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位寄存器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377386阅读:来源:国知局
经第七晶体管T7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为高电位,第六晶体管T6断开;由于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电平信号由第一时刻tl的高电平信号反转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的低电平拉低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的电位,使得第二极的电位更低,第四节点N4的电位被拉至更低,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输出端0UT,因此,在第二时刻t2,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0182]在第三时刻t3,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高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高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导通,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八晶体管T8传输至第一节点NI,第一节点NI为高电位,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断开;由于第九晶体管T9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九晶体管T9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为低电位,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六晶体管T6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高电位,因此,第一晶体管Tl、第三晶体管T3和第十晶体管TlO断开;由于与第四节点N4相连的第十晶体管T10、第十一晶体管Tll以及导线的寄生电容的作用,第四节点N4保持上一时刻(第二时刻t2)的低电位,与此同时,第三电容C3使第四节点N4的电位保持上一时刻(第二时刻t2)的低电位,即第四节点N4为低电位,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输出端0UT,因此,在第三时刻t3,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0183]在第四时刻t4,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低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高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低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断开,第二电平信号端V2将第一节点NI的电位拉高,第一节点NI为高电位,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断开,因第七晶体管T7、第九晶体管T9以及与第六晶体管T6相连的导线的寄生电容的影响,第六晶体管T6保持导通,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六晶体管T6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低电位,因此,第一晶体管Tl、第三晶体管T3和第十晶体管TlO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一晶体管Tl传输至输出端OUT,输出端OUT输出高电平;同时,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十晶体管TlO传输至第四节点N4,以及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依次经第三晶体管T3、第^^一晶体管Tll传输至第四节点N4,第四节点N4为高电位,第二晶体管T2断开,因此,在第四时刻t4,移位寄存器输出高电平。
[0184]在第五时刻t5,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低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高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导通,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的低电平经第八晶体管T8传输至第一节点NI,第一节点NI为低电平,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五晶体管T5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高电位,另一路,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的低电平经第七晶体管T7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同时,由于第九晶体管T9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九晶体管T9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因此,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为低电位,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六晶体管T6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高电位,因此,第一晶体管Tl、第三晶体管T3和第十晶体管TlO断开。由于第四晶体管T4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四晶体管T4传输至第三节点N3,由于第十一晶体管Tll导通,第三节点N3的低电位经第十一晶体管Tll传输至第四节点M,第四节点N4为低电位,因此,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输出端0UT,因此,在第五时刻t5,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0185]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的时序图是以纯P型晶体管构成图3所示的移位寄存器对应的时序图,对于纯N型晶体管构成的图3所示的移位寄存器的时序图,与图9所示的时序图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和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时钟信号,即,纯P型晶体管构成的移位寄存器与纯N型晶体管构成的移位寄存器的时序图中,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和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正好相反。
[0186]再次参考图9所示,介绍以纯P型晶体管构成图8所示的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时序,即第一晶体管Tl、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第九晶体管T9、第十晶体管T10、第^^一晶体管T11、第十二晶体管T12全部采用P型晶体管,与之对应的,第一电平信号端Vl稳定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端V2稳定输出高电平信号。
[0187]在第一时刻tl,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低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高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第九晶体管T9导通,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八晶体管T8传输至第一节点NI,第一节点NI为低电位,因此,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五晶体管T5传输至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另一路,由于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七晶体管T7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同时,由于第九晶体管T9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九晶体管T9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因此,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为低电位,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六晶体管T6传输至第十晶体TlO管的第一极,第十晶体TlO管的第一极为高电位;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高电平,第十晶体管TlO断开。由于第四晶体管T4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四晶体管T4传输至第三节点N3,第三节点N3为低电位,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高电位,第一晶体管Tl和第十一晶体管Tll断开。由于第十二晶体管T12导通,第四节点N4的电位与第三节点N3的电位保持一致,即第四节点N4为低电位,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输出端OUT,因此,在第一时刻tl,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0188]在第二时刻t2,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低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高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低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断开,由于与第一节点NI相连的第五晶体管T5、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第一电容Cl及连接导线寄生电容的作用,第一节点NI保持上一时刻(第一时刻tl)的低电位,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五晶体管T5传输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为高电位;由于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的高电平经第七晶体管T7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为高电位,第六晶体管T6断开;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低电平使第十晶体管TlO导通,第二节点N2的电位与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的电位相同,即第二节点N2为高电位,第一晶体管Tl和第^^一晶体管Tll断开。由于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电平信号由第一时刻tl的高电平信号反转为低电平信号,第四节点N4的电位被拉至更低,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输出端0UT,即输出端OUT输出低电平。另外,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使第十二晶体管T12导通,第三晶体管T3受第四节点N4低电位的影响而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位经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使第二节点N2保持高电位,从而使第一晶体管Tl保持断开。因此,在第二时刻t2,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0189]在第三时刻t3,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高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高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导通,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八晶体管T8传输至第一节点NI,第一节点NI为高电位,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断开;由于第九晶体管T9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九晶体管T9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为低电位,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六晶体管T6传输至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然而,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使第十晶体管TlO断开;由于第四晶体管T4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四晶体管T4传输至第三节点N3,第三节点N3为低电位,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高电位,因此,第一晶体管Tl和第十一晶体管Tll断开;由于第十二晶体管T12受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控制导通,因此,第四节点N4的电位与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的电位一致,即第四节点N4为低电位,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输出端OUT,因此,在第三时刻t3,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0190]在第四时刻t4,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低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高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低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断开,第二电平信号端V2将第一节点NI的电位拉高,第一节点NI为高电位,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断开,第六晶体管T6受第三电容C3和寄生电容的影响而保持导通,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六晶体管T6传输至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低电平信号使第十晶体管TlO导通,第一节点NI为低电平,第一晶体管Tl和第十一晶体管Tll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一晶体管Tl传输至输出端0UT,输出端OUT输出高电位,
[0191]以及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十一晶体管Tll传输至第四节点N4,第四节点N4为高电位,第二晶体管T2断开;因此,在第四时刻t4,移位寄存器输出高电平。
[0192]需说明的是,第一电平信号端Vl使第十二晶体管T12导通,第四节点N4的高电位使第三晶体管T3断开,因此,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不会影响第二节点N2的电位。
[0193]在第五时刻t5,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低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高电平,第四晶体管T4、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导通,触发信号输入端IN输入的低电平经第八晶体管T8传输至第一节点NI,第一节点NI为低电平,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五晶体管T5传输至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另一路,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输入的低电平经第七晶体管T7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同时,由于第九晶体管T9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九晶体管T9传输至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因此,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为低电位,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六晶体管T6传输至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极,但第十晶体管TlO受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高电平控制而断开。由于第四晶体管T4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四晶体管T4传输至第三节点N3,第三节点N3为低电位,因此,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二电平信号端V2输入的高电平信号经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高电位,因此,第一晶体管Tl和第^^一晶体管Tll断开。第十二晶体管T12受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控制而导通,第三节点N3和第四节点N4的电位一致,即第四节点N4为低电位,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电平信号端Vl输入的低电平信号经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输出端0UT,因此,在第五时刻t5,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0194]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由纯N型晶体管构成的图8所示的移位寄存器的时序图,与图9所示的时序图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时钟信号端CLKl和第二时钟信号端CLK2输入的时钟信号,具体地,纯P型晶体管构成的移位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