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05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和电力驱动技术。具体地,是关于一种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改善温室效应,提高对人类环境的保护,许多汽车制造厂致力于开发各型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的燃油汽车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近几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广。但目前而言,纯电动汽车还存在电池技术不成熟、续航里程短及充电时间长等问题,电池容量越大,充电等候时间越长,大大降低了新能源车的交通便利性及长途驾驶的可行性,因此,急需研发相应的技术,解决上述的问题,以使电动汽车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以使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电池充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所述的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包括:受电装置、架空线路及调校装置,其中,所述的受电装置包括:受电杆、受电头、升降装置,所述受电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一固定装置设置于电动汽车的车顶,所述的受电头设置在所述受电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的架空线路包括:电源及一对架空触线,所述电源分别电连接所述的架空触线,以向所述架空触线传输电能;所述架空触线安装在一架杆上,所述架杆设置于公路沿线,所述架空触线形成所述公路中的充电区间;所述调校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及调校设备,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以感测所述受电头与所述架空触线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调校设备及所述升降装置调整所述相对位置,将所述受电头与所述的架空触线接触,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于所述充电区间时,将所述架空触线中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的电动汽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受电杆为可伸缩的多节杆状结构,当需要进行充电时,所述受电杆伸长以将所述受电头与所述架空触线接触;当充电完成后,所述受电杆缩短以将所述受电头与所述架空触线脱离,并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受电头包括:T型绝缘柄及导电块,所述导电块设置于所述T型绝缘柄的两端,所述T型绝缘柄通过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的架空触线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还包括:受电杆放置架,所述受电杆放置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车顶上,当收起所述受电杆时,通过所述受电杆放置架固定所述受电杆。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装置为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公路沿线增加电动汽车充电区间,采用架空线路为电动汽车充电,使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电池充电,保证了电动汽车的连续行驶,彻底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等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架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主要包括:受电装置1、架空线路2及调校装置3。

其中,该受电装置1主要由受电杆11、受电头12及升降装置13组成。该升降装置13通过一固定装置设置于电动汽车的车顶,在实际应用中,该固定装置可以是通过螺栓或是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车顶上。该受电杆11的一端连接升降装置13,该受电头12则设置在受电杆11的另一端上。

在一实施例中,可使用液压缸作为上述的升降装置13,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使用活塞气缸作为升降装置13,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该架空线路2包括:电源22及一对架空触线21,电源22分别电连接两条架空触线21,以向架空触线21传输电能;该架空触线21安装在一设置于公路主干道或是高速公路等沿线的架杆23上,在实际应用中,该架空触线21即构成了在公路中的充电区间。

当电动汽车行驶在充电区间中时,通过将受电装置1的受电头12与架空触线21相接触,由架空触线21将电源22提供的电能传输至受电装置1,通过受电装置1向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充电。在实际应用中,为使受电头12能够更加准确地与架空触线21接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动汽车连续充电装置还包括有上述的调校装置3。

具体地,该调校装置3主要包括:位置传感器31及调校设备32,该位置传感器31用以感测受电头12与架空触线21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调校设备32及升降装置13移动该受电头12,以调整受电头12与架空触线21的相对位置,将受电头12与架空触线21接触,从而将架空触线21中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的电动汽车,对电动汽车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为保证在充电过程中,受电头12能够与架空触线21更加稳定地接触在一起,在该受电头12中设置有:T型绝缘柄及导电块,其中,该导电块设置于T型绝缘柄的两端,T型绝缘柄通过导电块与架空触线21接触。在一实施例中,可用石墨块作为上述的导电块。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的受电杆11可为可伸缩的多节杆状结构,当需要进行充电时,受电杆11伸长以将受电头12与架空触线21接触;当充电完成后,受电杆11缩短收起,从而将受电头12与架空触线21脱离,并放置于该电动汽车的车顶。为使受电杆11能够较为牢固地固定在车顶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在车顶设置一受电杆放置架4,该受电杆放置架4固定设置于车顶上,当收起受电杆11时,通过该受电杆放置架4固定受电杆11。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在公路沿线增加电动汽车充电区间,采用架空线路为电动汽车充电,使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电池充电,保证了电动汽车的连续行驶,彻底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等候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