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6400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西佛碱,特别涉及一种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及其金属配合物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佛(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仿酶催化活性,而且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抗癌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多年来一直是配位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配体,同时它也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Schiff碱的多个强负电性的配位原子(N,O,S等)赋予其多样的配位模式和更强的配位能力,能更有效地稳定金属离子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抑菌活性和选择性。目前报道的多数氨基酸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因脂溶性不强,渗入细胞膜的能力较差,其抑菌活性受到较大限制。冠醚外侧亲脂的多个亚乙基和内侧亲水的O,N原子,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很强,一些金属冠醚显示出优良的抑菌活性,冠醚取代的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已成为仿酶催化研究中热点之一,目前尚未见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金属配合物抑菌研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基于冠醚外侧疏水、内侧亲水以及15-冠-5型冠醚空腔直径与钠离子高度匹配的原理,使其挂接的氨基酸西佛碱易于在水溶性介质的传递和穿过细菌的脂溶性的细胞膜,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增强,抑菌活性和选择性高。
所述的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 R包括-CH3、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制备所述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和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分别用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溶解,然后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在0.5h内将所得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滴加到所得的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溶液中; (2)继续反应2h-6h后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充分洗涤后干燥,得所需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反应过程中,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1。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的浓度为0.1-0.5mmol/ml,所述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溶液的浓度为0.1-0.5mmol/ml。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亲水亲脂性强,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增强,抑菌活性和选择性高。
所述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M为过渡金属离子。
进一步,所述M为铜离子、锌离子、锰离子、亚铁离子或镍离子。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解于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乙醇或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甲醇中,得到浓度为0.1-0.5mmol/ml的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 ②将氢氧化钾溶解于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或质量分数为95%的甲醇得到氢氧化钾质量分数为5-10%的氢氧化钾溶液; ③将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溶解于步骤②所得的氢氧化钾溶液,得到氨基酸浓度为0.1-0.5mmol/ml的氨基酸溶液; ④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将步骤①所得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滴加至步骤③所得氨基酸溶液中,待溶液呈黄色后加入饱和的过渡金属盐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3h-6h后进行固液分离并交替采用蒸馏水和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乙醇对所得固体进行充分洗涤后干燥,得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反应过程中,所述具有R基团的氨基酸、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与过渡金属醋酸盐的摩尔比为1∶1∶1; 所述过渡金属盐是指可溶的过渡金属醋酸盐、过渡金属氯盐或过渡金属硝酸盐,所述饱和过渡金属盐溶液是将所述过渡金属盐溶解于水或质量分数为50%-75%乙醇中而得。
进一步,所述过渡金属盐为醋酸铜、醋酸锌、氯化锰、氯化亚铁或硝酸镍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及该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多样的配位模式和强的配位能力,能有效地稳定金属离子发挥协同效应,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水杨醛缩氨基酸西佛碱及其金属配合物而言,因挂接的氮杂冠醚外侧亲脂的多个亚乙基和内侧亲水的O、N原子,使所述的氨基酸西佛碱及相应过渡金属配合物亲水亲脂性强,易于在水溶性介质的传递和穿过细菌的脂溶性的细胞膜,而15-冠-5型冠醚空腔直径与钠离子高度匹配进一步提高产物与细胞膜的亲和力,使产品渗入细胞膜的能力更优异,抑菌活性得以显著提高,抑菌效果更好。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方法以及制备该氨基酸西佛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工艺简单,实施容易,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及产率较高,适合用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所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皆为合成所得,合成方法为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40mL乙腈、10mmol氮杂15-冠-5和11mmol碳酸钾,然后在搅拌和回流下,向三颈瓶中滴加含有10mmol 2-羟基-5-氯甲基苯甲醛的10mmol乙腈溶液,半小时加毕,继续反应1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分离(硅胶G,乙酸乙酯为洗脱液剂)得所需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详细合成步骤参见WeiXing-yue,Qin Sheng-ying.Dioxygen affinities and catalytic oxidationperformance of unsymmetrical bis-Schiff bases transition-metalcomplexes with aza-crown pendant[J].J Chem Research.2008,8(10)429。
实施例1 1、合成挂接单氮杂15-冠-5的水杨醛缩丙胺酸的西佛碱 操作如下 (1)将5.0mmol的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和5.0mmol的L-丙氨酸分别用50mL的无水乙醇(此处所述无水乙醇也可采用无水甲醇替代)溶解,然后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在0.5h内将所得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滴加到所得的L-丙氨酸溶液中; (2)继续反应2h(此处反应时间为2-6h均可,以2h为佳,原因在于2h时间足够,继续延长时间至6h产率增加很少。)后抽滤,所得固体经无水乙醇(此处所述无水乙醇也可以采用无水甲醇替代)充分洗涤后干燥至恒重,得挂接单氮杂15-冠-5的水杨醛缩丙胺酸的Schiff碱H2L1,具有如下结构
本实施例的步骤(1)中,L-丙氨酸溶液的浓度为0.1-0.5mmol/ml均可,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的浓度为0.1-0.5mmol/ml均可,只要反应过程中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与氨基酸的摩尔比满足1∶1即可。
2、制备水杨醛缩丙氨酸schiff碱H2L1的铜配合物以及锌配合物 操作如下 ①将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解于质量分数95%的乙醇中(此处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5%以上均可,也可采用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甲醇替代),得到浓度0.1mmol/ml的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本步骤中,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浓度为0.1-0.5mmol/ml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②将氢氧化钾溶解于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此处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5%以上均可,也可采用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甲醇替代)中得到氢氧化钾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钾溶液,本步骤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5-10%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③将L-丙氨酸溶解于步骤②所得的氢氧化钾溶液,得到氨基酸浓度为0.1mmol/ml的氨基酸溶液,本步骤中,氨基酸溶液浓度为0.1-0.5mmol/ml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④将醋酸铜用水溶解,得到饱和醋酸铜溶液,此处的过渡金属盐还可以为其它可溶的过渡金属醋酸盐、过渡金属氯盐或过渡金属硝酸盐,如醋酸锌、氯化锰、氯化亚铁或硝酸镍;本步骤中,所述过渡金属盐还可采用质量分数50%-75%的乙醇进行溶解; ⑤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将步骤①所得溶液滴加至步骤③所得溶液中,待溶液呈黄色后加入步骤④所得饱和醋酸铜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3h(此处搅拌时间为3-6h均可)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固体,反应过程中,L-丙氨酸、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与过渡金属醋酸盐的摩尔比为1∶1∶1,再将所得固体交替采用蒸馏水和质量分数95%的乙醇(此处乙醇的质量分数≥95%均可)充分洗涤后干燥至恒重,得水杨醛缩丙氨酸schiff碱H2L1的铜配合物-CuL1(3H2O),具有如下结构
重复步骤①至⑤的操作,区别在于采用醋酸锌替代醋酸铜,制备得到水杨醛缩丙氨酸schiff碱H2L1的锌配合物-ZnL1(3H2O),具有如下结构
本实施例中,L-丙氨酸还可采用如下结构的氨基酸进行替代
实施例2 1、合成挂接单氮杂15-冠-5的水杨醛缩组氨酸西佛碱 (1)将5.0mmol的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和5.0mmol的L-组氨酸分别用50mL的无水甲醇溶解,然后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在0.5h内将所得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滴加到所得的L-组氨酸溶液中; (2)继续反应6h后抽滤,所得固体经无水甲醇充分洗涤后干燥至恒重,得挂接单氮杂15-冠-5的水杨醛缩组胺酸的Schiff碱H2L2,具有如下结构
2、制备水杨醛缩组胺酸的Schiff碱H2L2的铜配合物以及锌配合物 操作如下 ①将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解于无水甲醇中,得到浓度0.5mmol/ml的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 ②将氢氧化钾溶解于质量分数为95%的甲醇得到氢氧化钾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 ③将L-组氨酸溶解于步骤②所得的氢氧化钾溶液,得到氨基酸浓度为0.5mmol/ml的L-组氨酸溶液; ④将醋酸铜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解,得到饱和醋酸铜溶液; ⑤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将步骤①所得溶液滴加至步骤③所得溶液中,待溶液呈黄色后加入步骤④所得饱和醋酸铜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3h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固体,此过程中,L-组氨酸、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与过渡金属醋酸盐的摩尔比为1∶1∶1,再将所得固体交替采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充分洗涤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水杨醛缩组氨酸schiff碱H2L2的铜配合物一CuL2(3H2O),具有如下结构
重复步骤①至⑤的操作,区别在于以醋酸锌替代醋酸铜,制备得到水杨醛缩组氨酸schiff碱H2L2的锌配合物-ZnL2(3H2O),具有如下结构
结果验证 对实施例所得的各西佛碱配体以及该西佛碱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进行检测 仪器与试剂 WC-1型显微熔点仪;CarloErbo 1106型元素分析仪;日立180-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Nicolet-1705X型IR光谱仪(KBr压片);Bruker AC-200MHz型NMR谱仪;Finnigan MAT 95和Finnigan LCQDECA型质谱仪;DOSJ-308型电导仪;STA 449C Jupiter型热分析仪;L-丙氨酸(L-Ana)和L-组氨酸(L-His)为生化试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由重庆工商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得到相关产率、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数据,如下列各表 (一)产率、熔点及元素分析数据如表1 表1
表1中,273(dec.)表示在该温度CuL1(3H2O)熔解并开始分解。
由表1可见,schiff碱配合物的熔点明显高于相对应的schiff碱配体,元素分析表明,两种schiff碱配体与各金属离子(铜离子与锌离子)均形成1∶1配合物,且含有3分子配位水。
(二)25℃时,以DMF为溶剂检测10-3mol/L浓度下的schiff碱配体以及相应schiff碱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红外光谱数据如表2(表2中M代表铜或锌) 表2
根据表2中摩尔电导数据可知各schiff碱配体以及相应的金属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红外光谱数据表明,配体H2L1在3389cm-1、1636cm-1和1256cm-1分别出现VOH、VC=N和VAr-O的伸缩振动和酚羟基的面外弯曲振动,配体H2L2在3385cm-1、1638cm-1和1256cm-1分别出现VOH、VC=N和VAr-O的伸缩振动和酚羟基的面外弯曲振动; 配体H2L1形成铜和锌的配合物后,VC=N分别降至1616cm-1和1614cm-1,配体H2L2形成铜和锌的配合物后,VC=N分别降至1618cm-1和1615cm-1,表明各配体中亚氨基上的氮原子参与配位,同时541-552cm-1强度的VM-N表明铜离子或锌离子与氮原子配位;各配体中酚氧伸缩振动VAr-O在配合物形成后向高波数移动,表明酚羟基参与配位;并且,在各配合物形成后,羧基Vas(COO)吸收峰由在配体中的1602-1605cm-1降至在相应配合物中的1545-1548cm-1,羧基Vs(COO)吸收峰由在配体中的1381-1387cm-1降至在相应配合物中的1325-1331cm-1,且各自对应的降低量均大于200cm-1,说明配合物中的羧酸根是以单齿形式配位,配合物中3400cm-1和950cm-1附近的吸收峰表明有配位水分子的存在。
(三)对配体H2L1和H2L2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CDCl3,内标TMS,射频波频率200MHz)分析,得数据如表3 表3 根据表3数据,配体H2L1和配体H2L2中酚羟基上的质子分别出现在低场13.24和13.31,表明与相邻的CH=N上的N原子形成了内氢键,CH=N上的质子出现在8.57和8.62,为Schiff碱配体形成的特征吸收,冠醚环上的亚乙基和氨基酸上的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上的质子出现在高场1.59-4.5,H2L1和H2L2均未发现羧基质子的吸收,原因在于羧基质子与溶剂中水发生快速交换。
(四)采用差热分析法(差热分析于N2保护下进行,分析参数为升温速度为10℃/min、参比物为石英砂)对配合物CuL1(3H2O)、ZnL1(3H2O)、CuL2(3H2O)和ZnL2(3H2O)进行热分析,数据如表4 表4
表4中,失重率一栏括号内的数据为各配合物的理论水含量。
由表4数据得,四种配合物的吸热峰分别出现在110-115℃、116-120℃、111-117℃和120-124℃,出现吸热峰时的失重率与配合物各自的水含量一致,表明为失去配合物中所有的配位水; 四种配合物出现放热峰的温度分别为273℃(CuL1(3H2O)),309℃(ZnL1(3H2O)),342℃(CuL2(3H2O))和354℃(ZnL2(3H2O)),且分别在553℃(CuL1(3H2O)),627℃(ZnL1(3H2O)),580℃(CuL2(3H2O))和662℃(ZnL2(3H2O)),出现第2个放热峰并明显失重,表明四种配合物分别逐渐氧化分解,根据失重率计算确定最终剩余物为CuO或ZnO;由此可见,四种配合物的结构相似,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是ZnL2(3H2O)>CuL2(3H2O)>ZnL1(3H2O)>CuL1(3H2O)。
(五)各schiff碱配体以及schiff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方法滤纸片法。
试验菌株为大肠杆菌(E.Coli.,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革兰氏阳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革兰氏阳性菌)。
具体操作如下 (1)活化上述各菌菌种,并用蒸馏水制成菌落数均为106CFU/cm3的菌悬液; (2)熔化市售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然后倒平板,凝固得平板培养基; (3)分别以H2L1、H2L2、CuL1(3H2O)、ZnL1(3H2O)、CuL2(3H2O)和ZnL2(3H2O)为溶质、以DMF为溶剂配制抑菌液,各抑菌液的浓度均为5.0mg/cm3; (4)取步骤(1)所得各细菌菌悬液各0.20mL并分置于平板培养基上涂匀,每种菌液6个重复; (5)取18个直径10mm的无菌滤纸片并分别浸于步骤(3)所得6种抑菌液中,每种抑菌液中浸入3个滤纸片;然后将各滤纸片分置于步骤(4)所得涂有菌液的平板培养基上,沾有相同抑菌液的三个滤纸片分置于涂有三种不同菌液的位置上,28℃培养48h,然后观察是否有抑菌圈,测定得到各schiff碱配体及相应配合物分别对三种细菌作用的第一组抑菌圈直径数据; (6)重复步骤(4)和步骤(5)的操作两次,得到同一化合物对同种细菌作用的第二组及第三组抑菌圈直径数据,取所得三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得到各schiff碱配体及相应配合物分别对三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数据结果,如表5 表5各配体和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
抑菌圈直径大小代表化合物抑菌效果强弱。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所得各schiff碱配体和相应配合物对三种细菌都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于大肠杆菌,配体的抑菌活性强于其配合物,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则是配合物抑菌活性强于其配体,从表5数据还可以看出,丙胺酸Schiff碱H2L1及其配合物对三种细菌的抑菌活性都分别强于组氨酸Schiff碱H2L2及其配合物,且铜配合物的抑菌活性都比锌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
R包括-CH3、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和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分别用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溶解,然后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在0.5h内将所得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滴加到所得的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溶液中;
(2)继续反应2h-6h后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充分洗涤后干燥,得所需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反应过程中,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的浓度为0.1-0.5mmol/ml,所述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溶液的浓度为0.1-0.5mmol/ml。
4.一种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M为过渡金属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铜离子、锌离子、锰离子、亚铁离子或镍离子。
6.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解于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乙醇或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甲醇中,得到浓度为0.1-0.5mmol/ml的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
②将氢氧化钾溶解于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或质量分数为95%的甲醇得到氢氧化钾质量分数为5-10%的氢氧化钾溶液;
③将具有上述R基团的氨基酸溶解于步骤②所得的氢氧化钾溶液,得到氨基酸浓度为0.1-0.5mmol/ml的氨基酸溶液;
④于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将步骤①所得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溶液滴加至步骤③所得氨基酸溶液中,待溶液呈黄色后加入饱和的过渡金属盐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3h-6h后进行固液分离并交替采用蒸馏水和质量分数不低于95%的乙醇对所得固体进行充分洗涤后干燥,得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反应过程中,所述具有R基团的氨基酸、N-(3-甲酰基-4-羟基苄基)10-氮杂-15-冠-5与过渡金属醋酸盐的摩尔比为1∶1∶1;
所述过渡金属盐是指可溶的过渡金属醋酸盐或过渡金属氯盐或过渡金属硝酸盐,所述饱和过渡金属盐溶液是将过渡金属盐溶解于水或质量分数为50%-75%乙醇中而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盐为醋酸铜、醋酸锌、氯化锰、氯化亚铁或硝酸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和该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分别具有以下结构式,所述氨基酸西佛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多样的配位模式和强的配位能力,能效地稳定金属离子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抑菌活性和选择性,因挂接的氮杂冠醚外侧亲脂的多个亚乙基和内侧亲水的O、N原子,使所述的氨基酸西佛碱及相应配合物的脂溶性强、与细胞膜的亲和力提高,渗入细胞膜的能力优异,产品抑菌活性显著增强;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方法以及制备该氨基酸西佛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工艺简单,实施容易,重现性好,无副反应及副产物产生,产品质量及产率稳定,适于用于规模化生产。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冠醚取代的氨基酸西佛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文档编号C07D273/01GK101759691SQ20101010036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魏星跃 申请人:重庆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