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47416阅读:来源:国知局
联剂、污水低氧(氧含量《0.5mg/ L)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
[0040] 本实施例所用江河油田注入污水的离子成分如表1所示。
[0041] 表1江河油田注入污水的离子成分表
[0042]
[0043] 实施例2~8
[0044] 实施例2~8的耐高溫低度交联S元调驱剂在油田实际应用中加水稀释成如表2 所示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相应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可依据表2各实施例的质量百分比 组成推出主要组分的质量份配比,如实施例2的耐高溫低度交联=元调驱剂,包括部分水 解聚丙締酷胺18质量份,有机酪醒交联剂0. 8质量份,表面活性剂30质量份。 W45] 表2实施例2~8耐高溫低度交联;元调驱剂的配方组成 [0046]
W47] 对比例1~2 W48] 对比例1~2由下表3所示的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余量均为水。对比例1为 常规部分水解聚丙締酷胺/有机酪醒弱凝胶体系,有机酪醒交联剂与实施例1相同,其制备 方法为现有技术,依照CN104109521A的制备方法进行。对比例2为对比例1的配方加入石 油横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W例表3对比例1~2不同调驱剂的配方组成 阳化0]
阳0川试验例1
[0052] 测定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的调驱剂的初始粘度和界面张力,结果如下表 4所示:
[0053] 表4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的调驱剂的初始粘度和界面张力
[0054] 阳化引
[0056] 由上述表4的数据可知,对比例1中部分水解聚丙締酷胺/有机酪醒弱凝胶体系 的初始界面张力为12. 4mN/m;对比例2中加入石油横酸盐表面活性剂的部分水解聚丙締酷 胺/有机酪醒弱凝胶体系的界面张力为3. 37X10 3mN/m,与实施例1~8的初始界面张力 差1个数量级。
[0057] 试验例2
[005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的调驱剂在95°C下长期热稳定性试验如下。
[0059] (1)粘度热稳定性评价 W60] 分别将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的调驱剂在95°C条件下老化180天,测定其 粘度,结果如下表5所示:
[0061] 表5老化时间对不同调驱剂粘度的影响
[0062]
W64] 由上述表5的数据可知,对比例1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粘度不断增大,在后续采收 过程中可W滞留在汽窜通道或裂缝中,起到调节流度比和改善剖面的作用;对比例2的粘 度随着老化时间的推移,粘度略有上升后大幅度下降,体系并没有成胶,试验中观察到黄色 不溶物析出。
[0065] 实施例1~8的低度交联=元调驱剂的粘度值在老化试验初期粘度值逐步增加, 表现出良好的耐溫性能,在老化90d后,粘度值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0066] (2)界面张力热稳定性评价
[0067] 试验用原油为河南双河油田VI油组原油,在95°C条件下,将实施例1~8和对比 例1~2的调驱剂老化180天,测定界面张力,结果如下表6所示:
[0068] 表6老化时间对不同调驱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0069]
[0070] 由表6所示数据可知,调驱剂的界面张力随着部分水解聚丙締酷胺/有机酪醒弱 凝胶体系凝胶强度的增强,界面张力随之上升。实施例1~8的界面张力在5d内维持在超 低水平,180d内维持在102mN/m数量级,比对比例1的界面张力高2~3个数量级;对比例 2由于没有成胶,其界面张力老化初期变化不大,老化后期有一个数量级的上升。 阳0川试验例3
[0072] 本试验例测定氧含量对实施例1调驱剂成胶能力的影响。高溫油藏中,要保证交 联调驱剂的成胶能力,需要控制氧含量,否则HPAM在高溫条件下会发生热氧降解反应,降 解后分子量大幅度下降,很难发生有效的分子间交联反应,造成溶胶不成胶。 阳073] 表7是氧含量对实施例1的成胶性能的影响,可W看出,氧含量对交联体系的性能 影响明显,氧含量越高,成胶时间越长,成胶后粘度值越低,长期稳定性能越差。在溶解氧含 量为0. 5mg/L及W下,调驱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成胶性能,老化180天体系粘度保留率大幅度 高于初始粘度值。
[0074] 表7氧含量对调驱剂成胶性能的影响 阳0巧]
[0076] 试验例4
[0077] 本试验例对不同调驱剂注入能力进行对比试验。图1为同等注入量0. 6PV条件下, 不同调驱剂在0.5ym2渗透率岩屯、上注入压力随注入孔隙体积的变化曲线。PX为对比例1 对应的常规部分水解聚丙締酷胺/有机酪醒弱凝胶体系,PXS为实施例1的耐高溫低度交 联S元调驱剂,PXS'为对比例2对应的表面活性剂为石油横酸盐的调驱剂。
[007引从图1所示试验曲线可W看出,相较于低度交联聚合物PX,表面活性剂加入后的 本发明实施例1的低度交联S元体系的注入压力下降IMPa,具备良好降低界面张力能力的 同时,还可W改善低度交联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注入性。相较于表面活性剂加入后热稳定 性能不良,不能成胶的调驱剂PXS',注入压力显著提高,可W证明本申请实施例1的调驱 剂在控制流度、改善剖面方面表现更加优异。 阳079] 试验例5
[0080] 本试验例对不同调驱剂在不同岩屯、模型上驱油效果进行对比试验。
[0081] 对比本发明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在不同岩屯、模型上驱油效果,结果如下 表8所示:
[0082] 表8不同调驱剂对不同类型岩屯、模型驱油效果对比
[0083]
[0084] 由表8所示的数据可知,不同类型岩屯、模型的驱油实验结果都证明了不同调驱剂 的驱油效果:本发明某一具体实施例的低度交联=元体系〉对比例1的调驱剂〉对比例2 的调驱剂。 阳0化]本申请的耐高溫低度交联S元调驱剂可应用与我国III类高溫油藏(溫度在80~ 93°C范围内)的高效开采,一方面弱凝胶具有一定强度,能对地层中的高渗透通道产生一 定封堵作用,使后续注入水绕流至中低渗透层,起到调剖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交联强度不 高,弱凝胶在后续注入水的推动下,在该高渗透通道中还能缓慢向地层深部移动,产生像聚 合物驱一样的驱油效果,随着该调驱剂的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运种动态的波及效果要远 远好于对比例1的PX调驱剂的波及效果,从而能更大限度地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 率。
【主权项】
1. 一种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部分水解 聚丙烯酰胺8~18份,表面活性剂15~35份,有机酚醛交联剂0. 8~2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 胺的水解度为17 %~23%,数均分子量为1600~2300万,固含量彡89%。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由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 :2~4。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 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为磺酸盐或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酚醛交联 剂为复合交联剂FY-IA型。8. -种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0.08 %~0. 18 %,表面活性剂0. 15 %~0. 35%,有机酚醛交联剂 0? 008%~0? 02%,余量为水。9. 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 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 将部分水解丙烯酰胺添加到水中,搅拌熟化2~3小时,得到聚合物母液; 2) 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水中,搅拌均匀后,得到表面活性剂母液; 3) 将聚合物母液、有机酚醛交联剂、表面活性剂母液、水在低氧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耐 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 所述低氧条件为氧含量< 〇. 5mg/L。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油田用调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调驱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8~18份,表面活性剂15~35份,有机酚醛交联剂0.8~2份;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通过合理复配表面活性剂显著降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机酚醛弱凝胶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且在长期高温条件下,调驱剂热稳定性能良好。该调驱剂能够同时起到控制流度、改善剖面和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适用于油藏温度在75℃-95℃范围内的中高渗透率区块,应用前景广阔。
【IPC分类】C09K8/512, C09K8/588
【公开号】CN105199703
【申请号】CN201510524225
【发明人】刘艳华, 唐金星, 孔柏岭, 束华东, 林杨, 孔昭柯, 张丽庆, 李二晓, 郝明耀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