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布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590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布张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篷房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布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篷房作为一种实用的建筑形式,通常由空心的直型材料作为房子的立柱、横梁和屋顶骨架,然后采用大片的柔性材料如篷布作为房顶固定在屋顶骨架上,而房子的四周则使用围布封闭或半封闭。由于篷房的骨架采用直型材料组成,各材料的加工运输成本低廉,同时搭建、拆卸又相对简便,其被广泛应用在临时的商业会展、体育赛事等大型户外建筑。

但是,篷房的围布与骨架固定后,一般存在表面张紧程度不够的问题,没有张紧的围布出现凹陷的现象,即围布向屋内凹陷,这些没有张紧的围布不仅影响整个篷房的美观,在较大的风力吹动下也容易随风飘动从而形成噪声,严重时甚至损坏篷房的结构,为此,现有技术一般在围布的四周设置压杆,通过拉住压杆以张紧围布。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818588B公开的一种篷房屋顶调节器,用于拉住拉动杆(即压杆)以张紧篷布。但是该方案中的固定部是固定在篷房,位置固定且无法拆卸,在使用前还需要提前固定好,使用不便。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围布张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便于安装且方便调节的围布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围布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调节座、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张紧调节座包括插条、连接板和支承管,所述插条的底端与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条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容置槽,所述支承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正面;所述调节螺杆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承管的轴孔内,所述调节螺母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之外并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所述支承管的下方并能够抵顶所述支承管,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设置有顶块;篷房立柱为空心结构,所述插条适于从篷房立柱的端部插入篷房立柱,篷房立柱的侧壁适于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顶块适于抵顶围布压杆。

进一步的,所述篷房立柱的内壁面设置有沿所述篷房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条的形状与所述插槽的形状匹配,所述插条适于插入所述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为圆柱形插槽,所述插条为圆柱形插条,所述圆柱形插条的底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插条的底端与所述连接块焊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板的背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篷房立柱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圆柱形插槽,所述围布张紧装置设置有两条所述圆柱形插条,该两条圆柱形插条适于插入该两条圆柱形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为U形顶块,所述U形顶块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两对侧的侧板,所述U形顶块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顶块的两块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围布压杆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U形顶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适于插入所述围布压杆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篷房立柱的侧壁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条设置有锥度,所述插条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需要张紧围布时可现场把该围布张紧装置快速安装到篷房立柱与围布压杆之间,张紧调节座卡进篷房立柱的端部,调节螺杆底端的顶块抵顶围布压杆,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即可把围布沿篷房立柱的长度方向往外拉,即可张紧围布。该种围布张紧装置巧妙地利用了篷房立柱是空心的特点,张紧调节座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卡到篷房立柱的端部,无需通过螺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安装快捷,使用方便;且该种围布张紧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围布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围布张紧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张紧调节座与篷房立柱的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实用新型的篷房张紧装置用于篷房的围布的张紧,为了更清楚地解释本实用新型,本申请将以张紧篷房四周的围布作为实施例进行解释,当然,该种篷房张紧装置也可应用在篷房顶部的篷布或者篷房内隔间篷布的张紧,上述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正如上述,本申请是以张紧篷房四周的围布作为实施例进行解释,而篷房四周的围布一般是从上往下垂直设置,围布压杆设置在围布的底端,即可通过把围布压杆往下压来实现张紧围布,为此本申请中也采用了与之匹配的方位词如“上端、下端、上下滑动、朝下、从上往下”等,这些方位词所指的“下”即张紧围布的方向。但应当理解的是,如围布是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时,围布张紧的方向也应当顺应改变,同时上述的方位词也应该顺应改变;因此,上述的方位词仅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方位词不应该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围布张紧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张紧调节座1、调节螺杆2和调节螺母3;张紧调节座1包括插条11、连接板12和支承管14,插条11的底端与连接板12的背面固定连接,插条11与连接板1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容置槽,支承管14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2的正面;调节螺杆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支承管14的轴孔内,调节螺母3套设在调节螺杆2之外并与调节螺杆2螺纹配合,调节螺母3位于支承管14的下方并能够抵顶支承管14,调节螺杆2的底端设置有顶块;篷房立柱01为空心结构,插条11适于从篷房立柱01的端部插入篷房立柱01,篷房立柱01的侧壁适于容置在容置槽内,顶块适于抵顶围布压杆02。

在需要张紧围布时可现场把该围布张紧装置快速安装到篷房立柱01与围布压杆之间,张紧调节座1卡进篷房立柱01的端部,调节螺杆2底端的顶块抵顶围布压杆,通过转动调节螺母3即可把围布沿篷房立柱01的长度方向往外拉,可张紧围布;转动调节螺母3时,首先要使调节螺杆2不能转动,这样转动调节螺母3即可把旋转运动转变为轴向的直线运动,即转动调节螺母3即可调整调节螺母3与调节螺杆2的底端之间的距离,而由于调节螺母3抵顶支承管14,支承管14又相对于篷房立柱01固定,即转动调节螺母3可使调节螺杆2底端的顶块带动围布压杆02沿篷房立柱01的长度方向运动,实现放松或张紧围布。该种围布张紧装置巧妙地利用了篷房立柱01是空心的特点,张紧调节座1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卡到篷房立柱01的端部,无需通过螺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安装快捷,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篷房立柱01的内壁面设置有沿篷房立柱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011,插条11的形状与插槽011的形状匹配,插条11适于插入插槽011;即如图3所示,篷房立柱0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插槽011,这些插槽011平常也可于插入围布压杆02,用于把围布安装在相邻的两条篷房立柱01之间,而本实施例中把这些插槽011巧妙地用作安装插条11。优选地,插槽011为圆柱形插槽,插条11为圆柱形插条,围布张紧装置设置有两条圆柱形插条,该两条圆柱形插条适于插入该两条圆柱形插槽内。进一步优选地,圆柱形插条的底端通过连接块13与连接板12的背面固定连接,圆柱形插条的底端与连接块13焊接,连接块13与连接板12的背面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块为U形顶块21,U形顶块21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两对侧的侧板,U形顶块21的开口朝下设置,底板的上表面与调节螺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U形顶块21的两块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围布压杆02的宽度,这样U形顶块21组成钳状结构,钳住围布压杆02,防止围布压杆02掉出,同时围布压杆02也使得U形顶块21不能转动,即使得调节螺杆2也不能转动,这样在调节张紧程度时只需拧动调节螺母3,即可使得U形顶块21上下运动,调节围布的张紧程度。优选地,U形顶块21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22,此时可在围布压杆02上设置定位孔,安装时把定位凸起22插入到围布压杆02的定位孔,防止围布压杆02沿其自身的轴向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的宽度等于篷房立柱01的侧壁的厚度,张紧调节座1安装到篷房立柱01上后,不容易发生晃动,防止围布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插条11设置有锥度,插条11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增大;插条11设置有锥度方便插入到插槽011中;另外,当插条11的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插槽011的横截面积,且插条11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插槽011的横截面积时,插条11插入后可与插槽011实现过盈配合,张紧调节座1不容易掉出,方便施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