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碱性电池正极材料β-NiOOH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680阅读:9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碱性电池正极材料β-NiOOH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及化学工程领域。
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制备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氧化前,球形氢氧化镍与水的质量比为1∶4-10;(2)氧化过程中,逐加5-10M NaOH溶液,控制PH7-14;(3)氧化温度控制在30-70℃,氧化时间8-24小时;(4)强氧化剂用量是球形Ni(OH)2重量1.5-4.5倍。
所述的制备工艺中Co含量不同于其他机械方法混合,而是采用共沉的方法。其特征是制备工艺中的Co是共沉后再氧化成羟基氧化钴,氧化过程中PH值是通过逐加入5-10M的氢氧化钠来控制。
本发明步骤是将β球形Ni(OH)2在强氧化剂作用下,通过调节PH值与温度至工艺范围逐步氧化而成。其Co含量为活性物质1-5%。氧化时,各物质量配比如下β-Ni(OH)21H2O 4-10强氧化剂 1.5-4.5所用溶液浓度如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5-10moL/L氧化10-24小时后,经陈化、洗涤、烘干、过筛、包装得产品。
本发明的特点是用球形氢氧镍直接氧化β-NiOOH,并通过共沉钴经氧化得羟基氧化钴,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通过共沉锌,提高材料在电池中的稳定性,减少自放电。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可以增大正极放电容量,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储存性和稳定性;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实施例2含Co 4.0%、Zn 4.0%球形Ni(OH)25Kg放入盛有40L 1M Ni(OH)2溶液反应釜中,溶液温度控制在60℃,加入强氧化剂40Kg,当反应的溶液PH值降到13时,逐加10M NaOH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13-14,反应24小时。经陈化、洗涤、烘干、过筛得产品,编号2#。
实施例3含Co 1.5%、Zn 4.0%球形Ni(OH)25Kg放入盛有40L 1M Na(OH)2溶液反应釜中,溶液温度控制在60℃,加入强氧化剂40Kg,当反应的溶液PH值降到13时,逐加10M NaOH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13-14,反应24小时。经陈化、洗涤、烘干、过筛得产品,编号3#。
实施例4将含Co 4.0%、球形Ni(OH)25Kg放入盛有40L 1MNa(OH)2溶液反应釜中,溶液温度控制在60℃,加入强氧化剂40Kg,当反应的溶液PH值降到13时,逐加10M NaOH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13-14,反应24小时。经陈化、洗涤、烘干、过筛得产品,编号4#。
实施例5含Co 6.0%、Zn 4.0%球形球形Ni(OH)25Kg放入盛有40L 1M Na(OH)2溶液反应釜中,溶液温度控制在60℃,加入强氧化剂40Kg,逐加10M NaOH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13-14,反应24小时。经陈化、洗涤、烘干、过筛得产品,编号5#。
实施例6含Co 4.0%、Zn 4.0%球形Ni(OH)25Kg放入盛有40L 1M Na(OH)2溶液反应釜中,溶液温度控制在60℃,加入强氧化剂40Kg,逐加10M NaOH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13-14,反应10小时,经陈化、洗涤、烘干、过筛得产品,编号6#。
通过某电池厂家试用,作成电池后,放入数码相机应用比较,结果如下

综上比较本发明研究出用化学氧化法制备新型材料β-NiOOH代替MnO2制碱性电池,其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Zn-Mn电池生产厂家试用检测表明,可有效地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大电流放电的比例,其大电流的能量密度是Zn-Mn电池的3-5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次碱性电池正极材料β-NiOOH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是一次碱性电池正极材料β-NiOOH中的钴、锌分别占活性材料物质总量的1-5%、0-6%,它是球形β-NiOOH,所用的球形Ni(OH)2含有0-10%Co和Zn;制备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氧化前,球形氢氧化镍与水的质量比为1∶4-10;(2)氧化过程中,逐加5-10 M NaOH溶液,控制PH7-14;(3)氧化温度控制在30-70℃,氧化时间8-24小时;(4)强氧化剂用量是球形Ni(OH)2重量的1.5-4.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碱性电池正极材料β-NiOOH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制备工艺中的Co是共沉后再氧化成羟基氧化钴,氧化过程中PH值是通过逐加入5-10M的氢氧化钠来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及化学工程领域,是一次碱性电池正极材料β-NiOOH及其制备工艺。它是针对目前Zn-Mn电池工作电压低,1.1伏以上放电容量差,而设计的一种新的正极材料。特点是电池正极材料β-NiOOH中的钴、锌分别占活性材料物质总量的1-5%、0-6%,是球形β-NiOOH,在球形Ni(OH)
文档编号C01D1/04GK1462079SQ0211190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8日
发明者徐庆, 周汉章, 何金华, 陈韶峰, 刘明军 申请人:陈韶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