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560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特别是一种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将铝材、废铝熔炼后通过铸造生产铝棒的使用越来越多。为了将铝液铸造成铝棒,现在一般采用热顶铸造装置来进行铸造;通过分流导引盘将铝液导引至各个铸造模腔,绕后通过冷却装置在铸造模腔外对铝液进行冷却,从而实现铝棒的铸造。但是,这种热顶铸造装置的能耗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冷却时的冷却效率较低。因此,现有的铝棒生产用的热顶铸造装置存在着能耗较高、生产成本较高和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降低能耗,还具有生产成本低和冷却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包括分流导引盘,分流导引盘下方设置有圆柱状的铸造模腔,铸造模腔的外侧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底端部通过水泵连接有冷却池,冷却池侧面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冷却腔连接,且进水管与冷却腔侧面的底端部连接,出水管与冷却腔连接位置的高度低于出水管与冷却池连接位置;所述水泵与进水管连接。

前述的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中,所述分流导引盘的 两端分别连接有导流槽和溢流口,导流槽一端与分流导引盘连接,导流槽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堵装置。

前述的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中,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圆台状的封堵头,封堵头一端连接有拉杆。

前述的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中,所述导流槽中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的中部通过止口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

前述的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中,所述分流导引盘中部设有多个并列排列的隔板,隔板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流孔,导流孔与铸造模腔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装置,通过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和水泵,将冷却池和冷却腔连接,从而将冷却水在冷却池和冷却腔之间循环使用,通过流体的运动加速散热,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还能够循环使用冷却水,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同时,进水管连接冷却池的顶端部和冷却腔的底端部,能够从冷却腔的底端部将升温后的冷却水抽送至冷却池中,再将冷却池中降温后的冷却水通过水压自然地从冷却池底端部连接的出水管流入冷却腔的中部,使冷却模腔内的冷却水产生对流,从而加速冷却水的循环,并能够充分利用冷却水对铸造模腔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封堵装置来控制导流槽内铝液的流量,通过设置过滤槽将铝液中的杂质过滤去除,通过隔板和导流孔将过滤后的铝液准确地导入铸造模腔中,方便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还具有冷却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和方便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分流导引盘,2-铸造模腔,3-冷却腔,4- 水泵,5-冷却池,6-进水管,7-出水管,8-导流槽,9-溢流口,10-封堵装置,11-封堵头,12-拉杆,13-过滤槽,14-隔板,15-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能耗低的铝棒生产用热顶铸造系统,构成如图1、2所示,包括分流导引盘1,分流导引盘1下方设置有圆柱状的铸造模腔2,铸造模腔2的外侧设置有冷却腔3;冷却腔3底端部通过水泵4连接有冷却池5,冷却池5侧面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进水管6和出水管7均与冷却腔3连接,且进水管6与冷却腔3侧面的底端部连接,出水管7与冷却腔3连接位置的高度低于出水管6与冷却池5连接位置;所述水泵4与进水管6连接。

所述分流导引盘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流槽8和溢流口9,导流槽8一端与分流导引盘1连接,导流槽8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堵装置10;所述封堵装置10包括圆台状的封堵头11,封堵头11一端连接有拉杆12;所述导流槽8中部设有过滤槽13,过滤槽13的中部通过止口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所述分流导引盘1中部设有多个并列排列的隔板14,隔板14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流孔15,导流孔15与铸造模腔2的位置相对应。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导流槽8接在熔炼铝材的设备上,将铝液导出,通过封堵装置10的封堵头11能够控制铝液是否流通及控制铝液的流量,通过过滤槽13内设置的水平的过滤板对铝液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导流槽8对铝液继续进行导流;然后流入分流导引盘1内,铝液在隔板14之间流动,再通过导流孔15向下流入铸造模腔2内;当铝液过多时,还能够通过溢流口9将多余的铝液倒出分流导引盘1。冷却铸造时,铝液位于铸造模腔2内,冷却水位于冷却腔3内;通过 水泵4和进水管6能够将冷却腔3底端部升温后的冷却水送入冷却池5中;冷却池5中的液体增多,水压增加,冷却池5底端部的冷却水在水压下从出水管7流出冷却池5,再通过出水管7流入冷却腔3内;通过冷却水在进水管6和出水管7内的流动,能够进行散热,使得出水管7内流入冷却腔3中的冷却水温度较低;冷却腔3内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和冷却腔3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产生对流,加速冷却水的循环和冷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