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镭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104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用于镭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镭雕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镭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刀具。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切削加工作为制造技术的主要基础工艺,进入了以发展高速切削、开发新的切削工艺和加工方法、提供成套技术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制造业的加工技术水平受刀具行业整体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制造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刀具行业的发展。但因刀具的尺寸、型号及规格的不同,区分刀具也就成了制造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传统的行业是通过人工上下刀具后打镭雕条码。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同时人工上下刀具也大大地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镭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镭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中,包括筛料机构、送料机构、出料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筛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出料机构动作的控制器,所述筛料机构用于接收投料并筛料,所述送料机构位于所述筛料机构的下方并朝向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的方向延伸,以接收从所述筛料机构筛出的物料并输送至出料位置,所述出料机构靠近所述出料位置设置,以将所述物料从所述出料位置推出,其中,所述出料位置和所述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相对齐。

可选地,所述筛料机构包括具有投料口和出料口的料斗结构,以及用于防止所述物料堵塞在所述出料口中的防堵塞件。

可选地,所述防堵塞件包括第一伸缩件、连接座和滑动板,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固定端固定到所述料斗结构的外侧上,所述连接座穿过所述料斗结构布设,且所述连接座的外侧固定到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固定到所述滑动板上,以使得所述滑动板能承载所述物料沿所述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往复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件为第一伸缩气缸。

可选地,所述滑动板的下部形成有沿所述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缓冲槽。

可选地,所述料斗结构包括一对大致呈V形布置的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两侧的一对三角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的上边缘和所述一对三角板的上边缘共同围成所述投料口,所述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的下边缘和所述一对三角板的下边缘共同围成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伸缩件固定到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矩形板上形成有沿所述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连接座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并连接有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内壁布设。

可选地,所述料斗结构还包括一对大致呈V形布置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该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均夹持在所述一对三角板之间,该第一调节板高度可调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矩形板上,且夹持在所述第一矩形板和所述滑动板之间,所述第二调节板高度可调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矩形板上,且贴靠在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形成有沿所述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以避让所述连接座。

可选地,所述第二矩形板上形成有沿所述出料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矩形板和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凸台和第二固定凸台,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凸台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穿过所述第三滑槽并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二固定凸台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件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凸台上。

可选地,所述料斗结构还包括平行于所述三角形板的一对调节侧板,所述一对三角形板之间设置有一对支撑轴,所述一对支撑轴沿所述三角形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所述一对调节侧板位置可调地固定到所述一对支撑轴上,且均同时抵顶到所述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一对支撑轴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支撑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止挡平面,且所述一对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位于所述一对调节侧板的外侧的固定套筒,第三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套筒并抵顶到所述止挡平面上。

可选地,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机座,所述筛料机构安装到所述机座上,所述送料机构的一端安装到所述机座上,另一端朝向镭雕机底座延伸,所述出料机构安装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一对三角形板的外壁还分别通过高度调节组件高度可调地固定到所述机座上。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三角形板上的安装座,固定到所述机座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盲孔,第四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座并拧紧到所述调节盲孔中。

可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筛料机构下方的送料调节组件,以及位于所述送料调节组件的下方的直线输料组件,所述直线输料组件的一端朝向所述送料调节组件的出料口延伸,另一端朝向所述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延伸,所述送料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物料周期性且逐一地进入所述直线输料组件,所述直线输料组件用于沿直线可缩回地推送所述物料至所述出料位置。

可选地,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机座,所述筛料机构和所述送料调节组件安装到所述机座上,所述直线输料组件的一端安装到所述机座上,另一端安装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出料机构安装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送料调节组件包括相对倾斜地固定到所述机座上的输料滑轨,以使得所述输料滑轨的入料口位于所述筛料机构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输料滑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直线输料组件的入料口的正上方,所述输料滑轨上还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物料的止挡凸台,所述送料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件,该第二伸缩件用于周期性地顶升止挡于所述止挡凸台上的所述物料至越过所述止挡凸台。

可选地,所述输料滑轨上设置有用于引导从所述筛料机构的出料口流出的物料正对所述止挡凸台流动的导引部。

可选地,所述导引部包括沿所述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相对位移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输料滑轨上的一对导引滑轨,该一对导引滑轨倒扣在所述输料滑轨上,以围成供所述物料穿过的口字型通道。

可选地,所述导引部还包括和所述导引滑相连的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形成有沿所述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孔,第五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固定到所述筛料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止挡凸台包括沿所述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所述输料滑轨上位于相邻的所述止挡凸台之间形成有插槽,所述送料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到所述机座上的顶升件,该顶升件的上端具有沿所述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插齿,每个所述插齿一一对应地插入至相对应的所述插槽中。

可选地,所述顶升件沿所述输料滑轨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到所述第二伸缩件上,且所述多个插槽沿所述输料滑轨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顶升件的下端具有沿所述输料滑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孔,所述第二伸缩件通过第六紧固螺栓安装到所述第二长圆孔中。

可选地,所述插齿为第一楔形凸台,所述止挡凸台为第二楔形凸台,该第一楔形凸台和第二楔形凸台的台阶高度均沿着背离所述筛料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筛料机构包括具有投料口和出料口的料斗结构,以及用于防止所述物料堵塞在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件为第二伸缩气缸,所述输料滑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物料是否过多堆积于所述止挡凸台上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直线输料组件包括输料轨道和设置在所述输料轨道中的推料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滑块沿所述输料轨道往复滑动的第三伸缩件。

可选地,所述输料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物料是否进入所述输料轨道中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伸缩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机座,所述筛料机构和所述送料调节组件安装到所述机座上,所述直线输料组件的一端安装到所述机座上,另一端安装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出料机构安装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送料调节组件包括相对倾斜地固定到所述机座上的输料滑轨,以使得所述输料滑轨的入料口位于所述筛料机构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输料滑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直线输料组件的入料口的正上方,所述输料滑轨上还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物料的止挡凸台,所述送料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件,该第二伸缩件用于周期性地顶升止挡于所述止挡凸台上的所述物料至越过所述止挡凸台,所述输料轨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伸缩件是否处于候料状态的第三传感器,该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伸缩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感器沿所述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到所述输料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输料轨道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物料是否位于所述出料位置的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伸缩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传感器沿所述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到所述输料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输料轨道上还固定有沿所述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滑轨,所述第三伸缩件通过导向滑芯固定到所述推料滑块上,且所述导向滑芯设置在所述导向滑轨上。

可选地,所述导向滑轨的上下两表面均具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形凹槽,该圆弧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输料轨道平行,所述导向滑芯形成有沿所述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滑槽,该U形滑槽包括槽侧壁和分别连接在槽侧壁上下两端的顶槽壁和底槽壁,所述顶槽壁和所述底槽壁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圆弧形凸台,所述槽侧壁贴合所述导向滑轨的外侧,且所述圆弧形凸台扣合到对应的所述圆弧形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输料轨道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轨道,所述一对轨道共同拼接成横截面呈V形的滑槽,所述推料滑块的下端具有V形尖端。

可选地,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机座,所述筛料机构安装到所述机座上,所述送料机构的一端安装到所述机座上,另一端固定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出料机构安装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输料轨道,该输料轨道的一端固定到所述机座上,另一端固定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四伸缩件,该第四伸缩件的固定端固定到所述镭雕机底座上,该第四伸缩件的伸缩端固定有顶升插臂,该顶升插臂插入至所述输料轨道中,以使得所述第四伸缩件带动所述顶升插臂将位于所述出料位置的物料推出。

可选地,所述输料轨道的横截面形成为V型结构,且所述V型结构的两侧板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避让插槽,该多个所述避让插槽沿所述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顶升插臂的下端形成有多个第三楔形凸台,该多个第三楔形凸台沿所述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该第三楔形凸台的台阶高度沿着远离所述顶升插臂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个所述第三楔形凸台分别对应地插入至所述两侧板上相对齐的一对所述避让插槽中。

可选地,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料轨道的出料口上的成品回收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镭雕机上料时,首先人工将物料投入至筛料机构,例如,物料可以为切削刀具,由筛料机构筛选物料,随后,从筛料机构流出的物料通过送料机构输送至出料位置,然后由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对物料进行镭雕操作,镭雕完毕后,即,镭雕机下料时,再由出料机构将镭雕好的物料推送出去,例如可以推送至成品回收盒中。整个上下料过程均由控制器所调控,这样,可以实现对镭雕机的全自动的上料和下料,取代了传统的由人工放置和回收刀具的步骤,可以避免物料镭雕条码时对人体的危害,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镭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筛料机构和送料调节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线输料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机座 101料斗结构 102第一伸缩件

103连接座 104滑动板 105第一矩形板

106第二矩形板 107三角形板 108第一调节板

109第二调节板 110第二滑槽 111第三滑槽

112第一固定凸台 113第二固定凸台 114第一连接板

115第二连接板 116调节侧板 117支撑轴

118固定套筒 119高度调节组件 120安装座

121支撑柱 122第四紧固螺栓 123缓冲槽

124输料滑轨 125止挡凸台 126第二伸缩件

127插槽 128顶升件 129插齿

130第二长圆孔 131成品回收盒 132输料轨道

133推料滑块 134第三伸缩件 135挡光片

136连接件 137导向滑轨 138导向滑芯

139轨道 140第四伸缩件 141顶升插臂

142避让插槽 143第三楔形凸台 144止挡平面

145导引滑轨 146连接板 147圆弧形凹槽

148U形滑槽 149圆弧形凸台 150第三传感器

151第四传感器 200镭雕机底座 201镭雕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左、右”通常是相对于附图的图面方向而言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上游、下游”是相对于物料的流动方向而言的,具体地,朝向物料的流动方向为下游,远离物料的流动方向为上游。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镭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中,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筛料机构、送料机构、出料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筛料机构、送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动作的控制器,筛料机构用于接收投料并筛料,送料机构位于筛料机构的下方并朝向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的方向延伸,以接收从筛料机构筛出的物料并输送至出料位置,即,出料位置是位于送料机构上,出料机构靠近出料位置设置,以将物料从出料位置推出,换言之,出料机构将物料从送料机构上推出,其中,出料位置和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相对齐。

在本文中,筛料机构的筛料功能是指,当一次性投入大批量的物料至筛料机构中后,筛料机构可以根据送料机构的输料情况,调整从筛料机构的出料口流出的物料量。

其中,控制器可以为控制筛料机构、送料机构和出料机构的启停操作的控制设备,例如,控制器可以为开关阀。当然,控制器还可以为控制上述各个机构自动化运行的控制设备。另外,控制器也可以用于控制镭雕机的镭雕条码过程,换言之,镭雕机和筛料机构、送料机构、出料机构可以共用一个控制设备。

这样,镭雕机上料时,首先人工将物料投入至筛料机构,例如,物料可以为切削刀具,由筛料机构筛选物料,随后,从筛料机构流出的物料通过送料机构输送至出料位置,然后由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对物料进行镭雕操作,镭雕完毕后,即,镭雕机下料时,再由出料机构将镭雕好的物料推送出去,例如可以推送至成品回收盒中。整个上下料过程均由控制器所调控,这样,可以实现对镭雕机的全自动的上料和下料,取代了传统的由人工放置和回收刀具的步骤,可以避免物料镭雕条码时对人体的危害,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筛料机构可以为任意合适的用于筛料的设备,筛料机构可以包括具有投料口和出料口的料斗结构101,以及用于防止物料堵塞在出料口中的防堵塞件。这样,可以通过操作防堵塞件疏通堵塞的物料,避免一次性大批量投料物料卡滞在出料口,保证料斗结构101出料通畅。例如,防堵塞件可以为驱动料斗结构101在高度方向振动以疏通物料的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防堵塞件包括第一伸缩件102、连接座103和滑动板104,第一伸缩件102的固定端固定到料斗结构101的外侧上,连接座103穿过料斗结构101布设,且连接座103的外侧固定到第一伸缩件102的伸缩端,连接座103的内侧固定到滑动板104上,以使得滑动板能承载物料沿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往复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是指物料从投料口流向出料口(不包括出料口)的这段过程中物料的流向。

这样,通过第一伸缩件102的伸缩动作,可以带动承载有物料的滑动板沿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物料堵塞在出料口中。

为方便制造,降低成本,第一伸缩件102可以为第一伸缩气缸,即,第一伸缩气缸的缸体固定到料斗结构的外侧上,第一伸缩缸的活塞杆固定到连接座上。另外,第一伸缩件102还可以为液压伸缩缸,或者电动伸缩杆。

为进一步增强防堵塞件的疏通物料效果,如图1所示,滑动板104的下部形成有沿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缓冲槽123。这样,部分物料可以卡入缓冲槽123中,并随后通过第一伸缩件102的伸缩动作又从缓冲槽123中释放出来,这样,可以延缓物料进入出料口的时间,从而增强防堵塞件的疏通物料效果。

料斗结构101可以为任何合适形状的用于容纳物料的结构,例如,可以为锥形料斗,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外轮廓为圆柱形的物料(例如圆柱形刀具)的出料,料斗结构101包括一对大致呈V形布置的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两侧的一对三角形板107,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的上边缘和一对三角板107的上边缘共同围成投料口,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的下边缘和一对三角板107的下边缘共同围成出料口,换言之,料斗结构10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成为矩形形状,且,该料斗结构10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从上至下逐渐缩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大致呈V形布置的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并不是指第一矩形板105的下边缘和第二矩形板106的下边缘相连,以形成为V形结构,而是指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的板面布置类似呈V形布置,具体地,第一矩形板105的下边缘和第二矩形板106的下边缘具有间隙,以允许物料通过。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伸缩件102固定到第一矩形板105的外壁上,为方便连接座103跟随第一伸缩件102的伸缩端在出料方向往复移动,第一矩形板105上形成有沿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连接座103穿过第一滑槽并连接有滑动板104,滑动板104沿第一矩形板105的内壁布设。

为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圆柱形物料的出料,如图1至3所示,料斗结构101还包括一对大致呈V形布置的第一调节板108和第二调节板109,该第一调节板108和第二调节板109均夹持在一对三角板107之间,该第一调节板108高度可调地固定到第一矩形板105上,且夹持在第一矩形板105和滑动板104之间,第二调节板109高度可调地固定到第二矩形板106上,且贴靠在第二矩形板106的内壁上,换言之,第一调节板108平行于第一矩形板105设置,第二调节板109平行于第二矩形板106设置,且此时,料斗结构的出料口大小由第一调节板的下边缘、第二调节板的下边缘和一对三角板的下边缘共同限定。

其中,此处的大致呈V形布置的第一调节板108和第二调节板109的含义可类推适用于大致呈V形布置的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在此,不做赘述。

这样,当筛料机构中容纳的为较大直径的圆柱形物料时,可以调节第一调节板108和第二调节板109的高度,使得第一调节板108的下边缘和第二调节板109的下边缘相对远离,以扩大料斗结构的出料口的大小;当筛料机构中容纳的为较小直径的圆柱形物料时,可以调节第一调节板108和第二调节板109的高度,使得第一调节板108的下边缘和第二调节板109的下边缘相对靠近,以缩小料斗结构的出料口的大小。

其中,为不影响连接座103沿出料方向滑动,如图3所示,第一调节板108上形成有沿料斗结构的出料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10,以避让连接座103。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方便第一调节板108高度可调地固定到第一矩形板105上,以及方便第二调节板109高度可调地固定到第二矩形板106上,第二矩形板106上形成有沿出料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11,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的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凸台112和第二固定凸台113,第一调节板108和第二调节板109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14和第二连接板115,第一连接板114穿过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到第一固定凸台112上,第二连接板115穿过第三滑槽111并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到第二固定凸台113上。

这样,需要调节第一调节板108的高度时,旋松第一紧固螺栓,并沿出料方向挪动第一调节板108的位置,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固定凸台,进而实现第一调节板固定到第一矩形板上,操作极为简单方便。第二调节板109的高度调节的方式同第一调节板108的高度调节方式,可类推适用于第一调节板108的高度调节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伸缩件可以固定到第一矩形板的任意合适的位置,为使得料斗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第一伸缩件固定到第一固定凸台112上。换言之,第一调节板和第一伸缩件均通过第一固定凸台固定到第一矩形板上,例如,第一固定凸台可以为矩形块,该矩形块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上形成有一对安装孔,以分别供第一调节板和第一伸缩件安装。

为限制圆柱形物料在料斗结构中的滑动轨迹,防止物料在垂直于出料方向发生窜动,如图1和图3所示,料斗结构还包括平行于三角形板107的一对调节侧板116,一对三角形板107之间设置有一对支撑轴117,一对支撑轴117沿三角形板107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为限制不同长度的圆柱形物料在料斗结构中的滑动轨迹,一对调节侧板116位置可调地固定到一对支撑轴117上,且均同时抵顶到第一矩形板105和第二矩形板106的内壁上。换言之,调节侧板116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三角形板。具体地,可以将一对调节侧板116的沿支撑轴117的轴向相对位移设定为稍大于圆柱形物料的长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圆柱形物料在垂直于出料方向发生窜动,使得物料始终在设定好的滑动轨迹中有规律地滑动。

为方便根据不同长度的圆柱形物料快速调节一对调节侧板的轴向相对位移,如图1和图2所示,一对支撑轴117上分别形成有沿支撑轴117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止挡平面144,且一对支撑轴117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位于一对调节侧板116的外侧的固定套筒118,第三紧固螺栓穿过固定套筒118并抵顶到止挡平面144上。具体地,固定套筒118的筒壁上形成有螺纹孔,第三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到该螺纹孔上,以抵顶在止挡平面144上。当需要调节一对调节侧板的轴向距离时,可以旋松第三紧固螺栓,随后移动固定套筒至合适位置后,再拧紧第三紧固螺栓,使得第三紧固螺栓重新抵顶到止挡平面上,即可完成设定一对调节侧板116的沿轴向最外侧的极限位移。其中,当物料进入至料斗结构后,圆柱形物料的两端可以分别抵顶于一对调节侧板的内壁,换言之,物料在第三紧固螺栓、固定套筒118和物料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轴向限位。

如图1和图3所示,为方便安装自动上下料装置,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机座100,筛料机构安装到机座100上,送料机构的一端安装到机座100上,另一端朝向镭雕机底座200延伸,出料机构安装到镭雕机底座200上,其中,为适应出料口的开度的变化,一对三角形板107的外壁还分别通过高度调节组件119高度可调地固定到机座100上。其中,如上文描述的,料斗结构的出料口由一对三角形板107和一对调节侧板116共同围成,这样,当需要出料口的开度变大时,可以通过调节高度调节组件119升高一对三角形板107的高度,使得一对三角形板107的下边缘相对远离,反之,当需要出料口的开度变小时,可以通过调节高度调节组件降低一对三角形板107的高度,使得一对三角形板的下边缘相对靠近。另外,高度调节组件119还可以通过调节一对三角形板的高度,以弥补一对三角形板与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的装配误差。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方便调节一对三角形板的高度,高度调节组件119包括固定到三角形板107上的安装座120,固定到机座100上的支撑柱121,支撑柱121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盲孔,第四紧固螺栓122穿过安装座120并拧紧到调节盲孔中。这样,通过旋拧第四紧固螺栓既可方便地调节三角形板107的高度。

为方便将从筛料机构的出料口出来的物料有规律地输送至出料位置,送料机构包括位于筛料机构下方的送料调节组件,以及位于送料调节组件的下方的直线输料组件,直线输料组件的一端朝向送料调节组件的出料口延伸,另一端朝向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延伸,送料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物料周期性且逐一地进入直线输料组件,直线输料组件用于沿直线可缩回地推送物料至出料位置。这样,首先送料调节组件将上一个物料推送至直线输料组件中,随后,由直线输料组件将该上一个物料推送至出料位置并回缩以归位,接着送料调节组件可以将下一个物料推送至直线输料组件中,随后,由直线输料组件将该下一个物料推送至出料位置并回缩以归位,依次类推输送物料。因此,送料调节组件可以配合直线输料组件协同将物料有规律地输送至出料位置,并由镭雕机进行镭雕条码,最后由出料机构将物料从出料位置推出。

进一步地,为方便安装自动上下料装置,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机座100,筛料机构和送料调节组件安装到机座100上,直线输料组件的一端安装到机座100上,另一端安装到镭雕机底座200上,出料机构安装到镭雕机底座200上,为实现送料调节组件周期性且逐一地调节物料进入直线输料组件,如图1和图3所示,送料调节组件包括相对倾斜地固定到机座100上的输料滑轨124,以使得输料滑轨124的入料口位于筛料机构的出料口的正下方,输料滑轨124的出料口位于直线输料组件的入料口的正上方,输料滑轨124上还设置有用于止挡物料的止挡凸台125,送料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件126,该第二伸缩件126用于周期性地顶升止挡于止挡凸台125上的物料至越过止挡凸台125。这样,当从筛料机构的出料口出来的若干个物料沿着输料滑轨124滑动,直至均堆积在止挡凸台125上,随后由第二伸缩件126周期性地伸缩以顶升止挡于止挡凸台上的物料至越过止挡凸台,从而可以实现送料调节组件周期性且逐一地调节物料进入直线输料组件中。

为方便限定物料在输料滑轨上的滑动轨迹,防止物料在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输料滑轨124上设置有用于引导从筛料机构的出料口流出的物料正对止挡凸台125流动的导引部。这样,可以通过导引部引导从筛料机构的出料口出来的物料流向止挡凸台125,防止物料躲过止挡凸台而直接流入直线输料组件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方便限定不同长度的物料在输料滑轨上的滑动轨迹,导引部包括沿输料滑轨124的宽度方向相对位移可调节地设置在输料滑轨124上的一对导引滑轨145,该一对导引滑轨145倒扣在输料滑轨124上,以围成供物料穿过的口字型通道。当物料的长度发生改变时,可以相应地调节一对导引滑轨145的沿输料滑轨124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移,从而使得不同长度的物料刚好可以通过该口字型通道。

导引部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导引结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为方便导引部的安装,导引部还包括和导引滑轨145相连的连接板146,该连接板上形成有沿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孔,第五紧固螺栓穿过第一长圆孔固定到筛料机构上。因此,通过调节第五紧固螺栓在第一长圆孔中的位置,可以方便地调节一对导引滑轨145的沿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移。

为实现第二伸缩件126顺畅地将堆积在止挡凸台125处的物料顶升至越过止挡凸台,如图1和图3所示,止挡凸台125包括沿输料滑轨124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输料滑轨124上位于相邻的止挡凸台125之间形成有插槽127,送料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到机座100上的顶升件128,该顶升件128的上端具有沿输料滑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插齿129,每个插齿129一一对应地插入至相对应的插槽127中。换言之,止挡凸台和插齿在输料滑轨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这样,当第二伸缩件126带动插齿将物料顶升至到达止挡凸台的台阶面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物料可以顺着止挡凸台的台阶面向下滑动至直线输料组件中。

为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物料堆积于止挡凸台上,如图1和图3所示,顶升件128沿输料滑轨124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到第二伸缩件126上,且多个插槽127沿输料滑轨124的长度方向延伸。换言之,上述插齿可以在插槽127中沿输料滑轨124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可以根据物料的直径大小控制插齿在插槽中的位置。例如,当需要相同数量的物料止挡于止挡凸台处是,如果是直径较小的圆柱形物料,则可以将插齿朝向远离止挡凸台的方向移动;如果是直径较大的圆柱形物料,则可以将插齿朝向靠近止挡凸台的方向移动。

为方便调整顶升件上端的插齿在插槽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顶升件128的下端具有沿输料滑轨12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孔130,第二伸缩件126可以通过第六紧固螺栓安装到第二长圆孔130中。这样,通过调整第六紧固螺栓在第二长圆孔的位置,既可以方便地调整插齿在插槽中的位置。

为实现物料顺畅地从止档凸台处顶出,插齿129为第一楔形凸台,止挡凸台125为第二楔形凸台,该第一楔形凸台和第二楔形凸台的台阶高度均沿着背离筛料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当顶升件的插齿顶升物料到达止挡凸台的台阶面高度时,物料可以顺着第一楔形凸台的台阶面顺畅地滑至第二楔形凸台的台阶面,进而进入至直线输料组件中。

为准确控制筛料机构的出料多少,筛料机构包括具有投料口和出料口的料斗结构101,以及用于防止物料堵塞在出料口的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件126为第二伸缩气缸,输料滑轨12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过多堆积于止挡凸台上的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一伸缩气缸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具体地,第一传感器例如可以为具有光线发射部和光线接收部的红外线传感器,该光线发射部和光线接收部分别设置在输料滑轨124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该红外线传感器和止挡凸台在输料滑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当输料滑轨上没有物料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光线发射部发出的红外线能够被光线接收部接收到,例如,光线接收部可以发出信号“ON”给传感器,而当输料滑轨上有物料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光线发射部发出的红外线因被物料遮挡,发射接收部无法接收到光线发射部发出的光线,例如,光线接收部可以发出信号“OFF”给传感器。这样,例如,可以人为设定当堆积在止挡凸台上物料大于或等于10个,则表示物料过多。据此,可以首先测量红外线传感器和止挡凸台的沿输料滑轨上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可以允许容纳物料的数量,譬如为4个。因此,当止挡凸台堆积的物料不大于4个时,传感器将间歇性地收到“OFF”信号,当止挡凸台堆积的物料超过4个时,由于一直有物料遮挡光线发射部发出的红外线,因此,传感器将持续性地收到“OFF”信号,此时可以根据传感器内部的计数器计算连续收到“OFF”信号的个数,当累计达到6个,表示止挡凸台上的物料堆积过多,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伸缩气缸停止伸缩动作,进而可以减少料斗结构的出料量,避免输料轨道上进一步增加物料。

为实现直线输料组件沿直线可缩回地推送物料至出料位置,直线输料组件包括输料轨道132和设置在输料轨道132中的推料滑块133,以及用于驱动推料滑块133沿输料轨道132往复滑动的第三伸缩件134。这样,通过第三伸缩件134的伸缩动作可以驱动推料滑块133在输料轨道132中往复移动,进而可以将从输料滑轨124出来的物料逐一地且有规律地输送至出料位置。

为自动控制第三伸缩件134何时推送物料,输料轨道13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进入输料轨道132中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伸缩件13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例如,可以在输料轨道132的底部开设安装孔,并在该安装孔的下方设置第二传感器,使得第二传感器正对输料轨道的入料口设置。这样,一旦物料从输料滑轨进入输料轨道,就能被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并由第二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随后由控制器控制第三伸缩件开始推送物料,当物料推送至出料位置后,第三伸缩件回缩以归位,准备推送下一个物料。

为方便从上述输料滑轨124上进入输料轨道132中的物料均能被推送至出料位置,输料轨道132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三伸缩件134是否处于候料状态的第三传感器,该第三传感器和第二伸缩件12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第三伸缩件134可以为伸缩气缸或者伸缩油缸,也可以为电动伸缩杆。需要说明的是,候料状态是指第三伸缩件准备就绪可以推送物料的状态,相应地,此时,推料滑块处于推料位置。第三伸缩件可以靠伸出或收缩动作推送物料至出料位置,当第三伸缩件通过收缩动作推送物料至出料位置时,以第三伸缩件为气缸为例来解释候料状态,此时,如图1和图5所示,候料状态是指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至刚好使得进入输料轨道中的物料能够位于推料滑块133的下游的状态,即,推料滑块在推料位置时,推料滑块位于物料的上游。这样,由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以通过推料滑块将上一个物料推送至出料位置后,活塞杆一旦再次伸出以缩回至候料状态,此时能立即被第三传感器检测到推料滑块处于推料位置,进而第三传感器将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伸缩件进行顶升物料操作,进而使得下一个物料越过止挡凸台而进入输料轨道中,并且刚好位于推料滑块133的下游,因此,当气缸收缩时,推料滑块可以推动下一个物料向出料位置移动,即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第二伸缩件何时顶升物料,方便快捷。

具体地,例如,第三传感器150可以包括具有光线发射部和光线接收部的红外线传感器,这样,可以在推料滑块上安装挡光片135,使得当推料滑块位于推料位置时,光线发射部发出的光线因被挡光片135遮挡而无法被光线接收部接收,此时,光线接收部可以发出一个信号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器控制第二伸缩件开启顶升动作。相反,当推料滑块不处于推料位置时,光线发射部发出的光线可以被光线接收部接收,此时,光线接收部可以发出另一个信号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器控制第二伸缩件不开启顶升动作。这样通过红外线传感器传递给控制器的信号的周期性变化,可以实现第二伸缩件周期性且逐一地顶升物料进入输料轨道中。

为使得第三伸缩件的候料状态能够根据不同长度的物料进行适应性地调节,换言之,推料滑块133的推料位置可以根据物料的长度的不同而调节,第三传感器150沿输料轨道132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到输料轨道132上。以图5为例来说明具体的调节方式,当物料的长度较长时,此时可以将第三传感器朝向输料轨道的左侧移动,相反,当物料的长度较小时,可以将第三传感器朝向输料轨道的右侧移动。这样,通过调节第三传感器在输料轨道中的位置,可以使得不同长度的物料进入输料轨道中后,都能刚好位于推料滑块的下游,增强了通用性。

为利于自动检测物料是否和镭雕机的发射端相对齐,输料轨道132设置有用于检测物料是否位于出料位置的第四传感器,第四传感器151和第三伸缩件13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例如,第四传感器151可以包括具有光线发射部和光线接收部的红外线传感器,这样,可以在推料滑块上安装挡光片135,使得当物料位于出料位置时,光线发射部发出的光线因被挡光片遮挡而无法被光线接收部接收,此时,光线接收部可以发出一个信号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器控制第三伸缩件停止伸缩动作,同时镭雕机可以朝向物料发射激光,完成镭雕条码操作。相反,当物料不处于出料位置时,光线发射部发出的光线可以被光线接收部接收,此时,光线接收部可以发出另一个信号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器控制第三伸缩件保持当前动作的状态,且镭雕机不发射激光。这样通过第四传感器传递给控制器的信号的不同,可以自动检测物料是否处于待镭雕的位置。

为确保不同长度物料的出料位置始终和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相对齐,第四传感器151沿输料轨道132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到输料轨道132上。以图5为例来说明具体的调节方式,当物料的长度较长时,此时可以将第四传感器151朝向输料轨道的左侧移动,相反,当物料的长度较小时,可以将第四传感器朝向输料轨道的右侧移动。这样,通过调节第四传感器在输料轨道中的位置,可以使得不同长度的物料达到出料位置后,都能刚好与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换言之,不同长度的物料可以共用同一个与镭雕机的激光发射端相对齐的出料位置,增强了通用性。

为利于引导推料滑块133沿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如图1和所示,输料轨道132上还固定有沿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滑轨137,第三伸缩件134通过导向滑芯138固定到推料滑块133上,且导向滑芯138设置在导向滑轨137上。具体地,导向滑轨可以设置在输料轨道的外侧壁上,其中,第三伸缩件134(例如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导向滑芯138固定到推料滑块133上,其中,推料滑块133可以通过连接件136间接连接到导向滑芯138上,另外,推料滑块133还可以一体形成于导向滑芯138上。这样,在导向滑轨和导向滑芯的协同配合下,能够引导输料滑块顺畅地沿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为保证精准引导输料滑块顺畅地沿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导向滑轨的上下两表面均具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形凹槽147,该圆弧形凹槽147沿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滑芯138形成有沿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滑槽148,该U形滑槽148包括槽侧壁和分别连接在槽侧壁上下两端的顶槽壁和底槽壁,顶槽壁和底槽壁上分别形成有沿输料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圆弧形凸台149,槽侧壁贴合导向滑轨的外侧,且圆弧形凸台149扣合到对应的圆弧形凹槽147中。这样,通过导向滑芯138三面包围导向滑轨,且增设圆弧形凹槽和圆弧形凸台的配合方式,可以保证导向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为方便圆柱形物料顺畅地沿着输料轨道移动,且简化加工工艺,输料轨道13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轨道139,一对轨道139共同拼接成横截面呈V形的滑槽,推料滑块133的下端具有V形尖端。

为方便将位于出料位置的物料推送出去,如图1和图5所示,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机座100,筛料机构安装到机座100上,送料机构的一端安装到机座100上,另一端固定到镭雕机底座200上,出料机构安装到镭雕机底座200上,送料机构包括输料轨道132,该输料轨道132的一端固定到机座100上,另一端固定到镭雕机底座200上,出料机构包括第四伸缩件140,该第四伸缩件140的固定端固定到镭雕机底座200上,该第四伸缩件140的伸缩端固定有顶升插臂141,该顶升插臂141插入至输料轨道132中,以使得第四伸缩件140带动顶升插臂141将位于出料位置的物料推出。其中,第四伸缩件可以为气缸或油缸或电动伸缩杆。这样,当物料到达出料位置,并由镭雕机镭雕条码后,可以由第四伸缩杆带动顶升插臂上升,继而推送物料沿着输料轨道的内侧壁向上滑动,直至脱离输料轨道,即完成下料过程,此时,第四伸缩杆可以带动顶升插臂下降以归位,等待顶升下一个物料。

为方便物料快速出料,如图1和图5所示,输料轨道132的横截面形成为V型结构,且V型结构的两侧板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避让插槽142,该多个避让插槽沿输料轨道1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顶升插臂141的下端形成有多个第三楔形凸台143,该多个第三楔形凸台143沿输料轨道1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该第三楔形凸台143的台阶高度沿着远离顶升插臂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个第三楔形凸台143分别对应地插入至两侧板上相对齐的一对避让插槽142中。换言之,顶升插臂的多个第三楔形凸台同时对应地插入至沿输料轨道的宽度方向相对齐的一对避让插槽142中。这样,当第四伸缩杆带动顶升插臂上升时,由于第三楔形凸台的台阶高度沿着远离顶升插臂的方向逐渐减小,因而,可以引导物料沿着输料轨道的远离顶升插臂的一侧的内壁向上快速滑动,直至脱离输料轨道。

为方便接收镭雕机打码后的物料,如图所示,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输料轨道132的出料口上的成品回收盒131。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上下装置时,首先可以根据待镭雕条码的圆柱形物料,例如,圆柱形刀具的长度和直径的尺寸参数,设定好一对调节侧板116的轴向相对位移,料斗结构的出料口的大小,一对导引滑轨的总宽度,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在输料轨道上的位置。然后将大批量的物料一次性地投入至料斗结构中,随后,驱动第一伸缩件使得物料从料斗结构的出料口流至输料滑轨上,并止挡于止挡凸台处,其中,第一传感器可以用于反馈止挡凸台堆积的物料是否过多,从而调试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速率或启停伸缩,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第三伸缩件处于候料状态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伸缩件顶升止挡于止挡凸台处的物料至越过止挡凸台并沿着输料滑轨滑动。这时,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输料滑轨上的物料进入输料轨道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三伸缩件启动伸缩动作,以推送物料。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物料输送至出料位置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三伸缩件回位至候料状态,同时,镭雕机开始发射激光以给物料镭雕条码。当完成镭雕条码后,控制器可以控制第四伸缩件上升,以带动顶升插臂推送物料脱离输料轨道,并落入至成品回收盒中,随后,第四伸缩件下降以归位,准备下一个物料的推出工作。因此,这个上下料过程可以取代传统的人工防止物料的方式,避免了镭雕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