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17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机壳自动化加工的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手机外壳种类也多种多样,目前手机外壳大多由塑料和金属制成,由于手机外壳在加工完成后,其边框的外表面因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毛刺,因此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将边框的外表面上的毛刺去掉,以保证手机外壳外形的美观。

但是目前对于手机内边框和外边框的毛刺处理,大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打磨处理,其存在加工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及毛刺去除不彻底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打磨手机边框去除毛刺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自动去除手机壳边框毛刺的去毛刺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毛刺装置,包括平台、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平台上的去毛刺机构、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和毛刷储存台;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机械手、安装于机械手上的动力件及连接所述动力件的毛刷固定治具;所述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包括手机壳定位治具及连接所述平台和手机壳定位治具的旋转组件;所述毛刷储存台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毛刷固定治具相匹配的毛刷放置槽;所述毛刷放置槽具有若干端角,各端角均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连通所述毛刷放置槽,所述圆弧槽的角度大于180°。

上述的去毛刺机构,通过设置去毛刺机构、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和毛刷储存台,实现了自动去除手机壳边框上的毛刺,无需人工,省时省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毛刷放置槽呈矩形设置,所述端角及圆弧槽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件为震动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件为电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风吹屑机构,所述风吹屑机构位于所述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的周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吹屑机构包括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电机以及连接所述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上设有毛刷回收箱。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上对应所述毛刷回收箱设有缓冲架;所述缓冲架包括斜板及连接所述斜板和平台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自所述连接板至所述毛刷回收箱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斜板远离所述平台的侧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箭头A所指圆圈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平台;20、去毛刺机构;21、机械手;22、动力件;23、毛刷固定治具;30、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1、手机壳定位治具;32、旋转组件;40、毛刷储存台;41、毛刷放置槽;42、圆弧槽;50、风吹屑机构;51、支撑架;52、电机;53、风扇;60、毛刷回收箱;70、缓冲架;71、斜板;7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去毛刺装置,包括平台10、以及安装于平台10上的去毛刺机构20、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0和毛刷储存台40。去毛刺机构20用于通过毛刷对手机壳的边框去毛刺;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0用于固定手机壳,并驱动手机壳旋转;毛刷储存装置用于为去毛刺机构20提供可更换的毛刷。

去毛刺机构20包括机械手21、安装于机械手21上的动力件22及连接动力件22的毛刷固定治具23。毛刷固定治具23用于固定毛刷,去毛刺时,机械手21先驱动毛刷固定治具23带着毛刷运动至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0处,随后动力件22驱动毛刷固定治具23带着毛刷运动以对手机壳的边框进行去毛刺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件22为震动笔,用于驱动毛刷做直线运动以对手机壳的边框去毛刺。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件22可为电机,用于驱动毛刷做旋转运动以对手机壳的边框去毛刺。

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0包括手机壳定位治具31及连接平台10和手机壳定位治具31的旋转组件32。手机壳在手机壳定位治具31上固定后,旋转组件32驱动手机壳定位治具31旋转,实现了自动更换手机壳的方向,使得去毛刺机构20能对手机的各边框进行去毛刺动作,无需手动更换手机壳的方向,省时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毛刷固定治具23呈方形。

毛刷储存台40上设有若干与毛刷固定治具23相匹配的毛刷放置槽41。各毛刷放置槽41内放置好的毛刷。当去毛刺机构20需更换毛刷时,机械手21驱动毛刷固定治具23伸入至毛刷放置槽41内夹取毛刷。

如图2所示,毛刷放置槽41具有若干端角,各端角均设有圆弧槽42,圆弧槽42连通毛刷放置槽41,圆弧槽42的角度大于180°。通过在毛刷放置槽41的各端角设置圆弧槽42,在毛刷固定治具23伸入至毛刷放置槽41内时,能使得毛刷固定治具23的尖锐的棱边伸入至圆弧槽42内,从而使得毛刷固定治具23的尖锐的棱边不会与毛刷储存台40接触,避免了毛刷储存台40被毛刷固定治具23的棱边刮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毛刷放置槽呈矩形设置,所述端角及圆弧槽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平台10上还设置有风吹屑机构50,风吹屑机构50位于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0的周边,用于将手机壳去毛刺时产生的屑渣从手机壳和手机壳定位治具31上清理掉,以保持手机壳和手机壳定位治具31的清洁。

具体地,风吹屑机构50包括支撑架51、固定于支撑架51上的电机52以及连接风扇53,风扇53位于支撑架51靠近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0的一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平台10上还设有毛刷回收箱60和对应毛刷回收箱60设置的缓冲架70;缓冲架70包括斜板72及连接斜板72和平台10的连接板72。连接板72自连接板72至毛刷回收箱60的方向倾斜设置。毛刷回收箱60用于回收用坏的毛刷;缓冲架70用于缓冲毛刷掉落至毛刷回收箱60内的撞击力。毛刷用坏后,如果不是很严重,还可进行回收利用,当确定毛刷用坏后,控制机械手21驱动毛刷运动至斜板71的上方,毛刷先掉落在斜板71上,然后在斜板71上滑动,最后掉落至毛刷回收箱60内,相对于毛刷直接从毛刷固定治具23直接掉落至毛刷回收箱60内,可以减小毛刷掉落至毛刷回收箱60上的撞击力,避免毛刷因撞击力过大而摔伤。

优选的,远离平台10的侧面上还可设置缓冲垫,用于缓冲毛刷掉在斜板71上的撞击力,用以进一步防止毛刷摔伤。

上述的去毛刺机构,通过设置去毛刺机构20、手机壳定位旋转机构30和毛刷储存台40,实现了自动去除手机壳边框上的毛刺,无需人工,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