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机构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22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换挡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换挡机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用电子信号模拟档位信号,进而模拟驾驶员的操作意图,这种用电子信号模拟档位信号的选换档操纵机构称为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

在当前的汽车产业环境下,纯电动轿车获得了国内外主机厂的重视,正在着力开展产业化研发。就调研目前国内外纯电动车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型式来看,纯电动车都使用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用电子信号模拟档位信号,进而模拟驾驶员的操作意图。对于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来说,一般安装在驾驶室里,由于受副仪表布置位置的限制,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一般安装在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安装支架上,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安装支架安装在驾驶室底板上。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安装支架在设计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结构简单紧凑;2.能够吸收驾驶室底板偏差,安装方便;3.强度要满足要求,避免长时间操作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造成选换档安装支架晃动;4.必须保证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接插件插拔方便。

目前选换档安装支架的仅是支撑限位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总成和吸收驾驶室底板偏差,但是具有以下缺点:1)无法对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进行很好的限位;2)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与副仪表之间配合不好;3)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插接件插拔不方便。4)有些选换挡操纵机构无很好的机构设置直接固定在驾驶室底板上,增加了驾驶室底板的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机构固定支架,以有效地的支撑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挡机构固定支架,固定在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以及驾驶室底板之间,所述固定支架一体化冲压成型,包括:换挡连接部以及分别过渡连接在所述换挡连接部两侧的L型第一底板连接部、L型第二底板连接部,所述第一底板连接部、第二底板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驾驶室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换挡连接部与所述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连接部包括:第一L型连接部与第二L型连接部;所述第一L型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腰形孔,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下向限位;所述第二L型连接部上装置有定位孔,用于所述固定支架在驾驶室底板的定位。

优选地,第一L型连接部与第二L型连接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一L型连接部与第二L型连接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连接部包括:第三L型连接部与第四L型连接部;所述第三L型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腰形孔,用于所述固定支架在驾驶室底板的左右限位;所述第四L型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三L型连接部与第四L型连接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三L型连接部与第四L型连接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翻边。

优选地,所述换挡连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三翻边,所述换挡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所述第四翻边分别与副仪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挡连接部上还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挡机构固定支架,包括:换挡连接部以及分别过渡连接在所述换挡连接部两侧L型第一底板连接部、L型第二底板连接部,所述第一底板连接部、第二底板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驾驶室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换挡连接部与所述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固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支撑了电子选换档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挡机构固定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换挡连接部 2、第一底板连接部 3、第二底板连接部 21、第一L型连接部 22、第二L型连接部 211、第一限位腰形孔 221、定位孔 222、第一加强筋 31、第三L型连接部 311、第二限位腰形孔 32、第四L型连接部 321、第一安装孔 11、第三翻边 12、第四翻边 13、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挡固定支架的一种机构示意图,该换挡固定支架固定在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以及驾驶室底板之间,并且该固定支架一体化冲压成型,包括:换挡连接部1以及分别过渡连接在所述换挡连接部两侧的L型第一底板连接部2、L型第二底板连接部3,所述第一底板连接部2、第二底板连接部3分别与所述驾驶室底板(图中未示)固定连接,所述换挡连接部与所述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图中未示)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底板连接部包括:第一L型连接部21与第二L型连接部22;所述第一L型连接部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腰形孔211,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下向限位;所述第二L型连接部22上装置有定位孔221,用于所述固定支架在驾驶室底板的定位。

进一步,第一L型连接部21与第二L型连接部22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22;第一L型连接部21与第二L型连接部22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

具体地,所述第二底板连接部3包括:第三L型连接部31与第四L型连接部32;所述第三L型连接部3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腰形孔311,用于所述固定支架在驾驶室底板的左右限位;所述第四L型连接部3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21。

进一步,所述第三L型连接部31与第四L型连接部32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三L型连接部31与第四L型连接部32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翻边。

具体地,所述换挡连接部1一侧设置有第三翻边11,所述换挡连接部1另一侧设置有第四翻边12,所述第三翻边11、所述第四翻边12分别与副仪表(图中未示)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固定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挡连接部1的形状可以与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安装底面相适配;为了更好的固定副仪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翻边11与所述第四翻边1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地,所述换挡连接部1上还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3。

进一步,为了方便保证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插接件插接方便,在所述换挡连接部1上还设置有凹槽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机构固定支架,1)能够有效的支撑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固定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且对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限位较好;2)通过制作加强筋、翻边,增加其强度,保证换挡机构固定支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变形,以及长时间使用不会造成支架晃动;3)通过设计定位孔、第一限位腰形孔和第二限位腰形孔,可以使支架安装方便,同时也能限制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位置,同时在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支架上提供副仪表固定点,保证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与副仪表能够配合良好;4)通过设计凹槽机构,保证电子选换档操纵机构接插件插拔方便。5)该换挡机构固定支架结构灵活,制造工艺较为简单,开发成本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