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小rna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1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小rna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小RNA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微小RNA有下列核苷酸序列的正义链和反义链组成:正义链:5’-UUGCAUAGUCACAAAAGUGAUC-3’,反义链:5’-GAUCACUUUUGUGACUAUGCAA-3’。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采用miRNA芯片的方法,证明:miR-153通过抑制ZEB2和SNAI1的表达,抑制EMT的发生,可以抑制上皮性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够制备抗肿瘤的药物。
【专利说明】—种微小RNA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转录因子为靶标的miRNA的抗肿瘤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EMT 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的简称。上皮-间质转化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上皮-间质转型是上皮性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在胚胎发育、慢性炎症、组织重建、癌症转移和多种纤维化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的特征有细胞黏附分子(如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减少、细胞角蛋白细胞骨架转化为波形蛋白(Vimentin)为主的细胞骨架及形态上具有间充质细胞的特征等。通过EMT,上皮细胞失去了细胞极性,失去与基底膜的连接等上皮表型,获得了较高的迁移与侵袭、抗凋亡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等间质表型。EMT是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获得迁移和侵袭能力的重要生物学过程。阐明调控恶性肿瘤细胞发生EMT过程的分子机制,明确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的病理意义,并探索基于EMT关键分子的诊断方法及靶向EMT关键分子的治疗手段是肿瘤转移中EMT机制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上皮细胞特征蛋白E-钙粘蛋白的表达下降及间质细胞特征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加可以作为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型的标志。
[0003]上皮-间质转型相关调控因子包括ZEBl (E盒结合锌指蛋白,zinc fingerE-box-binding pro tein, ZEB), ZEB2, SNAIl (锌指转录因子),SNAI2 等,这些调控因子通过抑制E-钙粘蛋白的表达,促进了上皮-间质转型过程的发生,进而增加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转化生长因子是上皮-间质转型的重要诱导因子,采用转化生长因子-P处理上皮性肿瘤细胞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可以成功诱导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型。在各种调控上皮-间质转型过程的分子中,微小RNA (microRNA,miRNA)对于其的调控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已有报道证实,微小RNA-200家族(miRNA-200)可以通过抑制ZEBl和ZEB2基因的表达,抑制EMT过程。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采用miRNA芯片的方法,得出一种miRNA的抗肿瘤的用途。
[000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小RNA (miRNA)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微小RNA(本发明称为miR-153)有下列核苷酸序列的正义链和反义链组成:
正义链:5’ -UUGCAUAGUCACAAAAGUGAUC-3’,
反义链:5’ -GAUCACUUUUGUGACUAUGCAA-3’。
[0006]其中,U可以是胸腺嘧啶或尿嘧啶,并优选为尿嘧啶(U)。
[0007]所述抗肿瘤,可以是指治疗肿瘤、预防肿瘤、以及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用途为在制备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型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为上皮性肿瘤,如肺癌、肝癌、白血病、胃癌、宫颈癌、口腔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舌癌或乳腺癌。
[0010]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肿瘤是舌癌、乳腺癌、口腔癌或肺癌。
[0011]其中,所述药物可以是注射制剂、冻干粉剂等。更优选地,所述药物还包括载体,将所述miRNA负载于载体中。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微小RNA还可以与其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微小RNA —起使用,制备抗肿瘤药物。
[0013]在本发明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其它微小RNA优选为miRNA-200家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如miR-200c。
[0014]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采用miRNA芯片的方法,比较了发生EMT的肿瘤细胞和未发生EMT的肿瘤细胞之间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并采用定量PCR方法予以验证后,发现miR-153是一种新发现的调控EMT过程的重要miRNA,该miRNA对于肿瘤细胞维持及获得EMT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该分子的进一步分析表明ZEB2和SNAIl是miR-153的作用靶点,miR-153通过抑制ZEB2和SNAIl的表达,抑制EMT的发生。同时,在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采用miR-153干预处理的手段,可以抑制上皮性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并且,对于一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样本统计分析发现,miR-153的低表达与患者的转移率正相关,与患者的生存率负相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NH-4细胞(NH-4)、TGF-β处理HN-4细胞(HN-4TGF-β )、MCF-7 细胞(MCF-7)、TGF-β 处理 MCF-7 细胞(MCF-7 TGF-β )、以及间充质样ΗΝ-12 (ΗΝ-12)细胞、MDA-MB-231细胞(MDA-MB-231)的形态学、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照片;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细胞中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水平的Westernbolt检测照片;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机制胶入侵检测评估的细胞的侵袭性结果;
图1-4的维恩图显示:在HN-12细胞和TGF-β处理的ΗΝ-4细胞中,相比于未处理的ΗΝ-4细胞,18个重叠基因下调;
图1-5和1-6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时PCR检测的间充质样细胞(ΗΝ-12细胞,MDA-MB-231 细胞)、以及 TGF-β 处理细胞系(HN-4 TGF-β treat,MCF-7 TGF-β treat)中miR-153和miR_200c的下调结果;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TGF-β单独处理或与miR-153和miR_200c模拟物共同孵育后的HN-4和MCF-7细胞相称显微镜照片;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Western bolt检测ΗΝ-4细胞、TGF-β处理的ΗΝ_4细胞、与TGF-β以及miR-153或miR-200c模拟物共同孵育的HN-4细胞中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结果;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Western bolt检测MCF-7细胞、TGF-β处理的MCF-7细胞、与TGF-β以及miR-153或miR-200c模拟物共同孵育的HN-4细胞中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结果;
图3-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HN-12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反差显微镜照片;
图3-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HN-12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的Western bolt检测结果,以及侵袭能力检测结果;
图3-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MDA-MB-231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反差显微镜照片;
图3-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MDA-MB-231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的Western bolt检测结果,以及侵袭能力检测结果;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HN-4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反差显微镜照片;
图3-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HN-4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的Western bolt检测结果,以及侵袭能力检测结果;
图3-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MCF-7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反差显微镜照片;
图3-8是本发明的实 施例中,MCF-7细胞被miR-153、miR200c单独或共同转染后的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的Western bolt检测结果,以及侵袭能力检测结果图4-1显示,SNAIl和ZEB2为miR-153的靶点;
图4-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证实SNAIl为miR-153的靶基
因;
图4-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证实ZEB2为miR-153的靶基
因;
图4-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SNAI1、ZEB2被miR-153保护后在间充质样细胞HN-12细胞中的过表达照片;
图4-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HN-12细胞被miR-153转染、以及被miR-153保护的SNAI1、ZEB2过表达情况下,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的Western bolt检测结果,以及侵袭能力检测结果;
图4-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SNAI1、ZEB2被miR-153保护后在间充质样细胞MDA-MB-231细胞中的过表达照片;
图4-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MDA-MB-231细胞被miR-153转染、以及被miR-153保护的SNAI1、ZEB2过表达情况下,上皮细胞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的Western bolt检测结果,以及侵袭能力检测结果;
图5-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实验组(n=7)的鼠肺部肿瘤细胞照片;
图5-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实验组的鼠肺部表面肿瘤细胞转移结节数;
图6-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miR-153在口腔上皮细胞癌初始肿瘤中水平;
图6-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miR-200c在口腔上皮细胞癌初始肿瘤中水平;
图6-3中,不同miR-153表达水平的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图6-4中,不同miR_200c表达水平的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图6-5中,不同miR-153和miR_200c总表达水平的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小RNA在制备抑制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微小RNA序列为:
正义链:5’ -UUGCAUAGUCACAAAAGUGAUC-3’,
反义链:5’ -GAUCACUUUUGUGACUAUGCAA-3’。
[0017]其中,U可以是胸腺嘧啶或尿嘧啶,并优选为尿嘧啶(U)。
[0018]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用途为在制备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型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9]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为上皮性肿瘤,如肺癌、肝癌、白血病、胃癌、宫颈癌、口腔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舌癌或乳腺癌。
[0020]所述微小RNA还可以与其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微小RNA —起使用,制备抗肿瘤药物。所述其它微小RNA为miRNA-200家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如miR_200c。
[0021]通过采用miRNA芯片的方法,本发明比较了发生EMT的肿瘤细胞和未发生EMT的肿瘤细胞之间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并采用定量PCR方法予以验证后,发现miR-153是一种新发现的调控EMT过程的重要miRNA,该miRNA对于肿瘤细胞维持及获得EMT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该分子的进一步分析表明ZEB2和SNAIl是miR-153的作用靶点,miR-153通过抑制ZEB2和SNAIl的表达,抑制EMT的发生。在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采用miR-153干预处理的手段,可以抑制上皮性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并且,对于一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样本统计分析发现,miR-153的低表达与患者的转移率正相关,与患者的生存率负相关。
[002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具体阐释。
实施例
[0023]细朐培养
HN-4细胞是具有典型上皮形态和低侵袭性的舌癌细胞株,HN-12是显示出间质细胞特点及高侵袭性的舌癌细胞株;MCF-7是具有典型上皮形态和低侵袭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是显示出间质细胞特点及高侵袭性的乳腺癌细胞株。所有细胞的培养条件都是37摄氏度及5% 二氧化碳的培养箱。刺激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型(EMT)的试剂为转化生长因子beta (TGF-β ),处理方式是TGF-β 10ng/ml浓度,处理72小时。
[0024]转染miRNA及其抑制剂 转染前一天,细胞以2X IO5细胞数接种于6孔培养板。采用美国Invitrogen公司的Lipofectamine 2000 (脂质体 2000)作为转染试剂,转染 miRNA (miR-153、miR-200c)及其抑制剂,浓度为100 nM。细胞转染后3天对于其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检测。
[0025]miR-153 序列:正义链:5’ - UUGCAUAGUCACAAAAGUGAUC-3’
反义链:5’ _ GAUCACUUUUGUGACUAUGCAA-3’ ;
miR-200c 序列:正义链:5,- UAAUACUGCCGGGUAAUGAUGGA-3,
反义链:5’ _ UCCAUCAUUACCCGGCAGUAUUA-3’ ; miR-153 抑制剂序列:5’ -AUCACUUUUGUGACUAUGCA-3’miR-200c 抑制剂序列:5’ -CCAUCAUUACCCGGCAGUAUU-3’。
[0026]细胞侵袭实验
细胞侵袭实验采用带8 Mm膜的transwell (碳酸脂膜)小室,小室包被50 Mg重组细胞基质Matrigel。实验时,细胞浓度调整到I X 106/ml,在上层小室中加200耵无血清的细胞悬液,下层小室中加600沿含10%血清的培养液。细胞在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棉签去除上层膜细胞,福尔马林固定,吉姆萨染色。穿膜侵袭细胞在高倍显微镜下计数。
[0027]RNA柚提及定量PCR
采用美国Invitrogen公司Trizol试剂抽提细胞总RNA,石腊肿瘤样本中RNA采用罗氏公司试剂盒(High Pure miRNA Isolation Kit)提取。以提取的RNA为模板进行cDNA反转录,再进行定量PCR反应。
[0028]目的基因SNAII,ZEB2和GAPDH (甘油醛_3_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的 mRNA 的 PCR 引物设计如下:
SNAIl 5,-GCUGCAGGACUCUAAUCCAGA-3,
5,-AUCUCCGGAG⑶GGGAUG-3,,
ZEB2 5’-AGGAGCU⑶CUCGCCUUG-3,
5,-GGCAAAAGCAUCUGGAGUUC-3',
GAPDH 5,-CAUGAGAA⑶AUGACAACAGCCU-3,
5,-AGUCCUUCCACGAUACCAAAGU-3'。
[0029]定量PCR采用AACt法,GAPDH基因作为定量内参。miRNA的定量PCR采用Takara(宝生物)公司的PrimeScript miRNA RT-PCR Kit试剂盒,U6基因表达作为定量内参。
[0030]免疫荧光
培养细胞用福尔马林固定20分钟,1% SDS破膜,以E-cadherin抗体和Vimentin抗体孵育。然后,I:500突光二抗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0031]miRNA 芯片
采用丹麦Exiqon公司mercury LNA miRNA芯片,可同时检测1355个miRNA。显著性差异定义:P〈0.05,表达水平改变大于2倍以上。
[0032]miR-153和miR_200c讨表汰及miR-153和miR_200c沉默表汰的稳定转染细朐株
津立
miR-153和miR_200c表达序列质粒及miR-153和miR_200c反义序列质粒购自上海吉玛公司。采用美国Invitrogen公司的Lipofectamine 2000作为转染试剂,转染上述质粒,潮霉素(300ii g/ml)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HN-12和MDA-MB-231细胞转染miR-153和miR-200c表达质粒,HN-4和MCF-7 cells转染miR-153和miR_200c反义抑制质粒。
[0033]SNAIl和ZEB2的3’非编码区(3’ UTR)荧光报告系统分析
SNAIl和ZEB2的3’非编码区采用PCR方法由HN-12细胞基因组DNA扩增,PCR 引物设计(SNAI1:5’-GCUCUAGAUCUCCAUACCUGCCCCUGC-3’ / 5’-GCUCUAGAAACUGCUUUAUUGAAUAUCA-3’ ;ZEB2:5’-GCUCUAGAAACUA CUGCAUUUUAAGC-3’ / 5’-GCUCUAGACUUAGUUUGGCUACAUUU-3’)。PCR产物及pGL3报告基因质粒以XbaI (—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克隆、连接° 美国 Stratagene 公司 QuikChange Multi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kit试剂盒将miR-153与SNAIl和ZEB23’UTR结合位点的TGC序列突变为ACG。转染前一天,细胞以4xl04的数量接种于24孔板。转染时,将2μ1的20μΜ化学合成的miR-153模拟物、150ng pGL3报告质粒(pGL3- SNAIl 3,UTR, pGL3_ ZEB2 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50ng pRL-TK质粒(荧光内参)与2μ1 Lipofectamine 2000混合后转染细胞。根据双荧光素报告基因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荧光信号。
[0034]免疮印迹检测
标准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25 Pg蛋白上样,SD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电转至硝酸纤维素膜。E-cadherin、Vimentin、ZEB2、SNAIK ZEBl和SNAI2蛋白一抗孵育,然后用1:5000荧光二抗孵育,检测荧光,β-actin (肌动蛋白)作为内参蛋白。
[0035]体内动物转移实验
MDA-MB-231母本细胞、稳定转染miR-153的MDA-MB-231、稳定转染miR_200c的MDA-MB-231以及稳定转染miR-153联合miR_200c的MDA-MB-231细胞(2 X IO6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到雌性裸鼠,每个实验组7只动物。8周后,处死动物,解剖肺脏,计数转移瘤结节数。
[0036]临床样本数据分析
75例具有5年随访资料的口腔癌患者入组,提取肿瘤组织RNA,并进行定量PCR检测其miR-153 水平和 SNAI1、ZEB2 mRNA 表达水平。观察 miR-153 水平与 SNAI1、ZEB2 mRNA 表达水平相关性、miR-153水平与肿瘤转移行为相关性、miR-153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性。
[0037]实验结果
miR-153的表达在间质样的上皮肿瘤细胞中明显低于上皮样肿瘤细胞如图1-1中所示,HN-4和MCF-7细胞是典型的上皮样(铺路石状)形态细胞,而HN-12和MDA-MB-231细胞是纺锤形的间质样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结果(图1_2)也证实HN-4和MCF-7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是髙表达,而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很弱。相反的,HN-12和MDA-MB-231细胞Vimentin的表达较高而E-cadherin是低表达。
[0038]如图1-3中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N-12和MDA-MB-231细胞的侵袭性是HN-4和MCF-7细胞的4.9倍和5.4倍,经过TGF- β处理后,ΗΝ-4和MCF-7细胞也显示出间质样的特点及增强的细胞侵袭性。
[0039]如图1-4中所示,采用miRNA芯片的方法,分别寻找(HN-4/HN-12)和(ΗΝ-4/TGF-β处理的ΗΝ-4)细胞间的差异miRNA,结果显示与ΗΝ-4比较,在ΗΝ-12细胞中有51个miRNAs下调;与ΗΝ-4比较,在TGF-β处理的ΗΝ-4细胞中有40个miRNAs下调。其中有18个miRNA显示为共同下调。在这些下调的miRNA中包括已知的抑制EMT过程的miR_200c基因,也包括一些未报道有EMT调控作用的miRNA基因,如miR-153。如图1_5和图1_6中所示,芯片的结果在定量PCR的结果中被证实。
[0040]miR-153 是重要的 EMT 调控 miRNA
如图2-1中所示,实验证实miR-153可以阻挡TGF-β诱导的EMT过程(其中,miR-NC指未进行miR转染),以及如图2-2和图2-3中所示,miR-153可以阻挡相关的蛋白标志物的变化和细胞侵袭性改变。
[0041]并且,如图3-1~图3-4中所示,稳定转染miR-153和miR_200c的HN-12及MDA-MB-231细胞会发生上皮样的形态学及蛋白标志物的改变,细胞侵袭能力也会减弱。相反,如图3-5~图3-8中所示,转染miR-153和miR_200c反义沉默序列的HN-4和MCF-7细胞会产生间质状的变化,细胞侵袭性也会增加。
[0042]图3-1~图:T8中,*表示:相比于对照组,/防;#表示:miR_153与miR_200c共同处理,相比于单个miRNA进行处理,显示出明显的不同。
[0043]可见,miR-153处理后,可以使高侵袭性的HN-12细胞(舌癌)和MDA-MB-231细胞(乳腺癌)的侵袭性降低,并且使细胞形态发生上皮化改变;miR-153 inhibitor处理后,可以使低侵袭性的HN-4细胞(舌癌)和MCF-7细胞(乳腺癌)的侵袭性增加,并且使细胞发生间质性改变。
[0044]miR-153 的目的某闵是 SNAIl 和 ZEB2
如图4-广图4-3中所示,计算机软件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SNAIl和ZEB2是miR-153的作用靶基因,而突变的SNAIl和ZEB2 3’UTR不受miR-153影响。如图4_4~图4-7中所示,转染miR-153后含有SNAIl和ZEB2 3’ UTR的质粒荧光表达和侵袭性减弱。
[0045]图4-1~图4~7中,*表示P < 0.05。
[0046]体内实验中过表达miR-153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发生
如图5-1和图5-2中所示,在体内实验中,将稳定表达miR-153的MDA-MB-231细胞、稳定表达 miR-200c 的 MDA-MB-231 细胞、稳定表达 miR-153 及 miR_200c 的 MDA-MB-231 细胞注射裸鼠尾静脉,结 果显示处理后的细胞株较未处理组(NC)的转移率分别下降4.2倍、3.3倍和12.5倍。miR-153及miR-200c干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发生率,可见,miR-153和miR-200c均具有抑制肿瘤肺转移形成能力,二者联合有叠加作用。
[0047]图5-2中,*表示:相比于对照组,P <0.05 ;**表示:miR_153与miR_200c共同处理,相比于单个miRNA进行处理,显示出明显的不同。
[0048]miR-153的低表达与临床患者的转移发生率和不良预后相关
如图6-1和图6-2中所示,75例临床口腔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转移的口腔上皮细胞癌(n=35)的初始肿瘤中的miR-153和miR-200c水平明显低于没有转移的口腔上皮细胞癌(n=35)的初始肿瘤中的miR-153和miR_200c水平(P分别为0.022和0.037),出现转移的患者原发灶中miR-153的表达较为发生转移的患者低1.47倍,并且如图6_3~图6_5中Kaplan-Meier生存曲线所示,miR-153的低表达水平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于较高表达组明显下降025,图6-3) ;miR-200c的低表达水平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于较高表达组明显下降iP=0.023,图6-4);miR-200c和miR_200c双表达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于较高表达组明显下降(/bft 007,图6-5)。
[0049]可见,miR-153在口腔癌患者中表达水平与其目的基因SNAI和ZEB2的表达水平负相关,mir-153在转移患者中较未转移患者低表达,miR-153低表达患者的生存率较高表达患者为低,具有预后提示作用。
[0050]ZEB2和SNAIl是miR-153的作用靶点,是首次被发现并证实,因为在实验中发现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侵袭的功能,具有治疗治疗和预防肿瘤、以及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另外在临床标本中显示它与患者转移及预后有关,因此还具有诊断价值。
[0051]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小RNA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RNA有下列核苷酸序列的正义链和反义链组成:
正义链:5’ -UUGCAUAGUCACAAAAGUGAUC-3’,
反义链:5’ -GAUCACUUUUGUGACUAUGCAA-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为在制备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型的药物中的用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是上皮性肿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是肺癌、肝癌、白血病、胃癌、宫颈癌、口腔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舌癌或乳腺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是舌癌、乳腺癌、口腔癌或肺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微小RNA与其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微小RNA —起使用,制备抗肿瘤药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微小RNA为miRNA-200家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微小RNA为miR-200co
【文档编号】A61K48/00GK103800918SQ20121044295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徐骎, 陈万涛, 张萍, 严明, 张建军, 王旭, 余婧爽, 张志愿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