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加工设备及包装盒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4943发布日期:2018-06-23 00:1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加工设备及包装盒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盒体包装,特别涉及一种覆膜加工设备及包装盒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覆膜(laminating),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覆膜已被广泛用于书刊的封面,画册,纪念册,明信片,产品说明书,挂历和地图等进行表面装帧及保护。目前,常见的覆膜包装产品有纸箱、纸盒、手提袋、化肥袋、种子袋、不干胶标签等。

在包装盒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包装盒的原纸表面进行覆膜操作,以使得成型的包装盒在后期具有防水、防油等特性,避免轻易的造成包装盒的损坏。

目前在加工的时候常常是将成卷的薄膜通过高温高压贴合到原纸的表面,之后再进行模切,将多余的部分切除掉,切除的材料由于原纸和覆膜材料的复合,难以进行分离,进而难以重复回收利用,造成原纸材料以及覆膜材料的浪费,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用不够经济、环保,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膜加工设备及包装盒加工工艺,能够在生产的时候对原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及回收处理,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使用更加的环保、经济。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包装盒覆膜加工设备,包括有用于输送包装盒原纸的输送台、设置于输送台的上方对原纸进行延流涂胶覆膜的涂胶喷头组及向涂胶喷头组内输送加热后的液态胶体的储存装置,所述输送台在涂胶喷头组的一侧安装有夹持抵压于原纸的上下表面对涂覆的膜层进行挤压成型的压辊;所述输送台的上表面竖直正对涂胶喷头组的位置开设有储胶槽;所述涂胶喷头组的一侧设有对覆膜后的原纸进行干燥成型处理的干燥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涂胶喷头组内置液态胶体,并以直接涂覆以及延流的方法对原纸的表面进行覆膜操作,无需通过在原纸的表面涂覆粘性胶并将成型的薄膜粘贴到一起,加工的时候工艺更加的简便,且涂覆延流的方式对于原纸的形状要求小,无需贴膜时的精确要求,压辊的设置能够对涂覆的膜层进行挤压,使得膜层能够更加牢固的贴合在原纸的表面并且能够对膜层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成型操作,使得膜层整体平整厚度均匀;干燥装置的设置则能够对膜层进行进一步的成型,以使得从覆膜加工设备出来的原纸覆膜完整;输送台上的储胶槽能够对多余流淌的胶体进行收集,减少对原材料的损耗。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台上方罩盖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沿输送的方向在两侧开设有供原纸穿设输送的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输送台于进料口的一侧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固定设置有抵接于原纸上下表面以进行除尘的除尘辊,所述防尘罩于进料口及出料口的上方均沿着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倾斜朝向所述防尘罩的外侧以进行吹风除尘的吹风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输送台的上方罩盖的防尘罩能够对进行覆膜的原纸表面进行防尘操作,防尘罩的进料口的一侧设置的除尘辊能够对初进入进行覆膜操作的原纸进行充分的除尘操作,避免原纸的表面粘黏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颗粒影响原纸外表面的整体美观度以及覆膜的不平整,在进料口以及出料口的高速吹风除尘的吹风装置倾斜朝向防尘罩的外侧设置,进而将防尘罩外侧的空气与防尘罩内部的空气进行隔离,使得防尘罩内部整体更加的洁净。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台由进料口向出料口一侧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涂胶喷头组沿输送台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防尘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滑移卡嵌所述涂胶喷头组的滑轨,所述防尘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所述涂胶喷头组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匀速往复涂胶的驱动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在防尘罩的顶部固定安装供涂胶喷头组卡嵌的滑轨以及一侧的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涂胶喷头组件能够沿着滑轨进行滑动喷淋,利用喷头的往复在原纸的表面形成一定规律的涂覆形状,配合于输送台由进料口向出料口一侧倾斜朝上设置,使得液态的胶体能够延流并在原纸的表面均匀的平摊开来形成膜层,避免涂胶过多造成的膜层过厚,涂胶喷头组沿着输送台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能够同时进行喷淋,加速涂覆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台于进料口及储胶槽之间为抵接于原纸下表面的若干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呈中空管状,且所述传送辊的外周面均匀间隔连通开设有对原纸进行吸附的负压孔,所述输送台的一侧设置有连通于各传送辊的负压控制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输送台在进料口和储胶槽之间设置的若干传送辊能够抵接于原纸的下表面并通过传送辊的转动实现对原纸的输送操作;传送辊呈中空管状且外周面上均匀间隔连通开设的负压孔能够通过一侧的负压控制装置使得传送辊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进而使得原纸在输送的时候能够由于压强差稳定的抵接于传送辊上,避免传送时原纸的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储胶槽内沿输送台的宽度方向转动安装有对原纸的内表面进行涂覆的涂胶辊,所述储存装置设置有连通于储胶槽以向储胶槽内进行供给的输送管,所述涂胶辊为金属材质且通电升温。

采用上述方案,储胶槽内沿着输送台的宽度方向转动安装的涂胶辊能够将储胶槽内的胶体涂覆至原纸的下表面,能够直接在对于原纸的外表面进行膜层涂覆的同时能够对内表面同时进行涂覆操作,避免二次覆膜,操作更加的高效;储存装置的输送管能够对储胶槽进行胶体的供给;涂胶辊为金属材质以及通电升温的设置使得在在涂覆的时候能够保证涂胶辊的表面的胶体保持流动状态,进而能够顺利的涂覆至原纸的下表面,无需在添加外置的保温或者加温装置对储胶槽内的胶体进行温度保持操作,仅通过涂胶辊的温度传递即可实现对储胶槽内的胶体的液态保持。

一种包装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纸裁剪:按照设计的图纸通过模切机将原纸一次性裁切成型呈包装盒展开时的大小及形状;将切除的废纸进行回收再生;

S2、表面印刷:对裁切后的原纸表面根据设计的印刷需要,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印刷完毕后进行干燥处理,待印刷的油墨干燥后进入下一步工序;

S3、表面覆膜:将印刷完毕的半成品通过覆膜加工设备将液态胶体涂覆至原纸表面,并进行干燥处理,待涂覆的膜层干燥成型后进入下一工序;

S4、二次模切:按照设定的图纸通过模切机二次成型模切,以将原纸材料的边角以及开设的孔中残留的成型胶体进行清除,对半成品的边角进行去毛刺处理,模切同时通过压线刀进行压痕加工;

S5、质量检测:对包装盒未折叠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进行不及格产品的剔除;

S6、折叠成型:将合格品沿压痕通过折叠机对包装盒进行折叠成型,并在折叠时对底部及侧边各连接处进行涂胶密封。

采用上述方案,先通过一次性模切的设置直接将所需的原纸形状裁出,切除的多余材料保持原纸的材料单一,能够直接的进行回收以及再生利用,避免切除的废料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通过有印刷以及覆膜操作,通过覆膜加工设备的液态覆膜,避免多余膜层在后期的切除的浪费,同样实现了对膜层材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避免膜层和原纸复合后的难以剥离、废弃后难以再次回收利用的弊端;二次模切的设置能够将原纸材料边角处多余的成型膜层进行切除,使得包装盒的整体更加的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原纸裁剪包括有: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凸模的设计,并在凸模的一侧预留一块试验样品区,通过模切机对原纸进行一次性的图案裁切;

所述二次模切包括有: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凸模的设计,通过模切机进行再一次性的图案裁切去除毛边及残胶,并将试验样品区和原纸切除分离。

采用上述方案,原纸裁剪的时候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凸模设置以将图纸一次性裁剪出,且预留的试验样品区能够跟随设置产品同时进行印刷以及覆膜操作,能够直接的反应后期产品的性能情况,便于后期的质量检测;二次模切的凸模则能够将原纸上覆膜时残留的胶体以及多余的毛刺毛边部分进行切除,使得产品更加的美观;同时实现将试验样品区与产品的切除分离,便于产品的直接成型的同时便于样品的获取,无需后续再人为的在产品上进行抽样试验,操作更加方便的同时也减少对产品的实际破坏,避免质量好的产品因为做实验而造成资源的浪费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液态胶体为在热熔后下呈液态的树脂,所述表面覆膜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树脂通过涂胶喷头组喷淋至包装盒半成品的外表面,通过涂胶辊在内表面进行涂覆,多余的胶体进行回收再利用;

(2)、将通过涂覆处理的半成品通过风吹进行覆膜冷却;

(3)、通过压辊对冷却的覆膜进行挤压成型;

(4)、将挤压成型的半成品通过烘箱进行烘干干燥;

(5)、烘干干燥的半成品通过UV灯的光线线照射得到覆膜成品。

采用上述方案,覆膜的过程中上表面涂覆多余的胶体能够直接的进入储胶槽内储存实现回收以及避免涂胶四处流动的同时,能够实现对内表面的涂覆,再通过低温风吹使得高温状态下的液体材料能够快速的冷却固态化,再通过压辊能够使得覆膜能够贴合的更加的牢固紧密;在经过烘干干燥以及UV照射,使得覆膜的化学性能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质量检测包括有以下步骤:

(1)、取样,将覆膜成品预留的试验样品区的样品取出并标号,将覆膜产品对应标号进行试验存放;

(2)、在取样的样品的外表面分别用2B、HB、2H硬度的铅笔依次进行划“井”字的划刻试验,并在划刻试验后进行粘黏脱离试验,对是否以及何时出现覆膜脱落的情况对应进行记录,同时对对应的包装盒覆膜成品进行归类;

(3)、将样品在2B硬度试验时覆膜脱离的对应成品直接进行剔除放入废品区;将样品在HB及2H硬度试验时覆膜脱离的对应成品进行记录,以方便对后续胶体制作时的调整;样品在2H硬度试验时仍未覆膜脱离的对应成品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的覆膜胶体的参考数值调整。

采用上述方案,质量检测通过对样品试验区的样品进行试验操作,通过不同硬度的划刻以对膜层的附着力进行检测,并且通过样品区的标号和产品的对应能够快速便捷的判断出对应产品的质量,且不同的硬度测试能够便于后期对覆膜的胶体的各种参数调整,例如胶体的温度、材料配比等。

作为优选,所述原纸裁剪过程中对切除的废料及毛边进行收集并再次捣浆后加工;所述表面覆膜时进行抽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空气等进行除臭处理。

采用上述方案,原纸裁剪的过程中对切除的废料以及毛边进行收集并再次捣桨,进而使得废料能够再次利用;表面覆膜时的抽气能够实现除臭处理,避免因为化合物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的化学成分的气体影响人员的健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直接涂覆以及延流的方法对原纸的表面进行覆膜操作,无需通过在原纸的表面涂覆粘性胶并将成型的薄膜粘贴到一起,加工的时候工艺更加的简便,且涂覆延流的方式对于原纸的形状要求小,无需贴膜时的精确要求;

2、先通过一次性模切的设置直接将所需的原纸形状裁出,切除的多余材料保持原纸的材料单一,能够直接的进行回收以及再生利用,避免切除的废料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通过有印刷以及覆膜操作,通过覆膜加工设备的液态覆膜,避免多余膜层在后期的切除的浪费,同样实现了对膜层材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避免膜层和原纸复合后的难以剥离、废弃后难以再次回收利用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覆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覆膜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覆膜设备的防尘罩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台;11、传送辊;;12、储胶槽;13、涂胶辊;14、压辊;15、除尘辊;2、防尘罩;21、吹风装置;22、驱动装置;23、储存装置;3、涂胶喷头组;4、干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包装盒覆膜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用于输送原纸的输送台1以及设置在输送台1上方对输送台1上方进行覆膜操作的部分防尘处理的防尘罩2。

如图2及图3所示,防尘罩2沿着输送台1的长度方向安装设置,且在两侧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原纸从进料口进入防尘罩2内部的覆膜操作区完成覆膜后从出料口输出。输送台1呈从进料口往出料口一侧逐渐倾斜向上的设置。且在输送台1上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用于传送原纸的传送辊11。传送辊11间隔设置有若干且外周面与输送台1的上表面相切平齐。靠近输送台1进料的一侧的传送辊11呈中空管状且外周面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连通于内部的负压孔,在输送台1的一侧则固定安装有控制传送辊11转动的同时进行负压处理的负压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抽风及电机传送转动进行驱动。

如图2及图3所示,防尘罩2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涂胶覆膜的涂胶喷头组3且在防尘罩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通过输送管向涂胶喷头组3进行液态胶体供给的储存装置23,涂胶喷头组3沿着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且优选设置有相互间距为内表面宽度一半的喷头。在防尘罩2的内表面设置有供涂胶喷头组3卡嵌滑移的滑轨,且在防尘罩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涂胶喷头组3进行滑移的驱动装置22,驱动装置22可以选择为电机转轴连接的齿轮及与涂胶喷头组3连接的齿条,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转动实现涂胶喷头组3的滑移,进而实现在输送台1上方往复移动进行涂胶。

输送台1在竖直正对涂胶喷头组3的位置开设有储胶槽12,使得原纸经过涂胶的时候,多余的胶体能够被储胶槽12所回收并重复利用。储胶槽12内沿着宽度方向转动安装有涂胶辊13,在涂胶喷头组3对原纸外表面进行涂胶覆膜的同时,涂胶辊13从储胶槽12内获取胶体并对原纸的内表面同步进行快速的涂胶覆膜操作,同样在输送台1内也设置有向储胶槽12内进行胶体供给的储存装置23。涂胶辊13采用金属材质且通电后升温,能够使得覆膜的时候的胶体呈流动态便于涂覆。

输送台1在涂胶辊13的一侧设置有压辊14,通过压辊14夹持完成覆膜的原纸上下表面,并挤压后实现膜层的成型。防尘罩2与输送台1之间在涂胶喷头组3的一侧设置有对完成覆膜的原纸进行干燥成型处理的干燥装置4。干燥装置4从进料口向出料口一侧,依次可以选择为:低温吹风区、高温吹风烘干区及UV线照射区,且压辊14位于低温吹风区、高温吹风烘干区之间,使得完成覆膜的原纸先经过低温吹风后快速固化,再通过压辊14能够实现挤压成型,再通过高温吹风烘干区实现快速的成型,再通过UV线照射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完成覆膜。

为了使得防尘罩2内部的洁净度更高,在防尘罩2的进料口及出料口均设置有吹风装置21,吹风装置21由防尘罩2向外侧倾斜设置并高速的吹风使得进料口及出料口与外界相隔离。且在进料口的吹风装置21的一侧设置有除尘辊15,除尘辊15通过抵接于原纸的表面并通过黏性附着对原纸表面进行进一步的除尘,使得在涂胶覆膜的时候原纸表面更加的洁净,避免覆膜的失败以及杂质带来的不美观。

操作步骤及工况:

将需要覆膜的产品依次放置在输送台1上,通过传送辊11实现输送,并通过涂胶喷头组3及涂胶辊13实现内外表面的快速覆膜操作,再通过干燥装置4实现干燥成型,完成后从出料口送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包装盒加工工艺,至少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原纸裁剪:按照设计的图纸通过模切机将原纸一次性裁切成型呈包装盒展开时的大小及形状;过程中对切除的废料及毛边进行收集并再次捣浆后加工进行回收再生,原纸采用加工时直接添加有阻燃剂的,控制原纸的燃点高于230摄氏度。通过模切机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凸模的设计,并在凸模的一侧预留一块试验样品区进行一次性的图案裁切,试验样品区可以设置在原纸裁剪后的边缘轮廓处。

S2、表面印刷:对裁切后的原纸表面根据设计的印刷需要,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印刷完毕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在90至120摄氏度之间,烘干时间为6至10秒,待印刷的油墨干燥后进入下一步工序。

S3、表面覆膜:将印刷完毕的半成品通过覆膜加工设备将液态胶体涂覆至原纸表面,并进行干燥处理,待涂覆的膜层干燥成型后进入下一工序;液态胶体为在热熔后下呈液态的树脂,树脂可以选择能够制成塑料薄膜的PVC,对应温度设置在180至210摄氏度,具体的操作步骤有:

(1)、将树脂通过涂胶喷头组3喷淋至包装盒半成品的外表面,通过涂胶辊13在内表面进行涂覆,多余的胶体进行回收再利用;

(2)、将通过涂覆处理的半成品通过低温风吹进行覆膜冷却,冷风通过送风机进行吹送,温度控制在90至110摄氏度,吹风时长控制在6至10秒;

(3)、通过压辊14对冷却的覆膜进行挤压成型,通过压辊14在原纸的上下表面进行挤压将覆膜粘合至原纸表面;

(4)、将挤压成型的半成品进行烘干干燥,烘干温度控制在120至160摄氏度之间,并且干燥处理保持相对湿度在40%至50%之间,同样干燥时长控制在6至10秒;

(5)、烘干干燥的半成品通过UV灯的光线线照射得到覆膜成品。

S4、二次模切:按照设定的图纸通过模切机二次成型模切,以将原纸材料的边角以及开设的孔中残留的成型胶体进行清除,对半成品的边角进行去毛刺处理,模切同时通过压线刀进行压痕加工;同时二次模切时将试验样品区和原纸切除分离,并对试验样品区的样品进行标号保存。

S5、质量检测:对包装盒未折叠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进行不及格产品的剔除;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取样,将覆膜成品预留的试验样品区的样品取出并标号,将覆膜产品对应标号进行试验存放;

(2)、在取样的样品的外表面分别用2B、HB、2H硬度的铅笔依次进行划“井”字的划刻试验,划刻次数以10至15次为优,并在划刻试验后进行粘黏脱离试验,可通过胶带进行粘黏后进行扯离,对是否以及何时出现覆膜脱落的情况对应进行记录,同时对对应的包装盒覆膜成品进行归类;

(3)、将样品在2B硬度试验时覆膜脱离的对应成品直接进行剔除放入废品区;将样品在HB及2H硬度试验时覆膜脱离的对应成品进行记录,以方便对后续胶体制作时的调整;样品在2H硬度试验时仍未覆膜脱离的对应成品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的覆膜胶体的参考数值调整。

S6、折叠成型:将合格品沿压痕通过折叠机对包装盒进行折叠成型,并在折叠时对底部及侧边各连接处进行涂胶密封。

在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多处设置有除臭装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以及有害浑浊气体进行抽送净化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