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夹刀片式转子T型槽车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5708阅读:9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夹刀片式转子T型槽车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削刀具,具体涉及一种机夹刀片式转子T型槽车刀。



背景技术:

转子是汽轮机机组的重要组成部件,转子与叶片的连接方式有T型叶根、纵树型叶根等连接型式,对于转子的T型叶根槽加工,现有的T型槽加工采用整体高速钢材质车刀加工,车刀刀柄为方形刀柄直接装夹在车床刀架的刀柄孔内,存在定位精度差,换刀时需重新装夹,重复定位精度差,且加工效率低,刀具使用寿命短,车刀重磨后存在对刀误差,加工的各个T型槽尺寸一致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T型槽加工采用整体高速钢材质车刀加工,车刀刀柄为方形刀柄直接装夹在车床刀架的刀柄孔内,存在定位精度差,换刀时需重新装夹,重复定位精度差,且加工效率低,刀具使用寿命短,车刀重磨后存在对刀误差,加工的各个T型槽尺寸一致性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机夹刀片式转子T型槽车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夹刀片式转子T型槽车刀,它包括刀体、刀片和紧定螺钉,刀体的右端设有锥柄,锥柄的右端面开设锥柄螺纹孔,刀体的左端设有刀片槽,刀体的左端上部设有紧定螺钉通过孔,刀体上的紧定螺钉通过孔的下端设有紧定螺钉螺纹孔,整个刀体为一体式结构;

刀片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V型槽和下V型槽;

刀片通过其上下表面的上V型槽和下V型槽定位安装在刀片槽内,紧定螺钉穿过紧定螺钉通过孔并与紧定螺钉螺纹孔配合连接,刀片利用紧定螺钉夹紧在刀片槽内,刀片为硬质合金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上V型槽上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为Y1,Y1=150°;下V型槽上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为Y2,Y2=150°。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槽上设有工艺空刀,工艺空刀的直径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槽的角度为B,B=75°。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槽上端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C=25°。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槽的槽宽为D,D=5.5mm。

本实用新型的刀体的左端开设有弹性槽,弹性槽的宽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刀体左端的弹性槽上部设有上压块,上压块的厚度为7mm。

本实用新型的刀体的头部设有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第一圆弧的半径为300mm,第二圆弧的半径为304mm。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切削刃,切削刃的宽度为4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刀片以150°上、下V型槽定位安装在刀体上的刀片槽内,通过紧定螺钉将刀片夹紧,本实用新型定位精确、夹紧可靠。

2、刀片采用硬质合金材质,有效地提高了刀片的加工效率,加工效率提高两倍以上。

3、利用本实用新型加工转子T型槽,一个刀片能够精加工完成各级T型槽,有效地提高了各T型槽的尺寸一致性,由原0.02mm提高至尺寸一致性0.01mm以内。

4、本实用新型的刀片采用双刃刀片,能够转位使用两次,使用时间增长,换刀时间缩短,增加了刀片的使用寿命,刀具费用节约了50%。

5、传统的加工转子T型槽车刀的刀柄为方形刀柄,而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刀柄,车刀以锥度为1:20锥形刀柄定位安装在车床刀架锥孔内,有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精度,当需要换刀重新装夹车刀时,重复定位精度高,与传统加工转子T型槽的车刀相比较,重复定位精度提高了三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刀体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图6沿A-A处的剖视图;图8是刀片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图10是图8的俯视图;图11是图8沿I-I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6和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机夹刀片式转子T型槽车刀,它包括刀体1、刀片2和紧定螺钉3,刀体1的右端设有锥柄1-1,锥柄1-1的右端面开设锥柄螺纹孔1-1-1,刀体1的左端设有刀片槽1-2,刀体1的左端上部设有紧定螺钉通过孔1-3,刀体1上的紧定螺钉通过孔1-3的下端设有紧定螺钉螺纹孔1-4,整个刀体1为一体式结构;

刀片2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V型槽2-1和下V型槽2-2;

刀片2通过其上下表面的上V型槽2-1和下V型槽2-2定位安装在刀片槽1-2内,紧定螺钉3穿过紧定螺钉通过孔1-3并与紧定螺钉螺纹孔1-4配合连接,刀片2利用紧定螺钉3夹紧在刀片槽1-2内,刀片为硬质合金刀片。

锥柄1-1定位安装在车床刀架锥孔内,锥柄螺纹孔1-1-1与外部拉紧螺钉配合,通过外部拉紧螺钉将刀体1拉紧在机床刀架锥孔内。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V型槽2-1上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为Y1,Y1=150°;下V型槽2-2上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为Y2,Y2=150°。如此设置,150°V型保证了刀片与刀体的可靠定位,保证了加工精度。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槽1-2上设有工艺空刀1-5,工艺空刀1-5的直径为3mm。如此设置,使得刀片2能够紧密贴合到刀片槽1-2根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槽1-2的角度为B,B=75°。如此设置,使得刀片安装在刀片槽1-2内具有10°前角和5°后角。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槽1-2上端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C=25°。如此设置,使得刀具在切削时顺利排屑。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3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槽1-2的槽宽为D,D=5.5mm。如此设置,使得刀片3能够顺利的装配到刀片槽1-2内。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体1的左端开设有弹性槽1-6,弹性槽1-6的宽度为1.5mm。如此设置,弹性槽1-6为上压块1-7向下发生弹性变形预留空间。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体1左端的弹性槽1-6上部设有上压块1-7,上压块1-7的厚度为7mm。如此设置,在夹紧刀片3时,使得上压块1-7向下发生弹性变形,将刀片3压紧。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体1的头部设有第一圆弧1-8和第二圆弧1-9,第一圆弧1-8的半径为300mm,第二圆弧1-9的半径为304mm。如此设置,刀体1头部的第一圆弧1-8和第二圆弧1-9与转子圆弧尺寸相一致,避免加工时刀具与汽轮机机组上的转子干涉。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片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切削刃,切削刃的宽度为4mm。如此设置,刀片2能够转位使用两次,节省了刀具的加工成本。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结合图5、图8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体1的头部设有圆角G,圆角G的半径为0.5mm,圆角G的尺寸精度达0.5mm±0.01mm。如此设置,能够保证转子T型槽的加工精度要求。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体1的中部设有加强圆角H,H的半径为20mm。如此设置,能够满足刀体1的强度要求。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十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锥柄1-1的锥度为1:20。如此设置,锥柄1-1代替传统的方形刀柄,有效地提高了刀体1的定位精度。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或十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结合图6至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槽1-2上开设有与刀片2的上V型槽2-1和下V型槽2-2相配合的三角形外凸台2-3,三角形外凸台2-3的顶角为X,X=150°。如此设置,使得刀片2以150°上V型槽2-1和150°下V型槽2-2定位安装在刀片槽1-2内,保证了刀片2与刀体1的可靠定位和加工精度。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或十三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