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单独调节部和更换装置的矫直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375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换盒10中可至少部分地-在该实施例中在更换盒10的中间的两个调节分区区域8中-实现成对地调节矫直辊子5。但也可根据矫直辊子5的直径将三个或更多个矫直辊子5布置在长度Z的调节分区区域上,从而根据在使用中的更换盒1、9或10实现不仅单个或成对地调节矫直辊子5,而且成组地调节矫直辊子5。在将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更换成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时以及在将第二类型的更换盒9更换成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时,矫直辊子轴向间距X以这样的系数的倒数的比例变化,该系数在替换至少两个更换盒时在调节分区区域8的位置处作为在替换更换盒之前和之后的在相应的调节分区区域8上或处的矫直辊子5的数量之间的乘子产生,其中,位置是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相应在替换两个更换盒之前和之后布置有上排和/或下排3、4的调节分区区域8,该调节分区区域针对在相应的更换盒中的相应的上排和/或下排3、4的每个调节分区区域8分别具有最大数量的矫直辊子5。因此,如果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应通过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替换,此时在更换盒I的中间的两个调节分区区域8的位置处,每个调节分区区域8相应存在最大数量为一个的矫直辊子5。因此,更换盒I具有k= I的、直径=Y的矫直辊子5,其中,在该位置处矫直辊子轴向间距=Xo而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在具有最大数量的矫直辊子5的位置处具有两个矫直辊子,也就是说,更换盒10具有系数η = 2乘以k = I的、直径=Y/n的矫直辊子5,其中,在(替换)位置处矫直辊子轴向间距=χ/η。因此,在替换更换盒时在(替换)位置处矫直辊子轴向间距X以系数η的倒数I/η的比例变化。
[0052]此外,在将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更换成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时,基于在两种更换盒中矫直辊子调节部7的调节分区区域8的相同的构造同样可使用矫直机2的机械装置并且可使用矫直机2的其他的构件和元件,其中,必要时仅仅必须附加地进行传动装置更换,以便在从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更换成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的情况下满足不同数量的矫直辊子并且此外还实现单独驱动每个/所有矫直辊子。
[0053]类似地,还可进行从第二类型的更换盒9更换成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其中,此时仅在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的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将更换盒9的直径Y’更换成在更换盒10的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的直径Y’/2。
[0054]无论如何,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在任何类型的更换盒中矫直辊子调节部7的调节分区区域8保持相同且不变,并且仅进行从相应的更换盒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待互相替换的更换盒至一个或多个其他的待互相替换的更换盒的矫直辊子直径和/或矫直辊子数量的改变。
[0055]但是优选地,矫直机2的相应的更换盒(替换)系统仅仅包括可互相替换的两种类型的更换盒,其中,一个系统包括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和第二类型的更换盒9,并且另一更换盒系统包括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和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但根据本发明的矫直机2不必受限于此。矫直机例如也可具有这样的更换盒系统,其包括所有三种上述类型的更换盒,即,第一类型的更换盒1、第二类型的更换盒9以及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
[0056]图5以示意性的图示示出了矫直机2,其具有配有三个电马达I la、I lb、I Ic的驱动单元12。横向于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可行驶地布置有为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分配的第一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和为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分配的第二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4,根据使用的更换盒I或更换盒10使用主传动装置。在待相应联接的更换盒I或10之间的连接通过万向轴15和万向轴固定部16建立。在此,万向轴15的数量相应于在相应的更换盒I或10中的矫直辊子5的数量。
[0057]在更换更换盒的类型时,例如在从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更换成其他类型的更换盒(例如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时,如从图5-图7可见的那样,在与相应的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14的连接松开之后,首先使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在垂直于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和14的行驶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如在附图中通过相应的箭头17示出的那样。紧接着或同时使在该实施例中目前仍与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处于有效连接中的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以相同的取向但相反的方向根据箭头18从第一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松开且继续运动。紧接着使第一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在箭头19的方向上沿侧向横向地继续运动并且使第二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4在箭头20的方向上行驶到第一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的之前的位置中。使更换盒I在箭头21的方向上运动到其停放位置中,并且使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在箭头22的方向上运动到在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之前的位置中,并且运动到其运行位置中的第二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4运动以及紧接着在箭头18和23的方向上运动到在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之前的工作位置中并且联接到第二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4的万向轴15处。紧接着使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再次在箭头17的方向上向现在位于这样的位置中的第二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4运动,该位置在图7中还被描绘为之前移开的第一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的位置。在联接马达Ila至Ilc之后,此时联接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并且矫直机2对于紧接着的矫直工艺在操作上准备就绪。
[0058]在运行具有包括不同组合的更换盒(即,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和第二类型的更换盒9的组合)的更换盒系统或更换盒组件的矫直机的情况下,矫直机2优选配备有仅仅一个在附图中未示出的主传动装置,该主传动装置具有对于两种更换盒I和10的矫直辊子的数量相应相同数量的传动装置输出,从而不必更换主传动装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更换盒I和9中的相应的矫直辊子5之间的距离保持相同并且仅仅改变矫直辊子直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仅仅一个主传动装置是足够的,因为矫直辊子5的数量在两种更换盒I和9中是相同的。此外,尤其可通过合适地选择马达Ila至Ilc取消分动传动装置,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以同样未示出的方式实现相应的更换盒没有集成的矫直辊子驱动传动装置。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与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的组合允许在没有集成的中间传动装置的情况下使用更换盒。在通过组合图3和图4示出的更换盒系统或这样的更换盒组件中,第三类型的更换盒10的更小的辊子在直径上是第一类型的更换盒I的更大的矫直辊子5的一半大。这引起在更换盒10中部分地同时调节两个更小的矫直辊子5。在从更换盒I更换成更换盒10时需要的不同的转速可通过在驱动器(即,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和相应的更换盒I或10之间的不同的传动比由此实现,即,相应在中间连接不同的第一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3或第二更换盒主传动装置14。由此还避免不必要的中间传动装置或中间传动级。此夕卜,更换盒系统也可利用两个更换盒1、10相应呈现出不同的矫直策略,这允许借助于具有包括更换盒I和10的这种更换盒系统的矫直机2最优地制造使内应力最小化的扁平产品。
[0059]因为根据更换盒系统或更换盒组件的构造方案和设计方案,可在没有单独的中间传动装置或中间传动级的情况下使用两个主传动装置13、14或仅仅一个主传动装置,所以可由此避免附加的连接配置(例如偶联器或万向轴)并且利用这种组件实现在驱动器(配有马达的驱动单元12)和驱动器(万向轴15)之间的尽可能好的效率。另一优点在明确分开更换盒和主传动装置的情况下由此得到,即,更换盒和主传动装置可分开地且同时运动和开动,从而可由此相对于其他的这样的解决方案实现准备时间和寿命延长,在该解决方案中矫直盒和传动装置相应仅可一起更换。
[0060]参考标号列表
[0061]I 更换盒
[0062]2 矫直机
[0063]3 排
[0064]4 排
[0065]5 矫直棍子
[0066]6 矫直棍子纵轴线
[0067]7 矫直辊子调节部
[0068]8 调节分区区域
[0069]9 更换盒
[0070]10更换盒
[0071]Ila 马达
[0072]Ilb 马达
[0073]Ilc 马达
[0074]12驱动单元
[0075]13更换盒主传动装置
[0076]14更换盒主传动装置
[0077]15万向轴
[0078]16万向轴固定部
[0079]X矫直辊子轴向间距
[0080]Y 直径
[0081]Z 长度
【主权项】
1.一种矫直机(2),具有包括能够分别彼此替换的不同类型的多个更换盒(1、9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