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19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际生产中,总是现场需要临时对某一零件进行折弯或调整角度。但是,现场没有折弯机械,无法进行加工调整。如果产品加工角度误差过大,只能采用榔头砸弯等手工方式调整,不易调整角度,而且容易损伤零件。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折弯工具,折弯工具包括支架、千斤顶、两个上折弯柱及两个下折弯柱,两个上折弯柱间隔设置在支架的顶部,两个折弯柱间隔设置在千斤顶的顶头上,两个下折弯柱位于两个上折弯柱支架。将待折弯件放置在上折弯柱和下折弯柱之间,用千斤顶向上顶起待折弯件,在上折弯柱和下折弯柱的作用下待折弯件被压出弯度。当折弯过头时,上述折弯工具不能将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这时只能采用榔头砸等常规方式将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调整繁琐,而且容易损伤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榔头砸等方式将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导致调整繁琐、容易损伤零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模,设置在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对待折弯件进行角度限定;活动模,可朝向固定模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活动模包括与固定模配合对待折弯件进行折弯的折弯部和与固定模配合对折弯过头的折弯件进行反向折弯的反折弯部;动力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另一侧,动力机构驱动活动模朝固定模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折弯部朝向固定模突出,反折弯部上设置有与折弯部突出方向相反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固定模为固定在支撑架上且具有一定距离的两个固定杆。

进一步地,支撑架上设有沿活动模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和与导向长孔配合的导向销,导向销穿过导向长孔固定在活动模上。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板及连接在两个立板之间的底板,动力机构设置在底板上,固定模设置在两个立板之间,导向长孔设置在立板上。

进一步地,折弯部为倒置的V形块。

进一步地,动力机构为千斤顶,活动模设置在千斤顶的升降杆上。

进一步地,活动模和动力机构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活动模包括折弯部和反向折弯部。当对折弯过头的折弯件进行调整时,将折弯过头的折弯件放置在固定模和反折弯部之间,动力机构驱动活动模上升,对折弯过头的折弯件进行反向折弯,能够对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调整简便,避免损伤零件。当对待折弯件进行折弯时,将待折弯件放置在固定模和折弯部之间,动力机构驱动活动模上升,对待折弯件进行折弯。上述结构具有折弯和反向折弯两种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能方便有效的在现场对各种铜排、钢管等零件进行折弯和将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折弯装置与折弯过头的折弯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折弯装置与待折弯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架;11、立板;111、导向长孔;12、底板;20、固定杆;30、活动模;31、折弯部;32、反折弯部;321、弧形面;40、动力机构;50、导向销;60、折弯件;70、待折弯件;8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架10、固定模、活动模30和动力机构40,固定模设置在支撑架10的一侧,用于对待折弯件70进行角度限定;活动模30可朝向固定模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架10上,活动模30包括与固定模配合对待折弯件70进行折弯的折弯部31和与固定模配合对折弯过头的折弯件60进行反向折弯的反折弯部32;动力机构40设置在支撑架10的另一侧,动力机构40驱动活动模30朝固定模方向移动。

应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活动模30包括折弯部31和反折弯部32。当对折弯过头的折弯件60进行调整时,将折弯过头的折弯件60放置在固定模和反折弯部32之间,动力机构40驱动活动模30上升,对折弯过头的折弯件60进行反向折弯,能够对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调整简便,避免损伤零件。当对待折弯件70进行折弯时,将待折弯件70放置在固定模和折弯部31之间,动力机构40驱动活动模30上升,对待折弯件70进行折弯。上述结构具有折弯和反向折弯两种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能方便有效的在现场对各种铜排、钢管等零件进行折弯和将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

如图3所示,折弯部31朝向固定模突出,反折弯部32上设置有与折弯部31突出方向相反的弧形面321。也就是说,反折弯部32的朝向固定模的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壁形成弧形面321,弧形面321与折弯过头的折弯件60的折弯处适配,方便对各种折弯过头的铜排、钢管等零件调整回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模为固定在支撑架上且具有一定距离的两个固定杆20。固定模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当然,固定模的结构也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起到对待折弯件70进行限位的作用即可。

如图1所示,支撑架10上设有沿活动模30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111和与导向长孔111配合的导向销50,导向销50穿过导向长孔111固定在活动模30上。在活动模30移动的过程中,导向长孔111对活动模30进行导向,防止活动模30发生倾斜等情况,进而提高折弯装置的精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0上设有沿活动模30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和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销,导向销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模上,导向销的另一端插入导向槽中。

支撑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板11及连接在两个立板11之间的底板12,动力机构40设置在底板12上,固定模设置在两个立板11之间,导向长孔111设置在立板11上。支撑架10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当然,支撑架10的结构也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起到支撑的结构均可。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折弯部31为倒置的V形块。倒置的V形块的结构简单,便于对待折弯件70进行折弯,具体地,将待折弯件70放置在固定模和折弯部31之间,动力机构40驱动活动模30上升,折弯部31上升并与待折弯件70的位置接触,活动模继续上升,倒置的V形块开始对待折弯件70进行折弯,将待折弯件70折弯成需要的角度。V形块的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至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

动力机构40为千斤顶,活动模30设置在千斤顶的升降杆上。千斤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当然,动力机构40的结构也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驱动活动模30移动即可。

活动模30和动力机构40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块80。连接块80可以方便连接活动模30和动力机构40,连接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折弯装置竖直放置,这时活动模30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80和活动模30一体成型,连接块80的下表面为垂直于竖直方向的平面,连接块80可以直接放置在千斤顶的升降杆上,也可以采用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千斤顶的升降杆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弯装置也可以水平放置,这时活动模30可沿水平方向移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能方便有效的在现场对各种铜排、钢管之类零件进行折弯;

2、V形块的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至180度之间任意角度,适用范围广;

3、折弯装置具有反向折弯功能,能对折弯过头的零件调整回来。

4、采用千斤顶进行驱动,省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