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67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钕铁硼磁粉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快淬炉被广泛的应用于钕铁硼磁粉生产中,通过将熔融状态下的金属与高速旋转的水冷滚轮接触后将其拉成薄膜而快速凝固形成快淬条带,使得金属液态无序结构冻结,形成非晶或微晶结构。快速凝固形成的条带被导料装置折返后落入快淬炉炉膛底部设置的集料筒内,被集料筒收集。凝固形成的快淬条带的温度很高,因此需要将集料筒内的快淬条带冷却后才能进行取料操作,传统的真空快淬炉其快淬条带的冷却,主要依靠快淬条带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自然冷却,其冷却效果差,耗费工时,降底钕铁硼磁粉的生产效率和增大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料装置,可有效减少快淬条带的冷却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料装置,包括总体呈一槽型结构的集料罩,集料罩的物料入口通路和物料出口通路呈夹角状布置,其特征在于构成集料罩的槽底和槽壁中至少槽底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空腔与冷却水源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构成集料罩(即导料装置)的槽底设置成双层结构,并将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孔腔与冷却水源相连,从水冷滚轮上快速凝固形成的快淬条带进入集料罩内进行接触导向的同时,快淬条带与集料罩进行热交换,对快淬条带进行降温,减少快淬条带的冷却时间,增加铁硼磁粉的生产效率和增减小生产成本,快速冷却可有效避免钕铁硼磁粉高温状态下的氧化问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图3为图I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导料装置,包括总体呈一槽型结构的集料罩10,集料罩10的物料入口通路和物料出口通路呈夹角状布置,构成集料罩10的槽底和槽壁中至少槽底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空腔与冷却水源相连。将构成集料罩10的槽底设置成双层结构,并将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孔腔与冷却水源相连,冷却水使得构成集料罩10的各板体处于低温状态,进入集料罩10内进行导向的快淬条带就会与低温状态的板体进行热交换,对快淬条带进行快速降温,减少快淬条带的冷却时间,增加铁硼磁粉的生产效率和增减小生产成本。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集料罩10的槽底为一板面呈曲面的弧形板体11构成,弧形板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顺直状的延伸段111、112,集料罩10的两槽壁为弧形板体11的两弧形边的边缘处向同侧延伸设置的两侧板12、13。所述的夹角为90°或小于并接近90°,所述的物料入口通路位于水平方向,所述的物料出口通路方向向下。将集料罩10的槽底设置成一弧形板体11即曲面板,减小从水冷滚轮2上快速凝固形成的快淬条带与弧形板体11接触时的夹角,这样弧形板体11在对快淬条带导向时更多的是一种紧缩导向作用,使得快淬条带沿弧形板体11的内表面下滑并与其相贴合接触,增加快淬条带与弧形板体11内冷却水的热交换时间,增加快淬条带的冷却效果,另外也减小了集料罩10的制备材料,减小生产成本。构成物料出口通路的延伸段112可设置的较长与快淬炉底部设置的集料筒筒口相对应,延长快淬条带与弧形板体11接触时间,增加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槽底和槽壁均为双层结构,其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空腔相互连通。将槽壁也设置成双层结构,使有些沿槽壁进入集料罩10内与槽底贴合导向的快淬条带能在与槽壁进行接触时就进行热交换,提高集料罩的冷却效果。所述集料罩10为一 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的梯形槽。通过将槽口宽度设置的较大,保证从水冷滚轮2上抛射出的所有快淬条带都能够进入集料罩10内,而槽底的宽度设置的较小,使得快淬条带和构成槽底的弧形板体11贴合的更为紧凑,不会从弧形板体11上脱落,增加冷却效果。更进一步的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的侧板12、13的板面基本成一 L形,所述的侧板12的板面宽度大于其外侧设置的侧板13的板面宽度,侧板13在其板面角形部的两侧边均成弧状过渡,且两者的曲率保持一致或接近。这里所说的L形,并非标准意义上的L形,两侧板12、13的板面上至少其板面角形部的一边设置成弧状过渡,以与弧形板体11相适配连接。将两侧板12、13设置成一 L形,两侧板12、13会分别在其内侧形成一空缺部121、131,集料罩10在安装时,侧板12与快淬炉炉膛膛壁I相固接,其上构成的空缺部121是防止在安装时侧板12与带动水冷滚轮2转动的转轴发生干涉,侧板13上的空缺部131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对水冷滚轮2的维护和安装,以及对集料罩10内部进行清理,另外空缺部112、113的设置也可节约集料罩10整体的用料,节约成本。在具体实施时,可将空缺部131设置的较大,即与快淬炉炉膛膛壁I相连接的侧板12的板面宽度大于其外侧侧板13的板面宽度,已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在安装时,将侧板12与快淬炉炉膛膛壁I相固接,集料罩10整体围设在水冷滚轮2的周边部位,具体如图4所示,使得从水冷滚轮2上凝固形成的快淬条带都能够在集料罩10内进行冷却和导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减少快淬条带的冷却时间,增加铁硼磁粉的生产效率和增减小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导料装置,包括总体呈一槽型结构的集料罩(10),集料罩(10)的物料入口通路和物料出口通路呈夹角状布置,其特征在于构成集料罩(10)的槽底和槽壁中至少槽底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空腔与冷却水源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罩(10)的槽底为一板面呈曲面的弧形板体(11)构成,弧形板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顺直状的延伸段(111、112),集料罩(10)的两槽壁为弧形板体(11)的两弧形边的边缘处向同侧延伸设置的两侧板(12、13)。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罩为一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的梯形槽。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为90°或小于并接近90°,所述的物料入口通路位于水平方向,所述的物料出口通路方向向下。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底和槽壁均为双层结构,其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空腔相互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12、13)的板面基本成一 L形,所述的侧板(12)的板面宽度大于其外侧设置的侧板(13)的板面宽度,侧板(13)在其板面角形部的两侧边均成弧状过渡,且两者的曲率保持一致或接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料装置,包括总体呈一槽型结构的集料罩,集料罩的物料入口通路和物料出口通路呈夹角状布置,构成集料罩的槽底和槽壁中至少槽底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空腔与冷却水源相连。将构成集料罩的槽底设置成双层结构,并将双层结构围合成的内部孔腔与冷却水源相连,从水冷滚轮上快速凝固形成的快淬条带进入集料罩内进行接触导向的同时,快淬条带与集料罩进行热交换,对快淬条带进行降温,减少快淬条带的冷却时间,增加铁硼磁粉的生产效率和增减小生产成本,快速冷却可有效避免钕铁硼磁粉高温状态下的氧化问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文档编号C21D1/773GK202543270SQ2012201055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7日
发明者葛国英 申请人:黟县越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