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粘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08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粘铁清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浇注线砂箱粘铁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粘铁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浇注后的砂箱粘铁很难清理,使用粘铁的砂箱进行生产造模会导致砂模错模,故要清理干净才能使用。目前的砂箱粘铁清理一般靠人工,工作效率非常低,清理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粘铁清除方便、效率高的可调式粘铁清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竖向刮板,其结构要点刮板上部与支撑板相连,支撑板上端设置有横向转轴,支撑板上端的宽度小于支撑板下部的宽度,横向转轴两端置于两侧支耳孔内,支耳设置在倾角架前端面板上端两侧,倾角架后端面板下部与横向下夹板前端固定,下夹板四角均设置有下通孔,下夹板上方设置有横向上夹板,上夹板上相应于下通孔设置有上通孔,一螺栓上端依次穿过下通孔、上通孔并旋有螺母。

所述下夹板下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孔,一弹簧上端勾于连接孔内,支撑板后端下部设置有半圆孔连接件,一U形连接件下端穿入半圆孔连接件内,U形连接件上端之间连接有上横板,上横板中部设置有穿孔,一螺杆下端穿过穿孔并旋有螺母,螺杆上端设置有挂环,所述弹簧下端勾于挂环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刮板上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竖向条形孔,支撑板上相应于第一竖向条形孔设置有第二竖向条形孔,竖向条形孔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刮板和支撑板穿过竖向条形孔的螺栓组件。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倾角架前端面板内端与后端面板内端相连,前端面板与后端面板的夹角为锐角,前端面板上端与后端面板上端通过上连接板相连,前端面板下端与后端面板下端通过下连接板相连,上连接板内边与前端面板上边垂直,下连接板内边与前端面板下边垂直。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横向L形板,上夹板的上折边设置在上夹板的内端,下夹板的下折边设置在下夹板的外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设置在砂箱的传输路径上,在铁水洒在砂箱后,当带有粘铁的砂箱经过本实用新型刮板下端时,未完全凝固的粘铁就会被刮板刮掉,杜绝后续生产带来的麻烦。

原清理粘铁需7分钟,使用实用新型不需要清理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上夹板、下夹板、螺栓、螺母,便于本实用新型与浇注机支撑架上端横梁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刮板在弹簧作用下,粘铁刮的干净,清理彻底。

本实用新型支撑板通过倾角架与浇注机支撑架上端横梁相连,刮板与砂箱运动方向呈一角度,不垂直,粘铁屑脱落方向掉到砂箱运行轨道的外侧,铁屑清理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利用自动线的牵动力、弹簧对清理刀具的拉力和反作用力(刮板下端面初始阶段低于砂箱上端面),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前提下,实现对砂箱的自动清理,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节约人员成本;且机械结构相对于人工清理会更稳定、干净。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和螺母接调节弹簧拉紧力,可以控制刮板的清理作用力,进一步提高清洁质量和保护刮板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为U形连接件、2为上横板、3为螺杆、4为挂环、5为下连接板、6为弹簧、7为连接块、8为下夹板、9为螺栓、10为上夹板、11为倾角架后端面板、12为上连接板、13为倾角架前端面板、14为支耳、15为横向转轴、16为支撑板、17为刮板、18为第一竖向条形孔、19为半圆孔连接件、20为砂箱、21为浇注机支撑架上端横梁、22为砂箱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竖向刮板,刮板上部与支撑板相连,支撑板上端设置有横向转轴,支撑板上端的宽度小于支撑板下部的宽度,横向转轴两端置于两侧支耳孔内,支耳设置在倾角架前端面板上端两侧,倾角架后端面板下部与横向下夹板前端固定,下夹板四角均设置有下通孔,下夹板上方设置有横向上夹板,上夹板上相应于下通孔设置有上通孔,一螺栓上端依次穿过下通孔、上通孔并旋有螺母。

所述下夹板下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孔,一弹簧上端勾于连接孔内,支撑板后端下部设置有半圆孔连接件,一U形连接件下端穿入半圆孔连接件内,U形连接件上端之间连接有上横板,上横板中部设置有穿孔,一螺杆下端穿过穿孔并旋有螺母,螺杆上端设置有挂环,所述弹簧下端勾于挂环内。

所述刮板上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竖向条形孔,支撑板上相应于第一竖向条形孔设置有第二竖向条形孔,竖向条形孔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刮板和支撑板穿过竖向条形孔的螺栓组件。通过两组螺栓组件,连接稳定。通过竖向条形孔便于调节刮板的位置,使用方便。

所述倾角架前端面板内端与后端面板内端相连,前端面板与后端面板的夹角为锐角,前端面板上端与后端面板上端通过上连接板相连,前端面板下端与后端面板下端通过下连接板相连,上连接板内边与前端面板上边垂直,下连接板内边与前端面板下边垂直。前端面板与后端面板通过连接板相连,前端面板与后端面板的夹角为锐角,结构简单、稳定。

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横向L形板,上夹板的上折边设置在上夹板的内端,下夹板的下折边设置在下夹板的外端。采用L形板,夹持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