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28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曲轴是空调压缩机的关键零件,用于传递动力并与连杆配合形成曲柄连杆机构,将原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往复运动,曲轴精度差会影响到寿命和制动效果;目前,曲轴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定位不准确、耗时矫正定位装置等问题;然而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和降低劳动强度,一般都需要设计专用的夹具;加工时用来迅速紧固工件,并且确保机床、刀具、工件保持正确相对位置的工艺位置;对于压缩机零部件曲轴而言,其需要设有油孔,并且该油孔位于零部件的侧端,加工时,若未能将零件完全固定,则难以保证油孔的加工角度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其能有效的限定曲轴的位置以提高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包括主轴头、限位座、曲轴和尾顶;所述限位座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主轴头的端面;所述曲轴的一端形成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用于穿接于所述限位座;所述主轴头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限位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限位端穿接至限位座时卡接于第二限位部以使曲轴与主轴头固接;所述尾顶用于抵接于曲轴远离限位端的端面以限制曲轴沿自身轴向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主轴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安装有定位销;定位销的端部设有第一凸台;所述限位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台用于插装于第一凹槽以使曲轴与定位销固接;所述第一凸台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主轴头靠近限位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中心与第一通孔中心同轴设置;所述限位座靠近主轴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凸台用于插装于第二凹槽以使限位座与主轴头固接。

优选的,所述主轴头靠近限位座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第一螺纹孔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限位座设有多个用于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安装有第一螺纹紧固件,第一螺纹紧固件用于穿过安装孔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以使限位座与主轴头固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边缘设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沿主轴头的轴向延伸并贯通于定位销的端面;第一通孔的壁体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与第一开口槽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插块。

优选的,所述主轴头的外缘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第二螺纹孔沿主轴头轴向间隔排布并连通于安装腔;第二螺纹孔内安装有第二螺纹紧固件,第二螺纹紧固件的端部用于抵接于所述插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对曲轴进行加工时,第一限位部不但能够用于防止曲轴转动,而且还能够用于控制曲轴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提高曲轴旋转角度的精度;同时,限位座能够限制曲轴沿自身径向的运动以防止曲轴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震动以影响加工精度的现象;此外,尾顶能够限制曲轴沿自身轴向的运动以防止曲轴出现滑动现象。如此,曲轴处于完全固定状态,即能够有效的保证了曲轴在加工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了曲轴的加工精度。由此可见,该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其能有效的限定曲轴的位置以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轴头;12、第一通孔;121、第二开口槽;13、第二凸台;14、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20、限位座;21、第二通孔;211、限位块;22、第二凹槽;23、安装孔;30、曲轴;31、限位端;311、第一凹槽;40、尾顶;50、定位销;51、第一凸台;52、第一开口槽;60、第一螺纹紧固件;70、插块;80、第二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包括主轴头10、限位座20、曲轴30和尾顶40;限位座20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主轴头10的端面;曲轴30的一端形成限位端31;限位端31穿接于上述的限位座20;具体,在主轴头1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在限位端3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上述的第一限位部用于在限位端31穿接至限位座20时卡接于第二限位部以使曲轴30与主轴头10固接;将尾顶40抵接于曲轴30远离限位端31的端面即可限制曲轴30沿自身轴向的运动。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当需要对曲轴30进行加工时,上述的第一限位部能够防止曲轴30在旋转时出现打滑现象。当需要对曲轴30旋转一定角度时,只需要转动主轴头10即可通过第一限位部带动第二限位部一起转动,从而能够控制曲轴30的旋转角度。同时,上述的限位座20能够限制曲轴30沿径向的运动,以防止曲轴30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震动现象。此外,尾顶40能够限制曲轴30沿自身轴向的运动,以防止曲轴30出现滑动现象。如此,曲轴30处于完全固定状态,即能够保证了曲轴30在加工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了曲轴30的加工精度。由此可见,该曲轴加工的固定工装其能有效的限定曲轴30的位置以提高加工精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限位座20上设有用于供限位端31穿接的第二通孔21;在限位座20远离主轴头10的一端设有限位块211,且第二通孔21贯穿于限位块211的端面。将曲轴30远离限位端31的一端穿套于限位块211,这样可进一步的限制曲轴30沿自身径向的运动。

为了使曲轴30能够与主轴头10实现同步运动,本实施例的曲轴30需要与主轴头10进行固接。

如图1和图4所示,优选的,在主轴头10上设有第一通孔12;在第一通孔12上安装有定位销50;定位销50的端部设有第一凸台51;在限位端31上设有第一凹槽311;第一凸台51用于插装于第一凹槽311以使曲轴30与定位销50固接;该第一凸台51形成上述的第一限位部;该第一凹槽311形成上述的第二限位部。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限位端31在穿接于第二通孔21后,将其第一凹槽311插装于第一凸台51即可使曲轴30与定位销50固接。

为了便于对曲轴30进行加工,本实施例的限位座20和主轴头10需要统一定位基准。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的,在主轴头10靠近限位座20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台13,第二凸台13中心与第一通孔12中心同轴设置;在限位座20靠近主轴头10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22;第二凸台13用于插装于第二凹槽22以使限位座20与主轴头10固接。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二凹槽22插装于第二凸台13以使限位座20与主轴头10进行初步固接,并且能够确保限位座20的中心轴与主轴头10的中心轴保持一致,以便于后续对曲轴30进行旋转加工。

为了进一步的使限位座20与主轴头10固接,以提高曲轴30加工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在主轴头10靠近限位座20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4,多个第一螺纹孔14绕上述的第一通孔12中心轴线圆周阵列;限位座20设有多个用于与第一螺纹孔14一一对应配合的安装孔23。在安装孔23上安装有第一螺纹紧固件60,该第一螺纹紧固件60用于穿过安装孔23并与第一螺纹孔14螺纹配合,以使限位座20与主轴头10固接。

为了防止定位销50在第一通孔12内出现打滑现象,本实施例的定位销50需要固定于主轴头10。

如图4所示,优选的,在定位销50的边缘设有第一开口槽52,第一开口槽52沿主轴头10的轴向延伸并贯通于定位销50的端面;在第一通孔12的壁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槽121,第二开口槽121与第一开口槽52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安装腔,在安装腔内安装有插块70。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定位销50的边缘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开口槽52;同时在定位销50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述的第一凸台51。如此,无论将定位销50的哪一端插入第一通孔12时,第一开口槽52都能与第二开口槽121形成上述的安装腔。同时,上述的第一凸台51都能够与第一凹槽311插装,以使曲轴30与定位销50固接。当需要对定位销50进行固定时,可在上述的安装腔内插入插块70,由于该插块70的一侧抵接于第一开口槽52的壁体,另一侧抵接于第二开口槽121的壁体,因而可使定位销50固定于主轴头10。

当主轴头10转动时,主轴头10将带动插块70沿同向转动,以使插块70驱使定位销50沿同向转动并迫使曲轴30一起转动。这样便能有效的控制曲轴30与主轴头10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提高加工精度。

为了防止插块70在主轴头10转动过程中出现脱离安装腔现象,而导致定位销50不能固定于第一通孔12。

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可在主轴头10的外缘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5,多个第二螺纹孔15沿主轴头10的轴向间隔排布并连通于安装腔;在第二螺纹孔15内安装有第二螺纹紧固件80,第二螺纹紧固件80的端部用于抵接于插块70。具体的,将本实施例的第二螺纹紧固件80旋入第二螺纹孔15内,直至第二螺纹紧固件80的底部压紧插块70。此时,插块70将压紧定位销50,以使定位销50固定于第一通孔12内。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