10 =Bhatia, M.等;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 :5320_25、1997非专利文献11 =Larochelle, A.等;Nat. Med.、2、1329-37、1996非专利文献12 :Shah,AJ 等;Blood. ,87,3563-3570,2000非专利文献13 :Dick, JE 等;Stem Cells.、15、199-203、1997非专利文献14 =Suzuki, T 等;Stem Cells.、24、2456_2465、2006非专利文献15 =McNiece 等;Blood.,96,3001-3007,2000非专利文献16 =Kaushansky, K 等;Ann NY Acad Sci.,1044,139-141,2005非专利文献17 =Kawano, Y 等;Exp Hematol. ,34,150-8,2006非专利文献18 :Kawada,H 等;Exp Hematol.、5,904-15,1999非专利文献19 Chute, JP 等;Proc Natl Acad Sci USA.、103、11707_12、2006非专利文献20 :Milhem,M 等;Blood. ,103,4102-10,2004非专利文献21 Leung, AY 等;Exp Hematol.、33、422_7· 2005
发明的揭示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利用生物学上安全且可低成本地制造的低分子化合物,使造血 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比以往更高效地在更短时间内扩增。此外,本发明的课题 在于在判断该低分子化合物对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效果方面使用比以往 更有效的指标。本发明的课题进一步在于提供可用作针对伴随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 胞的功能障碍的各种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提高基因治疗时的向造血干细胞的 基因导入效率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剂。本发明人 为了找出使人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扩增的方法而对具 有扩增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以下述通式表示的化合物即使在不存在 TPO的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HPP-CFU集落形成细胞或SRC的扩增 活性,作为人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剂显示出高有效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涉及下述技术内容。(1) 一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式(I ) 表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合 物的存在下,将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式中,Ri、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1,烷 基;R5表示C2_14芳基、氢原子或Cp6烷基;所述C2_14芳基被-V1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 氮原子的(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式中的V1表示氢原子、羟基、被保护的羟基、氨基、 被保护的氨基、巯基、被保护的巯基、硝基、氰基、商素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 基、甲酰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u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u烷氧基、C1,烷基、C2_6链烯 _、C2_6 C1^QCl-10。1-10。1-10 ^SMS Λ。1-10 ^SM 基氨基、单C1,烷基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C1,烷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磺酰基、C1, 烷基氨基羰基、(ν1(ι烷基磺酰基氨基或C1,硫代烷基;所述Ch6烷基可被羟基、卤素原子、单 C1,烷基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V3烷氧基或-NR9Rw取代,式中的R9 和Riq —起表示-(CH2)ml-G-(CH2)m2-,式中的G表示氧原子、硫原子、CR11R12或NR13,ml和m2 分别独立地表示0 5的整数,ml+m2为3、4或5,式CR11R12中的R11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CVltl烷基、C2_14芳基、C1,烷氧基、C2_14芳基氧基、羟基或被保护的羟基,式NR13中的 R13表示氢原子、羟基、甲酰基、C1,烷基、C2_6链烯基、C2_6炔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 氧基、C1,烷氧基羰基、C1,烷基羰基或C2_14芳基,R13中所述的C1,烷基、C2_6链烯基、C2_6炔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氧基、C1,烷氧基羰基和C1,烷基羰基可被选自羧基、硝 基、氰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氧基、C1,烷氧基羰基、C1, 烷基羰基氨基、氨基、单C1,烷基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羟基、被保护的羟基、c2_14芳基和 C2_14芳基氧基的1个或多个取代基任意地取代,其中的c2_14芳基和C2_14芳基氧基可被1个 或多个Ch6烷基或ι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代,其中的CV6烷基可被ι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 代,R13中所述的c2_14芳基可被选自C1J烷基、C2_6链烯基、C2_6炔基、羧基、硝基、氰基、卤素 原子、C1,烷氧基、(ν1(ι烷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氧基、(ν1(ι烷氧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氨基、 氨基、单C1,烷基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羟基、被保护的羟基、c2_14芳基和c2_14芳基氧基 的1个或多个取代基任意地取代,其中的C1,烷基可被1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代;
R6表示氢原子或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1,烷基;R7表示被以-V3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取代基取代的C2_14芳基,V3表示与V1同样的含 义,V1表示与前述同样的含义;Ar1表示被以-V4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取代基取代的C2_14亚芳基,V4表示与V1同样 的含义,V1表示与前述同样的含义;X表示0R8,式中的R8表示氢原子、C1,烷基或C1,烷基羰基,其中的C1,烷基和 C1,烷基羰基被以-V5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取代基任意地取代,式中的V5表示与V1同样的含 义,V1表示与前述同样的含义;Y和Z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2)如(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R1为氢原子或 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p6烷基;R2、R3和R6为氢原子;R4为氢原子或C^6烷基;Ar1 为式(II ) R7为可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烷氧基 任意地取代的苯基,其中的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R5为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V5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 以是其N-氧化体,式中的V5表示氢原子、羟基、被保护的羟基、氨基、被保护的氨基、巯基、 被保护的巯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甲酰基、被卤素原 子取代的C"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烷氧基、C1,烷基、C2_6链烯基、C2_6炔基、C1,烷 基羰基氧基、C1,烷氧基羰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氨基、单C1,烷基 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C1,烷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羰基、C1,烷基磺酰基氨基或C1,硫代烷基;X 为 OH ;Y和Z为氧原子。(3)如⑵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R1为氢原子或
C^3焼基;Ar1 为式(III) (4)如(3)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R5为C2_14芳 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硝基、氰基、卤素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甲酰 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i_3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i_3烷氧基、C1,烷基、C1,烷基羰基氧 基、C1,烷氧基羰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氨基、单C1,烷基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C1,烷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羰基、C1,烷基磺酰基 氨基或C1,硫代烷基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5)如(3)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R5为C2_14芳 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氰基、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CV3烷基磺酰基、被卤 素原子取代的Ci_3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i_3烷氧基、C1^3烷基或C1I烷氧基取代,该c2_14 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6)如(3)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R5为C2_14芳 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CV3烷基磺酰基、C1^3烷基或 CV3烷氧基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7)如(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R1和R4分别独 立地为氢原子或Ci_3烷基;R2、R3和R6为氢原子;Ar1 为式(III) R7为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u烷氧基任 意地取代的苯基,其中的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R5为氢原子或可被羟基、卤素原子、C1^3烷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下述的取代基 取代的C1^烷基;X 为 OH ;Y和Z为氧原子。(8)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 中,所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为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9)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 中,所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为HPP-CFC集落形成细胞。(10)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 其中,所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为SRC。(11)如(1) (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 其中,伴有ι种或2种以上的血液细胞刺激因子的添加。(12)如(1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血液细胞 刺激因子选自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 11 (IL-Il)、flk2/flt3配体(F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红细胞生成素(EPO)。(13)如(1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血液细胞刺 激因子为干细胞因子(SCF)和/或flk2/flt3配体(FL)。(14)如(1) (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 其中,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来源于骨髓、肝脏、脾脏、外周血或脐带血。(15)如(14)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造血干细胞 和/或造血祖细胞来源于脐带血。(16)如(15)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中,在与干细胞 因子(SCF)和/或flk2/flt3配体(FL)的共存下培养来源于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和/或 造血祖细胞。(17) 一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用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包含(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 溶剂合物作为有效成分。(18) 一种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入方法,其中,在(1) (7)中 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合 物的存在下,将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19)如(18)所述的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入方法,其中,伴有 1种或2种以上的血液细胞刺激因子的添加。(20)如(19)所述的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入方法,其中,血液 细胞刺激因子选自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 (IL-3)、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ll(IL-ll)、flk2/flt3配体(F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红细胞生成素(EPO)。(21)如(18) (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 入方法,其中,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来源于骨髓、肝脏、脾脏、外周血或脐带血。(22) 一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该细胞是通过(1) (16)中的任一项所 述的扩增方法扩增而得的细胞。(23) 一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该细胞是通过(18) (20)中的任一项 所述的导入方法导入基因而得的细胞。(24) 一种细胞治疗用材料,该材料用于将通过⑴ (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移植给人来治疗疾病。(25) 一种细胞治疗用材料,该材料用于将通过(18) (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 法导入基因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移植给人来治疗疾病。(26)如(24)或(25)所述的细胞治疗用材料,所治疗的疾病为白血病、再生障碍 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疾病、遗传性血液疾 病、实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症、脑梗塞、心肌梗塞、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的任一 种。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体外的培养来扩增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可用作用于疾病治疗的移植用细 胞。另外,即使是采集量受到特别限定的移植源,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容易地扩增造血干细 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因此可根据需要迅速制备移植用细胞(移植物)。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可通过通常的有机合成工艺制造,因此可以不使用来源于 人以外的动物或微生物的材料来制造。因此,与使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细胞因子或 生长因子等蛋白质来扩增造血干细胞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未知的病原菌和来源于人以外 的动物或微生物的生物物质的混入。即,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 祖细胞可以避免感染和外源基因的混入、外源蛋白质引起的免疫反应。此外,细胞因子和生 长因子是蛋白质,因此保存时和使用时的对于PH和温度、离子强度的最适范围狭窄,而本 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可以在较宽范围的条件下使用和保存。另外,本发明所用的低分子化 合物与蛋白质相比,可更廉价且持续地制造,能够降低最终的治疗成本。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在添加有本发明化合物的条件下培养CD34阳性细胞时,CD34阳性 ⑶38阴性细胞比添加TPO的条件更显著地得到扩增的图。图2是表示在添加有本发明化合物的条件下培养CD34阳性细胞时,CD34阳性 ⑶38阴性细胞比添加TPO的条件更显著地得到扩增的图。图3是表示将在添加有本发明化合物的条件下培养了的CD34阳性细胞用于免疫 缺陷小鼠移植试验时,SRC比添加TPO的条件更显著地得到扩增的图。图4是表示将在添加有本发明化合物的条件下培养了的CD34阳性细胞用于免疫 缺陷小鼠移植试验时,SRC比添加TPO的条件更显著地得到扩增的图。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以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关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定义如下。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可分化为血细胞的所有血液细胞分化系列的多分化能力且 可在维持该多分化能力的状态下自我复制的细胞。多能性造血祖细胞是指可分化为多种 血液细胞分化系列但非全部的细胞,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单能性造血祖细胞是指可分化 为单一的血液细胞分化系列的细胞,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造血祖细胞是指包括多能性造 血祖细胞和单能性造血祖细胞这两者的细胞群。例如,本发明中的造血祖细胞中包括粒细 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GM)、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细胞(EO-CFC)、作为成红细 胞系祖细胞的成红细胞爆式形成细胞(BFU-E)、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MEG)和骨髓 系干细胞(混合集落形成细胞,CFU-GEMM)等。还有,这些细胞中,形成直径Imm以上的高 分化能力集落的细胞被称为HPP-CFU集落形成细胞,与混合集落形成细胞(CFU-GEMM) —起 被定义为分化程度最低的造血祖细胞。CD34阳性是指细胞表面上表达有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群)34 抗原。该抗原是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标记物,随着分化而消失。CD34阳性细胞是包 括更多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细胞群。⑶38阴性是指细胞表面上未表达⑶38抗原。该抗原的表达随着血液系细胞的分 化而增强。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是指表达有⑶34抗原,但未表达⑶38抗原的细胞。 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被作为比⑶34阳性细胞包括更多的造血干细胞的细胞群的特征。此外,作为通过实验检验人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可以使用使糖尿病小鼠和免疫缺 陷小鼠交配而获得的N0D/SCID小鼠,考察具有骨髓重建能力的人造血干细胞的存在。通过 该方法测定的细胞被称为SCID再植细胞(SRC),被认为是最接近人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本发明中,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分化是指造血干细胞转变为造血祖细 胞,多能性造血祖细胞转变为单能性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转变为具有特有的功能的细 胞,即红细胞、白细胞、巨核细胞等成熟血液细胞的过程。因此,本发明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活性是指使具有上述的功能 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增殖,增加具有相同功能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 的活性。此外,本发明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分化促进活性是指使造血干细胞 和/或造血祖细胞分化,转变为具有上述的功能的造血祖细胞和/或成熟血液细胞(红细 胞、白细胞、巨核细胞等)的活性。本发明中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是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培 养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时显示出支持其增殖或生存的活性的化合物。在这里,该 低分子化合物能够使造血干细胞不分化并使其增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干细胞移 植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中,有时无法获得足够数量的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 胞而无法实施移植,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利用该低分子化合物将采集的造 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获得必需量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来进行移 植。具体来说,通过用含该低分子化合物的培养基培养造血干细胞,可以使造血干细胞不分 化并使其增殖,从而进行移植。这时,还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进一步添加各种细胞因子或生 长因子,或者与基质细胞共培养,或者进一步添加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 其他低分子化合物,从而更高效地扩增造血干细胞。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培养为移植而采集的细胞时,造血干细胞或造血祖细胞可以采用分离其中的任一方而得的细胞,也可以采用包含这两者的细胞。此外,可以包含造血干细 胞或造血祖细胞的至少一方或同时包含,并且包含其他成熟血液细胞。作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采集源,只要是包含造血 干细胞的组织即可,可以是任意的采集源。可优选例举人的骨髓、外周血、通过给予细胞因 子等而动员了造血干细胞的外周血、脾脏、肝脏、脐带血等。培养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时,可以使用动物细胞的培养中常用的培养 皿、烧瓶、塑料袋、特富龙(注册商标)袋等来进行培养。对于这些培养器材,可以预先涂覆 细胞外基质或细胞粘附分子等。作为这样的涂覆材料,可以例举胶原I XIX、纤连蛋白、 玻连蛋白、层粘连蛋白-1 12、巢蛋白、生腱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冯·维勒布兰德(von ffillebrand)因子、骨桥蛋白、血纤蛋白原、各种弹性蛋白、各种蛋白聚糖、各种钙粘着蛋白、 桥粒芯胶粘蛋白、桥粒芯糖蛋白、各种整联蛋白、E-选择蛋白、P-选择蛋白、L-选择蛋白、免 疫球蛋白超家族、基质胶、聚-D-赖氨酸、聚-L-赖氨酸、壳多糖、壳聚糖、琼脂糖凝胶、褐藻 酸凝胶、水凝胶以及它们的剪切片段等。这些涂覆材料还可以使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人为 地改变氨基酸序列而得的材料。此外,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培养还可以利用通 过机械方式控制培养基组成、PH等并可实现高密度的培养的生物反应器来进行(Schwartz RM, Proc. Natl. Acad. Sci. U. S. Α. ,88 :6760,1991 ;Roller, MR,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1 :653,1998 ;Roller, MR, Blood, 82 :378,1993 ;Astori G, Bone Marrow Transplant, 35 1101,2005)。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营养培养基,根据组成分类可例举天然培养基、半合成 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根据形态分类可例举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等,只 要是可用于动物细胞的培养、特别是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培养的营养培养基即 可,可以任意使用。作为这样的营养培养基,’可以例举例如Dulbecco改进的Eagle培养 S (Dulbecco’ sModified Eagles' s Medium ;DMEM) > Ham F12(Ham' s Nutrient MixtureF12)、McCoy 5A培养基(McCoy,s 5A medium)、Eagle MEM培养基(Eagles,s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EMEM)、α MEM 培养基(alpha Modified Eagles' s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α MEM)、RPMI1640 培养基、Iscove 改进的 Dulbecco 培养基(Isocove' s Modified Dulbecco,s Medium ;IMDM)、StemPro34(英杰公司( < > 匕卜口夕 二 >社)制)、X-VIVO 10 (肯布莱克思公司O、”、” ^社)制)、X_VIV0 15(肯布莱克思公司制)、HPGM(肯 布莱克思公司制)、StemSpan H3000(干细胞技术公司(^〒^七 > 〒夕^ 口夕一社)制)、 StemSpanSFEM(干细胞技术公司制)、StemlineII (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夕^ r )V γ
‘7子社)制)或QBSF-60(品质生物科技公司(夕才1J歹^ “、才口夕力义社)制)等。这些培养基可以含有钠、钾、钙、镁、磷、氯、氨基酸、维生素、细胞因子、激素、抗生 素、血清、脂肪酸、糖等。培养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添加一种以上其他化学成分或生物成 分。作为培养基中所添加的成分,可以例举胎牛血清、人血清、马血清、胰岛素、转铁蛋白、 乳铁蛋白、胆固醇、乙醇胺、亚硒酸钠、一硫代甘油、2-巯基乙醇、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酸钠、 聚乙二醇、各种维生素、各种氨基酸、琼脂、琼脂糖、胶原、甲基纤维素、各种细胞因子、各种 生长因子等。作为培养基中所添加的细胞因子,可以例举例如白细胞介素I(IL-I)、白细胞 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3 (IL-3)、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5 (IL-5)、白细胞介 素6 (IL-6)、白细胞介素7 (IL-7)、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9 (IL-9)、白细胞介素
1510 (IL-10)、白细胞介素11 (IL-Il)、白细胞介素12 (IL-12)、白细胞介素13 (IL-13)、白细胞 介素14 (IL-14)、白细胞介素15 (IL-15)、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21 (IL-21)、干 扰素α (IFN-a)、干扰素β (IFN-β)、干扰素y (IFN-γ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 子(SCF)、flk2/flt3配体(FL)、白血病细胞抑制因子(LIF)、抑瘤蛋白M(OM)、红细胞生 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等,但并不限于这些因子。作为培养基中所添加的生长 因子,可以例举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Ια (ΜΙΡ-Ια)、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神经生长因子(NGF)Jf 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酶连结素(protease nexin) I、蛋白酶连结素II、血小板衍生 生长因子(PDGF)、胆碱能分化因子(CDF)、趋化因子、Notch配体(Deltal等)、Wnt蛋白、 促血管生成素样蛋白I(Angpt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IGFBP)等,但并不限于这些因子。此外,还可以添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人为地改变这些细 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氨基酸序列而得的材料。作为其例子,可以例举IL-6/可溶性IL-6受 体复合物或超级IL-6(IL-6和可溶性IL-6受体的融合蛋白)等。以上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中,可优选例举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 3 (IL-3)、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1 (IL-Il)、flk2/flt3配体(FL)、粒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成素(TPO)、红细胞生 成素(EPO)、Notch配体(Deltal)等,更优选干细胞因子(SCF)、flk2/flt3配体(FL)、血小 板生成素(TPO)等。作为培养时添加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时的浓度,通常可以例举0. Ing/ mL 1000ng/mL,较好是 Ing/mL 100ng/mLo另外,可以组合一种以上被认为对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有效的化学物质添加至培养 基中。作为这样的例子,可以例举以四亚乙基五胺为代表的铜螯合剂、以制毛癣素A为代表 的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以5-氮杂-2’-脱氧胞苷为代表的DNA甲基化抑制剂、以全反 式视黄酸为代表的视黄酸受体配体、以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为代表的醛脱氢酶抑制剂等,但 并不限于这些物质。以上的化学成分或生物成分不仅可以添加至培养基中使用,还可以固定化于培养 时的基板或载体表面上使用。具体来说,可通过将目标成分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涂覆于基板 或载体表面上后清洗多余的成分来实现。此外,也可以预先在基板或载体表面涂覆与目标 成分特异性地结合的物质,再在该基板上添加目标成分。将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添加于以上所述的培养基中的情况下,首先在使用时 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后,以培养基中的化合物浓度达到Ing/mL 100 μ g/mL、较好是 3ng/mL 30 μ g/mL、更好是 30ng/mL 10 μ g/mL、进一步更好是 300ng/ mL 3μ g/mL的条件将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添加至培养基中即可。在这里,作为适当的 溶剂的例子,可以例举二甲亚砜(DMSO)、各种醇等,但并不限于这些溶剂。此外,还可以将 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固定化于培养时的基板或载体表面上使用。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 在提供时或保存时可以是任意的形态。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可以是如片剂、丸剂、胶囊 剂、颗粒剂等制剂化的固体,如以适当的溶剂和溶解剂溶解而得的溶液或混悬液等液体,或 者结合于基板或载体的状态。作为制剂化时的添加物,可以例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等防腐 剂,乳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等赋形剂,硬脂酸镁、滑石等润滑剂,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明胶等粘合剂,脂肪酸酯等表面活性剂,甘油等增塑剂等。这些添加物并不限于上述的 例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自由地选择任意可采用的添加物。培养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时的温度通常为25 39°C,较好是33 39°C。 CO2浓度通常在培养的气氛中为4 10体积%,较好是4 6体积%。培养时间通常设定 为3 35天、较好是5 21天、更好是7 14天即可。本发明的方法中,将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与基质细胞共培养时,可在采 集骨髓细胞后直接进行培养。此外,也可以在采集骨髓后,将基质细胞、造血干细胞和/或 造血祖细胞、其他细胞群等分离,以采集了骨髓的个体以外的基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和/ 或造血祖细胞的组合实施共培养。此外,还可以仅培养基质细胞而使其增殖后添加造血干 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来实施共培养。这时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可以使用上述中记载 的条件和组成。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可用作移植用细胞。 此外,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所有的血细胞系的分化系列,所以可以在体外使其分化为各种 血细胞种类来进行移植。另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 胞可以直接移植,也可以以细胞表面的抗原为指标使用例如磁珠法或细胞分选法等分别浓 缩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或血细胞后来进行移植。作为这样的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可以 例举 CD2、CD3、CD4、CD8、CD13、CD14、CD15、CD16、CD19、CD24、CD33、CD34、CD38、CD41、CD45、 ⑶56、⑶66、⑶90、⑶133、血型糖蛋白A等,但并不限于这些抗原分子。此外,这时,扩增得 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可以移植给作为采集源的同一个体,也可以移植给其他 个体。即,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可以用作替代以 往的骨髓移植和脐带血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治疗用的移植物。除了使用的细胞以外,采用使 用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移植法与以往所进 行的骨髓移植和脐带血移植同样地实施即可。移植物可以制成除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扩增 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之外还包含缓冲液和抗生素、医药品等的组合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移植物除了可用于针对各 种白血病的治疗之外,还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有效。例如,由于对实体癌患者实施的化学疗 法、放射线疗法等而作为副作用产生骨髓抑制的情况下,通过在实施前预先采集骨髓,将造 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实施后植回患者体内,从而可以使患者尽早 从造血系统的损伤中恢复。通过该方法,可以实施更强力的化学疗法,能够改善化学疗法的 治疗效果。此外,通过使以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分化为各种 血液细胞并将它们植回患者的体内,可以实现缺乏各种血液细胞的患者的改善。另外,本发 明的方法对于下述疾病有效伴随造血细胞减少和/或造血功能下降的疾病,伴随造血细 胞增大的疾病,伴随造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伴随免疫细胞减少、免疫细胞增大、自身免疫的 疾病,免疫功能障碍或缺血性疾病。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例举慢性肉芽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腺苷脱 氨酶(ADA)缺损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威-奥(Wiskott-Aldrich)综合征、切-东 (Chediak-Higashi)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等免疫缺陷综合征,C3缺损 症、地中海贫血、酶缺失导致的溶血性贫血、镰刀状血细胞症等先天性贫血,高歇(Gaucher)
17病、粘多糖症等溶酶体贮积症,肾上腺脑白质变性症,各种癌症或肿瘤、特别是急性或慢性 白血病等血液癌,范康尼(Fanconi)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多发 性骨髓瘤、慢性肝损伤、肾功能衰竭、手术时或保存血的大量输血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 炎、重症感染症、全身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斯耶格伦综合征、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 肌炎、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桥本病、巴塞多病、重症肌无力、胰 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毒蛇咬伤、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脾功能亢进 症、出血、伯-索(Bernard-Soulier)综合征、遗传性血小板功能不全、尿毒症、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脑梗 塞、心肌梗塞、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此外,通过本发明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可用作基因治疗用细 胞。针对造血干细胞的基因治疗由于因干细胞处于静止期而目标基因的导入效率低、造血 干细胞在用于基因导入的培养中分化等原因而难以实现,但通过在培养时使用本发明的低 分子化合物,可以尽可能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来扩增,能够期待基因导入效率有大幅的 改善。该基因治疗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将治疗用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和/或造 血祖细胞,将所得的导入有基因的细胞移植给患者来进行。这时,所导入的治疗用基因根据 疾病而适当选择激素、细胞因子、受体、酶、多肽等的基因(参照《高级药理学(Advanced in Pharmacology)》40,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1997)。作为具体的基因,可以例举胰 岛素、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原、胰凝乳蛋白酶原、羧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 糖核酸酶、磷脂酶A2、酯酶、α -抗胰蛋白酶、凝血因子(例如第ΥΠ因子、第VDI因子、第IX因 子等)、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鸟氨酸转氨甲酰酶、血红蛋白、 NADPH氧化酶、葡糖脑苷脂酶、α-半乳糖苷酶、α-葡糖苷酶、α-艾杜糖苷酸酶、细胞色素 Ρ450酶、腺苷脱氨酶、Bruton酪氨酸激酶、补体Cl C4、JAK3、细胞因子受体共有γ链、共 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囊性纤维化(CF)、肌纤蛋白、胸腺激素因子、胸腺生成 素、胃泌素、促胰液素酶、缩胆囊肽、血清紧张素、P物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多 药耐药性因子(MDR-I)等的基因。除此之外,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的RNA基因作为治疗用基因也有效,可以用于本 发明的方法。作为其例子,可以例举反义RNA、siRNA, shRNA、诱杀RNA、核酶等。为了将治疗用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可以使用通常动物细胞的 基因导入所用的方法,例如采用小鼠干细胞病毒(MSCV)或莫洛尼(Moloney)鼠白血病病 毒(MmoLV)等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伴随病毒(AAV)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 慢病毒载体等来源于病毒的用于基因治疗的动物细胞用载体(关于基因治疗用载体,参照 Verma ,I.M.,Nature,389 =239,1997)的方法,磷酸钙共沉淀法、DEAE-葡聚糖法、电穿孔法、 脂质体法、脂质转染法、显微注射法等。其中,因为整合至靶细胞的染色体DNA中而可以期 待永久的基因表达,所以较好是逆转录病毒载体、腺伴随病毒载体或慢病毒载体。例如,腺伴随病毒(AAV)载体可以如下制成。首先,将在野生型腺伴随病毒载体 DNA的两端的ITR(inverted terminal r印eat,末端反向重复序列)之间插入有治疗用基 因的载体质粒和用于补充病毒蛋白的辅助质粒转染至293细胞中。接着,使其感染辅助病 毒的腺病毒,产生含AAV载体的病毒颗粒。或者,可以转染表达承担辅助功能的腺病毒基因 的质粒来代替腺病毒。然后,使所得的病毒颗粒感染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载体DNA中,较好是在目标基因的上游插入有适当的启动子、增强子、绝缘子等,通过它们调节基 因的表达。另外,如果除治疗用基因外还导入耐药性基因等标记基因,则导入有治疗用基因 的细胞的筛选容易。治疗用基因可以是有义基因,也可以是反义基因。将治疗用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时的培养法由当事人基于上述 的方法适当选择,从而扩增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的效率可 以通过该领域的标准方法进行评价。基因治疗用移植物可以制成除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 或造血祖细胞之外还包含缓冲液和抗生素、医药品等的组合物。作为以血液细胞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的对象的疾病可以例举慢性肉芽肿 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腺苷脱氨酶(ADA)缺损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威-奥 (Wiskott-Aldrich)综合征、切-东(Chediak-Higashi)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等免疫缺陷综合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地中海贫血、酶缺失导致的溶血性贫血、范 康尼(Fanconi)贫血、镰刀状血细胞症等先天性贫血,高歇(Gaucher)病、粘多糖症等溶酶 体贮积症,肾上腺脑白质变性症,各种癌症、肿瘤等。以下,例示基于本发明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优选的扩增方法、基因 导入方法以及经扩增或基因导入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移植方法。首先,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通过采集例如脐带血、骨髓、外周血等 并从中分离富含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细胞群来进行。作为这样的细胞群,可以 例举⑶34阳性细胞、⑶133阳性细胞等。例如,⑶34阳性细胞可以通过组合比重离心法和 磁细胞分离(Magnetic Cell Sorting ;MACS)系统或流式细胞术来进行分离。例如,通过 比重离心法等分离添加有CPD液(柠檬酸-磷酸-葡聚糖)的血液,分离回收含大量单核 细胞的部分(以下称为有核细胞部分)。作为比重离心法,可以例举例如采用葡聚糖或菲 可(Ficoll)液的比重离心法、菲可帕克(FicolΙ-paque)密度梯度法、珀可(Percoll)不 连续密度梯度比重离心法、采用Lymphopr印的密度梯度比重离心法等。接着,将固定有抗 人⑶34单克隆抗体的磁珠(美天旎生物技术公司($ >〒二一 · K 〃才〒々社)制;以下 称为CD34抗体磁珠)与上述分离回收而得的有核细胞部分混合,再在约2 8°C进行孵育 (约30分钟),使有核细胞部分中的CD34阳性细胞结合于该抗体磁珠。将结合而成的抗体 磁珠/CD34阳性细胞使用专用磁细胞分离装置、例如自动MACS系统(美天旎生物技术公司 制)等来分离回收。对于这样得到的CD34阳性细胞,进行采用本发明的低分子化合物的培 养。培养CD34阳性细胞时的条件、培养装置、培养基的种类、本发明化合物的种类、本发明 化合物的含量、添加物的种类、添加物的含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由当事人从本说明书 记载的范围中适当选择,但并不限于这些范围。将基因导入⑶34阳性细胞时,预先通过该 领域的标准方法将目标基因克隆至载体,将该载体与CD34阳性细胞和本发明的化合物一 起培养即可。这时的目标基因的种类、载体的种类、基因导入方法、培养方法由当事人从本 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中适当选择,但并不限于这些范围。培养后,通过台盼蓝法等测定总细胞数的同时,通过以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PE(藻红蛋白)、APC(别藻蓝蛋白)等荧光染料标记的抗⑶34抗体和抗⑶38抗体对培养 得到的细胞进行染色,以流式细胞术分析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的比例,从而可以判断 培养得到的细胞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扩增幅度。另外,通过将其培养液的一部分供于集落形成试验,测定所形成的HPP-CFC集落数,从而可以判断分化程度最低的造血 祖细胞的比例。导入细胞的基因可以通过从细胞中提取DNA或RNA,以DNA印迹法、RNA印 RT-PCR ^ ( BM^. - ^^ΒΙΙ ζβ.^ (Reverse Transe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等检测。此外,可以使用特异性抗体以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v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或流式细胞术检测由所导入的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或者以各种 酶试验检测其功能活性,从而判断目标基因的导入效率。例如治疗白血病的情况下,对于接受了以杀灭癌细胞或促进供体细胞的附着生长 为目的的采用抗癌剂、全身放射线照射或免疫抑制剂的预先处置的患者,通过点滴注射经 扩增或基因导入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即可。这时,作为治疗对象的疾病的种类、 预先处置方法以及细胞移植方法由当事人适当选择。所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 胞向受者的附着生长和造血的恢复或者伴随移植的副作用的有无、治疗的效果可以通过移 植治疗中的一般方法适当检查来进行判断。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还可以使 用扩增得到的细胞安全、简便地在短时间内进行移植治疗以及基因治疗。另外,由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高效地扩增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因此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作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研究用试剂。例如,要弄清调节造 血干细胞的分化或增殖的因子时,分析使造血干细胞与目标因子共存进行培养时的集落形 成细胞的种类、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和表达基因的变化,这时通过添加本化合物,可以高效 地扩增要分析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数量。分析目标基因时的培养条件、培养 装置、培养基的种类、本发明化合物的种类、本发明化合物的含量、添加物的种类、添加物的 含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由当事人从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中适当选择。通过培养而出现 的集落形成细胞可以使用该领域中标准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这时,可以对集落形成细胞用 特异性抗体进行染色。根据目标因子而变化的表达基因可以通过从细胞中提取DNA或RNA, 以DNA印迹法、RNA印迹法、RT-PCR法等检测。此外,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可以使用特异性 抗体以ELISA或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目标因子对于分化和增殖的效果。以下,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说明所用的术语的定义和最佳的形态。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中,“η”表示正,“ i ”表示异,“ s ”表示仲,“ t ”表示叔,“ c ” 表示环,“O”表示邻位,“m”表示间位,“P”表示对位,"Ph"表示苯基,"Py"表示吡啶基, “Naphthy 1”表示萘基,“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Pr”表示丙基,"Bu"表示丁基。首先,对取代基R1 R13和V1 V5等说明书中记载的各取代基中的语句进行说明。作为卤素原子,可例举氟、氯、溴、碘。作为Cu烷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可例举甲基、乙基、η-丙基、
1-丙基、C-丙基等。作为Cp6烷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6环烷基。作为其具体例子,除了上 述的例示之外,还可例举η-丁基、i-丁基、S-丁基、t-丁基、C-丁基、1-甲基-C-丙基、
2-甲基-C-丙基、η-戊基、1-甲基-η-丁基、2-甲基-η- 丁基、3-甲基-η- 丁基、1,1- 二 甲基-η-丙基、1,2- 二甲基-η-丙基、2,2- 二甲基_η_丙基、1-乙基-η-丙基、c_戊基、 1-甲基-C-丁基、2-甲基-C-丁基、3-甲基-C-丁基、1,2-二甲基-C-丙基、2,3_ 二甲 基-C-丙基、1-乙基-C-丙基、2-乙基-C-丙基、η-己基、1-甲基-η-戊基、2-甲基t戊基、3-甲基-η-戊基、4-甲基-η-戊基、1,1-二甲基-η-丁基、1,2_ 二甲基-η-丁基、1, 3- 二甲基-η- 丁基、2,2- 二甲基-η- 丁基、2,3- 二甲基-η- 丁基、3,3- 二甲基-η- 丁基、
1-乙基-η-丁基、2-乙基-η- 丁基、1,1,2-三甲基-η-丙基、1,2,2-三甲基-η-丙基、1-乙 基-1-甲基-η-丙基、1-乙基-2-甲基-η-丙基、C-己基、1-甲基_c_戊基、2-甲基_c_戊基、 3-甲基-C-戊基、1-乙基-C-丁基、2-乙基-C-丁基、3-乙基-C-丁基、1,2-二甲基-C-丁 基、1,3- 二甲基-C- 丁基、2,2- 二甲基-C- 丁基、2,3- 二 甲基-C- 丁基、2,4- 二甲基-C- 丁 基、3,3- 二甲基-C- 丁基、1-n-丙基-C-丙基、2-n-丙基_c_丙基、l_i_丙基-c_丙基、
2-i-丙基-C-丙基、1,2,2-三甲基-C-丙基、1,2,3-三甲基-C-丙基、2,2,3-三甲基-C-丙 基、1-乙基-2-甲基-C-丙基、2-乙基-1-甲基-C-丙基、2-乙基-2-甲基-C-丙基、2-乙 基-3-甲基-C-丙基等。作为C1,烷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作为其具体例子,除了上 述的例示之外,还可例举1-甲基-1-乙基-η-戊基、1-庚基、2-庚基、1-乙基-1,2-二甲 基-η-丙基、1-乙基-2,2-二甲基-η-丙基、1-辛基、3-辛基、4-甲基-3_η_庚基、6-甲 基-2-n-庚基、2-丙基-1-n-庚基、2,4,4-三甲基-1-n-戊基、1-壬基、2-壬基、2,6- 二甲 基-4-n-庚基、3-乙基-2,2- 二甲基-3-n-戊基、3,5,5-三甲基-1_η-己基、1-癸基、2-癸 基、4-癸基、3,7- 二甲基-1-n-辛基、3,7- 二甲基-3_η-辛基等。作为C2_6炔基,可例举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 丁炔基、2- 丁炔基、3- 丁 炔基、1-甲基-2-丙炔基、1-戊炔基、2-戊炔基、3-戊炔基、4-戊炔基、1-甲基-2- 丁炔基、 1-甲基-3- 丁炔基、2-甲基-3- 丁炔基、3-甲基-1- 丁炔基、1,1- 二甲基-2-丙炔基、1_己 炔基、2-己炔基、3-己炔基、4-己炔基、5-己炔基、1-甲基-2-戊炔基、1-甲基-3-戊炔 基、1-甲基-4-戊炔基、2-甲基-3-戊炔基、2-甲基-4-戊炔基、3-甲基-1-戊炔基、3-甲 基-4-戊炔基、4-甲基-1-戊炔基、4-甲基-2-戊炔基、1,1- 二甲基-2- 丁炔基、1,1- 二甲 基-3- 丁炔基、1,2- 二甲基-3- 丁炔基、2,2- 二甲基-3- 丁炔基、3,3- 二甲基-1- 丁炔基、 1-乙基-2- 丁炔基、1-乙基-3- 丁炔基、1-n-丙基-2-丙炔基、2-乙基-3- 丁炔基、1_甲 基-1-乙基-2-丙炔基、1-i-丙基-2-丙炔基等。作为C2_6链烯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6环烯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 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甲基-1-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甲 基-1-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1-乙基乙烯基、1-甲基-1-丙烯基、1-甲基-2-丙烯 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1-n-丙基乙烯基、1-甲基-1- 丁烯基、1_甲 基-2- 丁烯基、1-甲基-3- 丁烯基、2-乙基-2-丙烯基、2-甲基-1-丁烯基、2-甲基_2_ 丁 烯基、2-甲基-3-丁烯基、3-甲基-1-丁烯基、3-甲基-2-丁烯基、3-甲基-3- 丁烯基、1, 1- 二甲基-2-丙烯基、1-i-丙基乙烯基、1,2- 二甲基-1-丙烯基、1,2- 二甲基-2-丙烯基、
1-C-戊烯基、2-c-戊烯基、3-c-戊烯基、1-己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5-己烯 基、1-甲基-1-戊烯基、1-甲基-2-戊烯基、1-甲基-3-戊烯基、1-甲基-4-戊烯基、1-n- 丁 基乙烯基、2-甲基-1-戊烯基、2-甲基-2-戊烯基、2-甲基-3-戊烯基、2-甲基-4-戊烯基、
2-n-丙基-2-丙烯基、3-甲基-1-戊烯基、3-甲基-2-戊烯基、3-甲基-3-戊烯基、3-甲 基-4-戊烯基、3-乙基-3-丁烯基、4-甲基-1-戊烯基、4-甲基-2-戊烯基、4-甲基_3_戊烯 基、4-甲基-4-戊烯基、1,1_二甲基-2-丁烯基、1,1_二甲基-3-丁烯基、1,2-二甲基-1-丁 烯基、1,2_ 二甲基-2- 丁烯基、1,2_ 二甲基-3- 丁烯基、1-甲基-2-乙基-2-丙烯基、1-S-丁基乙烯基、1,3- 二甲基-1- 丁烯基、1,3- 二甲基-2- 丁烯基、1,3- 二甲基-3- 丁烯 基、1-i- 丁基乙烯基、2,2- 二甲基-3- 丁烯基、2,3- 二甲基-1- 丁烯基、2,3- 二甲基-2- 丁 烯基、2,3-二甲基-3-丁烯基、2-i-丙基-2-丙烯基、3,3-二甲基-1-丁烯基、1-乙基-1-丁 烯基、1-乙基-2- 丁烯基、1-乙基-3- 丁烯基、1-n-丙基-1-丙烯基、1-n-丙基-2-丙烯基、
2-乙基-1-丁烯基、2-乙基-2-丁烯基、2-乙基-3-丁烯基、1,1,2-三甲基-2-丙烯基、 Ι-t- 丁基乙烯基、1-甲基-1-乙基-2-丙烯基、1-乙基-2-甲基-1-丙烯基、1-乙基-2-甲 基-2-丙烯基、1-i-丙基-1-丙烯基、1-i-丙基-2-丙烯基、1-甲基-2-c-戊烯基、1-甲 基-3-c-戊烯基、2-甲基-I-C-戊烯基、2-甲基-2-c-戊烯基、2-甲基-3_c-戊烯基、2-甲 基-4-c-戊烯基、2-甲基-5-c-戊烯基、2-亚甲基-C-戊基、3-甲基-I-C-戊烯基、3-甲 基-2-c-戊烯基、3-甲基-3-c-戊烯基、3-甲基-4-c-戊烯基、3-甲基-5_c-戊烯基、3-亚 甲基-C-戊基、I-C-己烯基、2-c-己烯基、3-c-己烯基等。C2_14芳基包括不含作为成环原子的杂原子的C6_14芳基、C2_9芳香族杂环基和C2_14 稠环基。c2_9芳香族杂环基包括可单独或组合含有1 3个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的五 七元环的C2_6单环杂环基和成环原子数为8 10的C5_9稠合二环杂环基。作为不含杂原子的C6_14芳基,可例举苯基、1-茚基、2-茚基、3-茚基、4-茚基、5-茚 基、6-茚基、7-茚基、α -萘基、β -萘基、1-四氢萘基、2-四氢萘基、5-四氢萘基、6_四氢萘 基、ο-联苯基、m-联苯基、ρ-联苯基、1-蒽基、2-蒽基、9-蒽基、1-菲基、2-菲基、3-菲基、 4-菲基、9-菲基等。作为五 七元环的C2_6单环杂环基,可例举2-噻吩基、3-噻吩基、2-呋喃基、3-呋 喃基、2-吡喃基、3-吡喃基、4-吡喃基、1-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基、1-咪唑基、2-咪唑 基、4-咪唑基、1-吡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3-异噻唑 基、4-异噻唑基、5-异噻唑基、1-1,2,4-三唑基、3-1,2,4-三唑基、5-1,2,4-三唑基、1-1, 2,3-三唑基、4-1,2,3-三唑基、5-1,2,3-三唑基、2-噁唑基、4-噁唑基、5-噁唑基、3-异 噁唑基、4-异噁唑基、5-异噁唑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吡嗪基、2-嘧啶基、 4-嘧啶基、5-嘧啶基、3-哒嗪基、4-哒嗪基、2-1,3,4-噁二唑基、2-1,3,4-噻二唑基、3-1, 2,4-噁二 唑基、5-1,2,4-噁二 唑基、3-1,2,4-噻二 唑基、5-1,2,4-噻二 唑基、3-1,2,5-噁二 唑基、3-1,2,5-噻二唑基等。作为成环原子数为8 10的C5_9稠合二环杂环基,可例举2-苯并呋喃基、3-苯并 呋喃基、4-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7-苯并呋喃基、1-异苯并呋喃基、 4-异苯并呋喃基、5-异苯并呋喃基、2-苯并噻吩基、3-苯并噻吩基、4-苯并噻吩基、5-苯 并噻吩基、6-苯并噻吩基、7-苯并噻吩基、1-异苯并噻吩基、4-异苯并噻吩基、5-异苯并噻 吩基、2-苯并吡喃基、3-苯并吡喃基、4-苯并吡喃基、5-苯并吡喃基、6-苯并吡喃基、7-苯 并吡喃基、8-苯并吡喃基、1-吲哚嗪基、2-叼丨哚嗪基、3-吲哚嗪基、5-叼丨哚嗪基、6-吲哚嗪 基、7-吲哚嗪基、8-吲哚嗪基、1-异吲哚基、2-异吲哚基、4-异吲哚基、5-异吲哚基、1-吲 哚基、2-吲哚基、3-吲哚基、4-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7-吲哚基、1-吲唑基、2-吲 唑基、3-吲唑基、4-吲唑基、5-吲唑基、6-吲唑基、7-吲唑基、1-嘌呤基、2-嘌呤基、3-嘌呤 基、6-嘌呤基、7-嘌呤基、8-嘌呤基、2-喹啉基、3-喹啉基、4-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 基、7-喹啉基、8-喹啉基、1-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4-异喹啉基、5-异喹啉基、6-异喹啉 基、7-异喹啉基、8-异喹啉基、1-酞嗪基、5-酞嗪基、6-酞嗪基、1-2,7-萘啶基、3_2,7-萘啶基、4-2,7-萘啶基、1-2,6-萘啶基、3-2,6-萘啶基、4_2,6-萘啶基、2_1,8-萘啶基、3_1, 8_萘啶基、4-1,8_萘啶基、2-1,7-萘啶基、3-1,7-萘啶基、4-1,7-萘啶基、5-1,7-萘啶基、 6-1,7-萘啶基、8-1,7-萘啶基、2-1,6-萘啶基、3_1,6_萘啶基、4_1,6_萘啶基、5_1,6_萘 啶基、7-1,6-萘啶基、8-1,6-萘啶基、2-1,5-萘啶基、3_1,5_萘啶基、4_1,5_萘啶基、6_1, 5-萘啶基、7-1,5-萘啶基、8-1,5-萘啶基、2-喹喔啉基、5-喹喔啉基、6-喹喔啉基、2-喹唑 啉基、4-喹唑啉基、5-喹唑啉基、6-喹唑啉基、7-喹唑啉基、8-喹唑啉基、3-噌啉基、4-噌啉 基、5-噌啉基、6-噌啉基、7-噌啉基、8-噌啉基、2-蝶啶基、4-蝶啶基、6-蝶啶基、7-蝶啶基寸。此外,C2_14稠环基是指上述的不含杂原子的C6_14芳基中的构成碳数在12个以下的 基团或c2_9芳香族杂环基上稠合c2_9杂环基而得的稠合二环基或稠合三环基,具体可例举 此外,作为含氮原子的(2_14芳基的情况下的它的N-氧化体,可例举上述的(2_14 芳基所含的氮原子被氧氧化而得的基团,具体可例举I-N-氧化吡咯基、2-Ν-氧化吡咯基、 3-Ν-氧化吡咯基、I-N-氧化咪唑基、2-Ν-氧化咪唑基、4-Ν-氧化咪唑基、I-N-氧化吡唑基、 3-Ν-氧化吡唑基、4-Ν-氧化吡唑基、2-Ν-氧化噻唑基、4-Ν-氧化噻唑基、5-Ν-氧化噻唑基、 3-Ν-氧化异噻唑基、4-Ν-氧化异噻唑基、5-Ν-氧化异噻唑基、2-Ν-氧化噁唑基、4-Ν-氧化 噁唑基、5-Ν-氧化噁唑基、3-Ν-氧化异噁唑基、4-Ν-氧化异噁唑基、5-Ν-氧化异噁唑基、
2-Ν-氧化吡啶基、3-Ν-氧化吡啶基、4-Ν-氧化吡啶基等。作为C1,烷基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羰基。作为其具体例子, 可例举甲基羰基、乙基羰基、η-丙基羰基、i-丙基羰基、C-丙基羰基、η- 丁基羰基、i- 丁 基羰基、S- 丁基羰基、t- 丁基羰基、C- 丁基羰基、1-甲基-C-丙基羰基、2-甲基-C-丙基 羰基、η-戊基羰基、1-甲基-η- 丁基羰基、2-甲基-η- 丁基羰基、3-甲基-η- 丁基羰基、 1,1- 二甲基-η-丙基羰基、1,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2,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乙 基-η-丙基羰基、C-戊基羰基、1-甲基-C- 丁基羰基、2-甲基-C- 丁基羰基、3-甲基-C- 丁 基羰基、1,2- 二甲基-C-丙基羰基、2,3- 二甲基-C-丙基羰基、1-乙基-C-丙基羰基、2-乙 基-C-丙基羰基、η-己基羰基、1-甲基-η-戊基羰基、2-甲基-η-戊基羰基、3-甲基-η-戊 基羰基、4-甲基-η-戊基羰基、1,1-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1,2-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1,
3-二甲基-η- 丁基羰基、2,2-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2,3-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3,3- 二甲 基-η-丁基羰基、1-乙基-η-丁基羰基、2-乙基-η-丁基羰基、1,1, 2-三甲基_η_丙基羰基、
231,2,2-三甲基-η-丙基羰基、1-乙基-1-甲基-η-丙基羰基、1_乙基_2_甲基-η-丙基羰 基、C-己基羰基、1-甲基-C-戊基羰基、2-甲基-C-戊基羰基、3-甲基-C-戊基羰基、1-乙 基-C- 丁基羰基、2-乙基-C- 丁基羰基、3-乙基-C- 丁基羰基、1,2- 二甲基-C- 丁基羰基、 1,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2,2- 二甲基-C- 丁基羰基、2,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2,4_ 二 甲基-C- 丁基羰基、3, 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1-η-丙基-C-丙基羰基、2-η-丙基_c_丙基 羰基、Ι-i-丙基-C-丙基羰基、2-i-丙基-C-丙基羰基、1,2, 2-三甲基_c_丙基羰基、1,2,
3-三甲基-C-丙基羰基、2,2,3-三甲基-C-丙基羰基、1-乙基-2-甲基-C-丙基羰基、2-乙 基-1-甲基-C-丙基羰基、2-乙基-2-甲基-C-丙基羰基、2-乙基-3-甲基-C-丙基羰基、
1-甲基-1-乙基-η-戊基羰基、1-庚基羰基、2-庚基羰基、1-乙基-1,2-二甲基-η-丙基 羰基、1-乙基_2,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1-辛基羰基、3-辛基羰基、4-甲基-3_η-庚基羰 基、6-甲基-2-η-庚基羰基、2-丙基-1-η-庚基羰基、2,4,4-三甲基-1_η-戊基羰基、1_壬 基羰基、2-壬基羰基、2,6_二甲基-4-η-庚基羰基、3-乙基-2,2-二甲基-3-11-戊基羰基、3, 5,5-三甲基-1-η-己基羰基、1-癸基羰基、2-癸基羰基、4-癸基羰基、3,7- 二甲基-1_η-辛 基羰基、3,7- 二甲基-3-η-辛基羰基等。 作为C1,硫代烷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硫代环烷基。作为其具体例子, 可例举甲硫基、乙硫基、η-丙基硫基、i-丙基硫基、C-丙基硫基、η- 丁基硫基、i- 丁基硫 基、S- 丁基硫基、t- 丁基硫基、C- 丁基硫基、1-甲基-C-丙基硫基、2-甲基-C-丙基硫基、 η-戊基硫基、1-甲基-η- 丁基硫基、2-甲基-η-丁基硫基、3-甲基-η_ 丁基硫基、1,1_ 二甲 基-η-丙基硫基、1,2- 二甲基-η-丙基硫基、2, 2- 二甲基-η-丙基硫基、1-乙基-η-丙基 硫基、C-戊基硫基、1-甲基-C- 丁基硫基、2-甲基-C- 丁基硫基、3-甲基-C- 丁基硫基、1,
2-二甲基-C-丙基硫基、2,3- 二甲基-C-丙基硫基、1-乙基-C-丙基硫基、2-乙基-C-丙 基硫基、η-己基硫基、1-甲基-η-戊基硫基、2-甲基-η-戊基硫基、3-甲基-η-戊基硫基、
4-甲基-η-戊基硫基、1,1-二甲基-η- 丁基硫基、1,2- 二甲基-η- 丁基硫基、1,3- 二甲 基-η- 丁基硫基、2,2- 二甲基-η- 丁基硫基、2,3- 二甲基-η- 丁基硫基、3,3- 二甲基-η- 丁 基硫基、1-乙基-η- 丁基硫基、2-乙基-η- 丁基硫基、1,1,2-三甲基-η-丙基硫基、1,2,
2-三甲基-η-丙基硫基、1-乙基-1-甲基-η-丙基硫基、1-乙基-2-甲基-η-丙基硫基、 C-己基硫基、1-甲基-C-戊基硫基、2-甲基-C-戊基硫基、3-甲基-C-戊基硫基、1-乙 基-C- 丁基硫基、2-乙基-C- 丁基硫基、3-乙基-C- 丁基硫基、1,2- 二甲基-C- 丁基硫基、 1,3- 二甲基-C- 丁基硫基、2,2- 二甲基-C- 丁基硫基、2,3- 二甲基-C- 丁基硫基、2,4- 二 甲基-C- 丁基硫基、3, 3- 二甲基-C- 丁基硫基、1-η-丙基-C-丙基硫基、2-η-丙基_c_丙基 硫基、Ι-i-丙基-C-丙基硫基、2-i-丙基-C-丙基硫基、1,2, 2-三甲基_c_丙基硫基、1,2,
3-三甲基-C-丙基硫基、2,2,3-三甲基-C-丙基硫基、1-乙基-2-甲基-C-丙基硫基、2-乙 基-1-甲基-C-丙基硫基、2-乙基-2-甲基-C-丙基硫基、2-乙基-3-甲基-C-丙基硫基、 1-甲基-1-乙基-η-戊基硫基、1-庚基硫基、2-庚基硫基、1-乙基-1,2-二甲基-η-丙基 硫基、1-乙基-2,2- 二甲基-η-丙基硫基、1-辛基硫基、3-辛基硫基、4-甲基-3_η-庚基硫 基、6-甲基-2-η-庚基硫基、2-丙基-1-η-庚基硫基、2,4,4-三甲基-1_η-戊基硫基、1_壬 基硫基、2-壬基硫基、2,6-二甲基-4-η-庚基硫基、3-乙基-2,2-二甲基-3-η-戊基硫基、3, 5,5-三甲基-1-η-己基硫基、1-癸基硫基、2-癸基硫基、4-癸基硫基、3,7- 二甲基-1_η-辛 基硫基、3,7- 二甲基-3-η-辛基硫基等。
作为CV3烷基磺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磺酰基。作为其具体例 子,可例举甲磺酰基、乙磺酰基、η-丙基磺酰基、i-丙基磺酰基、C-丙基磺酰基等。作为C1,烷基磺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磺酰基。作为其具 体例子,除了上述的例示之外,还可例举η- 丁基磺酰基、i- 丁基磺酰基、S- 丁基磺酰基、 t- 丁基磺酰基、C- 丁基磺酰基、1-甲基-C-丙基磺酰基、2-甲基-C-丙基磺酰基、η-戊 基磺酰基、1-甲基-η-丁基磺酰基、2-甲基-η-丁基磺酰基、3-甲基-η_ 丁基磺酰基、1, 1- 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1,2- 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2,2- 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 1-乙基-η-丙基磺酰基、C-戊基磺酰基、1-甲基-C- 丁基磺酰基、2-甲基-C- 丁基磺酰基、 3-甲基-C- 丁基磺酰基、1,2- 二甲基-C-丙基磺酰基、2,3- 二甲基-C-丙基磺酰基、1-乙 基-C-丙基磺酰基、2-乙基-C-丙基磺酰基、η-己基磺酰基、1-甲基-η-戊基磺酰基、2-甲 基-η-戊基磺酰基、3-甲基-η-戊基磺酰基、4-甲基-η-戊基磺酰基、1,1_ 二甲基_η_ 丁 基磺酰基、1,2-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1,3-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2,2- 二甲基-η- 丁 基磺酰基、2,3-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3,3-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乙基_η_ 丁基磺 酰基、2-乙基-η- 丁基磺酰基、1,1,2-三甲基-η-丙基磺酰基、1,2,2-三甲基-η-丙基磺 酰基、1-乙基-1-甲基-η-丙基磺酰基、1-乙基-2-甲基-η-丙基磺酰基、c_己基磺酰基、
1-甲基-C-戊基磺酰基、2-甲基-C-戊基磺酰基、3-甲基-C-戊基磺酰基、1-乙基-C-丁 基磺酰基、2-乙基-C- 丁基磺酰基、3-乙基-C- 丁基磺酰基、1,2- 二甲基-C- 丁基磺酰 基、1,3-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2,2-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2,3- 二甲基-C- 丁基磺酰 基、2,4-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3,3-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1-n-丙基丙基磺酰基、
2-n-丙基-C-丙基磺酰基、1-i-丙基-C-丙基磺酰基、2-i-丙基-C-丙基磺酰基、1,2,2-三 甲基-C-丙基磺酰基、1,2,3-三甲基-C-丙基磺酰基、2,2,3-三甲基-C-丙基磺酰基、1_乙 基-2-甲基-C-丙基磺酰基、2-乙基-1-甲基-C-丙基磺酰基、2-乙基-2-甲基-C-丙基磺 酰基、2-乙基-3-甲基-C-丙基磺酰基、1-甲基-1-乙基-η-戊基磺酰基、1-庚基磺酰基、 2-庚基磺酰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1-乙基-2,2- 二甲基-η-丙基磺酰 基、1-辛基磺酰基、3-辛基磺酰基、4-甲基-3-η-庚基磺酰基、6-甲基-2_η-庚基磺酰基、
2-丙基-1-n-庚基磺酰基、2,4,4-三甲基-l_n-戊基磺酰基、壬基磺酰基、2-壬基磺酰 基、2,6- 二甲基-4-n-庚基磺酰基、3-乙基-2,2- 二甲基-3-η-戊基磺酰基、3,5,5-三甲 基-1-n-己基磺酰基、1-癸基磺酰基、2-癸基磺酰基、4-癸基磺酰基、3,7- 二甲基-l_n-辛 基磺酰基、3,7- 二甲基-3-η-辛基磺酰基等。作为C1,烷基磺酰基氨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磺酰基氨基。作 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甲磺酰基氨基、乙磺酰基氨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i_丙基磺酰基 氨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i- 丁基磺酰基氨基、S- 丁基磺酰基氨基、 t- 丁基磺酰基氨基、C- 丁基磺酰基氨基、1-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2-甲基-C-丙基磺 酰基氨基、η-戊基磺酰基氨基、1-甲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2-甲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
3-甲基-η-丁基磺酰基氨基、1,1- 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1,2- 二甲基-η-丙基磺酰 基氨基、2,2-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c-戊基磺酰基氨 基、1-甲基-C-丁基磺酰基氨基、2-甲基-C-丁基磺酰基氨基、3-甲基-C-丁基磺酰基氨 基、1,2- 二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2,3- 二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C-丙基磺 酰基氨基、2-乙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η-己基磺酰基氨基、1-甲基-η-戊基磺酰基氨基、
252-甲基-η-戊基磺酰基氨基、3-甲基-η-戊基磺酰基氨基、4-甲基-η-戊基磺酰基氨基、 1,1 -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1,2-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1,3- 二甲基-η- 丁基 磺酰基氨基、2,2-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2,3- 二甲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3,3- 二 甲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2-乙基-η- 丁基磺酰基氨基、1,1, 2-三甲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1,2,2-三甲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1_乙基甲基_η_丙 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2-甲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C-己基磺酰基氨基、1-甲基-C-戊 基磺酰基氨基、2-甲基-C-戊基磺酰基氨基、3-甲基-C-戊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C- 丁基 磺酰基氨基、2-乙基-C- 丁基磺酰基氨基、3-乙基-C- 丁基磺酰基氨基、1,2- 二甲基-C- 丁 基磺酰基氨基、1,3-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氨基、2,2-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氨基、2,3- 二 甲基-C- 丁基磺酰基氨基、2,4-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氨基、3,3- 二甲基-C- 丁基磺酰基 氨基、1-η-丙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2-η-丙基_c_丙基磺酰基氨基、l_i_丙基_c_丙基磺 酰基氨基、2-i-丙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1,2,2-三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1,2,3-三 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2,2,3-三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2-甲基-C-丙基 磺酰基氨基、2-乙基-1-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2-乙基-2-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 基、2-乙基-3-甲基-C-丙基磺酰基氨基、1-甲基-1-乙基-η-戊基磺酰基氨基、1-庚基 磺酰基氨基、2-庚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_2,
2-二甲基-η-丙基磺酰基氨基、1-辛基磺酰基氨基、3-辛基磺酰基氨基、4-甲基-3-η-庚 基磺酰基氨基、6-甲基-2-η-庚基磺酰基氨基、2-丙基-1-η-庚基磺酰基氨基、2,4,4-三甲 基-1-η-戊基磺酰基氨基、1-壬基磺酰基氨基、2-壬基磺酰基氨基、2,6- 二甲基-4-η-庚基 磺酰基氨基、3-乙基-2,2- 二甲基-3-η-戊基磺酰基氨基、3,5,5-三甲基-1_η-己基磺酰 基氨基、I"癸基磺酰基氨基、2-癸基磺酰基氨基、4-癸基磺酰基氨基、3,7- 二甲基-1-η-辛 基磺酰基氨基、3,7_ 二甲基-3-η-辛基磺酰基氨基、C-庚基磺酰基氨基、C-辛基磺酰基氨 基、1-甲基-C-己基磺酰基氨基、2-甲基-C-己基磺酰基氨基、3-甲基-C-己基磺酰基氨 基、1,2- 二甲基-C-己基磺酰基氨基、1-乙基-C-己基磺酰基氨基、1-甲基-C-戊基磺酰基 氨基、2-甲基-C-戊基磺酰基氨基、3-甲基-C-戊基磺酰基氨基等。作为C"烷氧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氧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 甲氧基、乙氧基、η-丙氧基、i-丙氧基、C-丙氧基等。作为C1,烷氧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氧基。作为其具体例子,除了 上述的例示之外,还可例举η- 丁氧基、i_ 丁氧基、S- 丁氧基、t- 丁氧基、C- 丁氧基、1-甲 基-C-丙氧基、2-甲基-C-丙氧基、η-戊氧基、1-甲基-η-丁氧基、2-甲基-η_ 丁氧基、3-甲 基-η- 丁氧基、1,1- 二甲基-η-丙氧基、1,2- 二甲基_η_丙氧基、2,2- 二甲基_η_丙氧基、 1-乙基-η-丙氧基、C-戊氧基、1-甲基-C- 丁氧基、2-甲基-C- 丁氧基、3-甲基-c_ 丁氧 基、1,2- 二甲基-C-丙氧基、2,3- 二甲基-C-丙氧基、1-乙基-C-丙氧基、2-乙基-C-丙氧 基、η-己氧基、1-甲基-η-戊氧基、2-甲基-η-戊氧基、3-甲基-η-戊氧基、4-甲基-η_戊 氧基、1,1- 二甲基-η- 丁氧基、1,2- 二甲基-η- 丁氧基、1,3- 二甲基-η- 丁氧基、2,2- 二甲 基-η- 丁氧基、2,3- 二甲基-η- 丁氧基、3,3- 二甲基-η- 丁氧基、1_乙基_η_ 丁氧基、2-乙 基-η-丁氧基、1,1,2_三甲基-η-丙氧基、1,2,2_三甲基-η-丙氧基、1-乙基-1-甲基-η-丙 氧基、1-乙基-2-甲基-η-丙氧基、C-己氧基、1-甲基-C-戊氧基、2-甲基-C-戊氧基、
3-甲基-C-戊氧基、1-乙基-C-丁氧基、2-乙基-C- 丁氧基、3-乙基-C- 丁氧基、1,2- 二甲基-C- 丁氧基、1,3- 二甲基-C- 丁氧基、2,2- 二甲基-C- 丁氧基、2,3- 二甲基丁氧基、 2,4- 二甲基-C- 丁氧基、3,3- 二甲基-C- 丁氧基、1-n-丙基_c_丙氧基、2_n_丙基_c_丙 氧基、1-i-丙基-C-丙氧基、2-i-丙基-C-丙氧基、1,2,2-三甲基-C-丙氧基、1,2,3-三 甲基-C-丙氧基、2,2,3_三甲基-C-丙氧基、1-乙基-2-甲基-C-丙氧基、2-乙基-1-甲 基-C-丙氧基、2-乙基-2-甲基-C-丙氧基、2-乙基-3-甲基-C-丙氧基、1-甲基-1-乙 基-η-戊氧基、1-庚氧基、2-庚氧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氧基、1_乙基-2,2- 二 甲基-η-丙氧基、1-辛氧基、3-辛氧基、4-甲基-3-η-庚氧基、6-甲基-2_η-庚氧基、2-丙 基-1-n-庚氧基、2,4,4-三甲基-1-n-戊氧基、1_壬氧基、2-壬氧基、2,6- 二甲基-4_η-庚 氧基、3-乙基-2,2- 二甲基-3-η-戊氧基、3,5,5-三甲基-1_η-己氧基、1-癸氧基、2-癸氧 基、4-癸氧基、3,7- 二甲基-1-n-辛氧基、3,7- 二甲基-3_n-辛氧基等。作为C1,烷氧基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氧基羰基。作为其具体例 子,可例举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η-丙氧基羰基、i-丙氧基羰基、C-丙氧基羰基、η- 丁 氧基羰基、i- 丁氧基羰基、S- 丁氧基羰基、t- 丁氧基羰基、C- 丁氧基羰基、1-甲基-C-丙 氧基羰基、2-甲基-C-丙氧基羰基、η-戊氧基羰基、1-甲基-η- 丁氧基羰基、2-甲基-η- 丁 氧基羰基、3-甲基-η- 丁氧基羰基、1,1- 二甲基-η-丙氧基羰基、1,2- 二甲基-η-丙氧基 羰基、2,2- 二甲基-η-丙氧基羰基、1-乙基-η-丙氧基羰基、c_戊氧基羰基、1_甲基丁 氧基羰基、2-甲基-C- 丁氧基羰基、3-甲基-C- 丁氧基羰基、1,2- 二甲基-C-丙氧基羰基、 2,3_ 二甲基-C-丙氧基羰基、1-乙基-C-丙氧基羰基、2-乙基-C-丙氧基羰基、η-己氧 基羰基、1-甲基-η-戊氧基羰基、2-甲基-η-戊氧基羰基、3-甲基-η_戊氧基羰基、4-甲 基-η-戊氧基羰基、1,1- 二甲基-η- 丁氧基羰基、1,2- 二甲基-η- 丁氧基羰基、1,3- 二甲 基-η- 丁氧基羰基、2,2- 二甲基-η- 丁氧基羰基、2,3- 二甲基-η- 丁氧基羰基、3,3- 二甲 基-η- 丁氧基羰基、1-乙基-η- 丁氧基羰基、2-乙基-η- 丁氧基羰基、1,1,2-三甲基-η-丙 氧基羰基、1,2,2-三甲基-η-丙氧基羰基、1-乙基-1-甲基-η-丙氧基羰基、1_乙基_2_甲 基-η-丙氧基羰基、C-己氧基羰基、1-甲基-C-戊氧基羰基、2-甲基-C-戊氧基羰基、3-甲 基-C-戊氧基羰基、1-乙基-C- 丁氧基羰基、2-乙基-C- 丁氧基羰基、3-乙基-C- 丁氧基羰 基、1,2- 二甲基-C- 丁氧基羰基、1,3- 二甲基-C- 丁氧基羰基、2,2- 二甲基-C- 丁氧基羰 基、2,3- 二甲基-C- 丁氧基羰基、2,4- 二甲基-C- 丁氧基羰基、3,3- 二甲基-C- 丁氧基羰基、 1-n-丙基-C-丙氧基羰基、2-n-丙基_c_丙氧基羰基、l_i_丙基_c_丙氧基羰基、2_i_丙 基-C-丙氧基羰基、1,2,2-三甲基-C-丙氧基羰基、1,2,3-三甲基-C-丙氧基羰基、2,2,
3-三甲基-C-丙氧基羰基、1-乙基-2-甲基-C-丙氧基羰基、2-乙基-1-甲基-C-丙氧基 羰基、2-乙基-2-甲基-C-丙氧基羰基、2-乙基-3-甲基-C-丙氧基羰基、1-甲基-1-乙 基-η-戊氧基羰基、1-庚氧基羰基、2-庚氧基羰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氧基羰基、 1-乙基-2,2- 二甲基-η-丙氧基羰基、1-辛氧基羰基、3-辛氧基羰基、4-甲基-3_η-庚氧 基羰基、6-甲基-2-n-庚氧基羰基、2-丙基-1-n-庚氧基羰基、2,4,4-三甲基-l_n-戊氧 基羰基、1-壬氧基羰基、2-壬氧基羰基、2,6_ 二甲基-4-n-庚氧基羰基、3-乙基-2,2- 二 甲基-3-η-戊氧基羰基、3,5,5-三甲基-1-n-己氧基羰基、1_癸氧基羰基、2-癸氧基羰基、
4-癸氧基羰基、3,7-二甲基-1-n-辛氧基羰基、3,7- 二甲基-3_n-辛氧基羰基等。作为C1,烷基羰基氧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羰基氧基。作为其具 体例子,可例举甲基羰基氧基、乙基羰基氧基、η-丙基羰基氧基、i-丙基羰基氧基、C-丙基羰基氧基、η- 丁基羰基氧基、i- 丁基羰基氧基、S- 丁基羰基氧基、t- 丁基羰基氧基、C- 丁 基羰基氧基、I"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2-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η-戊基羰基氧基、1-甲 基-η- 丁基羰基氧基、2-甲基-η- 丁基羰基氧基、3-甲基-η- 丁基羰基氧基、1,1_ 二甲 基-η-丙基羰基氧基、1,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氧基、2,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氧基、1_乙 基-η-丙基羰基氧基、C-戊基羰基氧基、1-甲基-C-丁基羰基氧基、2-甲基-C-丁基羰基氧 基、3-甲基-C- 丁基羰基氧基、1,2- 二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2,3- 二甲基-C-丙基羰基氧 基、1-乙基-C-丙基羰基氧基、2_乙基-C-丙基羰基氧基、η_己基羰基氧基、1-甲基-η-戊 基羰基氧基、2-甲基-η-戊基羰基氧基、3-甲基-η-戊基羰基氧基、4-甲基-η_戊基羰基氧 基、1,1-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氧基、1,2-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氧基、1,3- 二甲基-η- 丁基羰 基氧基、2,2-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氧基、2,3-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氧基、3,3- 二甲基-η- 丁 基羰基氧基、1-乙基-η-丁基羰基氧基、2-乙基-η-丁基羰基氧基、1,1,2-三甲基-η-丙 基羰基氧基、1,2,2_三甲基-η-丙基羰基氧基、1-乙基-1-甲基-η-丙基羰基氧基、1-乙 基-2-甲基-η-丙基羰基氧基、C-己基羰基氧基、1-甲基-C-戊基羰基氧基、2-甲基-C-戊 基羰基氧基、3-甲基-C-戊基羰基氧基、1-乙基-C- 丁基羰基氧基、2-乙基-C- 丁基羰基氧 基、3-乙基-C- 丁基羰基氧基、1,2-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氧基、1,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氧 基、2,2-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氧基、2,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氧基、2,4- 二甲基丁基羰 基氧基、3, 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氧基、1-n-丙基-C-丙基羰基氧基、2-n-丙基_c_丙基羰 基氧基、Ι-i-丙基-C-丙基羰基氧基、2-i-丙基-C-丙基羰基氧基、1,2, 2-三甲基_c_丙 基羰基氧基、1,2,3-三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2,2,3-三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1-乙 基-2-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2-乙基-1-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2-乙基-2-甲基-C-丙 基羰基氧基、2-乙基-3-甲基-C-丙基羰基氧基、1-甲基-1-乙基-η-戊基羰基氧基、1-庚 基羰基氧基、2-庚基羰基氧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氧基、1-乙基-2,2- 二 甲基-η-丙基羰基氧基、1-辛基羰基氧基、3-辛基羰基氧基、4-甲基-3-η-庚基羰基氧基、 6-甲基-2-n-庚基羰基氧基、2-丙基-1-n-庚基羰基氧基、2,4,4_三甲基-1-n-戊基羰基氧 基、1-壬基羰基氧基、2-壬基羰基氧基、2,6- 二甲基-4-n-庚基羰基氧基、3-乙基-2,2- 二 甲基-3-η-戊基羰基氧基、3,5,5-三甲基-1-n-己基羰基氧基、1_癸基羰基氧基、2-癸基羰 基氧基、4-癸基羰基氧基、3,7_二甲基-1-n-辛基羰基氧基、3,7-二甲基-3-η-辛基羰基氧 基等ο 作为C1,烷基羰基氨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羰基氨基。作为其具 体例子,可例举甲基羰基氨基、乙基羰基氨基、η-丙基羰基氨基、i-丙基羰基氨基、C-丙基 羰基氨基、η- 丁基羰基氨基、i- 丁基羰基氨基、S- 丁基羰基氨基、t- 丁基羰基氨基、C- 丁 基羰基氨基、1-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2-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η-戊基羰基氨基、1-甲 基-η- 丁基羰基氨基、2-甲基-η- 丁基羰基氨基、3-甲基-η- 丁基羰基氨基、1,1_ 二甲 基-η-丙基羰基氨基、1,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氨基、2,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氨基、1_乙 基-η-丙基羰基氨基、C-戊基羰基氨基、1-甲基-C-丁基羰基氨基、2-甲基-C-丁基羰基氨 基、3-甲基-C- 丁基羰基氨基、1,2- 二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2,3- 二甲基-C-丙基羰基氨 基、1-乙基-C-丙基羰基氨基、2_乙基-C-丙基羰基氨基、η_己基羰基氨基、1-甲基-η-戊 基羰基氨基、2-甲基-η-戊基羰基氨基、3-甲基-η-戊基羰基氨基、4-甲基-η_戊基羰基氨 基、1,1-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氨基、1,2-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氨基、1,3-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氨基、2,2-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氨基、2,3- 二甲基-η- 丁基羰基氨基、3,3- 二甲基-η- 丁 基羰基氨基、1-乙基-η-丁基羰基氨基、2-乙基-η-丁基羰基氨基、1,1,2-三甲基-η-丙 基羰基氨基、1,2,2_三甲基-η-丙基羰基氨基、1-乙基-1-甲基-η-丙基羰基氨基、1-乙 基-2-甲基-η-丙基羰基氨基、C-己基羰基氨基、1-甲基-C-戊基羰基氨基、2-甲基-C-戊 基羰基氨基、3-甲基-C-戊基羰基氨基、1-乙基-C- 丁基羰基氨基、2-乙基-C- 丁基羰基氨 基、3-乙基-C- 丁基羰基氨基、1,2-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氨基、1,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氨 基、2,2-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氨基、2,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氨基、2,4- 二甲基丁基羰 基氨基、3, 3- 二甲基-C- 丁基羰基氨基、1-n-丙基-C-丙基羰基氨基、2-n-丙基_c_丙基羰 基氨基、Ι-i-丙基-C-丙基羰基氨基、2-i-丙基-C-丙基羰基氨基、1,2, 2-三甲基_c_丙 基羰基氨基、1,2,3-三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2,2,3-三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1-乙 基-2-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2-乙基-1-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2-乙基-2-甲基-C-丙 基羰基氨基、2-乙基-3-甲基-C-丙基羰基氨基、1-甲基-1-乙基-η-戊基羰基氨基、1-庚 基羰基氨基、2-庚基羰基氨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基羰基氨基、1-乙基-2,2-二 甲基-η-丙基羰基氨基、1-辛基羰基氨基、3-辛基羰基氨基、4-甲基-3-η-庚基羰基氨基、 6-甲基-2-n-庚基羰基氨基、2-丙基-1-n-庚基羰基氨基、2,4,4_三甲基-1-n-戊基羰基氨 基、1-壬基羰基氨基、2-壬基羰基氨基、2,6- 二甲基-4-n-庚基羰基氨基、3-乙基-2,2- 二 甲基-3-η-戊基羰基氨基、3,5,5-三甲基-1-n-己基羰基氨基、1_癸基羰基氨基、2-癸基羰 基氨基、4-癸基羰基氨基、3,7_ 二甲基-1-n-辛基羰基氨基、3,7_ 二甲基-3-η-辛基羰基氨 基等ο 作为单C1,烷基氨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氨基。作为其具体例 子,可例举甲氨基、乙氨基、η-丙基氨基、i_丙基氨基、C-丙基氨基、η- 丁基氨基、i_ 丁基氨 基、S- 丁基氨基、t- 丁基氨基、C- 丁基氨基、1-甲基-C-丙基氨基、2-甲基-C-丙基氨基、 η-戊基氨基、1-甲基-η- 丁基氨基、2-甲基-η- 丁基氨基、3-甲基-η- 丁基氨基、1,1_ 二甲 基-η-丙基氨基、1,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2, 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1_乙基_η_丙基 氨基、C-戊基氨基、1-甲基-C-丁基氨基、2-甲基-C-丁基氨基、3-甲基-C-丁基氨基、1, 2- 二甲基-C-丙基氨基、2,3- 二甲基-C-丙基氨基、1-乙基-C-丙基氨基、2-乙基-C-丙 基氨基、η-己基氨基、1-甲基-η-戊基氨基、2-甲基-η-戊基氨基、3-甲基_η_戊基氨基、 4-甲基-η-戊基氨基、1,1-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1,2-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1,3- 二甲 基-η- 丁基氨基、2,2-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2,3- 二甲基_η_ 丁基氨基、3,3- 二甲基_η_ 丁 基氨基、1-乙基-η- 丁基氨基、2-乙基-η- 丁基氨基、1,1,2-三甲基-η-丙基氨基、1,2,
2-三甲基-η-丙基氨基、1-乙基-1-甲基-η-丙基氨基、1-乙基-2-甲基_η_丙基氨基、 C-己基氨基、1-甲基-C-戊基氨基、2-甲基-C-戊基氨基、3-甲基-C-戊基氨基、1-乙 基-C- 丁基氨基、2-乙基-C- 丁基氨基、3-乙基-C- 丁基氨基、1,2- 二甲基-C- 丁基氨基、 1,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2,2- 二甲基-C- 丁基氨基、2,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2,4- 二 甲基-C- 丁基氨基、3, 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1-n-丙基-C-丙基氨基、2-n-丙基_c_丙基 氨基、Ι-i-丙基-C-丙基氨基、2-i-丙基-C-丙基氨基、1,2, 2-三甲基_c_丙基氨基、1,2,
3-三甲基-C-丙基氨基、2,2,3_三甲基-C-丙基氨基、1-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2-乙 基-1-甲基-C-丙基氨基、2-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2-乙基-3-甲基-C-丙基氨基、 1-甲基-1-乙基-η-戊基氨基、1-庚基氨基、2-庚基氨基、1-乙基-1,2-二甲基-η-丙基氨基、1-乙基_2,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1-辛基氨基、3-辛基氨基、4-甲基-3_η_庚基氨 基、6-甲基-2-η-庚基氨基、2-丙基-1-η-庚基氨基、2,4,4-三甲基-1_η_戊基氨基、1_壬 基氨基、2-壬基氨基、2,6-二甲基-4-η-庚基氨基、3-乙基-2,2-二甲基-3-η-戊基氨基、3, 5,5-三甲基-1-η-己基氨基、1-癸基氨基、2-癸基氨基、4-癸基氨基、3,7- 二甲基-1_η-辛 基氨基、3,7-二甲基-3-η-辛基氨基等。作为二 C1,烷基氨基,可以包括对称和不对称的基团。作为对称二 C1,烷基氨 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氨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二甲氨基、二乙氨 基、二 _η-丙基氨基、二 -i-丙基氨基、二 -C-丙基氨基、二 -η- 丁基氨基、二 -i- 丁基氨基、 二 -S- 丁基氨基、二 -t- 丁基氨基、二 -C- 丁基氨基、二(1-甲基-C-丙基)氨基、二(2-甲 基-C-丙基)氨基、二 -η-戊基氨基、二(1-甲基-η- 丁基)氨基、二(2-甲基_η_ 丁基)氨 基、二(3-甲基-η-丁基)氨基、二(1,1_ 二甲基-η-丙基)氨基、二(1,2_ 二甲基-η-丙 基)氨基、二(2,2-二甲基-η-丙基)氨基、二(1-乙基-η-丙基)氨基、二 _c_戊基氨基、二 (1-甲基-C-丁基)氨基、二(2-甲基-C-丁基)氨基、二(3-甲基-C-丁基)氨基、二(1, 2-二甲基-C-丙基)氨基、二(2,3-二甲基-C-丙基)氨基、二(1-乙基-C-丙基)氨基、二 (2-乙基-C-丙基)氨基、二 -η-己基氨基、二(1-甲基-η-戊基)氨基、二(2-甲基-η-戊 基)氨基、二(3-甲基-η-戊基)氨基、二(4-甲基-η-戊基)氨基、二(1,1_ 二甲基-η_ 丁 基)氨基、二(1,2_ 二甲基-η-丁基)氨基、二(1,3_ 二甲基-η-丁基)氨基、二(2,2_ 二甲 基-η-丁基)氨基、二(2,3-二甲基-η-丁基)氨基、二(3,3-二甲基-η-丁基)氨基、二 (1-乙基-η-丁基)氨基、二(2-乙基-η-丁基)氨基、二(1,1,2_三甲基-η-丙基)氨基、 二(1,2,2_三甲基-η-丙基)氨基、二(1-乙基-1-甲基-η-丙基)氨基、二(1-乙基-2-甲 基-η-丙基)氨基、二 -C-己基氨基、二(1-甲基-C-戊基)氨基、二(2-甲基-C-戊基) 氨基、二(3-甲基-C-戊基)氨基、二(1-乙基-C- 丁基)氨基、二(2-乙基-C- 丁基)氨 基、二(3-乙基-C-丁基)氨基、二(1,2_ 二甲基-C-丁基)氨基、二(1,3_ 二甲基-C-丁 基)氨基、二(2,2-二甲基-C-丁基)氨基、二(2,3-二甲基-C-丁基)氨基、二(2,4_ 二 甲基-C-丁基)氨基、二(3,3-二甲基-C-丁基)氨基、二(1-η-丙基-C-丙基)氨基、二 (2-η-丙基-C-丙基)氨基、二(l-i_丙基-C-丙基)氨基、二(2-i-丙基-C-丙基)氨 基、二(1,2,2-三甲基-C-丙基)氨基、二(1,2,3-三甲基-C-丙基)氨基、二(2,2,3_三 甲基-C-丙基)氨基、二(1-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二(2-乙基-1-甲基-C-丙 基)氨基、二(2-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二(2-乙基-3-甲基-C-丙基)氨基、二 (1-甲基-1-乙基-η-戊基)氨基、二(1-庚基)氨基、二(2-庚基)氨基、二(1-乙基-1, 2-二甲基-η-丙基)氨基、二(1-乙基_2,2-二甲基-η-丙基)氨基、二(1_辛基)氨基、 二(3-辛基)氨基、二(4-甲基-3-η-庚基)氨基、二(6-甲基-2-η-庚基)氨基、二(2-丙 基-1-η-庚基)氨基、二(2,4,4_三甲基-1-η-戊基)氨基、二(1_壬基)氨基、二(2-壬 基)氨基、二(2,6-二甲基-4-η-庚基)氨基、二(3-乙基-2,2-二甲基-3-η-戊基)氨基、 二(3,5,5-三甲基-1-η-己基)氨基、二(1-癸基)氨基、二(2-癸基)氨基、二(4-癸基) 氨基、二(3,7-二甲基-1-η-辛基)氨基、二(3,7-二甲基-3-η-辛基)氨基等。作为不对称二 C1,烷基氨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氨基。作为其 具体例子,可例举(甲基、乙基)氨基、(甲基、η-丙基)氨基、(甲基、i_丙基)氨基、(甲 基、C-丙基)氨基、(甲基、η- 丁基)氨基、(甲基、i- 丁基)氨基、(甲基、S- 丁基)氨基、(甲基、t- 丁基)氨基、(甲基、η-戊基)氨基、(甲基、C-戊基)氨基、(甲基、η-己基) 氨基、(甲基、C-己基)氨基、(乙基、η-丙基)氨基、(乙基、i-丙基)氨基、(乙基、C-丙 基)氨基、(乙基、η- 丁基)氨基、(乙基、i- 丁基)氨基、(乙基、S- 丁基)氨基、(乙基、 t- 丁基)氨基、(乙基、η-戊基)氨基、(乙基、C-戊基)氨基、(乙基、η-己基)氨基、(乙 基、C-己基)氨基、(η-丙基、i_丙基)氨基、(η-丙基、C-丙基)氨基、(η-丙基、η_ 丁基) 氨基、(η-丙基、i- 丁基)氨基、(η-丙基、S- 丁基)氨基、(η-丙基、t- 丁基)氨基、(η-丙 基、η-戊基)氨基、(η-丙基、C-戊基)氨基、(η-丙基、η_己基)氨基、(η-丙基、c_己基) 氨基、(i_丙基、C-丙基)氨基、(i-丙基、η-丁基)氨基、(i-丙基、i-丁基)氨基、(i_丙 基、S- 丁基)氨基、(i-丙基、t- 丁基)氨基、(i-丙基、η-戊基)氨基、(i-丙基、C-戊基) 氨基、(i"丙基、η-己基)氨基、(i-丙基、C-己基)氨基、(c-丙基、η- 丁基)氨基、(c-丙 基、i- 丁基)氨基、(c-丙基、S- 丁基)氨基、(c-丙基、t- 丁基)氨基、(c-丙基、η-戊基) 氨基、(c-丙基、C-戊基)氨基、(c-丙基、η-己基)氨基、(c-丙基、C-己基)氨基、(η- 丁 基、i- 丁基)氨基、(η- 丁基、S- 丁基)氨基、(η- 丁基、t- 丁基)氨基、(η- 丁基、η-戊基) 氨基、(η- 丁基、C-戊基)氨基、(η- 丁基、η-己基)氨基、(η- 丁基、c_己基)氨基、(i_ 丁 基、S- 丁基)氨基、(i- 丁基、t- 丁基)氨基、(i- 丁基、η-戊基)氨基、(i- 丁基、C-戊基) 氨基、(i_ 丁基、η-己基)氨基、(i- 丁基、C-己基)氨基、(s- 丁基、t- 丁基)氨基、(s- 丁 基、η-戊基)氨基、(s- 丁基、C-戊基)氨基、(s- 丁基、η-己基)氨基、(s- 丁基、c_己基) 氨基、(t-丁基、η-戊基)氨基、(t-丁基、C-戊基)氨基、(t-丁基、η-己基)氨基、(t-丁 基、C-己基)氨基、(η-戊基、C-戊基)氨基、(η-戊基、η-己基)氨基、(η-戊基、c-己基) 氨基、(c-戊基、η-己基)氨基、(c-戊基、C-己基)氨基、(η-己基、C-己基)氨基、(甲 基、η-庚基)氨基、(甲基、η-辛基)氨基、(甲基、η-壬基)氨基、(甲基、η_癸基)氨基、 (乙基、η-庚基)氨基、(乙基、η-辛基)氨基、(乙基、η-壬基)氨基、(乙基、η-癸基)氨 基等ο 作为C1,烷基氨基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氨基羰基和二 C1, 烷基氨基羰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甲氨基羰基、乙氨基羰基、η-丙基氨基羰基、i-丙 基氨基羰基、C-丙基氨基羰基、η- 丁基氨基羰基、i- 丁基氨基羰基、S- 丁基氨基羰基、t- 丁 基氨基羰基、C-丁基氨基羰基、1-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2-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η-戊 基氨基羰基、I"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2-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3-甲基-η- 丁基氨基 羰基、1,1-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1,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2,2- 二甲基-η-丙 基氨基羰基、I"乙基-η-丙基氨基羰基、C-戊基氨基羰基、1-甲基-C- 丁基氨基羰基、2-甲 基-C- 丁基氨基羰基、3-甲基-C- 丁基氨基羰基、1,2- 二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2,3- 二 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1-乙基-C-丙基氨基羰基、2-乙基-C-丙基氨基羰基、η-己基氨 基羰基、1-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2-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3-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 4_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1,1-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1,2-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 1,3-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2,2-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2,3- 二甲基-η- 丁基氨 基羰基、3,3-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1-乙基-η- 丁基氨基羰基、2-乙基-η- 丁基氨基 羰基、1,1,2-三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1,2,2-三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1_乙基甲 基-η-丙基氨基羰基、1-乙基-2-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C-己基氨基羰基、1_甲基戊 基氨基羰基、2-甲基-C-戊基氨基羰基、3-甲基-C-戊基氨基羰基、1-乙基-C- 丁基氨基羰基、2-乙基-C- 丁基氨基羰基、3-乙基-C- 丁基氨基羰基、1,2-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羰基、 1,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羰基、2,2-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羰基、2,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 羰基、2,4-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羰基、3,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羰基、1-n-丙基丙基 氨基羰基、2-n-丙基-C-丙基氨基羰基、Ι-i-丙基-C-丙基氨基羰基、2-i-丙基-c_丙基氨 基羰基、1,2,2-三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1,2,3-三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2,2,3-三甲 基-C-丙基氨基羰基、1-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2-乙基-1-甲基-C-丙基氨基羰 基、2-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2-乙基-3-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1-甲基-1-乙 基-η-戊基氨基羰基、1-庚基氨基羰基、2-庚基氨基羰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基氨 基羰基、1-乙基_2,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1-辛基氨基羰基、3-辛基氨基羰基、4-甲 基-3-η-庚基氨基羰基、6-甲基-2-n-庚基氨基羰基、2-丙基-l_n-庚基氨基羰基、2,4, 4-三甲基-1-n-戊基氨基羰基、1-壬基氨基羰基、2-壬基氨基羰基、2,6_二甲基-4-n-庚基 氨基羰基、3-乙基-2,2- 二甲基-3-η-戊基氨基羰基、3,5,5-三甲基-1_η-己基氨基羰基、 1-癸基氨基羰基、2-癸基氨基羰基、4-癸基氨基羰基、3,7- 二甲基-1-n-辛基氨基羰基、3, 7- 二甲基-3-η-辛基氨基羰基等。 作为二 C1,烷基氨基羰基,可以包括对称和不对称的基团。作为对称二 C1,烷 基氨基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氨基羰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二甲 氨基羰基、二乙氨基羰基、二 -η-丙基氨基羰基、二 -i-丙基氨基羰基、二 -C-丙基氨基羰 基、二 _n- 丁基氨基羰基、二 丁基氨基羰基、二 -S- 丁基氨基羰基、二 -t- 丁基氨基羰 基、二 -C- 丁基氨基羰基、二(1-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2-甲基-C-丙基)氨基羰 基、二 -η-戊基氨基羰基、二(1-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二(2-甲基-η- 丁基)氨基羰 基、二(3-甲基-η-丁基)氨基羰基、二(1,1_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1,2_ 二甲 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2,2-二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1_乙基-η_丙基)氨基 羰基、二-C-戊基氨基羰基、二(1-甲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2-甲基-C-丁基)氨基羰 基、二(3-甲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1,2_ 二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2,3_ 二甲 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1-乙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2-乙基-C-丙基)氨基羰基、 二 -η-己基氨基羰基、二(1-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二(2-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 二(3-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二(4-甲基-η-戊基)氨基羰基、二(1,1_ 二甲基-η_ 丁 基)氨基羰基、二(1,2_ 二甲基-η-丁基)氨基羰基、二(1,3_ 二甲基-η-丁基)氨基羰基、 二(2,2-二甲基-η-丁基)氨基羰基、二(2,3_ 二甲基-η-丁基)氨基羰基、二(3,3_ 二甲 基-η-丁基)氨基羰基、二(1-乙基-η-丁基)氨基羰基、二(2-乙基-η-丁基)氨基羰基、 二(1,1,2_三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1,2,2-三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1-乙 基-1-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1-乙基-2-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 己基氨基 羰基、二(1-甲基-C-戊基)氨基羰基、二(2-甲基-C-戊基)氨基羰基、二(3-甲基-C-戊 基)氨基羰基、二(1-乙基-C- 丁基)氨基羰基、二(2-乙基-C- 丁基)氨基羰基、二(3-乙 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1,2_二甲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1,3_二甲基-C-丁基)氨 基羰基、二(2,2-二甲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2,3-二甲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2, 4-二甲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3,3-二甲基-C-丁基)氨基羰基、二(1-n-丙基-C-丙 基)氨基羰基、二(2-n-丙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Ι-i-丙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 (2-i-丙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1,2,2-三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1,2,3_三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2,2,3_三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1-乙基-2-甲基-C-丙 基)氨基羰基、二(2-乙基-1-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2-乙基-2-甲基-C-丙基) 氨基羰基、二(2-乙基-3-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二(1-甲基-1-乙基-η-戊基)氨基 羰基、二(1-庚基)氨基羰基、二(2-庚基)氨基羰基、二(1-乙基-1,2-二甲基-η-丙基) 氨基羰基、二(1-乙基_2,2-二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二(1-辛基)氨基羰基、二(3-辛 基)氨基羰基、二(4-甲基-3-η-庚基)氨基羰基、二(6-甲基-2-η-庚基)氨基羰基、二 (2-丙基-1-η-庚基)氨基羰基、二(2,4,4_三甲基-1-η-戊基)氨基羰基、二(1_壬基) 氨基羰基、二(2-壬基)氨基羰基、二(2,6-二甲基-4-11-庚基)氨基羰基、二(3-乙基-2, 2-二甲基-3-η-戊基)氨基羰基、二(3,5,5-三甲基-1-η-己基)氨基羰基、二(1_癸基) 氨基羰基、二(2-癸基)氨基羰基、二(4-癸基)氨基羰基、二(3,7-二甲基-1-η-辛基) 氨基羰基、二(3,7_ 二甲基-3-η-辛基)氨基羰基等。 作为不对称二 C1,烷基氨基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氨基羰基, 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甲基、乙基)氨基羰基、(甲基、η-丙基)氨基羰基、(甲基、i-丙 基)氨基羰基、(甲基、C-丙基)氨基羰基、(甲基、η- 丁基)氨基羰基、(甲基、i- 丁基) 氨基羰基、(甲基、S- 丁基)氨基羰基、(甲基、t- 丁基)氨基羰基、(甲基、η-戊基)氨基 羰基、(甲基、C-戊基)氨基羰基、(甲基、η-己基)氨基羰基、(甲基、C-己基)氨基羰基、 (乙基、η-丙基)氨基羰基、(乙基、i-丙基)氨基羰基、(乙基、C-丙基)氨基羰基、(乙基、 η- 丁基)氨基羰基、(乙基、i- 丁基)氨基羰基、(乙基、S- 丁基)氨基羰基、(乙基、t- 丁
基)氨基羰基、(乙基、n-戊基)氨基羰基、(乙基、C-戊基)氨基羰基、(乙基、η-己基)氨基羰基、(乙基、C-己基)氨基羰基、(η-丙基、1-丙基)氨基羰基、(n--丙基、C-丙基)氨基羰基、(n-丙基、η-丁基)氨基羰基、n-丙基、i-_ 丁基)氨基羰基、(η-丙基、S-丁基)氨基羰基、(n-丙基、t-丁基)氨基羰基、n-丙基、n-_戊基)氨基羰基、(η-丙基、C-戊基)氨基羰基、(n-丙基、n-己基)氨基羰基、n-丙基、C-_己基)氨基羰基、(i-丙基、C-丙基)氨基羰基、(i-丙基、n-丁基)氨基羰基、i-丙基、i-_ 丁基)氨基羰基、(i-丙基、S-丁基)氨基羰基、(i-丙基、t-丁基)氨基羰基、i-丙基、n-_戊基)氨基羰基、(i-丙基、C-戊基)氨基羰基、(i-丙基、n-己基)氨基羰基、i-丙基、C-_己基)氨基羰基、(C-丙基、η-丁基)氨基羰基、(c-丙基、i-丁基)氨基羰基、C-丙基、S-_ 丁基)氨基羰基、(C-丙基、t-丁基)氨基羰基、(c-丙基、n-戊基)氨基羰基、C-丙基、C-_戊基)氨基羰基、(C-丙基、n-己基)氨基羰基、(c-丙基、C-己基)氨基羰基、n-丁基、_ 丁基)氨基羰基、(η-丁基、S-丁基)氨基羰基、(n-丁基、t-丁基)氨基羰基、n-丁基、n-_戊基)氨基羰基、(η-丁基、C-戊基)氨基羰基、(n-丁基、n-己基)氨基羰基、n-丁基、C-_己基)氨基羰基、(i-丁基、S-丁基)氨基羰基、(i-丁基、t-丁基)氨基羰基、i-丁基、n-_戊基)氨基羰基、(i-丁基、C-戊基)氨基羰基、(i-丁基、n-己基)氨基羰基、i_丁基、C-_己基)氨基羰基、(S-丁基、t-丁基)氨基羰基、(s-丁基、n-戊基)氨基羰基、s-丁基、C-_戊基)氨基羰基、(S-丁基、n-己基)氨基羰基、(s-丁基、C-己基)氨基羰基、t-丁基、n-_戊基)氨基羰基、(t-丁基、C-戊基)氨基羰基、(t-丁基、n-己基)氨基羰基、t-丁基、C-_己基)氨基羰基、(η-戊基、C-戊基)氨基羰基、(n-戊基、n-己基)氨基羰基、n-戊基、C-_己基)氨基羰基、(C-戊基、n-己基)氨基羰基、(c-戊基、C-“己基/氨基羰基、(η_己基、C"己基)氨基羰基、(甲基、n-庚基)氨基羰基、(甲基、η-辛基)氨基羰基、(甲基、η-壬基)氨基羰基、(甲基、η-癸基)氨基羰基、(乙基、η-庚基)氨基羰基、(乙基、η-辛基)氨基羰基、(乙基、η-壬基)氨基羰基、 (乙基、η-癸基)氨基羰基等。作为C1,烷基氨基磺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氨基磺酰基和 =C1,烷基氨基磺酰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甲氨基磺酰基、乙氨基磺酰基、η-丙基 氨基磺酰基、i-丙基氨基磺酰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i- 丁基氨基磺 酰基、S- 丁基氨基磺酰基、t- 丁基氨基磺酰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C-丙基氨基 磺酰基、2-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η-丁基氨基磺酰基、 2-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3-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1,1_ 二甲基-η_丙基氨基磺酰 基、1,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2,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1_乙基_η_丙基 氨基磺酰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2-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 基、3-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1,2- 二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2,3- 二甲基-C-丙基 氨基磺酰基、1-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2-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η-己基氨基磺酰 基、1-甲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2-甲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3-甲基-η_戊基氨基磺酰 基、4-甲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1,1-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1,2- 二甲基-η- 丁基 氨基磺酰基、1,3-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2,2-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2,3- 二 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3,3- 二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1_乙基-η_ 丁基氨基磺酰基、 2-乙基-η-丁基氨基磺酰基、1,1,2-三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1,2,2-三甲基-η-丙 基氨基磺酰基、1-乙基-1-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1-乙基-2-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 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2-甲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3-甲 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1-乙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2-乙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3-乙 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1,2-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1,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 基、2,2-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2,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2,4- 二甲基-C- 丁 基氨基磺酰基、3,3- 二甲基-C- 丁基氨基磺酰基、1-η-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2-η-丙 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1-i-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2-i-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1, 2,2-三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1,2,3-三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2,2,3-三甲基-C-丙 基氨基磺酰基、1-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2-乙基-1-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 基、2-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1-乙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1-庚基 氨基磺酰基、2-庚基氨基磺酰基、1-乙基-1,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1-乙基_2, 2-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1-辛基氨基磺酰基、3-辛基氨基磺酰基、4-甲基-3-η-庚 基氨基磺酰基、6-甲基-2-η-庚基氨基磺酰基、2-丙基-1-η-庚基氨基磺酰基、2,4,4-三甲 基-1-η-戊基氨基磺酰基、1-壬基氨基磺酰基、2-壬基氨基磺酰基、2,6- 二甲基-4-η-庚基 氨基磺酰基、3-乙基-2,2- 二甲基-3-η-戊基氨基磺酰基、3,5,5-三甲基-1_η-己基氨基 磺酰基、I"癸基氨基磺酰基、2-癸基氨基磺酰基、4-癸基氨基磺酰基、3,7- 二甲基-1-η-辛 基氨基磺酰基、3,7_ 二甲基-3-η-辛基氨基磺酰基、C-庚基氨基磺酰基、C-辛基氨基磺酰 基、1-甲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2-甲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3-甲基-C-己基氨基磺酰 基、1,2- 二甲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1-乙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C-戊基氨基磺 酰基、2-甲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3-甲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等。作为二 C1,烷基氨基磺酰基,可以包括对称和不对称的基团。作为对称二 C1, 烷基氨基磺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_1(l环烷基氨基磺酰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二甲氨基磺酰基、二乙氨基磺酰基、二 -n_丙基氨基磺酰基、二 丙基氨基磺酰基、 二 -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 -η- 丁基氨基磺酰基、二 丁基氨基磺酰基、二 -S- 丁基氨基 磺酰基、二 _t- 丁基氨基磺酰基、二 -C- 丁基氨基磺酰基、二(1-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 基、二(2-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 -η-戊基氨基磺酰基、二(1-甲基-η- 丁基)氨 基磺酰基、二(2-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二(3-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二(1, 1-二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2_ 二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二(2,2_ 二甲 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二 -C-戊基氨基磺酰基、二 (1-甲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2-甲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3-甲基-C-丁基) 氨基磺酰基、二(1,2_ 二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2,3-二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 基、二(1-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2-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 -η-己基氨基 磺酰基、二(1-甲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二(2-甲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二(3-甲 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二(4-甲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二(1,1- 二甲基-η_ 丁基) 氨基磺酰基、二(1,2_ 二甲基-η-丁基)氨基磺酰基、二(1,3-二甲基-η-丁基)氨基磺酰 基、二(2,2-二甲基-η-丁基)氨基磺酰基、二(2,3-二甲基-η-丁基)氨基磺酰基、二(3, 3-二甲基-η-丁基)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η-丁基)氨基磺酰基、二(2-乙基-η-丁 基)氨基磺酰基、二(1,1,2_三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2,2-三甲基-η-丙基) 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1-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2-甲基-η-丙基) 氨基磺酰基、二-C-己基氨基磺酰基、二(1-甲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二(2-甲基-C-戊 基)氨基磺酰基、二(3-甲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 (2-乙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3-乙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1,2_ 二甲基-C-丁 基)氨基磺酰基、二(1,3_ 二甲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2,2-二甲基-C-丁基)氨基 磺酰基、二(2,3-二甲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2,4-二甲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 二(3,3_ 二甲基-C-丁基)氨基磺酰基、二(l-η-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2-η-丙 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i-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2-i-丙基-C-丙基) 氨基磺酰基、二(1,2,2-三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2,3-三甲基-C-丙基)氨基 磺酰基、二(2,2,3-三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磺 酰基、二(2-乙基-1-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2-乙基-2-甲基-C-丙基)氨基磺 酰基、二(2-乙基-3-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甲基-1-乙基-η-戊基)氨基磺 酰基、二(1-庚基)氨基磺酰基、二(2-庚基)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1,2-二甲基-η-丙 基)氨基磺酰基、二(1-乙基_2,2-二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二(1-辛基)氨基磺酰 基、二(3-辛基)氨基磺酰基、二(4-甲基-3-η-庚基)氨基磺酰基、二(6-甲基-2-η-庚基) 氨基磺酰基、二(2-丙基-l-η-庚基)氨基磺酰基、二(2,4,4_三甲基-l-η-戊基)氨基磺 酰基、二(1-壬基)氨基磺酰基、二(2-壬基)氨基磺酰基、二(2,6-二甲基-4-11-庚基)氨 基磺酰基、二(3-乙基_2,2-二甲基-3-η-戊基)氨基磺酰基、二(3,5,5-三甲基-l-η-己 基)氨基磺酰基、二(1-癸基)氨基磺酰基、二(2-癸基)氨基磺酰基、二(4-癸基)氨基 磺酰基、二(3,7-二甲基-l-η-辛基)氨基磺酰基、二(3,7-二甲基-3-η-辛基)氨基磺酰 基等ο 作为不对称二 C1,烷基氨基磺酰基,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者C3,环烷基氨基磺 酰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甲基、乙基)氨基磺酰基、(甲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甲基、ι"丙基)氨基磺酰基、(甲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甲基、η- 丁基)氨基磺酰 基、(甲基、ι" 丁基)氨基磺酰基、(甲基、S- 丁基)氨基磺酰基、(甲基、t- 丁基)氨基磺 酰基、(甲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甲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甲基、η-己基)氨基 磺酰基、(甲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乙基、η-丙基)氨基磺酰基、(乙基、i_丙基)氨 基磺酰基、(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乙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乙基、i- 丁基) 氨基磺酰基、(乙基、S- 丁基)氨基磺酰基、(乙基、t- 丁基)氨基磺酰基、(乙基、η-戊基) 氨基磺酰基、(乙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乙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乙基、C-己基) 氨基磺酰基、(η-丙基、i-丙基)氨基磺酰基、(η-丙基、C-丙基)氨基磺酰基、(η-丙基、 η-丁基)氨基磺酰基、(η-丙基、i_ 丁基)氨基磺酰基、(η-丙基、s_ 丁基)氨基磺酰基、 (η-丙基、t- 丁基)氨基磺酰基、(η-丙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η-丙基、c_戊基)氨基 磺酰基、(η-丙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η-丙基、c_己基)氨基磺酰基、(i_丙基、c_丙 基)氨基磺酰基、(i"丙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i-丙基、i- 丁基)氨基磺酰基、(i-丙 基、S- 丁基)氨基磺酰基、(i-丙基、t- 丁基)氨基磺酰基、(i-丙基、η-戊基)氨基磺酰 基、(i-丙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i_丙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i-丙基、C-己基) 氨基磺酰基、(c-丙基、η- 丁基)氨基磺酰基、(c-丙基、i- 丁基)氨基磺酰基、(c-丙基、 S- 丁基)氨基磺酰基、(C-丙基、t- 丁基)氨基磺酰基、(C-丙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 (C-丙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C-丙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C-丙基、C-己基)氨基 磺酰基、(η- 丁基、i- 丁基)氨基磺酰基、(η- 丁基、S- 丁基)氨基磺酰基、(η- 丁基、t_ 丁 基)氨基磺酰基、(η- 丁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η- 丁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η- 丁 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η- 丁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i- 丁基、S- 丁基)氨基磺酰 基、(i- 丁基、t- 丁基)氨基磺酰基、(i- 丁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i- 丁基、C-戊基) 氨基磺酰基、(i_ 丁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i- 丁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s- 丁基、 t- 丁基)氨基磺酰基、(s- 丁基、η-戊基)氨基磺酰基、(s- 丁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 (s- 丁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s- 丁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t- 丁基、η-戊基)氨基 磺酰基、(t- 丁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t- 丁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t- 丁基、C-己 基)氨基磺酰基、(η-戊基、C-戊基)氨基磺酰基、(η-戊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η-戊 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c-戊基、η-己基)氨基磺酰基、(c-戊基、C-己基)氨基磺酰 基、(η-己基、C-己基)氨基磺酰基、(甲基、η-庚基)氨基磺酰基、(甲基、η-辛基)氨基 磺酰基、(甲基、η-壬基)氨基磺酰基、(甲基、η-癸基)氨基磺酰基、(乙基、η-庚基)氨 基磺酰基、(乙基、η-辛基)氨基磺酰基、(乙基、η-壬基)氨基磺酰基、(乙基、η-癸基) 氨基磺酰基等。C2_14亚芳基是指通过从C2_14芳基的1个成环原子除去1个氢原子所生成的2价基
团。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例举
36 作为C2_9杂环基,可例举由从氮原子、氧原子和硫原子中自由地选择的1个以上的
原子和2 9个碳原子形成的单环或稠合二环性的杂环基,具体可例举 作为被保护的羟基、被保护的氨基和被保护的巯基中的保护基,可例举C"烷氧基甲基(例如,可例举MOM 甲氧基甲基、MEM 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η-丙氧基 甲基、i-丙氧基甲基、η- 丁氧基甲基、 ΒΜ 异丁氧基甲基、BUM :t_ 丁氧基甲基、POM 新戊 酰氧基甲基、SEM: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甲基等,可优选例举C1-2烷氧基甲基等)、芳氧基甲 基(例如,可例举BOM 苄氧基甲基、PMBM :p-甲氧基苄氧基甲基、p-AOM :P-茴香基氧基甲基 等,可优选例举苄氧基甲基等)、(V4烷基氨基甲基(例如,可例举二甲氨基甲基)、取代乙酰 氨基甲基(例如,可例举Acm 乙酰氨基甲基、Tacm 三甲基乙酰氨基甲基等)、取代硫基甲 基(例如,可例举MTM 甲硫基甲基、PTM 苯硫基甲基、Btm 苄硫基甲基等)、羧基、Cw酰基 (例如,可例举甲酰基、乙酰基、氟乙酰基、二氟乙酰基、三氟乙酰基、氯乙酰基、二氯乙酰基、 三氯乙酰基、丙酰基、Pv 新戊酰基、惕各酰基等)、芳基羰基(例如,可例举苯甲酰基、P-溴 苯甲酰基、P-硝基苯甲酰基、2,4_ 二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基甲酰基、苯甲酰基丙酰基、苯 丙酰基等)、Cy烷氧基羰基(例如,可例举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η-丙氧基羰基、i-丙 氧基羰基、η- 丁氧基羰基、i-丁氧基羰基、BOC :t- 丁氧基羰基、AOC :t-戊氧基羰基、VOC 乙 烯氧基羰基、AOC 烯丙氧基羰基、Teoc :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羰基、Troc :2,2,2_三氯 乙氧基羰基等,可优选例举BOC等)、芳氧基羰基(例如,可例举Z 苄氧基羰基、ρ-硝基苄 氧基羰基、MOZ :p-甲氧基苄氧基羰基等)、C1^4烷基氨基羰基(例如,可例举甲基氨基甲酰 基、Ec 乙基氨基甲酰基、η-丙基氨基甲酰基等)、芳基氨基羰基(例如,可例举苯基氨基甲 酰基等)、三烷基硅烷基(例如,可例举TMS 三甲基硅烷基、TES 三乙基硅烷基、TIPS 三异 丙基硅烷基、DEIPS 二乙基异丙基硅烷基、DMIPS 二甲基异丙基硅烷基、DTBMS 二 _t_ 丁基 甲基硅烷基、IPDMS 异丙基二甲基硅烷基、TBDMS :t_ 丁基二甲基硅烷基、TDS :1,1,2_三甲 基丙基二甲基硅烷基等,可优选例举t- 丁基二甲基硅烷基等)、三烷基芳基硅烷基(例如, 可例举DPMS 二苯基甲基硅烷基、TBDPS :t- 丁基二苯基硅烷基、TBMPS :t_ 丁基二甲氧基苯 基硅烷基、TPS 三苯基硅烷基等)、烷基磺酰基(例如,可例举Ms 甲磺酰基、乙磺酰基等)、 芳基磺酰基(例如,可例举苯磺酰基、Ts :p-甲苯磺酰基、ρ-氯苯磺酰基、MBS :p-甲氧基苯 磺酰基、m-硝基苯磺酰基、ο-硝基苯磺酰基、ρ-硝基苯磺酰基、2,4-硝基苯磺酰基、iMds 2,6-二甲氧基-4-甲基苯磺酰基、Mds :2,6_ 二甲基-4-甲氧基苯磺酰基、Mtb :2,4,6_三甲 氧基苯磺酰基、Mte :2,3,5,6-四甲基-4-甲氧基苯磺酰基、Mtr :2,3,6-三甲基-4-甲氧基 苯磺酰基、Mts :2,4,6-三甲基苯磺酰基、Pme 五甲基苯磺酰基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例举1-甲基-1-甲氧基乙基、1-乙氧基乙基、2,2,2_三氯乙基、 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t- 丁基、烯丙基、苄基、ρ-甲氧基苄基、2,4- 二硝基苯基、ρ-氯苯 基、ρ-甲氧基苯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呋喃基等。以下,例举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的取代基的优选的例子。作为R1的优选例子,可例举氢原子、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h烷基,作为更优选的 例子,可例举C1I烷基,作为特别优选的例子,可例举甲基。作为R2、R3和R6的优选例子,可例举氢原子、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烷基,作为 更优选的例子,可例举氢原子。作为R4的优选例子,可例举氢原子、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p6烷基,作为更优选的 例子,可例举Cl_6烷基。作为R5的优选例子,可例举苯基、2-噻吩基、3-噻吩基、2-呋喃基、3-呋喃基、2-批 喃基、3-吡喃基、4-吡喃基、1-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基、1-咪唑基、2-咪唑基、4-咪唑基、1-吡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3-异噻唑基、4-异 噻唑基、5-异噻唑基、1-1,2,4-三唑基、3-1,2,4-三唑基、5_1,2,4-三唑基、1-1,2, 3-三唑 基、4-1,2,3-三唑基、5-1,2,3-三唑基、2-噁唑基、4-噁唑基、5-噁唑基、3-异噁唑基、4-异 噁唑基、5-异噁唑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吡嗪基、2-嘧啶基、4-嘧啶基、 5-嘧啶基、3-哒嗪基、4-哒嗪基、2-1,3,4-噁二唑基、2-1,3,4-噻二唑基、3_1,2,4-噁二唑 基、5-1,2,4-噁二 唑基、3-1,2,4-噻二唑基、5-1,2,4-噻二 唑基、3-1,2,5-噁二 唑基、3-1, 2,5-噻二唑基以及上述芳基含氮原子时的其N-氧化体等,所述的苯基、2-噻吩基、3-噻吩 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吡喃基、3-吡喃基、4-吡喃基、1-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 基、1-咪唑基、2-咪唑基、4-咪唑基、1-吡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2-噻唑基、4-噻唑 基、5-噻唑基、3-异噻唑基、4-异噻唑基、5-异噻唑基、1-1,2,4-三唑基、3_1,2,4-三唑基、 5-1,2,4-三唑基、1-1,2,3-三唑基、4-1,2,3-三唑基、5-1,2,3-三唑基、2-噁唑基、4-噁 唑基、5-噁唑基、3-异噁唑基、4-异噁唑基、5-异噁唑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 2-吡嗪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3-哒嗪基、4-哒嗪基、2-1,3,4-噁二唑基、2_1, 3,4-噻二唑基、3-1,2,4-噁二唑基、5-1,2,4-噁二唑基、3-1,2,4-噻二唑基、5-1,2,4-噻 二唑基、3-1,2,5-噁二唑基和3-1,2,5-噻二唑基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 基、羧基、C1^3烷基磺酰基、CV3烷基或Cp3烷氧基任意地取代。作为R5的更优选例子,可例举苯基、2-噻吩基、3-噻吩基、1-咪唑基、2-咪唑基、 4-咪唑基、1-吡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1-1,2,4-三 唑基、3-1,2,4-三唑基、5-1,2,4-三唑基、1-1,2,3-三唑基、4-1,2,3-三唑基、5-1,2,3-三 唑基、3-异噁唑基、4-异噁唑基、5-异噁唑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吡嗪基、 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3-哒嗪基、4-哒嗪基、2-N-氧化吡啶基、3-N-氧化吡啶基、 4-N-氧化吡啶基等,所述的苯基、2-噻吩基、3-噻吩基、1-咪唑基、2-咪唑基、4-咪唑基、 1-吡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1-1,2,4-三唑基、3-1, 2,4-三唑基、5-1,2,4-三唑基、1-1,2,3-三唑基、4-1,2,3-三唑基、5-1,2,3-三唑基、3-异 噁唑基、4-异噁唑基、5-异噁唑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吡嗪基、2-嘧啶基、 4-嘧啶基、5-嘧啶基、3-哒嗪基和4-哒嗪基可被氯原子、氰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 基、甲磺酰基、甲基、乙基或甲氧基任意地取代。此外,作为R5的优选例子,还可例举氢原子以及可被羟基、卤素原子、CV3烷氧基、 二甲氨基、二乙氨基或下述的取代基取代的C1,烷基。 作为R5的更优选例子,可例举氢原子以及可被羟基、卤素原子、甲氧基、乙氧基、二 甲氨基或下述的取代基取代的Cp6烷基。 作为R7的优选例子,可例举可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 意地取代的Ci_3烷氧基任意地取代的C2_14芳基,所述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作为更优 选的例子,可例举可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i_3烷 氧基任意地取代的苯基,所述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作为特别优选的例子,可例举可 被Ch6烷基、卤素原子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i_3烷氧基任意地取代的苯基。作为Ar1的优选例子,可例举以下式(II )或(III)表示的结构, 可更优选例举以式(III)表示的结构。作为用于本发明用途的优选的化合物,可例举以下所示的化合物。(1)以式(I )表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 它们的溶剂合物。 式中,R1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V6烷基;R2、R3和R6为氢原子;Ar1 为式(II ) 或式(III) R7为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p3烷氧基任 意地取代的苯基,其中的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R5为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V5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 以是其N-氧化体,式中的V5表示氢原子、羟基、被保护的羟基、氨基、被保护的氨基、巯基、 被保护的巯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甲酰基、被卤素原 子取代的C"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烷氧基、C1,烷基、C2_6链烯基、C2_6炔基、C1,烷 基羰基氧基、C1,烷氧基羰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氨基、单C1,烷基 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C1,烷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羰基、C1,烷 基磺酰基氨基或C1,硫代烷基;X 为 0H;Y和Z为氧原子。(2)如(1)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 们的溶剂合物,其中,R1为氢原子或CV3烷基,Ar1为式(III) (3)如(2)所述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 它们的溶剂合物,其中,妒为(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硝基、氰基、卤素原子、羧 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甲酰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V3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 CV3烷氧基、C1
-10 Λ C^10 烷基羰基氧基、C1,烷氧基羰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C1, 烷基羰基氨基、单C1,烷基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C1,烷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磺酰 基、C1,烷基氨基羰基X1,烷基磺酰基氨基或C1,硫代烷基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 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4)如(2)所述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 它们的溶剂合物,其中,R5为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氰基、卤素原子、氨基甲酰 基、氨磺酰基、(V3烷基磺酰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h3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h3烷氧基、 CV3烷基或CV3烷氧基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5)如(2)所述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 它们的溶剂合物,其中,R5为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氨 磺酰基、C1,烷基磺酰基、C1^3烷基或Cp3烷氧基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 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以
表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合 物。式中,R1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烷基;R2、R3和R6为氢原子;Ar1 为式(III) R7为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p3烷氧基任 意地取代的苯基,其中的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R5为氢原子或可被羟基、卤素原子、C1^3烷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下述的取代基 取代的Cp6烷基;X 为 OH ;Y和Z为氧原子。(7)由Ra、Ar和Q为以下所示的表1中记载的组合构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 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合物。还有,表1中的符号表示以下的取 代基。
表 1RaArQRalArlQlRalArlQ2RalArlQ3RalArlQ4RalArlQ5RalArlQ6RalArlQ7
RalArlQ8RalArlQ9RalArlQlORalArlQllRalArlQ12RalArlQl 3RalArlQ14RalArlQl 5RalArlQ16RalArlQl 7RalArlQ18RalArlQ19RalArlQ20RalArlQ21RalArlQ22RalArlQ23RalArlQ24RalArlQ25RalArlQ26RalArlQ27RalArlQ28RalArlQ29RalArlQ30RalArlQ31RalArlQ32RalArlQ33RalArlQ34RalArlQ35RalArlQ36RalArlQ37RalArlQ38RalArlQ39RalArlQ40RalArlQ41RalArlQ42RalArlQ43RalArlQ44RalArlQ45RalArl Q46
RalArlQ47RalArlQ48RalArlQ49RalArlQ50RalArlQ51Ra2ArlQlRa2ArlQ2Ra2ArlQ3Ra2ArlQ4Ra2ArlQ5Ra2ArlQ6Ra2ArlQ7Ra2ArlQ8Ra2ArlQ9Ra2ArlQlORa2ArlQllRa2ArlQl 2Ra2ArlQl 3Ra2ArlQl 4
Ra2ArlQl 5Ra2ArlQ16Ra2ArlQ17Ra2ArlQ18Ra2ArlQ19Ra2ArlQ20Ra2ArlQ21Ra2ArlQ22Ra2ArlQ23Ra2ArlQ24Ra2ArlQ25Ra2ArlQ26Ra2ArlQ27Ra2ArlQ28Ra2ArlQ29Ra2ArlQ30Ra2ArlQ31Ra2ArlQ32Ra2ArlQ33Ra2ArlQ34
Ra2ArlQ35Ra2ArlQ36Ra2ArlQ37Ra2ArlQ38Ra2ArlQ39Ra2ArlQ40Ra2ArlQ41Ra2ArlQ42Ra2ArlQ43Ra2ArlQ44Ra2ArlQ45Ra2ArlQ46Ra2ArlQ47Ra2ArlQ48Ra2ArlQ49Ra2ArlQ50Ra2ArlQ51Ra3ArlQlRa3ArlQ2Ra3ArlQ3Ra3ArlQ4Ra3ArlQ5Ra3ArlQ6Ra3ArlQ7Ra3ArlQ8Ra3ArlQ9Ra3ArlQlORa3ArlQllRa3ArlQl 2Ra3ArlQl 3Ra3ArlQl 4Ra3ArlQl 5Ra3ArlQ16Ra3ArlQl 7 Ra3ArlQ18Ra3ArlQ19Ra3ArlQ20Ra3ArlQ21Ra3ArlQ22
Ra3ArlQ23Ra3ArlQ24Ra3ArlQ25Ra3ArlQ26Ra3ArlQ27Ra3ArlQ28Ra3ArlQ29Ra3ArlQ30Ra3ArlQ31Ra3ArlQ32Ra3ArlQ33Ra3ArlQ34Ra3ArlQ35Ra3ArlQ36Ra3ArlQ37Ra3ArlQ38Ra3ArlQ39Ra3ArlQ40Ra3ArlQ41Ra3ArlQ42Ra3ArlQ43Ra3ArlQ44Ra3ArlQ45Ra3ArlQ46Ra3ArlQ47Ra3ArlQ48Ra3ArlQ49Ra3ArlQ50Ra3ArlQ51Ra4ArlQlRa4ArlQ2Ra4ArlQ3Ra4ArlQ4Ra4ArlQ5Ra4ArlQ6Ra4ArlQ7Ra4ArlQ8Ra4ArlQ9Ra4Arl QlO
Ra4ArlQllRa4ArlQ12Ra4ArlQ13Ra4 ArlQ14Ra4ArlQl 5Ra4ArlQ16Ra4ArlQl 7Ra4ArlQ18Ra4ArlQ19Ra4ArlQ20Ra4ArlQ21Ra4ArlQ22Ra4ArlQ23Ra4ArlQ24Ra4ArlQ25Ra4ArlQ26Ra4ArlQ27Ra4ArlQ28Ra4ArlQ29Ra4ArlQ30Ra4ArlQ31Ra4ArlQ32Ra4ArlQ33Ra4ArlQ34Ra4ArlQ35Ra4ArlQ36Ra4ArlQ37Ra4ArlQ38Ra4ArlQ39Ra4ArlQ40Ra4ArlQ41Ra4ArlQ42Ra4ArlQ43Ra4ArlQ44Ra4ArlQ45Ra4ArlQ46Ra4ArlQ47Ra4ArlQ48Ra4ArlQ49
Ra4ArlQ50Ra4ArlQ51Ra5ArlQlRa5ArlQ2
Ra5ArlQ3Ra5ArlQ4Ra5ArlQ5Ra5ArlQ6Ra5ArlQ7Ra5ArlQ8Ra5ArlQ9Ra5ArlQlORa5ArlQllRa5ArlQ12Ra5ArlQ13Ra5ArlQ14Ra5ArlQl 5Ra5ArlQ16Ra5ArlQ17Ra5ArlQ18Ra5ArlQ19Ra5ArlQ20Ra5ArlQ21Ra5ArlQ22Ra5ArlQ23Ra5ArlQ24Ra5ArlQ25Ra5ArlQ26Ra5ArlQ27Ra5ArlQ28Ra5ArlQ29Ra5ArlQ30Ra5ArlQ31Ra5ArlQ32Ra5ArlQ33Ra5ArlQ34Ra5ArlQ35Ra5ArlQ36Ra5ArlQ37
Ra5ArlQ38Ra5ArlQ39Ra5ArlQ40Ra5ArlQ41Ra5ArlQ42Ra5ArlQ43Ra5ArlQ44Ra5ArlQ45Ra5ArlQ46
Ra5ArlQ47Ra5ArlQ48Ra5ArlQ49Ra5ArlQ50Ra5ArlQ51Ra6ArlQlRa6ArlQ2Ra6ArlQ3Ra6ArlQ4Ra6ArlQ5Ra6ArlQ6Ra6ArlQ7Ra6ArlQ8Ra6ArlQ9Ra6ArlQlORa6ArlQllRa6ArlQl 2Ra6ArlQl 3Ra6ArlQ14Ra6ArlQl 5Ra6ArlQ16Ra6ArlQ17Ra6ArlQ18Ra6ArlQ19Ra6ArlQ20Ra6ArlQ21Ra6ArlQ22Ra6ArlQ23Ra6ArlQ24Ra6ArlQ25
Ra6ArlQ26Ra6ArlQ27Ra6ArlQ28Ra6ArlQ29Ra6ArlQ30Ra6ArlQ31Ra6ArlQ32Ra6ArlQ33Ra6ArlQ34Ra6ArlQ35Ra6ArlQ36Ra6ArlQ37Ra6ArlQ38Ra6ArlQ39Ra6ArlQ40Ra6ArlQ41Ra6ArlQ42Ra6ArlQ43Ra6ArlQ44Ra6ArlQ45Ra6ArlQ46Ra6ArlQ47Ra6ArlQ48Ra6ArlQ49Ra6ArlQ50Ra6ArlQ51(8)表1的化合物的Arl分别变为以下的结构Ar2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 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合物。 还有,本发明化合物参考专利文献W02004108683、W02006064957、W02007010954
等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以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允许的 盐根据制造条件可以任意的晶形存在,也可以任意的水合物的形式存在,这些晶形和水合 物及它们的混合物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有时还以含丙酮、乙醇、四氢呋喃等有 机溶剂的溶剂合物的形式存在,这些形态也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以式(1)表示的化合物也可以根据需要转化为制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 使其从生成的盐中游离。作为本发明的制药学上允许的盐,可以例举例如与碱金属(锂、 钠、钾等)、碱土金属(镁、钙等)、铵、有机碱和氨基酸的盐等。此外,也可以是与无机酸(盐酸、氢溴酸、磷酸、硫酸等)和有机酸(乙酸、柠檬酸、马来酸、富马酸、苯磺酸、P-甲苯磺酸 等)的盐。
实施例
以下,揭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还有,CO2孵育箱中的CO2的浓度(% )以气氛中的CO2的体积%表示。(实施例1由人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的制备)由经知情同意从产科获得的人脐带血(约50mL使用了作为抗凝剂的肝素的标本) 通过菲可法(采用株式会社免疫生物研究所(IBL)(免疫生物研究所社)制Lymphowpar I的比重离心法)制备单核细胞部分。接着,将该部分用含2% (ν/ν)胎牛血清(FBS,DS 制药生物医药株式会社(DS 7 7 — 7 K〗才乂 fM力义社)制)的PBS (Phospate buffer saline,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后,添加固定有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的磁珠(美天旎生 物技术公司制),再在约4°C进行孵育(约30分钟)。结合而得的抗体磁珠/CD34阳性细 胞用MACS系统(美天旎生物技术公司制)进行分离回收。分取CD34阳性CD38阴性的情 况下,对上述中得到的⑶34阳性细胞进行⑶34(APC,碧迪公司U”卜> fM > y > 社)制)、⑶38(PE,碧迪公司制)的各抗体的处理,通过流式细胞仪JSAN(海湾生物科技公 司(Bay Bioscience社)制)分取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此外,适当购入的来源于人 脐带血的CD34阳性细胞(肯布莱克思生物科技公司(cambrex Bio Science Walkersville 社)制)也供于下面的试验。(实施例2采用人脐带血⑶34阳性细胞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的扩增试验)将通过实施例1分取或购入的人脐带血的⑶34阳性细胞铺于24孔板(TPP公司 制)(10000细胞/ImL/孔)。采用的培养基是在StemSpanSFEM(干细胞技术公司制)中添 加50ng/mL SCF(派普泰克公司(P印rotech社))而得的培养基,再添加0. 1 % (ν/ν)溶解 于二甲亚砜中的1号 133号的化合物,使最终浓度达到1 μ g/mL。在37°C于CO2孵育箱(5%C02)内进行7天的液体培养后,通过台盼蓝法测定活细 胞数。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数如下算出。首先,将液体培养后的细胞用CD34抗体(APC, 碧迪公司制)和⑶38抗体(PE,碧迪公司制)进行染色。将经染色的细胞用含2% (ν/ν) FBS的PBS(-)溶液清洗后,以5μ g/mL的最终浓度加入碘化丙啶(日本西格玛奥德里奇公 司(* 7 7 7 ;ι F 'J 〃千” \ ^ >社)制)进行染色。将经染色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 JSAN(海湾生物科技公司制)进行分析,求出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比例,活细胞数乘以 该比例,从而算出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数。其结果是,确认本发明化合物显示良好的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的扩增活性,具 有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活性。表示将不添加化合物时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数设为1时的添加1 μ g/mL的 化合物时的扩增率的结果示于表2和表3。还有,表中的扩增率中,添加化合物时的扩增率 在10倍以上记作A,扩增率5倍以上且低于10倍记作B,扩增率3倍以上且低于5倍记作 C0表 2化合物 扩增率
编号1A2A
3A4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B21A22B23B24B25B26A27B28A29A30B31A32B33B34C35B36A37B38A
39B40B41B42B
43A44B45B46B47B48B49B50B51B52B53B54B55B56B57B58B59B60A61B62C63C64C65B66C67C68B69C70B71B72B73B74B75C76C77B
78B79C
80C81C82C83C84B85C表 3化合物 扩增率编号86A87A88A89A90A91A92A93A94A95A96A97A98A99A100C101A102A103A104A105B106A107A108A109A110A111A112A113A
114A115A116A117A118A119A120A121B 122A123A124A125A126A127A128A129A130A131A132A133A (实施例3采用人脐带血⑶34阳性细胞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的扩增试验)将通过实施例1分取或购入的人脐带血的⑶34阳性细胞铺于24孔板(TPP公司 制)(10000细胞/ImL/孔)。采用的培养基是在StemSpanSFEM(干细胞技术公司制)中添 加50ng/mL SCF (派普泰克公司制)而得的培养基,再组合添加最终浓度lOng/mL的TPO (派 普泰克公司制)、最终浓度lOOng/mL的Flt_3 (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和光純薬工業社) 制)或最终浓度1 μ g/mL的1号化合物。在37°C于CO2孵育箱(5%C02)内进行7天的液体培养后,通过台盼蓝法测定活细 胞数。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数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算出。
O
OH O O
118号
OH 0°0
121号
,0
O
NH2
OH O
NH2
HN

OH O
Χ>
α
119号
120号
Br
O
-y
^V ¥
)H
122号
^f0
OH 0 “ D
123号
N^0
H:
E
HNV
H0^
.O
124号
125号
126号
Br

OH O & O
,,-Kl
HN
HN
W
b
OH O S O
127号
128号
129号
N. HN
€ H-NC
H
其结果是,确认本发明化合物在单独的SCF或SCF及FL的共存下显示出比IOng/ mL TPO更好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的扩增活性。表示将不添加化合物时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数设为1时的添加1 μ g/mL的 化合物以及各种细胞因子时的扩增率的结果示于图1。(实施例4采用人脐带血⑶34阳性细胞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的扩增试验)将通过实施例1分取或购入的人脐带血的⑶34阳性细胞铺于24孔板(TPP公司 制)(10000细胞/ImL/孔)。采用的培养基是在α MEM培养基(英杰公司(Invitrogen社) 制)中添加50ng/mL的SCF (派普泰克公司)、50ng/mL的Flt_3 (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 制)、50ng/mL的IL-6 (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和10% (V/V)的FBS而得的培养基,再 添加最终浓度lOng/mL的TPO (派普泰克公司制)或最终浓度1 μ g/mL的4号化合物。在37°C于CO2孵育箱(5%C02)内进行7天的液体培养后,通过台盼蓝法测定活细 胞数。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数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算出。其结果是,确认本发明化合物显示出比lOng/mL的TPO更好的⑶34阳性⑶38阴 性细胞的扩增活性。表示将不添加化合物时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数设为1时的添加lOng/mL的 TPO和1 μ g/mL的4号化合物时的扩增率的结果示于图2。(实施例5采用人脐带血⑶34阳性细胞的HPP-CFU的扩增试验)通过血细胞集落形成法测定作为本发明化合物的1号、2号和4号化合物对造血祖 细胞的作用。将实施例2中制成的细胞培养液以500个细胞/皿与MethoCult GF H4435 培养基(干细胞技术公司(Stem Cell Technologies社)制)一起添加至3. 5cm培养皿, 在CO2孵育箱(5%C02,37°C)内培养12天。按照常规方法,通过显微镜测定平均1个培养 皿的HPP-CFC集落数。试验进行2次以上,将其平均值作为HPP-CFC集落数进行评价。其结果是,确认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HPP-CFC集落形成促进作用,具有造血 祖细胞的扩增活性。其结果示于表4。
表4
化合物HPP-CFC集落数
编号
不添加4
141
235
445
(实施例6采用人脐带血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的
扩增试验) 将通过实施例1分取的人脐带血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铺于24孔板(TPP公 司制)(3000 10000细胞/ImL/孔)。采用的培养基是在StemSpanSFEM(干细胞技术公 司制)中添加50ng/mL SCF(派普泰克公司)而得的培养基,再添加最终浓度lOng/mL的 TPO(派普泰克公司制),或者添加0. 1% (ν/ν)溶解于二甲亚砜中的1、2、4或6号的化合 物,使最终浓度达到1 μ g/mL。在37°C于CO2孵育箱(5% CO2)内进行7天的液体培养后,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算出培养后的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数。其结果是,确认本发明化合物显示良好的CD34阳性CD38阴性细胞的扩增活性,具 有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活性。表示将在培养液中添加lOng/mL的TPO时的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数设为1时 的添加1 μ g/mL的化合物时的扩增率的结果示于表5。表 5化合物扩增率编号不添加111.922. 741.961.4(实施例7对免疫缺陷(N0D/SCID)小鼠的培养细胞的移植试验)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在添加有最终浓度lOng/mL的TPO (派普泰克公司制) 或者最终浓度1 μ g/mL的化合物1号或4号的条件下培养的细胞通过尾静脉内注射移植至 3只以上经过致死量以下的放射线照射(2. 75 3Gy)的7 8周龄N0D/SCID小鼠,移植量 以初始的⑶34阳性细胞数计为4 5X IO4个/只。移植后第8周处死该小鼠,从左右的大 腿骨采集骨髓细胞。接着,将骨髓细胞用人CD45抗体(APC,碧迪公司制)染色。将经染色 的细胞用含2% (v/v) FBS的PBS (-)溶液清洗后,以5μ g/mL的最终浓度加入碘化丙啶(日 本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制)进行染色。将经染色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JSAN(海湾生物科 技公司制)进行分析,算出骨髓细胞中所含的CD45阳性细胞率。其结果是,确认本发明化 合物具有良好的SRC扩增作用,具有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活性。将培养时添加lOng/mL的TPO时的人⑶45阳性细胞率设为1时的添加1 μ g/mL 的1号或4号化合物时的阳性率示于图3。(实施例8对免疫缺陷(N0D/SCID)小鼠的培养细胞的移植试验)通过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将培养的细胞移植至N0D/SCID小鼠,算出小鼠骨 髓细胞中所含的人CD45阳性细胞率。这时,CD34阳性细胞的培养时的培养基采用在 StemSpanSFEM(干细胞技术公司制)中添加100ng/mL SCF(派普泰克公司制)和100ng/mL 的Flt-3(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而得的培养基,再添加最终浓度20ng/mL的TPO (派 普泰克公司制)或最终浓度1 μ g/mL的化合物1号、4号或87号。将培养时添加20ng/mL的TPO时的人⑶45阳性细胞率设为1时的添加1 μ g/mL 的1号、4号或87号化合物时的阳性率示于图4。(实施例9=NGFR表达逆转录病毒的制备)将293细胞接种于直径IOcm培养皿,在含10% (v/v)FBS的Dulbecco改进的 Eagle培养基(DMEM培养基)中于37°C的CO2孵育箱(5 % CO2)内进行24小时的液体培 养(1. 5 2. 5 X IO6细胞/IOml/皿)。在培养液中滴加含17 μ g/mL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NGFR)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由千叶大学岩间厚志教授分与,参照Reddy VA等.Blood, 100 =483,2002) UO μ g/mL的pCL-ΙΟΑΙ载体(半井泰斯科株式会社(f力,〗歹7夕社)制)和IOOmM CaCl2的BES缓冲生理盐水(日本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制),在35°C于CO2孵 育箱(3%C02)内进行12 16小时的液体培养。接着,用PBS(-)清洗细胞后,在含10% (ν/ ν)FBS的DMEM培养基中于37°C的CO2孵育箱(5% CO2)内进行48小时的液体培养。将该培 养液的上清用0. 45 μ m的滤器过滤,获得病毒溶液。不立即使用的情况下,分装后在-80°C 保存。(实施例10采用人脐带血⑶34阳性细胞的NGFR基因的导入试验)将通过实施例1分取或购入的人脐带血的⑶34阳性细胞铺于直径3cm培养皿 (TPP公司制)(100000细胞/3ml/孔)。采用的培养基是在StemSpanSFEM(干细胞技术公 司制)中添加20ng/mL SCF (派普泰克公司制)和20ng/mL的Flt_3 (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 社制)而得的培养基,再添加最终浓度20ng/mL的TPO(派普泰克公司制),或者添加0. 1% (ν/ν)溶解于二甲亚砜中的1或4号化合物,使最终浓度达到0. 3μ g/mL。还有,作为阴性 对照,设置不含TPO或化合物的条件下的培养。在37°C于CO2孵育箱(5% CO2)内进行24小时的液体培养后,吸去2ml培养基, 添加2ml实施例7中制成的NGFR表达逆转录病毒溶液(含5 μ g/mL的硫酸鱼精蛋白(日 本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制)、20ng/ml SCF (派普泰克公司制)和20ng/mL的Flt_3 (和光纯 药工业株式会社制))。然后,添加最终浓度20ng/mL的TPO(派普泰克公司制),或者添加 0. 1% (ν/ν)溶解于二甲亚砜中的1或4号化合物,使最终浓度达到0. 3μ g/mL,在32°C以 2000g离心30分钟。接着,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24小时的液体培养后,吸去2ml培养 基,在含TPO或化合物的条件下添加2ml与上述相同的NGFR表达逆转录病毒溶液,在32°C 以2000g离心30分钟。接着,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24小时的液体培养。培养后,吸 去2ml培养基,添加2ml添加有20ng/mL SCF (派普泰克公司制)和20ng/mL的Flt_3 (和 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的StemSpanSFEM培养基(干细胞技术公司制)。然后,添加最终 浓度20ng/mL的TPO (派普泰克公司制),或者添加0. 1% (ν/ν)溶解于二甲亚砜中的1或 4号化合物,使最终浓度达到0. 3 μ g/mL。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24小时的液体培养 后,通过台盼蓝法(吉伯科公司(GIBC0社)制)测定活细胞数。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在细胞内导入了 NGFR的⑶34阳性细胞数(⑶34阳性NGFR 阳性细胞数)如下算出。首先,向病毒处理后的细胞中添加生物素标记NGFR抗体(碧迪公 司制),1小时后再在4°C通过PE标记亲和素(碧迪公司制)及⑶34抗体(APC,碧迪公司 制)对细胞进行染色。接着,将细胞用含2% (v/v) FBS的PBS (-)溶液清洗后,以5yg/mL 的最终浓度加入碘化丙啶(日本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制)进行染色。将经染色的细胞通过 JSAN(海湾生物科技公司制)进行分析,求出CD34阳性NGFR阳性细胞比例,活细胞数乘以 该比例,从而算出⑶34阳性NGFR阳性细胞数。其结果是,确认本发明化合物显示比TPO更好的⑶34阳性NGFR阳性细胞的扩增 活性,具有对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入的促进效果。表示将不添加时的CD34阳性NGFR阳性细胞数设为1时的添加TPO或化合物时的 细胞扩增率的结果示于表6。表6合成例 扩增率编号
不添加 1TPO7. 719. 8412. 5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使用低分子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从而可以在分化水平更低的 状态下扩增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利用本方法扩增的细胞可用作对于伴随造 血功能障碍、缺血或免疫功能障碍的疾病的移植用造血干细胞,因此可以期待在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在这里引用2007年12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316276号的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揭示采用。
权利要求
一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式(I)表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合物的存在下,将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式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1-10烷基;R5表示C2-14芳基、氢原子或C1-6烷基;所述C2-14芳基被-V1取代,该C2-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式中的V1表示氢原子、羟基、被保护的羟基、氨基、被保护的氨基、巯基、被保护的巯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甲酰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1-3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1-3烷氧基、C1-10烷基、C2-6链烯基、C2-6炔基、C1-10烷基羰基氧基、C1-10烷氧基羰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羰基、C1-10烷基羰基氨基、单C1-10烷基氨基或二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磺酰基、C1-10烷基氨基磺酰基、C1-10烷基氨基羰基、C1-10烷基磺酰基氨基或C1-10硫代烷基;所述C1-6烷基可被羟基、卤素原子、单C1-10烷基氨基或二C1-10烷基氨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1-3烷氧基或-NR9R10取代,式中的R9和R10一起表示-(CH2)m1-G-(CH2)m2-,式中的G表示氧原子、硫原子、CR11R12或NR13,m1和m2分别独立地表示0~5的整数,m1+m2为3、4或5,式CR11R12中的R11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10烷基、C2-14芳基、C1-10烷氧基、C2-14芳基氧基、羟基或被保护的羟基,式NR13中的R13表示氢原子、羟基、甲酰基、C1-10烷基、C2-6链烯基、C2-6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羰基氧基、C1-10烷氧基羰基、C1-10烷基羰基或C2-14芳基,R13中所述的C1-10烷基、C2-6链烯基、C2-6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羰基氧基、C1-10烷氧基羰基和C1-10烷基羰基可被选自羧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C1-10烷氧基、C1-10烷基羰基、C1-10烷基羰基氧基、C1-10烷氧基羰基、C1-10烷基羰基氨基、氨基、单C1-10烷基氨基或二C1-10烷基氨基、羟基、被保护的羟基、C2-14芳基和C2-14芳基氧基的1个或多个取代基任意地取代,其中的C2-14芳基和C2-14芳基氧基可被1个或多个C1-6烷基或者1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代,其中的C1-6烷基可被1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代,R13中所述的C2-14芳基可被选自C1-10烷基、C2-6链烯基、C2-6炔基、羧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C1-10烷氧基、C1-10烷基羰基、C1-10烷基羰基氧基、C1-10烷氧基羰基、C1-10烷基羰基氨基、氨基、单C1-10烷基氨基或二C1-10烷基氨基、羟基、被保护的羟基、C2-14芳基和C2-14芳基氧基的1个或多个取代基任意地取代,其中的C1-10烷基可被1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代;R6表示氢原子或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1-10烷基;R7表示被以-V3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取代基取代的C2-14芳基,V3表示与V1同样的含义,V1表示与前述同样的含义;Ar1表示被以-V4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取代基取代的C2-14亚芳基,V4表示与V1同样的含义,V1表示与前述同样的含义;X表示OR8,式中的R8表示氢原子、C1-10烷基或C1-10烷基羰基,其中的C1-10烷基和C1-10烷基羰基被以-V5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取代基任意地取代,式中的V5表示与V1同样的含义,V1表示与前述同样的含义;Y和Z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FPA00001151383400011.ti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 氢原子或可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p6烷基;R2, R3和R6为氢原子;R4为氢原子或CV6烷基; R7为可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u烷氧基任意 地取代的苯基,其中的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R5为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V5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 是其N-氧化体,式中的V5表示氢原子、羟基、被保护的羟基、氨基、被保护的氨基、巯基、被 保护的巯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甲酰基、被卤素原子 取代的C"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烷氧基、C1,烷基、C2_6链烯基、C2_6炔基、C1,烷基 羰基氧基、C1,烷氧基羰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氨基、单C1,烷基氨 基或二 C1,烷基氨基、C1,烷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羰基、C1,烷 基磺酰基氨基或C1,硫代烷基;X 为 OH ;Y和Z为氧原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 氢原子或Ci_3烷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R5为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硝基、氰基、卤素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 基、甲酰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u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u烷氧基、C1,烷基、C1,烷 基羰基氧基、C1,烷氧基羰基、C1,烷氧基、C1,烷基羰基、C1,烷基羰基氨基、单C1,烷基 氨基或二 C1,烷基氨基、C1,烷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磺酰基、C1,烷基氨基羰基、C1,烷 基磺酰基氨基或C1,硫代烷基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 化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R5为 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氰基、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CV3烷基磺酰基、 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1I烷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i_3烷氧基、Ci_3烷基或Ci_3烷氧基取代,该 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R5为 c2_14芳基,所述c2_14芳基被氢原子、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C1^3烷基磺酰基、CV3 烷基或Ci_3烷氧基取代,该C2_14芳基为含氮原子的C2_14芳基时可以是其N-氧化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R1和 R4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烷基;R2, R3和R6为氢原子;Ar1 为式(III) R7为被C1,烷基、卤素原子、C1,烷氧基或被卤素原子任意地取代的Cu烷氧基任意地 取代的苯基,其中的C1,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R5为氢原子或可被羟基、卤素原子、CV3烷氧基、二甲氨基或下述的取代基 取代的CV6烷基;X 为 OH ;Y和Z为氧原子。
8.如权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为⑶34阳性⑶38阴性细胞。
9.如权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为HPP-CFU集落形成细胞。
10.如权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为SRC。
11.如权利要求1 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 其特征在于,伴有1种或2种以上的血液细胞刺激因子的添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血液 细胞刺激因子选自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 (IL-3)、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 素ll(IL-ll)、flk2/flt3配体(F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红细胞生成素(EPO)。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血液 细胞刺激因子为干细胞因子(SCF)和/或flk2/flt3配体(FL)。
14.如权利要求1 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 其特征在于,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来源于骨髓、肝脏、脾脏、外周血或脐带血。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造血 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来源于脐带血。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 干细胞因子(SCF)和/或flk2/flt3配体(FL)的共存下培养来源于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 和/或造血祖细胞。
17.—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用试剂或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 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 它们的溶剂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18.—种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 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 的溶剂合物的存在下,将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入方法,其特征在 于,伴有1种或2种以上的血液细胞刺激因子的添加。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入方法,其特征在 于,血液细胞刺激因子选自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 (IL-3)、白细胞介素6 (IL-6)、 白细胞介素11 (IL-Il)、flk2/flt3配体(F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红细胞生成素(EPO)。
21.如权利要求18 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向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基因导 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来源于骨髓、肝脏、脾脏、外周血或脐带 血。
22.—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 16中的任一项 所述的扩增方法扩增而得。
23.—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 20中的任一 项所述的导入方法导入基因而得。
24.一种细胞治疗用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通过权利要求1 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 方法扩增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移植给人来治疗疾病。
25.一种细胞治疗用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通过权利要求18 20中的任一项所述 的方法导入基因而得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移植给人来治疗疾病。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细胞治疗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治疗的疾病为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疾病、遗传 性血液疾病、实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症、脑梗塞、心肌梗塞、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中的任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用作针对各种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提高基因治疗时的向造血干细胞的基因导入效率的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剂。一种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式(I)表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其医药学上允许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合物的存在下,将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祖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式中的X、Y、Z、Ar1、R1、R2、R3、R4、R5、R6和R7在正文中定义。
文档编号A61K38/00GK101889007SQ20088011965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宫地克明, 岩本俊介, 浅井康行, 由井麻纪子, 石绵纪久, 西野泰斗 申请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利普罗赛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