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9503阅读:2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机构,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原有三厢乘用车行李箱盖铰链多为四连杆铰链或弯管式铰链,要想实现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功能,只能选择弯管式铰链,这样的选择限制了乘用车的尾部造型,铰链布置及行李箱的使用空间;因此就急需研发一款新型铰链,满足造型的要求,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大的行李箱使用空间。为数不多的几款高级别进口乘用车行李箱盖具备自动开启功能,但其驱动机构由专用的电机及执行机构实现,其成本高且具有专利保护,很难借用,而且国内没用此类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机构,其为红旗高端乘用车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提供一款铰链结构,能可以解决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铰链形式选择的局限性,打破国外高端乘用车对此项技术的垄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机构,由行李箱盖铰链总成、电动撑杆、驱动臂、电动撑杆固定支架、行李箱盖总成组成,其特征在于:行李箱盖铰链总成是由铰链固定座、铰链短臂、铰链长臂、铰链连接座组成四连杆铰链结构,铰链短臂下端通过传动轴与铰链固定座中部偏后的位置轴连接,铰链长臂下端与铰链固定座中部偏前的位置轴连接,铰链短臂和铰链长臂的上端均通过销轴配合轴套与铰链连接座轴连接,铰链连接座后端有限位块,铰链固定座前端布置有球头;

铰链固定座前端的球头与电动撑杆固定支架前端连接;两个行李箱盖铰链总成分别布置在行李箱盖总成的两侧通过铰链连接座顶面与行李箱盖总成固定连接;电动撑杆尾端通过球窝卡接在电动撑杆固定支架后端的球头上,电动支撑杆前端与驱动臂上一端的球头卡接,铰链短臂上的传动轴从电动撑杆固定支架中段的通孔穿过与驱动臂另一端固定连接,电动撑杆固定支架后端和铰链固定座通过螺栓与车身侧围总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的的积极效果是其可以为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提供动力输入结构,其形式新颖、设计巧妙,技术提升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撑杆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盖铰链总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行李箱盖自动开启关闭机构,由行李箱盖铰链总成1、电动撑杆2、驱动臂3、电动撑杆固定支架4、行李箱盖总成5组成,其特征在于:行李箱盖铰链总成1是由铰链固定座1-1、铰链短臂1-2、铰链长臂1-3、铰链连接座1-4组成四连杆铰链结构,铰链短臂1-2下端通过传动轴1-5与铰链固定座1-1中部偏后的位置轴连接,铰链长臂1-3下端与铰链固定座1-1中部偏前的位置轴连接,铰链短臂1-2和铰链长臂1-3的上端均通过销轴配合轴套与铰链连接座1-4轴连接,铰链连接座1-4后端有限位块1-7,铰链固定座1-1前端布置有球头1-6;

铰链固定座1-1前端的球头1-6与电动撑杆固定支架4前端连接;两个行李箱盖铰链总成1分别布置在行李箱盖总成5的两侧通过铰链连接座1-4顶面与行李箱盖总成5固定连接;电动撑杆2尾端通过球窝卡接在电动撑杆固定支架4后端的球头上,电动支撑杆2前端与驱动臂3上一端的球头卡接,铰链短臂1-2上的传动轴1-5从电动撑杆固定支架4中段的通孔穿过与驱动臂3另一端固定连接,电动撑杆固定支架4后端和铰链固定座1-1通过螺栓与车身侧围总成固定连接。

电动撑杆2在接收到电气驱动信号后,平稳推拉驱动臂3并带动铰链短臂1-2上的传动轴1-5旋转,驱动铰链短臂1-2转动,铰链固定座1-1与车身侧围固定,铰链长臂1-3绕铰链固定座1-1上的连接轴转动,固定在铰链连接座1-4上的行李箱盖总成5绕行李箱盖铰链总成1中的瞬心旋转,随着电动撑杆2的往复运动,实现行李箱盖的自动开启关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