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59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内外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碰撞检测装置,该碰撞检测装置具备被配置于前保险杠罩的内侧的腔室部件、对腔室部件的内部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和对腔室部件进行支承的保险杠加强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2341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6130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220787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9-220785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6-2321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碰撞检测装置中,由于在车辆与碰撞体之间的碰撞时使腔室部件发生变形,因此需要使腔室部件从背后被保险杠加强件支承。因此,存在腔室部件的设定位置、即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较低的问题。此外,对于该问题,在对车辆与接触体的接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得到提高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车辆内外装饰部件,其具有主体部和表皮材料,且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表皮材料之间形成有空间部,所述主体部被支承在车身上且为树脂制,所述表皮材料由弹性材料形成并紧贴在所述主体部上且覆盖所述主体部;压力传感器,其输出与所述空间部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在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当被检测体从表皮材料的外侧与车辆内外装饰部件发生接触或碰撞而使空间部发生压缩变形时,空间部的内部压力将上升。而且,与该空间部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从压力传感器被输出。以此种方式,根据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能够对被检测体从表皮材料的外侧与车辆内外装饰部件发生了接触或者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用于对该被检测体发生了接触或者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空间部被形成在,被支承于车身上的主体部与表皮材料之间。因此,即使在空间部的背后未配置有车辆框架部件或车辆加固部件等的承接力的部件,当被检测体与车辆内外装饰部件中的空间部所处的部位发生了接触或者碰撞时,也可从主体部获得反作用力,因此能够使空间部发生压缩变形。由此,能够提高空间部的设定位置、即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主体部由泡沫材料形成。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由于能够自如地设定空间部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被形成为长条状。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扩大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形成为长条状,所述空间部横跨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的长度方向而形成。·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横跨车辆内外装饰部件的长度方向而对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进行设定。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对所述空间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的连接部被设定为颈缩部。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由于通过颈缩部而使压力增高,因此能够提高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精度。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相互连通并形成有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任意一个相连接。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无论在多个空间部中的哪一个发生压缩变形的情况下,均能够通过共用的压力传感器而对多个空间部的内部压力进行检测。因此,由于无需使用多个压力传感器,所以能够抑制成本上升,且扩大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构成车辆外装饰部,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根据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乘员保护装置及行人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在车辆发生了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乘员保护装置及行人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被形成于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的最外部。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更高精度地对碰撞体与车辆内外装饰部件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设定为开闭体,在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上,于所述空间部的外侧形成有操作部,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根据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所述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所述锁止解除装置对所述开闭体与车身之间的锁止状态进行解除,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开闭体进行开闭。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在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形成于所述开闭体中的从最外部偏离的位置处。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即使在接触体不经意地与开闭体的最外部发生了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的情况。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相互连通并形成有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任意一个相连接,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设定为侧门,且被设定为在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另一个的车辆外侧形成有操作部的结构,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以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超过预先规定的第一阈值为条件,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进行工作,并且在以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所表不的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超过预先规定为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为条件,而判断为所述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 方进行工作,所述锁止解除装置对所述侧门与车身之间的锁止状态进行解除,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侧门进行开闭。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当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此外,由于压力传感器在乘员保护装置的工作、和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工作中被共用,因此能够抑制成本上升。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具有以相互独立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一空间部及第二空间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与所述第一空间部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输出与所述第二空间部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设定为侧门,且被设定为在所述第二空间部的车辆外侧形成有操作部的结构,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根据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进行工作,并且在根据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所述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所述锁止解除装置对所述侧门与车身之间的锁止状态进行解除,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侧门进行开闭。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在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发明效果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


图I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沿着图I中的F2-F2线的剖视图。
图3为沿着图I中的F3-F3线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碰撞体与图I所示的前保险杠罩发生了碰撞的状态的、与图2相对应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表示碰撞体与图I所示的前保险杠罩发生了碰撞的状态的、与图3相对应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为沿着图6中的F7-F7线的剖视图。图8为沿着图6中的F8-F8线的剖视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沿着图9中的F10-F10线的剖视图。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2为沿着图11中的F12-F12线的剖视图。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结构的、与图2相对应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个附图中所示的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OUT分别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车辆前后方向前侧、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左侧)。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具备作为车辆内外装饰部件的前保险杠罩12、压力传感器14、和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单元16。前保险杠罩1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形成为长条状,并从车辆前侧覆盖保险杠加强件18。该前保险杠罩12被构成为,具有主体部20和表皮材料22。主体部20由例如聚氨酯等的树脂制的泡沫材料形成,并被支承在保险杠加强件18或其他的未图示的车身框架部件等的车身上。如图2所示,该主体部20的前端部24被形成为向车辆前侧凸出的凸曲面形状,并且在该前端部24中的作为最外部的顶部24A上,形成有向车辆外侧(车辆前侧)开口的凹部26。该凹部26沿着前保险杠罩12的长度方向而被形成为长条状,并横跨前保险杠罩12的长度方向而形成。表皮材料22由例如被实施了涂覆的树脂薄膜等的弹性材料形成,并从车辆前侧覆盖主体部20,以堵塞凹部26的开口。
此外,表皮材料22通过例如熔敷等而与主体部20无间隙地紧贴。而且,通过该表皮材料22堵塞凹部26的开口,从而在主体部20和表皮材料22之间,形成有被密封的空间部28。图I和图3所示的压力传感器14通过颈缩部30而与上述的空间部28相连接,并被设为向控制单元16输出与空间部2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的结构。另外,空间部28以大致固定的截面而被形成,颈缩部30以与该空间部28相比较小的截面而被形成。如后文所述,控制单元16被设为如下的结构,S卩,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使图I所示的车辆所具备的前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34或行人保护装置36进行工作。接下来,对上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4、图5所示,在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中,当碰撞体200从车辆前侧与前保险杠罩12发生碰撞而使空间部28发生压缩变形时,空间部28的内部压力将上升。而且,与该空间部2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从图I所示的压力传感器14向控制单元16被输出。在控制单兀16中,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了前面碰撞。也就是说,在从压力传感器14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且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车速值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时,在控制单元16中,判断为车辆发生了前面碰撞,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车辆未发生前面碰撞。而且,当在控制单元16中判断为车辆发生了前面碰撞时,工作信号从控制单元16向乘员保护装置34及行人保护装置36被输出,与此相对应,使乘员保护装置34及行人保护装置36进行工作。另外,此时,工作信号也可以从控制单元16仅向乘员保护装置34及行人保护装置36中的某一方被输出,此外,工作信号也可以从控制单元16向乘员保护装置34及行人保护装置36双方被输出。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以此种方式,根据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能够对碰撞体从车辆外侧与前保险杠罩12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当碰撞体从车辆前侧与前保险杠罩12发生了碰撞时,能够使车辆所具备的前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34及行人保护装置36进行工作。此外,用于对碰撞体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空间部28被形成在主体部20与表皮材料22之间,所述主体部20被支承在保险杠加强件18或其他的未图示的车身框架部件等的车身上。因此,即使在空间部28的背后未配置有车辆框架部件或车辆加固部件等的承接力的部件,在碰撞体与前保险杠罩12发生了碰撞时,也可从主体部20获得反作用力,因此能够使空间部28发生压缩变形。由此,能够提高空间部28的设定位置、即前面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在空间部28的背后配置有保险杠加强件18,但是空间部28无需被设定于在其背后配置有保险杠加强件18的位置上。
此外,根据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由于主体部20由泡沫材料形成,因此能够自如地设定空间部28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前面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此外,由于空间部28被形成为长条状,因此能够扩大前面碰撞检测区域。而且,由于该空间部28横跨前保险杠罩12的长度方向而形成,因此能够横跨前保险杠罩12的长度方向,而对前面碰撞检测区域进行设定。此外,由于对空间部28和压力传感器14进行连接的连接部通过颈缩部30而被构成,并且通过该颈缩部30而使压力升高,因此能够提高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检测精度。此外,由于空间部28被形成在前保险杠罩12的最外部、即主体部20的前端部24中的顶部24A上,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对碰撞体与前保险杠罩12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 测。另外,由于空间部28被形成在靠近表皮材料22的部分上,因此能够提高碰撞检测精度。此外,由于空间部28被形成在主体部20与表皮材料22之间,而不需要用于对碰撞进行检测的专用的腔室部件等,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化。[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至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40相对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而言,结构以如下方式被变更。也就是说,在主体部20上,除了形成有位于前保险杠罩12的上部的上述的凹部26之外,还形成有位于前保险杠罩12的下部的凹部46。该凹部46与上述的凹部26相同地,向车辆前侧开口。此外,该凹部46沿着前保险杠罩12的长度方向被形成为长条状,且横跨前保险杠罩12的长度方向而形成。而且,该凹部46被形成于主体部20的下部中的最外部(最前部),并且其两端侧朝向凹部26侧而被弯折,且与凹部26相连通。而且,在该前保险杠罩12上,于主体部20与表皮材料22之间,形成有与上述的空间部28连通的、被密封了的空间部48。接下来,对上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4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在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40中,当由于碰撞体200与前保险杠罩12的上部发生碰撞,或者,碰撞体202与前保险杠罩12的下部发生碰撞,而使空间部28或者空间部48发生压缩变形时,这些空间部28、48的内部压力将上升。而且,与该空间部28、4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从压力传感器14向控制单兀16被输出。在图7所示的控制单元16中,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了前面碰撞。该判断方法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而且,当在控制单元16中判断为车辆发生了前面碰撞时,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地,工作信号从控制单元16向乘员保护装置34及行人保护装置36被输出,与此相对应,而使乘员保护装置34及行人保护装置36进行工作。接下来,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根据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40,即使在由于碰撞体与前保险杠罩12的上部发生碰撞,或者,碰撞体与前保险杠罩12的下部发生碰撞,而使空间部28、48中的某一个发生压缩变形时,也能够通过共用的压力传感器14,来对空间部28、48的内部压力进行检测。因此,由于无需使用多个压力传感器14,因此能够抑制成本上升,且扩大前面碰撞检测区域。[第三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50具备作为车辆内外装饰部件的侧门52、压力传感器54、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单元56、和中空部件57。
·
侧门52被设置于车辆的侧面部,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形成为长条状。该侧门52被构成为,具有主体部60和表皮材料62。主体部60由例如聚氨酯等的树脂制的泡沫材料形成,并且其前端侧以可转动的方式而被固定在前柱58上。此外,该主体部60在侧门52的关闭状态下,被固定在中柱59上。如图10所示,该主体部60的外侧部64被形成为向车辆外侧凸出的凸曲面形状。表皮材料62由例如被实施了涂覆的树脂薄膜等的弹性材料形成,并从车辆外侧覆盖主体部60。中空部件57由树脂制的弹性材料形成,且在被埋于主体部60中的状态下,被设定在主体部60与表皮材料62之间。此外,该中空部件57被配置于外侧部64中的作为最外部的顶部64A处。如图9所示,该中空部件57被构成为,具有一对中空部57A、57B和连结部57C,所述一对中空部57A、57B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形成为长条状,所述连结部57C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对一对中空部57A、57B进行连结。一对中空部57A、57B横跨侧门52的长度方向而形成。此外,在中空部57A、57B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68A、68B,在连结部的内部形成有连通通道68C。而且,空间部68A、68B通过该连通通道68C而相连通。压力传感器54通过颈缩部70而与上述的空间部68A相连接,并被设为向控制单元56输出与空间部68A、68B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的结构。另外,空间部68A、68B以大致固定的截面而形成,颈缩部70以与这些空间部68A、68B相比较小的截面而形成。如后文所述,控制单元56被设为如下的结构,即,根据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74进行工作。接下来,对上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在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50中,当碰撞体200从车辆外侧与侧门52发生碰撞而使空间部68A、68B发生压缩变形时,空间部68A、68B的内部压力将上升。而且,与该空间部68A、68B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从图9所示的压力传感器54向控制单元56被输出。在图9所示的控制单元56中,根据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了侧面碰撞。也就是说,在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且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车速值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时,在控制单元56中,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车辆未发生侧面碰撞。而且,当在控制单元56中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工作信号从控制单元56向乘员保护装置74被输出,与此相对应,而使乘员保护装置74进行工作。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以此种方式,根据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50,能够对碰撞体从车辆外侧与侧门52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

此外,当碰撞体从车辆外侧与侧门52发生了碰撞时,能够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74进行工作。此外,用于对碰撞体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空间部68A、68B被形成于中空部件57的内部,所述中空部件57被设置在主体部60与表皮材料62之间。因此,即使在空间部68A、68B的背后未配置有车辆框架部件或车辆加固部件等的承接力的部件,在碰撞体与侧门52中的、空间部68A、68B所处的部位发生了碰撞时,也可从主体部60获得反作用力,因此能够使空间部68A、68B发生压缩变形。由此,能够提高空间部68A、68B的设定位置、即侧面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此外,由于主体部60由泡沫材料形成,因此能够自如地设定空间部68A、68B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侧面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此外,由于空间部68A、68B被形成为长条状,因此能够扩大侧面碰撞检测区域。而且,由于该空间部68A、68B横跨侧门52的长度方向而形成,因此能够横跨侧门52的长度方向而对侧面碰撞检测区域进行设定。此外,由于对空间部68A和压力传感器54进行连接的连接部通过颈缩部70而被构成,并且通过该颈缩部70而使压力升高,因此能够提高压力传感器54的压力检测精度。此外,由于空间部68A、68B被形成于侧门52的最外部、即主体部60的外侧部64中的顶部64A处,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对碰撞体与侧门52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由于空间部68A、68B被形成在靠近表皮材料62的部分上,因此能够提高碰撞检测精度。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空间部68A、68B也可以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形成于主体部60上的凹部及表皮材料62而构成。[第四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和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80相对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50而言,结构以如下方式被变更。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在主体部60上,于外侧部64中的与顶部64A相比向上侧偏离的位置处,形成有凹部86。该凹部86向车辆外侧开口。表皮材料62通过例如熔敷等而与主体部60无间隙地紧贴。而且,通过该表皮材料62堵塞凹部86的开口,从而在主体部60和表皮材料62之间,形成有被密封的空间部88。此外,表皮材料62中的堵塞凹部86的开口的部分、即空间部88的车辆外侧的部分被构成为操作部89。该操作部89以例如与现有的门把手相同的大小而形成。此外,包含该操作部89在内的侧门52的外侧部被设为,如现有的门把手这种没有突起部的平坦的结构。图11所示的压力传感器84通过颈缩部90而与上述的空间部88相连接,并被设为向控制单元96输出与空间部8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的结构。另外,空间部88以大致固定的截面而形成,颈缩部90以与该空间部88相比较小的截面而形成。如后文所述,控制单元96被设为如下的结构,即,根据从压力传感器8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使锁止解除装置92和开闭装置94进行工作,所述锁止解除装置92对作为开闭体的侧门52与车身之间的锁止状态进行解除,所述开闭装置94使侧门52进行开闭。·
接下来,对上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8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80中,当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按压操作而使空间部88发生压缩变形时,空间部88的内部压力将上升。而且,与该空间部8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从图11所示的压力传感器84向控制单元96被输出。在控制单兀96中,根据从压力传感器8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来判断操作部89是否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也就是说,在从压力传感器84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且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车速值为零时,在控制单元96中,判断为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操作部89未被操作者实施按压操作。而且,当在控制单元96中判断为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时,工作信号从控制单元96向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被适当输出,与此相对应,而使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更加具体而言,当在侧门52处于关闭状态下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时,锁止解除装置92进行工作,从而能够使侧门52打开,或者,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工作,从而使侧门52自动地打开。另一方面,当在侧门52处于打开状态下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时,开闭装置94进行工作,从而使侧门52自动地关闭。另外,此时,随着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按压操作,工作信号也可以从控制单元96仅向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中的某一方被输出。接下来,关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对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以此种方式,根据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80,能够对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当操作部89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工作。此外,由于空间部88被形成于外侧部64中的、与顶部64A相比向上侧偏离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在接触体不经意地与侧门52的最外部(顶部64A所处的部位)发生了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工作的情况。此外,由于空间部88被形成在主体部60与表皮材料62之间,并且不需要用于对接触进行检测的专用的腔室部件等,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化。此外,由于包含操作部89在内的侧门52的外侧部被设为,如现有的门把手这种没有突起部的平坦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侧门52的外观及空气动力特性。此外,由于能够将操作部89设定于侧门52的任意的位置上,因此也能够提高操作部89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另外,虽然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主体部60由泡沫材料形成,但也可以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80也可以被应用于车辆内装饰部件中。[第五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0具备前保险杠罩12、侧门52、作为车辆外装饰部的前翼子板102、压力传感器14、作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器54、作为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器84、压力传感器104、和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单元106。前保险杠罩12被设为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此外,侧门52被设为将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另外,空间部68A、68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空间部,空间部8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空间部。另外,前翼子板102具有主体部110及表皮材料112,并被设为与上述的前保险杠罩12或侧门52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在该前翼子板102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118。压力传感器104通过颈缩部120而与上述的空间部118相连接,并被设为向控制单元106输出与空间部11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的结构。此外,压力传感器14、54、84使用了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控制单元106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被设为如下的结构,即,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4、54、84、10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使乘员保护装置34、74、行人保护装置36、锁止解除装置92、开闭装置94进行适当工作。此外,该控制单元106被设为如下的结构,S卩,在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0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使乘员保护装置74进行工作。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在车辆发生了前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与此相对应,而使乘员保护装置34、74和行人保护装置36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当操作部89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适当工作。此外,由于在前翼子板102中,也形成有空间部118,从而扩大了侧面碰撞检测区域,因此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检测精度。[第六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30具备作为车辆外装饰部及开闭体的后门132、作为车辆外装饰部的后保险杠罩133、压力传感器134、135A、135B、和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单元136。后门132具有主体部140和表皮材料142,并被设为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侧门52相同的结构。在该后门132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138,并且空间部138的车辆外侧的部分被构成为操作部139。此外,空间部138被形成于后门132的从最外部(最后部)向上侧偏离的位置。另一方面,后保险杠罩133被设为与上述的前保险杠罩12 (参照图13)相同的结构,并且在其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空间部148AU48B。压力传感器134通过颈缩部150而与上述的空间部138相连接,并被设为分别向控制单元136输出与空间部13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的结构。压力传感器135A、135B分别通过颈缩部151A、151B而与上述的空间部148A、148B相连接。该各个压力传感器135A、135B被设为分别向控制单元136输出与各个空间部148A、 148B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的结构。控制单元136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被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在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3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判断为操作部13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152及开闭装置154进行工作。另外,该锁止解除装置152及开闭装置154被设为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相同的结构。此外,该控制单元136被设为如下的结构,S卩,在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35A、135B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后面碰撞时,使后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160进行工作。当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够在车辆发生了后面碰撞时,与此相对应,而使乘员保护装置160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在操作部139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适当工作。[第七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60相对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0而言,结构以如下方式被变更。也就是说,空间部68A和空间部88相连通。此外,侧门52中,省略了上述的压力传感器84 (参照图13)。如后文所述,控制单元166被设为如下的结构,S卩,根据从压力传感器14、54、10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而使乘员保护装置34、74、行人保护装置36、锁止解除装置92、开闭装置94进行适当工作。接下来,对上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60中,当碰撞体从车辆外侧与侧门52发生碰撞而使空间部68A、68B发生压缩变形时,空间部68A、68B的内部压力将上升。而且,与该空间部68A、68B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从压力传感器54向控制单兀166被输出。此外,当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而使空间部88发生压缩变形时,空间部88的内部压力将上升。而且,与该空间部8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从压力传感器54向控制单元166被输出。此时,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碰撞体的碰撞载荷大于操作者的操作载荷,因此在侧面碰撞时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大于,在由操作者实施的对操作部89的操作时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所表不的压力值。而且,在控制单兀166中,根据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和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等,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了侧面碰撞,以及操作部89是否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也就是说,在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超过预先规定的第一阈值,且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车速值超过了预先规定的阈值时,在控制单元166中,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车辆未发生侧面碰撞。
此外,在从压力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所表不的压力值小于上述的第一阈值且超过了被预先规定为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并且从车速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车速值为零时,在控制单元166中,判断为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操作部89未被操作者实施按压操作。而且,当在控制单元166中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工作信号从控制单元166向乘员保护装置74被输出,与此相对应,而使乘员保护装置74进行工作。此外,当在控制单元166中判断为操作部89被操作者实施了按压操作时,工作信号从控制单元166向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被适当输出,与此相对应,使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工作。接下来,关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对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以此种方式,根据该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60,当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能够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74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当操作部89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进行适当工作。此外,由于压力传感器54在乘员保护装置74的工作、和锁止解除装置92及开闭装置94的工作中被共用,因此能够抑制成本上升。另外,虽然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空间部88与空间部68A相连通,且压力传感器54与空间部68A相连接,但是压力传感器也可以与空间部88相连接。[第八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6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60相对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而言,被设为在主体部20的内部的车辆前侧形成有空间部28的结构。即使以此种方式构成,也由于在碰撞体从车辆前侧与前保险杠罩12发生了碰撞时,空间部28发生压缩变形,因此能够对碰撞体从车辆前侧与前保险杠罩12发生了碰撞的情况进行检测。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该第八实施方式相同地,在主体部的内部形成空间部。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 施方式,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当然也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而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 车辆内外装饰部件,其具有主体部和表皮材料,且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表皮材料之间、或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所述主体部被支承在车身上且为树脂制,所述表皮材料由弹性材料形成并覆盖所述主体部; 压力传感器,其输出与所述空间部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主体部由泡沫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空间部被形成为长条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形成为长条状, 所述空间部横跨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的长度方向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对所述空间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的连接部被设定为颈缩部。
6.如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空间部相互连通并形成有多个,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任意一个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构成车辆外装饰部,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根据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乘员保护装置及行人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空间部被形成于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的最外部。
9.如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设定为开闭体, 在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上,于所述空间部的外侧形成有操作部,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根据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所述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所述锁止解除装置对所述开闭体与车身之间的锁止状态进行解除,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开闭体进行开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空间部被形成于所述开闭体中的从最外部偏离的位置处。
11.如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空间部相互连通并形成有多个,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任意一个相连接,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设定为侧门,且被设定为在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另一个的车辆外侧形成有操作部的结构,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以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超过预先规定的第一阈值为条件,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进行工作,并且在以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所表示的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超过预先规定为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为条件,而判断为所述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所述锁止解除装置对所述侧门与车身之间的锁止状态进行解除,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侧门进行开闭。
12.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空间部具有以相互独立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一空间部及第二空间部, 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与所述第一空间部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输出与所述第二空间部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部件被设定为侧门,且被设定为在所述第二空间部的车辆外侧形成有操作部的结构, 所述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根据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使车辆所具备的侧面碰撞用的乘员保护装置进行工作,并且在根据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判断为所述操作部被实施了按压操作时,使锁止解除装置及开闭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所述锁止解除装置对所述侧门与车身之间的锁止状态进行解除,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侧门进行开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内外装饰结构,其能够提高接触或者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本发明的车辆内外装饰结构(10)具备前保险杠罩(12),其具有主体部(20)和表皮材料(22),并在主体部(20)和表皮材料(22)之间形成有空间部(28),且被支承在车身上,所述主体部(20)由树脂制的泡沫材料形成,所述表皮材料(22)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从车辆外侧覆盖主体部(20);压力传感器(14),其输出与空间部(28)的内部压力相对应的信号。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空间部(28)的背后未配置有车辆框架部件或车辆加固部件等的承接力的部件,当碰撞体与前保险杠罩(12)中的空间部(28)所处的部位发生了碰撞时,也可从主体部(20)获得反作用力,因此能够使空间部(28)发生压缩变形。由此,能够提高空间部(28)的设定位置、即碰撞检测区域的设定位置的自由度。
文档编号B60R21/00GK102892637SQ20108006583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渡辺紳也, 石川彰彦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