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161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料用的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组装过程中,为适应不同工位的装配需求,需将相靠近的工件相互间隔开的输送分料。

众所周知,目前大多数生产商采用分料装置将相靠近的工件相互间隔开的输送分料,但是,现有的分料装置仅能实现单一方向上一个一个工件的输送分料,无法同时对工件在两个方向上输送分料,难于满足后续多工件、多方位同时装配的需求;或者,现有的分料装置需要通过多个气缸驱使作用来实现同时对工件在两个方向上输送分料,结构极为复杂,制造成本极为昂贵。

因此,急需要一种分料装置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料装置,该分料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实现同时对工件在多个方向上输送分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料装置,适用于将相靠近的工件相互间隔开的输送,包括机架、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第一直线驱动器、连动杆、导向件、导引轮及用于夹取所述工件的第一取料机构和第二取料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座及所述第二移动座均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二取料机构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左右方向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移动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连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座上,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限位端头,所述第一移动座滑动套设于所述连动杆上,且所述第一移动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座与所述限位端头之间;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件上形成有一由左后方至右前方延伸的导引部;所述导引轮设于所述第二取料机构上,所述导引轮滑动于所述导引部上。

优选的,所述的分料装置还包括导轨、第一滑动底座及第二滑动底座,所述导轨沿左右方向固定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滑动底座及第二滑动底座均滑动设于所述导轨上,且所述第一滑动底座位于所述第二滑动底座的左侧;所述第一移动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座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包含第一气动手指、第一夹紧臂及第二夹紧臂,所述第一气动手指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一夹紧臂固定于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两输出端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夹紧臂固定于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两输出端中的另一者。

优选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包含滑座、第二气动手指、第三夹紧臂及第四夹紧臂,所述滑座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座上,所述导引轮绕一竖直轴心线枢接于所述滑座上,所述第二气动手指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滑座上,所述第三夹紧臂固定于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两输出端中的一者,所述第四夹紧臂固定于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两输出端中的另一者。

优选的,所述导引部包含由右往左顺次连通第一导引段、过渡导引段及第二导引段,所述第一导引段及所述第二导引段均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过渡导引段沿左后方至右前方的方向倾斜。

优选的,所述导引部为导引凹槽或导引凸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引段呈弧形过渡的连通于所述过渡导引段的一端,所述过渡导引段的另一端呈弧形过渡的连通于所述第二导引段。

优选的,所述的分料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含第一限位传感器及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间隔开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还包含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与第二限位传感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右侧,且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正对于所述第二移动座。

优选的,所述的分料装置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移动臂、第一阻挡件、第二阻挡件及用于输送所述工件的进料通道,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动臂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移动臂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二阻挡件沿竖直方向相互错开的固定于所述移动臂上,所述第一阻挡件及所述第二阻挡件中的一者阻挡输送于所述进料通道内的工件时,所述第一阻挡件及所述第二阻挡件中的另一者避让输送于所述进料通道内的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的第一移动座及第二移动座均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机架上,第一取料机构设于第一移动座上,第二取料机构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第二移动座上;第一直线驱动器沿左右方向固定于机架上,第二移动座固定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动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移动座上,连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限位端头,第一移动座滑动套设于连动杆上,且第一移动座位于第二移动座与限位端头之间;导向件固定于机架上,导向件上形成有一由左后方至右前方延伸的导引部;导引轮固定于第二取料机构上,导引轮滑动于导引部上。则,由第一取料机构与第二取料机构夹取相靠近的工件,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驱使第二移动座带动连动杆向右滑动,第二移动座带动第二取料机构向右移动远离于第一取料机构,同时在引轮滑动于导引部的导引作用下,第二取料机构同步向前移动,使得第二取料机构能够同步向右及向前移动,直至连动杆向左移动至限位端头抵触于第一移动座,即可顶推第一移动座带动第一取料机构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将相靠近的工件相互间隔开的输送,能够实现在单一个第一直线驱动器驱使下,即可同时对工件在多个方向上输送分料,从而满足后续多工件、多方位同时装配的需求;同时,大大简化了结构,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移除支撑板后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5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及其内部部件的不同视角的结构图,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图中X轴代表左右方向,Y轴代表前后方向,Z轴代表竖直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包括机架10、第一移动座20a、第二移动座20b、第一直线驱动器30、连动杆30a、导向件40、导引轮40a、用于夹取工件的第一取料机构50a及第二取料机构50b,第一移动座20a及第二移动座20b均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机架10上,第一取料机构50a设于第一移动座20a上,第二取料机构50b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第二移动座20b上;第一直线驱动器30沿左右方向固定于机架10上,第二移动座20b固定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30的输出端;连动杆30a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移动座20b上,连动杆30a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限位端头31a,第一移动座20a滑动套设于连动杆30a上,且第一移动座20a位于第二移动座20b与限位端头31a之间;导向件40固定于机架10上,导向件40上形成有一由左后方至右前方延伸的导引部41;导引轮40a设于第二取料机构50b上,导引轮40a滑动于导引部41上。则,由第一取料机构50a与第二取料机构50b夹取相靠近的工件,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30驱使第二移动座20b带动连动杆30a向右滑动,第二移动座20b带动第二取料机构50b向右移动远离于第一取料机构50a,同时在导引轮40a滑动于导引部41的导引作用下,第二取料机构50b同步向前移动,使得第二取料机构50b能够同步向右及向前移动,直至连动杆30a向左移动至限位端头31a抵触于第一移动座20a,即可顶推第一移动座20a带动第一取料机构50a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将相靠近的工件相互间隔开的输送,能够实现在单一个第一直线驱动器30驱使下,即可同时对工件在多个方向上输送分料,从而满足后续多工件、多方位同时装配的需求;同时,大大简化了结构,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分料装置100还包括导轨60a、第一滑动底座60b及第二滑动底座60c,导轨60a沿左右方向固定设于机架10上,第一滑动底座60b及第二滑动底座60c均滑动设于导轨60a上,且第一滑动底座60b位于第二滑动底座60c的左侧,第一移动座20a固定于第一滑动底座60b上,而第一取料机构50a于第一移动座20a上,实现整个第一取料机构50a沿着导轨60a的方向在机架10上移动;第二移动座20b固定于第二滑动底座60c上,而第二取料机构50b设于第二移动座20b上,实现整个第二取料机构50b沿着导轨60a的方向在机架10上移动。进而,实现了第一移动座20a及第二移动座20b均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机架10上的结构,且结构更为简单,滑动更为稳定顺畅。

请参阅图2,第一移动座20a上还设有第一避让孔21a,连动杆30a一端滑动穿置于第一避让孔21a内,则,通过限位端头31a的限位顶推的作用,实现了对第一取料机构50a与第二取料机构50b的最大间距的限定,即可实现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30驱动第二取料机构50b移动,并在第二取料机构50b与第一取料机构50a之间的间距达到最大间距时,即可同步带动第一取料机构50a移动。其中,优选的,第一直线驱动器30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分料装置100中第一取料机构50a包含第一气动手指51a、第一夹紧臂52a及第二夹紧臂53a,第一气动手指51a固定于第一移动座20a上,第一移动座20a移动带动第一气动手指51a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一夹紧臂52a固定于第一气动手指51a的两输出端中的一者,第二夹紧臂53a固定于第一气动手指51a的两输出端中的另一者。第一气动手指51a可控制第一夹紧臂52a与第二夹紧臂53a的开闭状态,在分料装置100运行的过程中,工件夹紧在第一夹紧臂52a与第二夹紧臂53a之间,第一移动座20a的移动带动第一气动手指51a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完成第一取料机构50a中工件的移动。

继续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分料装置100的第二取料机构50b包含滑座51b、第二气动手指52b、第三夹紧臂53b及第四夹紧臂54b,滑座51b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第二移动座20b上,且滑座51b位于第二移动座20b的顶部,第二移动座20b与机架10相互垂直,因此,可满足滑座51b在第二移动座20b的顶部沿前后方向移动。导引轮40a绕一竖直轴心线枢接于滑座51b上,导引轮40a可沿着导引部41的导向轨迹滑动于导引部41内。较优的,第二气动手指52b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滑座51b上,第三夹紧臂53b固定于第二气动手指52b的两输出端中的一者,第四夹紧臂54b固定于第二气动手指52b的两输出端中的另一者。第二气动手指52b可控制第三夹紧臂53b与第四夹紧臂54b的开闭状态,在分料装置100运行的过程中,工件夹紧在第三夹紧臂53b与第四夹紧臂54b之间,滑座51b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二移动座20b沿左右方向移动,则在滑座51b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第二移动座20b上的结构与导引轮40a滑动于导引部41上的结构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第二取料机构50b所夹取的工件同步沿两个方向上的移动。再者,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动手指51a与第二气动手指52b相互平行,结构布置更为合理。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还包含支撑板80,导向件40通过支撑板80固定于机架10上。导引部41包含由右往左顺次连通第一导引段411、过渡导引段413及第二导引段412,第一导引段411及第二导引段412均优选为沿左右方向布置,过渡导引段413沿左后方至右前方的方向倾斜。当进行分料时,导引轮40a顺次滑动通过第一导引段411、过渡导引段413及第二导引段412,使得与导引轮40a连接的第二取料机构50b同步由左后方移动至右前方。优选的,第一导引段411、第二导引段412及过渡导引段413的宽度恒定不变,导引轮40a滑动设于导引部41内,使得导引轮40a带动的第二取料机构50b能够平稳的移动。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引部41为导引凹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引部41还可以选择为导引凸条,一样能够实现对导引轮40a的导向作用,故,在此不再赘述。更优地,第一导引段411呈弧形过渡的连通于过渡导引段413的一端,过渡导引段413的另一端呈弧形过渡的连通于第二导引段412,使得导引轮40a能够更顺畅稳定的在第一导引段411、过渡导引段413及第二导引段412之间滑动过渡,结构更为合理。

继续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的第一直线驱动器30驱动第二移动座20b左右移动,因此,可直接驱动整个第二取料机构50b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且,通过固定于第二移动座20b上的连动杆30a带动第一取料机构50a移动,因此,第一直线驱动器30也可间接驱动第二取料机构50b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优选的,第一直线驱动器30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单一个驱动器即可实现两个取料机构的移动,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结构更为简单合理。

请参阅图2及图4,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还包含限位组件(图中未标注),限位组件包含第一限位传感器91及第二限位传感器92,第一限位传感器91与第二限位传感器92间隔开的固定于机架10上;第一取料机构50a还包含触发件54a,触发件54a固定于第一移动座20a上,触发件54a位于第一限位传感器91与第二限位传感器9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传感器91与第二限位传感器92限制触发件54a的移动位置,从而控制第一移动座20a左右移动的行程,结构更为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还包含第三限位传感器93,第三限位传感器93固定于机架10的右侧,第三限位传感器93沿左右方向布置,且第三限位传感器93正对于第二移动座20b。优选的,第三限位传感器93位于第二取料机构50b右侧,第一取料机构50a与第二取料机构50b位于第三限位传感器93左侧,布局更为合理紧凑。则,第二移动座20b抵触到第三限位传感器93时,即可限制第二移动座20b继续向右移动,防止第二移动座20b过度移动,当然,限位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附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还包括进料机构70,进料机构70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71、移动臂72、第一阻挡件73、第二阻挡件74及用于输送工件的进料通道75。第二直线驱动器71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机架10上,移动臂72滑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机架10上,且移动臂72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71的输出端,即可通过第二直线驱动器71驱使移动臂72沿着机架10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一阻挡件73与第二阻挡件74沿竖直方向相互错开的固定于移动臂72上,即是第一阻挡件73与第二阻挡件74沿左右间隔开的布置,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件73位于进料通道75之输出口的右侧,第二阻挡件74位于进料通道75之输出口的左侧,第一阻挡件73及第二阻挡件74中的一者阻挡输送于进料通道75内的工件时,第一阻挡件73及第二阻挡件74中的另一者避让输送于进料通道75内的工件。当第一取料机构50a及第二取料机构50b输送分料时,第二直线驱动器71驱动移动臂72上移,使得第一阻挡件73挡住进料通道75内最右侧的工件,以阻挡工件输送,有效地避免工件滑落;当第一取料机构50a及第二取料机构50b取料时,第二直线驱动器71驱动移动臂72下移,第二阻挡件74压住倒数第三个工件,对第三工件进行固定,避免取料过程中工件继续向前送料,并允许倒数第一及第二个工件供第一取料机构50a及第二取料机构50b取走。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件73与第二阻挡件74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为两个工件的宽度,因此,可根据实际工件调节第一阻挡件73与第二阻挡件74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优选的,第二直线驱动器71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机构70还包括感应组件76,感应组件76包含均固定于机架10上的第一感应器761、第二感应器762及第三感应器763,第一感应器761、第二感应器762及第三感应器763均位于进料通道75上方,第一感应器761正对于进料通道75内倒数第一个工件的位置,第二感应器762正对于进料通道75内倒数第三个工件的位置,当第一感应器761及第二感应器762均检测到有工件,即可开始进行取料。再者,第三感应器763位于第二传感器762的左侧,以检测进料通道75内倒数第三个工件左方是否有工件输送过来,第三感应器763用于感应是否有工件进入分料装置100中,当监测到没有来料时可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停止工作,第三感应器763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在此不再赘述。通过感应组件76的监测,能对工件输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避免第一取料机构50a及第二取料机构50b夹取空载,保障取料正常工作。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基于上述分料装置100,感应组件76对进料通道75的工件进行监测,且通过限位组件对第一取料机构50a及第二取料机构50b的行程进行限定,感应组件76监测到对应的位置上有工件时,即可通过第一取料机构50a及第二取料机构50b夹取相靠近的工件。然后,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30驱使第二移动座20b带动连动杆30a向右滑动,第二移动座20b带动第二取料机构50b向右移动远离于第一取料机构50a,同时在导引轮40a滑动于导引部41的导引作用下,第二取料机构50b同步向前移动,使得第二取料机构50b能够同步向右及向前移动,直至连动杆30a向左移动至限位端头31a抵触于第一移动座20a,即可顶推第一移动座20a带动第一取料机构50a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将相靠近的工件相互间隔开的输送。并且,可以通过第一限位传感器91与第二限位传感器92限制触发件54a的移动位置,从而控制第一移动座20a左右移动的行程,以及通过第三限位传感器93限制第二移动座20b左右移动的行程,防止第一移动座20a及第二移动座20b过度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分料装置100的第一移动座20a及第二移动座20b均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机架10上,第一取料机构50a设于第一移动座20a上,第二取料机构50b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第二移动座20b上;第一直线驱动器30沿左右方向固定于机架10上,第二移动座20b固定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30的输出端;连动杆30a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移动座20b上,连动杆30a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限位端头31a,第一移动座20a滑动套设于连动杆30a上,且第一移动座20a位于第二移动座20b与限位端头31a之间;导向件40固定于机架10上,导向件40上形成有一由左后方至右前方延伸的导引部41;导引轮40a设于第二取料机构50b上,导引轮40a滑动于导引部41上。则,由第一取料机构50a与第二取料机构50b夹取相靠近的工件,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30驱使第二移动座20b带动连动杆30a向右滑动,第二移动座20b带动第二取料机构50b向右移动远离于第一取料机构50a,同时在导引轮40a滑动于导引部41的导引作用下,第二取料机构50b同步向前移动,使得第二取料机构50b能够同步向右及向前移动,直至连动杆30a向左移动至限位端头31a抵触于第一移动座20a,即可顶推第一移动座20a带动第一取料机构50a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将相靠近的工件相互间隔开的输送,能够实现在单一个第一直线驱动器30驱使下,即可同时对工件在多个方向上输送分料,从而满足后续多工件、多方位同时装配的需求;同时,大大简化了结构,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