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黄杆菌属菌株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0807发布日期:2019-06-28 22:3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黄杆菌属菌株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黄杆菌属菌株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用于解离煤矸石释放钾、磷、硅、钙和/或硫的金黄杆菌属菌株。



背景技术: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品种齐全,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矸石是在煤炭开采及洗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炭含量低,比煤坚硬的固体废弃物,约占原煤炭产量的15%-20%。历年来国内各产煤区估计有数十亿吨煤矸石废弃,多以露天形式堆积,形成无数个煤矸石山,至今未得到有效利用。

露天堆放的煤矸石,经雨水冲淋后,其中有害物质会被逐渐溶解,并随雨水流进土壤、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污染的地下水被人们饮用后,人体的健康会受到其中有害物质的严重威胁,甚至危及生命。被污染的地表水水体中的水质会逐渐酸化,当用来养殖或浇灌植物时,会对畜牧业和植被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当淋溶水随雨水流进土壤时,会破坏土壤的养分,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煤矸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有很多成份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微生物细菌解离煤矸石的方法,是一种工艺简单可靠的、低成本的、绿色利用煤矸石的新方法。通过微生物细菌解离煤矸石,释放其中植物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创制以煤矸石为基本原料的微生物复合肥料,是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由于多种原因,煤矸石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闲置和对环境的巨大污染,开发煤矸石的新用途,保护环境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本领域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出更多的新菌株应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黄杆菌属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从煤矸石中分离纯化出金黄杆菌属菌株(chryseobacteriumsp)gzu-ch01,该菌株是一株新的、且可以有效地分解煤矸石中的不溶性的钾、磷、硅、钙、硫等成分,变成速效钾、有效磷、有效硅、交换性钙、有效硫等作为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成分的菌株。特别是gzu-ch01能有效地解离煤矸石中的不溶性钾,使其成为速效钾,提供了宝贵的钾资源来源,同时gzu-ch01对其它含钾矿物也有良好的解离作用,可在煤矸石中参杂其它含钾矿物如钾长石,可进一步提升以煤矸石为基本原料的矿物微生物复合肥中的钾含量。且本发明gzu-ch01菌株解钾效果优于传统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和硅酸盐细菌(silicatebacteria)。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金黄杆菌属菌株,所述菌株为金黄杆菌属;所述菌株命名为金黄杆菌属gzu-ch01,于2017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7810。

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制品,所述制品的活性成分包括前述的金黄杆菌属gzu-ch01。

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制品,所述制品的活性成分是前述的金黄杆菌属gzu-ch01。

一种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制品的制备方法,采用前述的金黄杆菌属gzu-ch01作为制备所述制品的活性成分或活性成分之一。

一种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方法,在解离的过程中添加和/或使用前述的制品。

一种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菌剂,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前述的金黄杆菌属gzu-ch01。

一种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菌剂菌剂,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是前述的金黄杆菌属gzu-ch01。

前述的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菌剂菌剂,还包括用于制备菌剂的常规成分。

一种前述的金黄杆菌属菌株的应用,用于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从完全风化的煤矸石中分离、筛选、提纯,获得高效分解煤矸石中钾的菌株。此方法获得的菌株针对性强,解离效果好,能有效地解离煤矸石中的多种成分,特别是对煤矸石中难溶钾的解离,具有良好的效果。利用gzu-ch01菌株使得煤矸石创制微生物复合肥料成为可能。

2、煤矸石资源化的开发利用,能缓解煤矸石带来的环境危害,创制的微生物复合肥料可以缓解土壤中缺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板结等,与目前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煤矸石相比,对环境更友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从废弃的煤矸石中分离,筛选,提纯,获得高效分解煤矸石中钾和磷的菌株。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废弃的煤矸石,缓解煤矸石带来的环境危害,而且还可以让煤矸石变废为宝,成为能再利用的有效资源。如果将煤矸石创制的微生物矿物复合肥料施于土壤,不仅可以缓解土壤中缺钾问题,还可以避免大量化肥使用带来的如土壤板结、磷素固化等环境问题,更好地促进磷钾资源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gzu-ch01菌株生长曲线;

图2是本发明gzu-ch01菌株菌落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gzu-ch01菌体形态图;

图4是gzu-ch01菌株基于部分16srrna基因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金黄杆菌属gzu-ch01的分离,包括以下步骤:

1.功能菌株gzu-ch01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1)样品的采集

(1)样品采自于某煤炭产区煤矸石山,选择完全风化的煤矸石,将采集的样品装入采集袋;

(2)将采集的样品破碎、筛分,收集过100目的样品;

(3)将样品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4)煤矸石样品的成分为:c8.24%,sio240.56%,al2o319.46%,fe2o315.12%,tio24.61%,cao3.32%,mgo2.5%,k2o1.66%,na2o0.6%,p2o51.42%,s1.07%,h0.88%,n0.54%,灰分82.81%。

2)功能菌株的筛选

(1)准确称取1g样品于灭菌的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99ml无菌水;

(2)然后在170r/min,30℃的恒温摇床中振荡30min;

(3)对照组是加入100ml无菌水于250ml锥形瓶中;

(4)振荡30min以后,取上清液逐级稀释至10-3,10-4,10-5,10-6,10-7

(5)每种浓度分别取100ul涂布于3个解钾细菌筛选固体培养基上,空白为涂布无菌水的平板;

(6)将平板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4天;

(7)将外观特征不同的单菌落划线接种于解钾细菌筛选固体培养上;

(8)待菌株长出后,通过初步外观形态观察以及显微形态观察,观察菌株纯化情况,没有达到纯化要求,则多次重复进行,直到获得单一菌株,同时区别出不同的菌株;

(9)将纯化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

(10)对初筛的已纯化的菌株进行培养,解离煤矸石,通过测定其中的速效钾含量,确认菌株的解钾效果,筛选出解钾效果好的菌株。

2.功能菌株的生长曲线的绘制

1)种子液的制备。取该菌株用接种环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条件下,培养至对数期。

2)接种。取上述种子液的10ml接种于装有200ml的液体lb培养基中,混匀后分别取5ml混合液分别装于上有标记的18支无菌试管中。

3)培养。将已接种的试管置30℃,170r/min的摇床中培养,分别培养相应的时间取出。

4)测量。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做空白,在600nm波长下与待测样一起进行光电比浊。

测定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知,0-10h为延滞期,10-15h为对数期,15h-25h为稳定期,25h以后为衰亡期。

3.功能菌株的鉴定

1)菌落外观形态

如图2,从图中可知该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外观形态:深黄色,不透明圆形,菌落隆起,边缘整齐,有光泽,表面光滑湿润,质地粘稠,其大小约为1mm。

2)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

如图3,从图中可知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单个菌体分散存在,无芽孢和荚膜。

3)菌株鉴定

(1)细菌dna的提取

挑取纯化的菌株的单菌落至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进行培养,得到纯菌种发酵液后,以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取dna,以其作为模版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使用taqdna聚合物扩增16srrna,用2f(5′-agagtttgatcctggctcaggatga-3′),1492r(5′-tacggctaccttgttacgacttagc-3′)的通用引物进行扩增,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扩增反应条件如表1所示。

以1×tbe缓冲液配制1.0%琼脂糖凝胶,加入40μlpcr扩增产物,加8μl2000bpdnamarker,在电压110v,电流70ma,电泳45min,观察凝胶成像结果。

(2)同源性比对

将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物经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送交测序公司(上海立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将测得的序列在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上利用standardnucleotideblast进行比对,并利用clustalw、mega5.05等软件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method)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图4),以获得菌种的分类信息。从图中可知,gzu-ch01细菌与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sp.india-r31(kf751764.1),聚在同一个分支上,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形态观察,序列同源性达99%,gzu-ch01鉴定为金黄杆菌属。

(3)生理生化实验

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8版)和《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珠等,1999),经鉴定该菌株为金黄杆菌属。

4.菌株对煤矸石的解离能力的测定

1)所用煤矸石主要成份为:c11.05%,sio235.44%,al2o317.26%,fe2o318.11%,tio23.22%,cao4.48%,mgo2.52%,k2o2.04%,na2o1.73%,p2o51.62%,s1.05%,h0.79%,n0.66%,灰分79.63%

2)影响煤矸石解离的四个主要因素为:解菌量,体系的培养时间,粒径大小,体系ph值。先进行gzu-ch01、巨大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单因素实验,分别寻找各菌的最佳单因素条件,再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寻找gzu-ch01、巨大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最佳解离煤矸石条件。

3)针对成分为1)煤矸石,用gzu-ch01、巨大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进行解离比较实验。

4)解离实验过程如下:取已破碎过指定目数的煤矸石,于控温搅拌器中,gzu-ch01、巨大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菌液浓度控制在:5.5×1016-6.0×1016cfu/ml,三株细菌与煤矸石的用量比例为1:1,在连续搅拌下,喷撒菌液,搅拌均匀,每间隔2-3小时翻动一次,温度控制在不高于30℃,解离煤矸石数天。

5)测定解离后煤矸石各指标含量,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gzu-ch01解离煤矸石的总体效果优于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主要指标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均优于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特别是解钾效果较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有大的提升。

表1.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扩增反应条件

表2正交设计实验结果

序列表

<110>贵州大学

<120>一种金黄杆菌属菌株及其应用

<130>2017

<141>2019-01-31

<160>1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1394

<212>dna

<213>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sp)

<400>1

cacatgcaagccgagcggtatttgtctttcgggacagagagagcggcgtacgggtgcgta60

acacgtgtgcaacctacctttatctgggggatagcctttcgaaaggaagattaatacccc120

ataatataatgattggcatcaattattattgaaaactccggtggatagagatgggcacgc180

gcaagattagatagttggtgaggtaacggctcaccaagtcaatgatctttaggggtcctg240

agagggagatcccccacactggtactgagacacggaccagactcctacgggaggcagcag300

tgaggaatattggacaatgggtgaaagcctgatccagccatcccgcgtgaaggatgacgg360

tcctatggattgtaaacttcttttgtacagggataaacctactctcgtgagggtagctga420

aggtactgtacgaataagcaccggctaactccgtgccagcagccgcggtaatacggaggg480

tgcaagcgttatccggatttattgggtttaaagggtccgtaggcggacctgtaagtcagt540

ggtgaaatctcatagcttaactatgaaactgccattgatactgcaggtcttgagtaaatt600

tgaagtggctggaataagtagtgtagcggtgaaatgcatagatattacttagaacaccaa660

ttgcgaaggcaggtcactaagatttaactgacgctgatggacgaaagcgtgggtagcgaa720

caggattagataccctggtagtccacgccgtaaacgatgctaactcgtttttggattttc780

ggattcagagaccaagcgaaagtgataagttagccacctggggagtacgttcgcaagaat840

gaaactcaaaggaattgacgggggcccgcacaagcggtggattatgtggtttaattcgat900

gatacgcgaggaaccttaccaagacttaaatgggaattgacagatttagaaatagatcct960

ccttcgggcaattttcaaggtgctgcatggttgtcgtcagctcgtgccgtgaggtgttag1020

gttaagtcctgcaacgagcgcaacccctgtcactagttgctaacatttagttgaggactc1080

tagtgagactgcctacgcaagtagagaggaaggtggggatgacgtcaaatcatcacggcc1140

cttacgtcttgggccacacacgtaatacaatggccggtacagagggcagctacacagcga1200

tgtgatgcaaatctcgaaagccggtctcagttcggattggagtctgcaactcgactctat1260

gaagctggaatcgctagtaatcgcgcatcagccatggcgcggtgaatacgttcccgggcc1320

ttgtacacaccgcccgtcaagccatggaagtttggggtacctgaagtcggtgaccgtaaa1380

aggagctgcctagg139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