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10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连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止连铸厚板坯尾 坯封顶时坯壳收縮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厚板坯的尾坯封顶控制是板坯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封顶不好就会产 生尾坯甩钢现象,造成设备损坏和停产事故,其严重程度甚至不亚于板坯漏钢。
据不完全统计,此类事故在有的大型连铸生产厂家每年发生的次数达5次之多, 给生产的稳定和设备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究其尾坯甩钢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目前所使用的板坯连铸机采取的是驱 动辊压下,在拉尾坯过程中会挤压铸坯造成钢水外溢,如果尾坯的补縮空间过 小,就势必造成甩钢。二是对于连铸宽厚板坯即断面较大的铸坯来说,尾坯中 间部分的坯壳在张力的作用下将向中间收縮,从而将钢水积压向两侧,造成尾 坯甩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尾坯甩钢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尾坯 中钢水的补縮空间,防止坯壳向中间收縮积压钢水的防縮架。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縮架,是由支持板、连接板和筋板所组成,两块 反向相对设置的"L"形支持板通过拉筋连接在一起,支持板立板上端直角凹进 的肩部设有连接板。
所述的连接板与直角凹进将支持板立板上部形成一 "u"形槽,与下部横板组合使支持板侧面形成一 "c"形开口。
在支持板下部横板上设有圆孔。
在尾坯封顶时,将本实用新型放入铸坯的中间部位,由于本实用新型只有 下半部分埋入在钢水中,而上半部分支撑坯壳不会向中间收縮,既可保证了尾 坯中钢水的补縮空间,又能有效地防止了坯壳向中间收縮而将钢水向两侧挤压 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厚板坯尾坯封顶的顺利实现,杜绝了尾坯甩钢事故的发生, 减少了甩钢事故造成的停产及设备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为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縮架立体示意图。
图中1、支持板,2、连接板,3筋板,4、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是由支持板l、连接板2及筋板3所构成。支持板 1的整体形状呈"L"形,为相同形状和尺寸的两块,放置的形式采用一正一反 大面相向设置。在支持板1的立板上端开有一直角凹进,直角凹进的肩部设有 连接板2。由于连接板2的存在,从而将支持板1的形状改变成两部分 一是连 接板2与直角凹进将支持板1立板上端形成一 "U"形槽;二是连接板2与支持 板1下部的横板组合,使支持板1的侧面形成一近似于"C"形的开口。另外, 在两块支持板1下部的横板中间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圆孔4。两块支持板1是 用三根筋板3焊接在一起的,其中上部连接板2上连接一根,另两根则设置在 两块支持板1下部的横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和数量可根据连铸机的具体规 格确定,防縮架的放入数量和规格则依据铸坯断面及低拉速持续时间选择。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缩架,其特征在于,由支持板、连接板和筋板组成,两块反向相对设置的“L”形支持板通过拉筋连接在一起,支持板立板上端直角凹进的肩部设有连接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连接板与直角凹进将支持板立板上部形成一"U"形槽,与下部横板组合使支持 板侧面形成一 "C"形开口。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缩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持 板下部横板上设有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厚板尾坯坯壳防缩架,是将两块反向相对设置的“L”形支持板通过拉筋连接在一起,支持板立板上端直角凹进的肩部设有连接板,下部横板上设有圆孔。由于在尾坯封顶时,放入铸坯中间部位的防缩架只有下半部分埋入在钢水中,上半部分支撑坯壳不会向中间收缩,既保证了尾坯中钢水的补缩空间,又有效地防止了坯壳向中间收缩而将钢水向两侧挤压的问题,从而使厚板坯尾坯顺利封顶,杜绝了尾坯甩钢事故,减少了停产事故及设备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2D11/18GK201275609SQ2008202182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勇 杨, 勇 田, 臧绍双, 那廷权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