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装置、机动车辆以及用于操作显示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481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装置、机动车辆以及用于操作显示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装置,其具有布置为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动的镜子、第一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和第二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该第一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联接至机电驱动器,以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在所述存放位置中,镜子和两个覆盖元件布置在相应的相关联存放位置中,在所述使用位置中,镜子和两个覆盖元件布置在相应的相关联使用位置中,且在存放位置中,两个覆盖元件至少部分地覆盖镜子。本发明同样涉及具有所述类型的显示装置的机动车辆以及用于操作所述类型的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机动车辆中的显示装置利用镜子通过以特定方向投影信息来显示信息。这些通常涉及所谓的合成镜或组合镜,其具有半透明镜表面,通过所述半透明镜表面,使得投影到镜子上且被所述镜子反射的信息可以叠加在来自位于镜子后方的环境且通过镜子可见的信息上。如果不需要显示装置,则镜子例如收回或折叠到镜室中,以受到保护。

例如,US 2012/0176683 A1提出了一种用于组合镜的定位系统,借助该定位系统,组合镜可被移动到使用位置,且在那里,执行组合镜的角位置的重新调整。DE 40 11 495 C1也描述了一种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镜子可被不同地定位。在存放位置,镜子被折叠在覆盖件中,且被覆盖件保护。

已知的实施方式具有很多部件以及用于镜子的覆盖件的驱动器的多个马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装置、具有所述类型的显示装置的机动车辆和用于操作所述类型的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和机动车辆具有在用于部件移动的驱动器方面的简化的构造。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显示装置、机动车辆和方法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装置包括布置为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动的镜子、第一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和第二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该第一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联接至机电驱动器以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在所述存放位置中,镜子和两个覆盖元件布置在相应的相关联存放位置中,在所述使用位置中,镜子和两个覆盖元件布置在相应的相关联使用位置中。在存放位置中,两个覆盖元件至少部分地覆盖镜子。存放位置因此是关闭位置,在该位置中,可能没有通过镜子进行的光学显示。使用位置是打开位置,在该位置中,镜子上的光学显示是可行的,且特别地,镜子翻折出来或展开。镜子和两个覆盖元件的相应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在该情况下为在显示装置的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的由相应部件覆盖的行进路径的端部位置。对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重要的是,第二覆盖元件至少在存放位置中通过弹簧元件被预加负载,以最小化显示装置需要的结构空间。这具有的优势是不需要且因此可以省略用于第二覆盖元件的附加驱动器或连接至已有驱动器的附加运动学机构。因此,节省了用于附加运动学部件的结构空间,且在驱动方面简化了部件的运动。此外,通过弹簧元件,自动打开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在没有专用驱动器的情况下,第二覆盖元件从存放位置自动运动到使用位置中。第二覆盖元件因此还在所述端部位置中由于预加负载而没有游隙。

镜子可特别是组合镜,也就是说,具有半透明镜表面的镜子,所述镜表面不仅反射光而且还传输光,使得被反射和被传输的光叠加。

在优选实施例中,设置为,在第二覆盖元件的存放位置中,第二覆盖元件机械地联接至第一覆盖元件,且被第一覆盖元件保持,特别是由在第一覆盖元件的存放位置中的第一覆盖元件保持。这具有的优势是,不另外需要分立的锁定机构,且因此通过简化的机构减少了磨损、部件的数量和空间需求。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因此通过覆盖元件的所述联接抵消,使得第二覆盖元件由于预加负载而不能以不期望的方式移出存放位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为,在从使用位置开始的第一覆盖元件的第一行进路径段上,第一覆盖元件与第二覆盖元件机械地断开联接。在该情况下,第一行进路径段是第一覆盖元件所覆盖的从使用位置进入存放位置的行进路径段,且其特别地直接邻接限定使用位置的覆盖元件的该端部位置,或从该端部位置开始。这具有的优势是,第一和第二覆盖元件,从断开联接状态开始,移动至独立于彼此的相应使用位置中,使得,特别地,例如具有不同尺寸的覆盖元件的非对称架构造可被容易地实现,尽管该构造在驱动器方面被简化。该独立性还获得能够用于节省结构空间的显示装置的特殊设计的额外自由度。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在远至到达所述第一覆盖元件的存放位置所在的点的第一覆盖元件的第二行进路径段上,所述第一覆盖元件机械地联接至第二覆盖元件。在此,第二行进路径段上的机械联接获得的主要优势是,第二覆盖元件可通过第一覆盖元件抵抗弹簧应力而移动。因此,第二覆盖元件可通过弹簧元件和第一覆盖元件在使用位置和存放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完全不用专用驱动器。因此不需要易磨损并占据结构空间的另外的部件。

第一覆盖元件所覆盖的从使用位置至存放位置的行进路径可因此被分为第一行进路径段和第二行进路径段,该第一行进路径段邻接与使用位置对应的行进路径端部位置,该第二行进路径段邻接与存放位置对应的那个端部位置。特别地,行进路径的两个部分因此没有重叠地形成第一覆盖元件从使用位置到存放位置的整个行进路径。特别地,当到达第一覆盖元件的存放位置时,第二覆盖元件则也位于相关联的存放位置中。

特别地,所述机械联接可设计为使得,通过特别是第一覆盖元件的线性位移,第二覆盖元件共同地移动。这获得特别简单的构造的优势,在该情况下,没有另外的运动学机构,特别是没有另外的传动器件必须连接在第一和第二覆盖元件之间。

在此,可特别有利地设置为,所述第一覆盖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短桩状联接元件,在所述第二行进路径段上,所述联接元件接合到所述第二覆盖元件的引导槽中,以该方式实施机械联接。这具有的优势是,直接联接存在于两个覆盖元件之间,由此可以通过很少部件来实现特别简单的构造。此外,通过引导槽的特定形状,机械引导的范围和效果可简单地适于给定的需求。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所述第二覆盖元件具有旋转轴线,且在每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绕所述旋转轴线的旋转而枢转到相关联的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中。这具有的优势是,枢转机构可以特别节省空间的方式设计。具体地,如果第一覆盖件通过平移移动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这可以特别简单且直接的方式机械地耦合至旋转运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为,第二覆盖元件具有带两个侧幅板的U形形式,也就是说,为桥的形式,在该情况下,侧幅板对应于桥柱,且特别是漏斗形的引导槽布置在至少一个侧幅板的特别是内侧表面上。如果合适,在此还可以省去一个侧幅板,且第二覆盖元件具有带一个侧幅板的对应L形形式。这具有的优势是,覆盖元件通过侧幅板而稳定,且因此覆盖元件的特别稳定的引导和运动可行。通过引导槽在内侧上的布置实现了优化的空间利用,因为以该方式,侧幅板可布置得距显示装置的外壳体非常近。还可以的是,覆盖元件的引导和运动通过一部件以简单、稳定和可靠的方式实现,所述部件特别是第一覆盖元件,其至少临时地布置在侧幅板之间。

在又一实施例中,设置为,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覆盖元件在存放位置中和/或使用位置中面朝镜子的内侧上具有光吸收表面。这具有的优势是,以该方式,防止了在使用位置中的漫反射,且因此一起使得更紧凑的构造可行。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所述镜子机械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覆盖元件的驱动器,且能够被所述驱动器枢转。这具有的优势是,仅需要一个驱动器用于两个不同部件,这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在此,可特别地设置为,所述镜子具有承载支架,所述承载支架至少机械地联接至与驱动器的机构的带齿的轮集成(特别是侧向地集成)的引导槽。这具有的优势是,通过承载支架的和引导槽的特定成形,镜子和第一覆盖元件的运动可彼此最优地协调,使得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的运动期间,两个部件,尽管关于彼此相对运动,能够布置得非常近而不邻接抵靠彼此。承载支架优选地包括主承载件或中央区域,U形或V形承载臂优选地在主承载件或中央区域上布置在相对端部处。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所述第一覆盖元件具有集成的带齿结构,所述带齿结构与驱动器的带齿的轮啮合,所述带齿结构特别是直线的,所述带齿结构特别是与驱动器的带齿的轮直接啮合。这具有的优势是,第一覆盖元件以空间节省、简单和鲁棒的方式移动或位移。由于覆盖元件和带齿结构的集成或一体形式,组装支出可被减少,且带齿结构和覆盖元件之间的不期望的相对运动可被防止。

在有利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为平视显示器的形式。镜子则特别是所述类型的显示装置的组合镜。

本发明还涵盖具有根据所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其组合的显示装置的机动车辆。

本发明同样涵盖一种操作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装置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可动布置的镜子、第一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联接至机电驱动器以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和第二可动布置的覆盖元件在显示装置的存放位置和显示装置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存放位置中,镜子和两个覆盖元件布置在相应的相关联存放位置中,在所述使用位置中,镜子和两个覆盖元件布置在相应的相关联使用位置中。在此,在存放位置中,两个覆盖元件至少部分地覆盖镜子。为了在尽可能小的结构空间体积中操作显示装置,第二覆盖元件至少在存放位置中通过弹簧元件预加负载。

因此特别是在此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的存放位置中,第一覆盖元件,特别是在其相关联存放位置中,抵抗弹簧元件的力将第二覆盖元件保持在其相关联存放位置中。现在,如果第一覆盖元件沿从存放位置进入使用位置中的行进路径移动,其特别是这样的情况:第一覆盖元件与第二覆盖元件断开联接。由弹簧元件驱动,第二覆盖元件则移动至相关联使用位置中,特别是通过绕旋转轴线的旋转。第一覆盖元件通过驱动器移动到其相关联使用位置中,特别是通过驱动器的带齿的轮,所述带齿的轮与集成到第一覆盖元件中的带齿结构啮合。这于是还是这样的情况,镜子从其存放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中,特别是通过同一驱动器,特别地经由同一带齿的轮,使得最终整个显示装置已被移动至使用位置中。第一覆盖元件和镜子的运动可在该情况下部分地同时发生。

从显示装置的使用位置进入存放位置的移动特别地通过镜子借助驱动器进入存放位置的移动而实现。在此,特别地还是这样的情况,第一覆盖元件沿其存放位置的方向移动。在此,第一覆盖元件和第二覆盖元件之间的机械连接可以在从使用位置到存放位置中的总行进路径的第二行进路径段或第二行进路径区段上实现,其中,在第二行进路径区段端部时,第一覆盖元件已经到达其存放位置中。在此,特别地可以的是,第一覆盖元件的联接元件接合到特别是形成在第二覆盖元件的侧幅板中的引导槽中,所述引导槽在该情况下具有U形形式,且因此对抗弹簧元件的应力将第二覆盖元件移动到存放位置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从权利要求、附图和附图的描述显现。上面在描述中提及的所有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的描述中提及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可以不仅用在分别指出的组合中,也可以用在其他组合中或单独使用,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在图中没有明确显示和讨论的、但可通过来自所述实施例的分开的特征组合产生并显现的实施例也被视为被涵盖和被披露。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在下文基于示意图更详细地讨论。

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安装的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机动车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位于存放位置中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没有壳体覆盖件的图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和

图4示出位于使用位置中的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中,相同或功能相同的元件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机动车辆的示意性截面图,该机动车辆具有安装的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1在该情况下形成且布置为平视显示器。作为例子,显示装置1在该情况下布置在机动车辆15的仪表板中,沿行进方向观察,在驾驶员16的前方。驾驶员可通过风挡17看到来自机动车辆15的环境的入射光。在第一光路18上,来自环境的光直接传送到驾驶员16的眼睛。经由第二光路19传送到驾驶员16的眼睛的光首先传送通过风挡1717,然后通过显示装置1的镜子2。然而,在第二光路19上传送到驾驶员16的光还具有叠加在其上的在第三光路20上传送到驾驶员16的光,该第三光路与第二光路部分相同。在第三光路20上的光传送到驾驶员16,该光由显示装置1的光信号源30发出,并且为了显示信息的目的投影到显示装置1的镜子2上。在所示的例子中,为了加长光路同时实现小结构空间需求,另一传统镜子31并入到第三光路30中。在所示例子中,由于第二光路19的光在与第三光路20的光撞击在镜子2上的恰好相同的点处以及与以与第三光路20的光被反射的相同的角度传送通过镜子2,所以第二光路19的光和第三光路20的光以叠加形式传送到驾驶员16。因此,驾驶员被同时提供有来自环境的信息(其已经在第二光路19上传送到他或她)以及来自显示装置1的信息(其已经在第三光路20上传送到他或她)。他或她因此不需要从风挡17转移他或她的视线以看到来自显示装置1的信息,反之亦然。

图2是位于存放位置的显示装置1的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所示的例子中,显示装置1具有大致立方形的壳体21,该壳体21大体被壳体覆盖件22围绕。所述壳体覆盖件22在顶侧上(也就是说在沿正x方向定位的侧上)具有挖切部,所述挖切部大致沿z-y平面延伸,且在这里所示的存放位置中,所述挖切部被第一覆盖元件3和第二覆盖元件4关闭。这里,由于两个覆盖元件3、4,可以仅看到它们的相应外侧24、25。因此,在存放位置中,光到驾驶员16的光偏转(图1)是不可能的。在当前情况下,为了移动进入能够执行光学功能的使用位置中,第一覆盖元件3必须在壳体覆盖件22下方沿负y方向被线性地推动。对照地,为了到达使用位置,第二覆盖元件4必须绕旋转轴线R枢转到使用位置中,第二覆盖元件4布置在被壳体覆盖件22的两个覆盖元件3、4关闭的挖切部的沿正y方向定位那侧处。在当前情况下,所述旋转轴线R平行于Z轴线延伸。在显示装置1在机动车辆5中的安装状态下,仅大致沿z-y平面延伸的顶侧可见。通过连接器23,显示装置1则可被供应电能,且数字信号和/或控制信号可被交换。

图3示出没有壳体覆盖件22(图2)的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这里可清楚看到,在该情况下第一覆盖元件3在与外侧25相反定位的内侧上具有带齿结构14,在该情况下,驱动器5的两个带齿的轮12直接与所述带齿结构14啮合。由于在所示例子中的带齿结构14沿x方向直线地延伸,所以带齿的轮12的旋转引起第一覆盖元件3沿x方向的线性位移。如上所述,在该例子中,第一覆盖元件3在壳体覆盖件22(图2)下方被推动。

这里,承载支架11同样机械地联接至驱动器5的带齿的轮12,在所示例子中,所述承载支架与镜表面26一起形成镜子2。在存放位置中,镜表面26在两个覆盖元件3、4之下沿z-y平面延伸,也就是说,沿负x方向大致平行于覆盖元件3、4延伸。承载支架11附连到镜表面26的沿负y方向(也就是说,在当前情况下,远离旋转轴线R指向)定位的那个边缘。所述承载支架具有中央区域29a(图4)和两个端部区域29b和29c,端部区域构成承载臂。镜表面26紧固到中央区域29a。在承载支架11的沿z方向的相对侧上,在每种情况下,中央区域29a过渡到一个端部区域29b、29c中。在此,端部区域29b、29c在每种情况下为对称的。在该例子中,端部区域29b、29c具有U状或V状的弯曲形状,其拐弯部沿x-y平面延伸,也就是说,在当前情况下垂直于镜表面26的平面延伸。

在此,两个U形或V形端部区域29b、29c具有沿负y方向定位的自由端部28。所述端部28在每种情况下通过轴连接至壳体21。通过该轴,具有镜表面26和承载支架11的镜子2可绕延伸通过所述轴的枢转轴线S枢转。为了将绕枢转轴线S的枢转与带齿的轮12的移动关联,在该情况下,承载支架11的两个U形或V形端部区域29b、29c具有销27,所述销27接合到侧向地形成到相应带齿的轮12中的引导槽13中。因此,如果在带齿的轮12旋转期间第一覆盖元件3在当前情况下通过与带齿结构14啮合而线性地位移,则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销27通过引导槽13将旋转力施加在承载支架11上,且因此施加在镜子2上,所述引导槽13在该情况下侧向地形成在相应带齿的轮12上。因此,在带齿的轮12旋转期间,镜子2绕枢转轴线S从这里所示的存放位置枢转到使用位置中。

在当前情况下,除了图2中已示出的特征结构外,第二覆盖元件4还具有两个侧幅板8,在所示的例子中,所述侧幅板8沿垂直于旋转轴线R且大致垂直于第二覆盖元件4的外侧25的x-y平面布置。在此,侧幅板8在每种情况下在相应的内侧表面9(图4)上具有一个引导槽7。第一覆盖元件3的联接元件6接合到引导槽7中,所述联接元件在当前情况下为短桩的形式,且可在图4中首次清楚看到如上所述。因此,在这里所示的例子中,在存放位置中,第一覆盖元件3在第一覆盖元件4的侧幅板8之间滑动,并在那里接合到引导槽7中。

因此,在存放位置中,第二覆盖元件4通过第一覆盖元件3的联接元件6(其在当前情况下设计为短桩)被保持在存放位置中,抵抗弹簧元件的弹簧力,所述弹簧元件可以是叶簧或螺旋弹簧。如果驱动器5现在设置为运动以将显示装置1从存放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中,则带齿的轮12设置为运动。由于所述带齿的轮通过带齿结构14与第一覆盖元件3直接啮合,因此第一覆盖元件3沿负y方向位移。带齿的轮12的引导槽13在该情况下设计为使得最初没有力被传递至镜子2的承载支架11。更确切地,承载支架11的销27滑动通过引导槽13而不传力力。由于第一覆盖元件3现在沿其使用位置的方向远离第二覆盖元件4移动,且因此联接元件6(其在该情况下设计为短桩)不再抵抗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将第二覆盖元件4保持在存放位置中,第二覆盖元件4将从某一位移移动的点开始,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地移动到使用位置中。因此在该方面,在第一覆盖元件3的第二行进路径段(在存放位置和第二覆盖元件4与第一覆盖元件3断开联接所在的所述位移移动的点之间测量)上,在此情况下第一覆盖元件3和第二覆盖元件4之间的机械联接仍通过联接元件6和引导槽7实现。在所述的位移移动的点处,带齿的轮12则已旋转至这样的程度:两个覆盖元件3、4断开联接。从该点开始,第二覆盖元件4则在随后邻接的第一行进路径段上通过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自动地移动至使用位置中。在此,第二覆盖元件4优选地仍经受弹簧元件的预加负载,使得所述使用位置还以稳定方式保持,且承受得住在机动车辆15(图1)的操作期间的振动。

在带齿的轮12旋转的某一点处,其可在覆盖原件3、4断开联接所发生的所述位移移动的点之前、之后或同时被到达,引导槽13将力传递至销27,且因此传递至镜子2的承载支架11。然后,镜子2设定为运动。当镜子2和两个覆盖元件3、4已经到达使用位置时,两个带齿的轮12的旋转则也被停止。

图4示出了在使用位置中的图3的显示装置1。该图示出第二覆盖元件4已经被翻折出来,也就是说,绕旋转轴线R枢转到使用位置中。还示出了在第二覆盖元件4的侧幅板8的内侧表面9上的漏斗形引导槽7。还示出了第二覆盖元件4的内侧10,其在当前情况下设置有光吸收涂层。第一覆盖元件3同样已到达其使用位置。相对应地,所述第一覆盖元件已经沿负y方向位移至这样的程度:带齿的轮12现在已到达集成到第一覆盖元件3中的带齿结构14的沿正y方向定位的端部,也就是说已经与所述端部啮合。镜子2,已经绕枢转轴线S枢转,现在也布置在其使用位置中。镜子2因此突出于敞开壳体21以外,在图2中所示的挖切部以外的安装状态下,且可执行光学显示功能。在此示出了带齿的轮12上的引导槽13的结构,所述引导槽保持所述销27且因此保持镜子2在使用位置中。

在使用位置中,显示装置1中产生的光在镜子2的镜表面26上被反射,且叠加在来自环境的光上,特别是叠加在显示装置1的安装状态下已经传输通过风挡17(图1)的光上。如果现在试图将显示装置1从使用位置收回到存放位置中,例如因为不需要显示装置1的功能,则在该例子中,处于机电驱动器5将带齿的轮12设置为旋转的情况。带齿的轮12的引导槽13例如设计为使得第一覆盖元件3和镜子2同时设置为运动。由于承载支架11的端部区域29b、29c在该情况下处于距第一覆盖元件3足够远的距离处,而且在该例子中,由于端部区域29b、29c的在使用位置中沿正x方向突出超过第一覆盖元件3的区段在该情况下具有沿x方向增加的曲率半径,因此避免了第一覆盖元件3和镜子2之间的碰撞或力的传递。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第一覆盖元件3沿正x方向直地向前位移,同时,镜子2通过绕枢转轴线S的枢转运动翻折。在替代实施例中,例如还可以的是,第一覆盖元件3进入存放位置中的位移仅在镜子2已经完全翻折到存放位置中之后发生。在第一覆盖元件3然后已经覆盖从使用位置开始的第一行进路径段之后,所述第一覆盖元件将例如通过为短桩形式的两个联接元件6而邻接抵靠第二覆盖元件4,更具体地,抵靠第二覆盖元件4的侧幅板8。在此,在覆盖元件3、4联接时,第一覆盖元件3在其进入存放位置的行进路径上的第二行进路径段开始。在第二行进路径上,在此机械联接存在于第一和第二覆盖元件3、4之间。联接元件6(其在当前情况下为短桩状形式)则滑动到引导槽7(其在该例子中具有漏斗形形式)中,且所述联接元件因此实现力的传递,这导致第二覆盖元件4抵抗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旋转回到存放位置中。漏斗形状构造为使得在第一覆盖元件3的线性运动期间,第二覆盖元件4旋转地向下枢转,特别是通过引导槽7的下界定壁7a。在存放位置中,则第二覆盖元件4还在预加负载下通过联接元件6被保持在存放位置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