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咳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151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克咳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克咳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克咳制剂是在我国传统中医中的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其由中药麻黄、罂粟壳、甘草、苦杏仁、桔梗、莱菔子、石膏组成,临床应用和观察证实克咳胶囊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所引起的咳嗽、咯痰、气喘、胸闷、胸痛、咽痒等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尤其对咳、痰、喘三主症效果显著。其中麻黄、罂粟壳为处方中主药。部颁标准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细粉,过筛,各留细粉IlOg备用,剩余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勻,在60 70°C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但是,该法获得的克咳制剂的溶出度不高,不利于克咳制剂充分发挥药效。申请号为200410021722. 1的中国专利将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100目以上的细粉, 可以提升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增加生物利用率。从其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发明将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120、200、300、320等目数后再按照常规步骤与其他药物和辅料制备成克咳制剂,与常规制备方法值得的可克咳制剂相比,其止咳作用有一定的提升,但不明显,从其实施例显示的效果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大。目前,尚未发现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克咳制剂有效成分的释放程度和止咳性能。麻黄和罂粟壳是止咳药物常用的两种成分,由于这些成分具有精神兴奋作用,因此其含量控制非常严格。为了提升药物的止咳效果,现有研究着手于将麻黄和罂粟壳共同粉碎,以促进其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但同时研究者认为,植物细胞的过度粉碎会造成细胞中毒性物质的进一步溶出,过度摄入可能会造成急性毒性。现有的研究仍未找到最佳的粉碎程度,可安全有效地提高克咳制剂的止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克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以提高克咳制剂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并提高克咳制剂在生物体内的止咳作用。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发明提供了一种克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粉末,再与克咳制剂中除麻黄和罂粟壳外的其他原料提取液混合,制备成为克咳制剂,其中麻黄和罂粟壳分别粉碎成粉末后,还进一步经过粉碎分别成为10-40 μ m的超微粉和5-30 μ m的超微粉。其他原料为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和石膏。麻黄、罂粟壳与其他原料的重量比例为麻黄360份,罂粟壳360份,甘草360份,苦杏仁360份,莱菔子112. 5份,桔梗112. 5 份,石膏112. 5份。
所述麻黄超微粉和罂粟壳超微粉混合后,先分成等量的两份,其中一份仍然以粉末状态作为备用超微粉,另一份先用酸性水溶液(PH值为2-6)煎煮,煎煮两次,每次煎煮 1. 5-2. 5小时,煎煮后过滤并合并滤液。再用碱性溶液(质量分数5-15%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制pH值中性后,再与所述其他原料提取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成为浓缩液;最后再将备用超微粉加入浓缩液中,混合干燥而得。其中其他原料提取液是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和石膏用水煎煮两次,每次 1-2小时,过滤后成而成。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克咳制剂,成人单次口服0.9-1. 2g,可用于制备止咳和/或治疗肺气肿的药物。以下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处方麻黄360g,罂粟壳360g,甘草360g,苦杏仁360g,莱菔子112. 5g,桔梗112. 5g,石膏 112. 5go制备工艺按投料量取麻黄、罂粟壳粉碎成细粉,按以下工艺处理(1)取麻黄、罂粟壳细粉,粉碎分别成为10-40 μ m的麻黄超微粉和5-30 μ m的罂粟壳超微粉,混合后,分成等量的两份,一份备用,另一份按步骤(2)提取;(2)超微粉用酸性水溶液(PH2-6)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与上述步骤( 获得的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 加入步骤(1)中备用的麻黄和罂粟壳超微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麻黄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罂粟壳的主要成分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植物细胞的粉碎程度,会影响细胞壁以及其中细胞器的破坏程度,影响细胞中各种不同成分的溶出情况;同时由于粉碎后会形成大小各异的细胞碎片,这些粉末与其他药物混合后,不同成分之间的存在状态以及相互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发明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发现将麻黄和罂粟壳粉碎分别成为10-40 μ m的麻黄超微粉和5-30 μ m的罂粟壳超微粉,尤其优选的是粉碎成20-25 μ m的麻黄超微粉和10-15 μ m 的罂粟壳超微粉后,再进一步制备成为克咳制剂后,以氯化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致喘豚鼠作为对象进行试验时,其的哮喘潜伏期与传统的克咳制剂相比(发明试验以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为300目的克咳制剂作对照组),延长了 22%。除此,发明发现,在该发明方案下获得的克咳制剂,对治疗肺气肿具有显著的效果。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目前治疗肺气肿的药物多采用中西药复合制剂,但是中西药符合制剂的安全性是值得考究的一个问题。本发明首次发现,采用发明方案制备获得的克咳制剂,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传统克咳制剂所不具备的治疗肺气肿的效果。发明以慢性肺阻塞肺部疾病SD大鼠作为试验对象,发现其与传统的克咳制剂相比,治疗肺气肿的有效性提高了 45%。同时,发明将该方案制得的克咳制剂进行了毒理学试验,证实其并不会产生急性毒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方案制备所得的克咳制剂,与传统克咳制剂相比,显著提高了实验致喘动物的哮喘潜伏期,其止咳作用明显强于传统克咳制剂。
2.本发明方案制备所得的克咳制剂,具备传统克咳制剂所不具备的治疗肺气肿的作用。3.本发明方案制备所得的克咳制剂经试验证实不对实验动物产生急性毒性。4.本发明方法不改变克咳制剂的药物成分及含量,不涉及生产设备的改变及药品的种类,易于应用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
处方麻黄360g,罂粟壳360g,甘草360g,苦杏仁360g,莱菔子112. 5g,桔梗112. 5g,石膏 112. 5go制备方法按投料量取麻黄、罂粟壳粉碎成细粉,按以下工艺处理(1)取麻黄、罂粟壳细粉,粉碎分别成为25 μ m的麻黄超微粉和10 μ m的罂粟壳超微粉,混合后,分成等量的两份,一份备用,另一份按步骤( 提取;( 超微粉用酸性水溶液(pro)煎煮二次,每次 2小时,过滤,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步骤( 获得的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步骤 (1)中备用的麻黄和罂粟壳超微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实施例2
处方麻黄360g,罂粟壳360g,甘草360g,苦杏仁360g,莱菔子112. 5g,桔梗112. 5g,石膏 112. 5go制备方法按投料量取麻黄、罂粟壳粉碎成细粉,按以下工艺处理(1)取麻黄、罂粟壳细粉,粉碎分别成为20 μ m的麻黄超微粉和12 μ m的罂粟壳超微粉,混合后,分成等量的两份,一份备用,另一份按步骤( 提取;( 超微粉用酸性水溶液(PH4)煎煮二次,每次 2小时,过滤,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药液备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步骤( 获得的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步骤 (1)中备用的麻黄和罂粟壳超微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实施例3
实施例1有效成分溶出率的测定。采用实施例1制备所得的克咳制剂(下称破壁片),制备成薄膜衣片后,与采用原工艺的薄膜衣片比较,麻黄总碱与吗啡含量溶出量增加,结果如表1所示。表1.本发明破壁片与传统工艺制剂的溶出率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克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粉末,再与克咳制剂中除麻黄和罂粟壳外的其他原料提取液混合,制备成为克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黄和罂粟壳分别粉碎成粉末后,还进一步经过粉碎分别成为10-40 μ m的超微粉和5-30 μ m的超微粉。
2.如权利要求1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黄和罂粟壳超微粉的粒径为分别为20-25 μ m和10-15 μ m。
3.如权利要求1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原料为甘草、 苦杏仁、莱菔子、桔梗和石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黄、罂粟壳与其他原料的重量比例为麻黄360份,罂粟壳360份,甘草360份,苦杏仁360份,莱菔子112. 5份,桔梗112. 5 份,石膏112. 5份。
5.如权利要求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粉先分成等量的两份,其中一份仍然以粉末状态作为备用超微粉,另一份先用酸性水溶液煎煮,用碱性溶液调制PH值中性后,再与所述其他原料提取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成为浓缩液;最后再将备用超微粉加入浓缩液中,混合干燥而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溶液的pH值为2-6;另一份先用酸性水溶液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 5-2. 5小时,煎煮后过滤并合并滤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溶液采用质量分数5-15%的氢氧化钠溶液。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原料提取液是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和石膏用水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后成而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克咳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成人单次口服 0. 90-1. 20g。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克咳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止咳和/或治疗肺气肿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克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麻黄和罂粟壳分别成为10-40μm的超微粉和5-30μm的超微粉,再与克咳制剂中除麻黄和罂粟壳外的其他原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和石膏)提取液混合,制备成为克咳制剂。本发明方案制备所得的克咳制剂,与传统克咳制剂相比,显著提高了实验致喘动物的哮喘潜伏期,其止咳作用明显强于传统克咳制剂,且具备传统克咳制剂所不具备的治疗肺气肿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2210748SQ20111014749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日
发明者劳悦富, 唐琳, 徐吉银, 成金乐, 邓雯 申请人: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